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书开阔了我的眼界】
很小的时候,就祈盼有一个大大的书架,把有生之年所想要的书,整齐地排满。因为,是这些书,在品读之间,打开了我那原本窄窄的视野。
我相信我对文字,一直以来是有着感情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轻声诵读,想象每一个字都是一只有着墨色头发的精灵。
那些书和记忆像树的年轮,一圈复一圈,没有束缚,没有结尾。
咿咿哑哑学语的我,躺在外婆暖暖的怀中,外婆躺在如流水般静静的树阴里。静静的树阴被翡翠绿的枝桠染得好似墨绿色。我大口大口嗅着外婆衣襟上白色玉兰的幽香,聆听着外婆沙哑又略带鼻音的声音道出一个个比古老还要古老的故事,似乎是一些《儿童故事集》一般的小册子上的。那些沉淀着尘封已久记忆的故事书轻轻拭去了我眼中那扇玻璃窗上的尘埃,让我看见了外面的社会。
再大一点时候,我会乖乖的坐在竹子编制的摇椅上,旁边是台式的小风扇,“呼呼”地响,还杂乱地夹着些摇椅的“吱哑”声。手里笨拙地抱着一本打开的唐诗宋词,风轻笑地游走在书页间。有树的光影投在字字行行间,像老师的手教我句句阅读诗词。然后我开始从那些黑色的字符里看李白不羁的眼神,看见杜甫沧桑的灵魂,看见屈原炽热的执著,看见陶潜不屈的身躯。正是这些唐诗宋词悄悄解下了窗上的锈锁,试图打开些什么,让我接近外面的世界。
比现在再稚嫩一点的我,爱盘膝而坐。坐靠在大理石的飘窗上,隔着玻璃触碰窗外丝丝缕缕。手中的是《海子的诗》,旁边还有本《等待戈多》。明亮的灯光,是否会吵醒书中沉睡的灵魂?我读不懂其中的咖啡味,那明明是温和的颜色却有苦涩的味道。《海子的诗》中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却是海子的绝笔,《等待戈多》中一句“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为温暖得让人心疼?读不懂,读不懂啊!不知不觉中,那些寂寞的书重重打开了那扇窗,开阔了我眼界。让我触碰外面的天地。
是书,开阔了我的眼界。
现在的我从书中看见了唐朝的华丽,看见了宋朝的玲珑,看见了元朝的驰骋,看见了明朝的翰林,看见了清朝的乾坤;看见了巾帼的英气,看见了须眉的豪迈,看见了黄发的智言,看见了垂髫的童稚;看见了高山流水,看见了鸟语花香,看见了塞北大漠,看见了江南亭台;看见了菩提树间的凤凰涅磐,看见了苍穹之下的骖龙遨游,看见了昆仑山里的白虎咆哮;看见了普陀岛中的麒麟飞驰……
我的记忆从一张白纸到现在的万尺缤纷,只因为书,开阔了我的眼界。
【篇二:眼界决定成败】
独具慧眼,眼界宽广,往往能发现浩瀚星空,走向成功之路,不同眼界便有着不同命运,或鼠目寸光,或沉溺于黄粱大梦,无法窥探丝毫未来,只会坠入失败的深渊。
眼界长远方能走出困境,迎接未来的辉煌,目光短浅只能沉溺于过去,自掘坟墓。暗中的变化与未来的趋势都需宽广眼界方能探知。清帝国闭关自守,目光仅限于已之一亩三分田,昔日昌盛之梦在列强的坚船巨炮下如泡沫般消逝,即使如此,先进运动仍困难重重,最终“大清”灰飞烟灭。反观苏联,建国初期内忧外患,斯大林,一个钢铁铸造的冷血独裁者,却拥有着非凡的眼光与意志,大力改革,苏联飞速进入工业化。苏联日后强盛与其广阔眼界密不可分。眼界宽广与敏锐正是窥视世界动向的窗口,有它才能走出辉煌。
只顾蝇头小利,困于方寸,往往最终跌于自己的狭小眼界上,倘若心怀天下,放却薄利,让心胸不因自己处境而萎缩,岂有不成功之理?纵然身为俑耕,陈涉心中自有鸿鹄之志,出身卑微丝毫无法影响他宽广的眼界与博大的抱负,正因如此,他与吴广日后大泽乡起义,干出一番大事业。身为名门望族,更是嫡长子的袁术却恰恰相反,他不禁鼠目寸光,心胸狭隘,更是只顾一己之蝇头小利,自傲自大,不识大局,甚至还妄图称帝,最终落了个悲惨结局,没有宽广的眼界便是毫无目标,不知未来动向,亦或自以为是,不识大局。只有优秀的眼界,才能在仰望星空之余脚踏实地,走向璀璨的未来。
独具慧眼更是走向成功的一把必要的钥匙,眼光宽广法能不局限于方寸。一英国人研发众多的合金以寻求更加优秀的来复枪管,然而这些金属却都未能让他满意,他并没有放弃,他发现了其中一种合金具有优秀的抗腐蚀性,他广宽的眼界立刻使他联想到这是一种极佳的刀具材料,后来不锈钢广泛应用在了饭桌上。倘若他没有这眼界,不去想让这种金属物尽其用,那他也难以获得成功,优质的餐具可能要很久之后才能出现。洞察力与眼界不可失去,有了这两者便可突破方寸的枷锁,走向美好明天。
广阔的眼界使人既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又可以压制方寸的禁锢,还可破除自满,了解自身,眼界更是引领志向,维持雄心。可见眼界正是成功的不可或缺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