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从好书中学习文明礼仪
从好书中学习文明礼仪

【篇一:从好书中学习文明礼仪】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我们每一个小学生都要多读好书,从中学习更多知识,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绵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勤劳创新、尊老爱幼、礼仪文明的人和事都记载在书中。如《孔融让梨》故事中四岁的孔融在和哥哥们一起吃梨时每次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又如《程门立雪》故事中宋代的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还有家喻户晓的雷锋叔叔的毫不利己和张海迪姐姐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事迹等等。这些人,这些事,为我们小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小学生应该以他们为学习的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小学生。

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小学生,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当我们在学校时,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学好每门功课,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同学遇到困难时,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不大声喧哗,看到地上有垃圾要随手捡起,放入垃圾筒中;当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要遵守交通秩序,看到老人过马路时,要主动上前搀扶,上下公交车时要排队,主动为需要帮助的人让座,在车内不打闹;当我们在家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择菜、洗菜、扫地等);当我们外出旅游时,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手乱扔垃圾、不要乱涂乱画,要爱护花草树木和小动物;当我们在公共场所时,不要大声喧哗,不要追逐打闹,爱护公共设施……

同学们,让我们多读好书,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名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吧!

【篇二:汉灶文化礼堂,传承婺窑文明】

清晨,紫红色的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让人迷恋。伴着如此美丽的景色,我们哼着小曲,迈着愉快的步伐,一览了汉灶村的婺州窑和文化大礼堂。

我们来到了婺州窑,欣赏了陶瓷的魅力。我们先听了工作人员的讲座,初步了解了婺州窑。之后,我们便开始参观婺州窑的陶瓷,这一些陶瓷可真精致,一个个光滑剔透、造型生动逼真。你看,这个陶瓷如同一只老虎,瞪着大眼睛,张着大嘴巴,仿佛是要把旁边的小泥人吃掉似的。你看,那个陶瓷是关羽的样子,一手持青龙斩月刀,一手抚着长胡子,十分的威风。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参观完了婺州窑,我们又踏着一条路旁满是狗尾巴草的小路,向汉灶文化大礼堂进军。一阵微风拂过,风中含着的露水,一下子全扑在我的脸上,仿佛是给我的见面礼。

到了文化大礼堂,第一个印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黑板报,黑板报上贴了许多老人的微笑,那一张张慈爱的脸微笑着看着我们,像是在给我们的祝福。走进大厅我们便看见了一张标牌,上面写了“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与我们王校长常说的“存暖心,做暖事,说暖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希望我们做一个温暖的好人。接着我便看见了《新二十四孝图》,上面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如何孝顺父母。我现在认为以前和父母发脾气很不应该,现在想起来十分后悔。

看完这些后,我们又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听了讲解阿姨的介绍,原来别看这里白天那么安静,晚上可十分热闹了!大家在广场上跳舞、看电视、聊天、下棋,样样都有。在文化大礼堂里还会组织一些免费的活动课,让老人们参加丰富的生活,比如:教老人们做西式蛋糕,教老人们认字,学习各种本领等等。听完后,我们又看了墙上的名言,许多都对我们人生有着巨大的意义。其中"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句话对我触动颇深。意思是:有大智大慧的人,遇见有迷惑的事物,不解的地方,他会利用他的聪明才智去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勇敢的人,面对强敌,是不会有所畏惧的,他会义无反顾地去迎接挑战。

下午夕阳的余晖给大地染上了一层金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参观婺州窑和文化大礼堂的旅行快要结束了,我们满载而归,带着学到的知识和快乐的心情,踏上归途。

【篇三:文明礼仪在身边】

绿化是城市的外衣,建筑是城市的骨架,环境是城市的容貌,市民是城市的灵魂。文明城市不仅是要看它的楼有多高,街道有多宽,种了多少树,栽了多少花,有多少景点,更要看城市中人的素质,关注着不起眼的细节,不引人注意的小事。

是谁每天起早贪黑地为我们打扫着这个无边无际的大城市?是谁每天冒着栉风沐雨在工地上为这个城市点缀上一朵美丽的鲜花?……他们都是“马路天使”,默默地为这个城市劳动,不求名利。

那是一个早晨,火辣辣的太阳照在大地上,让花儿都躲在小草的背后,让鸟儿都躲在自己的小家里,我也吹着清凉的风扇,舒服地躺在床上睡着懒觉。“刷,刷,刷”的声音不绝于耳,把我从香甜的睡梦中叫了起来,我睁开朦胧的双眼,伸了个懒腰,透过窗户看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清洁工左手拿着扫帚右手拿着手帕正擦拭着玻璃上的灰尘。我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位老清洁工,心想: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出来为这个城市献出一份力,我们也就更没有理由在这里睡懒觉了。不一会一片脏乎乎的玻璃就变成了一片崭新的玻璃,当那位老清洁工要走的时候,我亲切地叫了声:“爷爷,等等喝杯水吧!”那位老清洁工停下了沉重的步伐,迫不及待地喝下了那杯水。“您辛苦了!”我温暖地说道。“谢谢你!”老清洁工满怀笑意地说道。

那是一个冷嗖嗖的下午,狂风中夹杂着几丝细雨,伴着几声雷声,天空阴暗的让人可怕,我躲在家里,突然一阵“哒哒哒哒”的声音,我被吸引住了,打开阳台一看,原来是建筑房子的工人们冒着雨在工地上工作,我心想:难道他们就不冷吗?就一顶安全帽,一件单薄的衣服和一条裤子,一双雨鞋,就能保暖吗?我都抱着暖宝宝了。看着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心里真不是滋味,眼眶不禁红了起来。有些路过的行人还给他们翻白眼,唾骂,但那些工人并没有在意,还是继续默默地工作着,我心想:怎么会有这种人,太不懂礼貌了,没素质。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是那些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他们用那双勤劳的双手正在为我们这个城市忙碌着。虽然他们收入微薄,可是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有一个美好的品质,这个品质感化这任何一个人。我赞美他们,赞美这些默默奉献的人!

【篇四:文明礼仪在身边】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以其彬彬有礼而注称于世。礼仪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主组成部分渗透于社会各界的每个角落。如:“家庭礼仪”、“学校礼仪”、“课堂礼仪”、“公共礼仪”、“出游礼仪”等,对我而言,“公共礼仪”是最值得学习、运用和践行的。

在生活中有着很多很多的东西都是公共的,如:公交车、图书馆、电影院…………这些场所都是最能体现公共礼仪的地方。在公共交车上,总能看见一些年轻体壮的小伙子坐在给老、弱、病、残、孕专门的座位上,一些老人上车也视而不见,这种情况非常常见。但作为讲文明的我们只要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上车就会给他们让座,在公交车的广播上经常会播放“给老、弱、病、残、孕乘客让座”。大部分乘客都会主动让座。车到站时应该依次排队,对妇女、儿童、老人以及病残者要照顾谦让。上车后不要抢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在其他座位上。这些乘车礼仪虽然十分简单,但大家不是都能做好。星期一,我放学后接到妈妈通知要到城南去吃饭,让我座587路公交车去。我走到车站准备坐车,两三分钟后,车来了我发现已经没有座位,就站在一个角落。“×××站到了…………”,一个叔叔下了车我便坐了上去。这时一个老爷爷杵着一根拐杖上车。大家看到都不让座,我站起来扶爷爷座到我的座位上,爷爷夸夸我是跟好孩子,我心里甜滋滋的。让座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有人就是不会给老人让座,我们应该改掉这种坏毛病。

在安静的图书馆里,大家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看书。图书馆里的文明礼仪也很多。在图书馆里保持安静不能打接电话,小声说话是对别人的尊重。不要随地吐痰,吸烟。不能在书上乱涂乱画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发人。在这些小细节里就能看出一个人的素养有多高。进入图书馆之前还应穿戴整齐,夏天不能穿背心和拖鞋来图书馆看书,这样很不雅观,很不认真,很不严肃,不带零食、水果等食物入管,如果在图书馆吃东西会影响别人。这就是图书馆中的礼仪。

著名文学家歌德说:“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镜子”的确,人们总是根据你的言谈举止评价你。让我们大家都提高礼仪意识,重视礼仪。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逐步养成文明礼仪习惯,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教养的礼仪文明人。

【篇五:文明礼仪伴我行】

泱泱大国中华文明,一笔一画写出了礼仪的魅力。礼仪,在谦恭之中有一份内涵高雅,关切之间又有几丝默契风韵。礼仪中蕴涵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气质,一种将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谊与千丝万缕的联系诠释得精妙得当的天字箴言。

文明礼仪在于音乐处。

它隽永深沉,怡人心志,让人通身灵澈。文明礼节雅致细密,谦恭之余有一份淡淡的矜持,正如《夜曲》于点点沉寂之间揉入几丝暖色悸动,让你在条理秩序之间感受古雅,感受安宁,感受心灵彻骨的香韵。苏格兰风笛,悠扬之绵长,绵绵之中不乏明媚。中国人将文化中的谦虚、忍让、善良揉进了礼仪之中,让你恰似嗅到春的气息,感到春的温柔。同样的古雅,却更灵动婉约;同样的谦恭,却更大气不拘;让人感受到恰如风笛之音的高雅,明丽与意蕴。

文明礼仪在于绘画处。

我喜欢沉浸在以自己对文明礼仪的理解而勾勒出的图画中,那是秋风中的梧桐安静独立,地上铺满一层落叶,虽有风,但叶子的灵魂并不随风飘起,而是安详地被落日金黄的余晖铺满全身。法国人一向怀旧,而我却不,因此礼仪之中更多透露出中华礼仪的底蕴、文化的痕迹。让人矜持典雅之余,感受其中散发的文化墨香。这是心与心的契合,无关距离,无可限制。

文明礼仪在于香茗外。

茶香,雅致灵澈,古朴怡人。微笑中聪慧坚韧,高雅之中不乏友善幽默。中国礼仪如是而已。众所周知,中华礼仪讲究点滴细致、沁人心脾、自品不厌、浓厚醇美,仿佛摒弃一切尘杂,只独享吾心于朝暮之中。

中国自古便是礼仪之邦,儒家文化濡染了中国的悠悠历史作为当今时代的我们,让文明礼仪伴我行吧!

热门推荐
1家乡的山水
2勇敢
3做家务
4大学生竞选班长演讲稿
5我的作文
6我家的小狗
7我的妈妈作文
8梦遇桃源人
9读《狼王梦》有感
10秋菊
11感悟时间
12我的姥姥作文
13失败,这不是一切
14生命因你而美丽
15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16家乡的黄花菜
17那些消失的虫鸣
18未来的汽车
19钢笔的自述
20寻找自己的位置
21阅读
22螺丝壳画
23鹬蚌相争
24小学
25我的好朋友书
26我在生活中学语文
27那天我回家晚了
28春游
29难忘的一件事
30书香弥漫,幸福生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