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徐悲鸿的故事》读后感】
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被别人嘲笑,奚落的时侯。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有人就觉得自己丢了尊严,然而就会抬不起头,这就更加没有了尊严。甚至有些不堪一击的人会自暴自弃。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怎样去挽回自己的尊严呢?
在徐悲鸿励志学画这个故事里,我觉得大画家徐悲鸿在学画时是很有毅力,他坚持不懈地学画,但他令我感触最深刻的并不是这个,而是他在遇到外国学生的嘲笑时,虽然很恼怒,但他没有失去理智,仍然沉着、冷静地面对。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学画,就是为了向外国人证明中国人并非无能之辈,他们也有自己的长处。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徐悲鸿向别人证明了自己,也为自己与中国人挽回了的尊严。
被人看不起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只要大家鼓起勇气,用自己的实力告诉别人:“我们大家都一样,我们也有尊严,请尊重我。”这样就会一直勇往直前。
其实尊严是自己给的,只要拿出实力,别人都会尊重你。“碰钉子”,“摔跟头”这些都是平常事,在哪儿摔倒在哪儿爬起。大家一定要学会坚强。
【篇二:雷锋的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雷锋的故事》,深受感动。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望城县安庆乡(现雷锋乡)简家塘一户贫苦农民家里。1947年秋,他的父母、兄弟相继死去,年仅七岁的雷锋成了孤儿。一个没娘没爹的孩子是多么可怜。而我们,从出生开始被父母捧在掌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吃过一点苦,比起雷锋我们太幸福了。我以后再也不能为小事而生气。
有一次,雷锋帮助工地的人推砖,被工地女广播员拦住了。她问:“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是哪个部队的?”问了半天,雷锋才逼得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是啊,做好事应该是不留名的。而我们做一点儿小事,就上电视登报纸,恨不得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我们与雷锋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1962年8月15日上午十时,雷锋在指挥倒车时,被刮倒的一根木杆打在头部而负重伤,送到望花区西部医院抢救,但还没有活过来,于1962年8月15日12时零五分不幸牺牲。年仅22岁。雷锋就这样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老天爷真不公平,砸谁不行,偏偏就砸在了为祖国贡献一生的雷锋头上。我看到这里不禁泪如雨下。
如今,仍然有许多“雷锋”在助人为乐,我们要继承雷锋精神,发扬雷锋精神。
【篇三:成语故事半途而废读后感】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叫乐羊子的人,拾到了一块金子,回家给妻子看。妻子看了之后让他把金子放回去。然后有一位朋友劝乐羊子去求学,乐羊子回家跟妻子商议,妻子鼓励他前去。一年后乐羊子回来,当妻子得知乐羊子并没完成学业时,非常伤心,剪刀把自己辛辛苦苦的织布剪成了两截。乐羊子问妻子为什么这样做?妻子说:“求学要靠日积月累、刻苦钻研才能学成,现在你中途回来,不是和这块布一样,半途而废了吗?”乐羊子深深受到感动,就果断又去求学了,七年后终于学成归来。
记得我做作业时,因为语文、数学、英语都留了作业,本想着完成所有作业后,再去找同学玩,可是当作业写到一半时,实在坚持不了了。想去找同学玩。我就把作业收拾起来,赶紧溜出大门去找同学玩儿。走到大门不远就碰到了爷爷,爷爷说:“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我就骗爷爷说:“写完了。”我就悄悄地走了。
当时就想着找同学玩儿,谁知作业留的这么多。写到晚上很晚才写完,爷爷说:“你不是说你的作业写完了吗?”我说,:“写了一点。”爷爷就对我说:“怎么能不写完就出去玩呢?学习更是如此,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
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更懂得了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我也要学习乐羊子后面踏踏实实的求学七年的精神,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篇四: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读后感】
寒假里,我有机会读到了《学生励志国学小故事仁爱谋略廉政篇》这本书,我从中受益匪浅。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仁爱篇、谋略篇、廉政篇。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分别是:《良匠之子》、《乌获牵牛》和《柳庄谏赏》。
《良匠之子》主要讲了他们的父亲想让他们成为真正优秀事业继承人所做的努力,可谓是用心良苦。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是无论是哪一个,只要你用心做,做得好,做的精,都会在这一行里取得好成绩,也会受人尊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如,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我们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乌获牵牛》讲得是乌获非要牵着牛尾巴走,最后,自己耗尽全身力气,牛也没有跟他走。说明人啊,要遵循大自然规律不能逆天而行,背道而驰。比如在生活中,有的同学喜欢和别人不一样,觉得很有个性。于是老师说上体育课要穿运动服,他非要穿牛仔裤,结果运动起来不方便,闹出不少笑话;又比如家长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他偏要狼吞虎咽,结果卡到了鱼刺,最后去了医院。所以说,前人和长辈的意见和经验值得我们听取,不要吃亏了,才后悔,悔之晚矣。
《柳庄谏赏》讲得是卫献公被逼逃到国外,有一些大臣跟随他,这一逃整整十二年。这十二年里,他们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吃尽了苦头。直到后来,宁惠子的儿子宁喜杀了新君,卫国的大夫们才把卫献公接回来。卫献公决定在进城前,先把一些城池封分给跟他一起逃亡的人,然后再进城,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贤明。在逃亡的人里,有一个叫柳庄的人觉得卫献公的想法不妥,就劝卫献公说:“当年,如果所有的人都留下来保卫国家,那还有谁跟随您逃亡呢?如果大家都跟着您逃亡去了,那还有谁留下来守为国家呢?您一回来,就想封赏那些跟随您出逃的人,这分明就是有了私心,这样恐怕不可以吧?”卫献公思考了很久,最终打消封赏的念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人们要摆正位置。每一个人都是有作用的,每一个位置上的人都发挥着自己的职能。比如说:当兵的职责是守家卫国,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老师的职责是教书着人,学生的职责是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报效祖国。每一个人一定要做到各司其职,要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自己的事情做不好,却整天惦记着管别人的事,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还有一颗仁爱之心,以仁爱之心、平和之心对待一切,用行动感染别人,这样你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所以,请大家珍惜当下每时每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拼搏!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让我们唱起这首歌,做一个有一颗感恩的心的人吧!
【篇五:列那狐的故事读后感】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列那狐的故事》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列那狐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凭借着自己的小心思游刃有余得在王国里生活着。
在那些日子里,狐狸惹出来了很多故事,但我喜欢的故事就是《偷鱼记》、《列那受骗》和《列那之“死”》等,其中最喜欢的就是《偷鱼记》,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年冬天,狐狸家什么食物都没有了,他无可奈何的出门去寻找食物,他出去找了很久,可是仍然没有发现食物。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他发现一辆车开了过来,车里面装满了鱼,狐狸灵机一动突然想到,在地上装死。车上的人下了车,一看是一只狐狸,就把他装上了车。狐狸上了车之后就开始大吃一顿,不一会的功夫30条鱼就进了自己的肚子里,自己吃饱了,又咬开了别的鱼篓,终于找到了美味的鳗鱼,他把鳗鱼穿了起来,挂在了脖子上,看起来比金子还闪,当海梅林太太和孩子们看到他脖子上的鳗鱼,别提有多高兴了。
后来狐狸为了生活,还骗过自己身边的许多亲朋好友,还骗过的自己的舅舅,还骗过狮王等等。
列那狐的聪明才智深深地吸引了我也震撼了我,我们也要学她的聪明才智,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可爱调皮的小狐狸。
【篇六:葫芦笙的故事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高雷雨的一篇民间故事,它的名叫《葫芦笙的故事》,刚看到这个题目,我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什么是葫芦笙?葫芦笙是人的名字吗?这篇文章讲了什么?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很久很久以前,在彝族中有一个农夫,但是他们有很大的希望能变得很富有,因为他们有一个女儿,他们的女儿漂亮极了,上门求亲的人都踏破了门槛,不管是穷小子还是财主,都想娶了这一位姑娘。后来,她爸妈就给她出了一个招,让她骑着马拿着一只狗和一只公鸡,说如果马停了,狗叫了,公鸡打鸣了,就在那个地方安家,她含着泪,离开了家,她穿过一座座山,越过一条条河,马儿走进一个村庄,在一个富人家门前停了下来。可是狗也没叫,鸡也没有打鸣,接着她继续朝前走。不知又走了多少路,她也有些饿了,突然发现一股炊烟,因为太饿了,所以她像有人烟的地方,马停了,狗叫了,公鸡也打鸣了,她开心极了,走进去发现有一名和她年龄相仿的青年,那个青年也很慌张,不知这么美的一位姑娘来到这里。当她说想在这里借宿时,年轻的猎人(青年)就更慌张了,心想:这样的地方,因为不配她住。可是姑娘怎样也不肯走,年轻的猎人没办法,只好留下了她。
过了几天,她爱上了那个青年,一次她把青年的床浇上水,在青年睡觉时姑娘让青年和她一起睡,他们互相爱上了彼此。第二天他们便结了婚,由于青年每天好长时间都见不到她,所以姑娘就把画像贴在木牌上,给了青年。果真,每当青年干活时,一看木牌就全身都是干劲。有一天,天上刮起了大风,把木牌吹走了。那个木牌飞到了一个富人的手里,这个富人就想得到姑娘,之后就派好多家丁去找姑娘。有一个家丁发现了姑娘,告诉了富人,富人就把她抓了回来,但她给猎人留了一张纸条,说在三年三个月零三天之后,穿上兽皮、吹着葫芦笙来到那,转了三圈,她来到外面开心极了,由于财主从没有看见过她这么高兴,就把兽皮套在自己身上,姑娘立刻叫了起来:“妖魔鬼怪!”家丁们把箭射去,富人就归西了。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许多可以帮助他人的事,让大家感到开心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