【篇一:固守本性】
固守清雅高洁的本性,才造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固守高洁自傲的本性,才显露“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
固守本性,传承千年儒家文化,踏过千年历史的洪流。一代儒家圣祖孔子的形象愈发清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一生奉行“仁、礼”的原则,固执地梦想恢复西周封建等级秩序,并为此不辞辛苦地把自己心中固守的“仁、礼”之道宣扬给各诸侯国君,希望有人能采纳这种治国思想。但最终失败。后来投身教育,并创立儒家学派,成为一代圣人。不疑,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混战的年代,孔子的思想是有其与潮流发展不符的地方,但正因为他固守了“仁礼”的本性,虽在政治上失败了,但他却给泱泱中国千年文化教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试想,若不是他的固守,如今我们还能感叹这浩大精深的儒家吗?两千年的文明史又将如何演绎呢?
固守本性,赢得一片自由与不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一代诗仙,豪放不羁。因满腹才华而为唐玄宗赏识,本以为自己终遇知己,从此可以大展宏图。奈何自由的翅膀却被华丽而厚重的宫墙束缚了。宫中的一切规律条框都似一条条藤蔓扼住了李白的呼吸,目的是让李白屈服世俗的权力。但李白固守自由不羁的本性,放弃一切荣华富贵,翱翔于江湖。终成一代诗仙,留下一篇篇千古不朽的文章。
固守本性,是一种从容、淡泊高远的品格。一梦红楼,一袭烟雨。那为花落而泣的女子又有谁能忘记?一首《葬花吟》道尽了黛玉善感多情却又孤独绝望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但在那富贵奢迷的大观园,她却能固守孤傲淡泊的本性,给大观园添了一抹奇异的色彩。
固守本性,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你终会获得莲的姿态与梅的幽香。
【篇二:保持本性,砥砺前行】
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出世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及习惯。
诚然,人工智能给人类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面世,人类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自我思考的能力正在逐渐消退,同时消退的,还有人类原本赤诚火热的心。就如库克所担心的,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会失去思考的本能,像机器一样冰冷无情吗?其原因有可能是人类太过依赖计算机而丢弃了自我思考的能力。
人类正是因为有着独特的思考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才显得与众不同,若是连这些独特之处都没有了,那么人类与那些冰冷的机器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这样的人,真的还能被称作是一个人吗?
人工智能的出世,并不是为了削减人类的思考能力已经思考的兴趣的。当然更不是为了代替人们的思考而出世的。在我看来,人工智能的出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甚至有时候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或者是协助我们提出一些新颖、新奇的想法的,而并非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保持人类本性,理性带点感性的思考。
再者,人类的价值观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同时,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都是不同的。而计算机、人工智能并不具备这一项特殊的“能力”,他们的一切行为与那些所谓的“智慧”,只不过是那些将它设计、编程出来的人的智慧的结晶。人的价值观会随着人的成长而改变,但是机器是不会的,它只有一套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
人类同时拥有丰富的情感,会哭、会笑、会紧张,而机器却没有,它是冰冷的,不会因为外界而有一丝一毫的情感变化。设想一下,若是人类没有了情感,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是冰冷的一片。还是一片死寂?像这样可怕的世界,你又要如何生存下去呢?
因此,作为人类,我们有责任倡导同伴保持人类的本性,不被人工智能影响本应该有的人类特性,砥砺前行,共同创造一个温暖、有爱的世界大家庭。
【篇三:我持本性傲于世】
花落无言,人淡如菊。在乱世中我持本性傲于世,谢绝繁华,回归简朴的生活,是摆脱束缚、逍遥舒展的美好境界,是在纷纭世事中对自我品性的坚守,对自我本性的把持,是淡化了物欲后对人生的热爱。
喜欢水,因为它有内在的柔美,当水从指头悄悄流过,你感到了那种母爱般特有的细腻,柔柔的、滑滑的,滋润着你的身心,驱走你的躁动不安,回归的是爱意弥漫全身。正因为水在大海波涛凶猛时回归了自然,接纳了那一条条清澈的小溪,让这个世界充满活力和生机。
钟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粉色眉黛、绿色纱裙是你真实的写照。你在百花争艳中深持了你的君子之气,存在于浩渺的苍穹下,就为把你的铮铮铁骨留在天地间。钟爱你的君子之气,你保持了内在的阳刚之情让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间,正因为有你,天空才更明朗,大地才更芬芳。
悠闲着看静亭山,独坐清幽居。你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情壮志,在那以攀比以迎奉圣上而生的时代你宁愿独自清贫如洗,也要远离那充满污秽的朝堂而以山川大地为友,李白,不愧为清莲居士,用你那傲世的情怀抒写了你一生的赞歌,也正因为您的本性成就了您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诗仙——李太白”。
想想人生仰头是春,俯首是秋,岁月在不断地旋转着,本性是一个人价值所在,保持一个人的本性是生命的意义所在。自然有了本性会牵扯出四季的轮回,人有了本性会哺育出生命的生生不息。
年华的流浪里,风铃在我遗忘的时间里晃动,那清脆的声音牵引着我去思考一个地方,那里保留着我本真的地方,那是个无法丢弃的地方——我的本性。
朋友,纵然你生活毫无生机,前途百般空寂,但你只要认准自己的心,深持着那份本性,你不会贪腐,因为你的人生已经升华。
【篇四:固守初心】
现今整个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越加繁忙。总是奔波于各种各样被认作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例如工作,例如学习。大多数的空闲时光都在奔波中度过,我们多了很多在路上或是等车时的闲散时间。于是碎片化这个新名词正悄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碎片化让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但也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在碎片的时代里保留初心,当手机银屏的像素代替了书本的油墨香气,当一篇篇文辞章赋被凝缩于简洁的一百四十字,当电子书的出现几乎突破了阅读的时空界限,没人能够否认,随着客户端阅读方式的飞速发展、见缝插针式阅读习惯的迅速普及,我们所涉猎的文字内容也逐渐地“段子化”“零散化”——“快餐文化”的浪潮还未退去,“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又悄然向我们逼近……碎片般的阅读方式依旧是拥有其无法匹敌的好处的,至少,在我们渴望阅读的一念之间,不会因手边没有一本合适的书籍而感到懊恼;打开手机,就能读上一个情节,微博的方寸之地,却也讲述了一个肝肠寸断的故事。这是何等省时省力的好事,以至于低头族遍布大街小巷也不足为奇,于是,人们不知不觉也丝毫不抵抗地接受了碎片文化的熏染,却忘记了那曾经驱使我们陶然沉浸其中的读书的魅力究竟是什么。
碎片化购物与碎片化社交也变得无可厚非,人们越发习惯运用便捷的网络来完成一切,并不是说一定不好,但我们不能让碎片化完全侵占我们的生活。
毋庸质疑,我们无法阻挡时代的洪流,无法于“碎片文化”的席卷中脱身,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摒弃生活的理由和麻木精神的借口,对抗碎片并不是难题——只要我们能够以最本真的生活方式来保留时代灰霾下那颗一尘不染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