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乡间小路
乡间小路

我从小住在爷爷家里,每次上下学都会经过一条路,这条路很普通普通到连个像样的名字也没有。或许它本就不是路只是由别人门前的一块块空地拼接而成的。

小时候,每次走那条路的时候我都很怕。早上怕路上的什么公鸡啊狗啊什么的,晚上又怕它的黑,夏天又怕路上的蛇会咬我或是怕夜晚的猫的眼睛……本来这条路上是有一盏路灯的,但是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它一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是好的。由于晚上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少所以村里也没有找人来修。自从我晚上有晚自习开始,爷爷每天晚上都会在路口等我回家。其实我有时候也会想,爷爷应该也怕吧!记得有一天奶奶和我说,那天晚上她从道士岩下来,山上一个人也没有,路上静悄悄的只剩下夏虫的细语,她很怕,只有一边念着经一边在心里自我催眠。她说这样就不怕了。我想爷爷应该也是这样吧。爷爷的腿脚不是很方便,应该说是有某些我不知道的疾病,经常会看到爷爷的腿上会裹上用塑料袋包住的一些不知名的药材。老人总是嗜睡但早上又会6点起来干活,所幸我几乎是一放学就回到家的没有让爷爷等很久,但是冬天的时候天很冷,店铺通常很早就关门了,爷爷就只能站在路口等我,站在坏了的路灯下面,身后是那几棵桃树,拿着一个手电筒。待天稍微暖一点的时候,店铺稍晚点才关门,我放学也放得比较晚,爷爷就坐在店里和别人闲聊,聊的内容无非就是各自的儿女。“你儿子在本地上班啊!真好。我儿子在北京当老板,一年只能回来一次……”

这次放假了回到了爷爷家,路过了那家店铺,这家店铺规模很小,里面就只一个柜子,柜子里面都是一些牙膏、牙刷、洗衣粉之类日用的东西零食只占一小部分,所以我们小孩子从不喜欢去他那里买东西,他这里的生意也不是很好。我觉得他开这家店并不是想要赚钱而是为了能有人说话,我记得他的孙子好像在乐清上学,儿女也应该在北京工作吧,我印象里就只见过几次。那个阿婆(就是店铺的主人)站在那里,看着我对我张了张口。我没听清她对我说了些什么,我摘掉一只耳机勉强听到她说的话“前两天都没回家”,我可以看到她眼角的笑意,但我却笑不出来。乐清到我家有多远?没多远啊!一个半小时就到了!但是我回过多少次家呢?我“嗯”了一声也不管她听没听到,就慌忙走掉。路口,光秃秃的,原来的树呢?失去了桃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许是阳光下的绿荫吧!以前,每天清晨走在石阶上,踩在铺满花瓣的石板路上,很诗情画意,现在呢?往前走,有一篮的稻草灰放在门口,是为端午节准备的。照例和阿姨打了声招呼。“回来了”“嗯”。心情颇好,看到前面的石台上坐着一个老人,穿的和从前一样,绿色的有点像中山装、绿色的军鞋有点像抗战时期普通农民穿的那种。他就那样静静的坐在阳光上,指尖的烟冒着丝丝青烟。步伐渐渐变得轻快。“汪!汪!”“啊~”惊叫,我驻在原地丝毫不敢动弹,机械的扭头看向声音的来源。“呼,还好它脖子上有绳子套着!”“毛怪!又不会咬你,这样叫起来干什么!”老人轻笑。恐怕老人已经想不起来我是那个每天都会从他门前经过的小姑娘了吧!这么大了却还这么胆小,这么怕狗。

这条路上好像什么都变了,好像什么都没变。以前老人坐的石台的前面是两间木房,也是村子里唯一的比较老的建筑了。在门口可以看到里面的地依旧是坑坑洼洼的泥地,里面的设施很简单,一张桌子两条长凳和一张泛黄的毛泽东的画像正对大门,横批是红太阳,上联:旭日东升山河秀,下联:光辉思想照千秋”,这恐怕是六七十年代的东西了吧!门旁有两把用竹子做的躺子,另一边放着很多的干柴,房子只有一层。很奇怪,我从来没有在他家里看到有女人出没,好像连年轻人也很少见到。

每天上下学总会看到两个老头子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路上的人,扶着拐杖一坐就是一上午。但是有一天早上老人破天荒的没有坐在门口,几个江西人来到这里,屋外屋内什么东西也没了,不知道要干什么。晚上只有平坦的一片可以看到零零散散的木头,几只猫看到有亮光匆忙躲起来,是把我当成白天的那几个人了吧!这是要建新房子了吧。第二天他们开了辆挖土机过来,土壤裸露了出来。盖房子地基是很重要的,他们用铁锹挖了直径一米左右的洞大概一米深吧,我看他挖了很久很久,反复的用扁担检查这个洞圆不圆。但是这个洞终究还是太小了,他们找来了一个我叫不出来名字的机器重新打了六个洞,这些洞里面都是要倒上水泥浆的。随着盖房子的进程,材料一车车的运来,道路当中堆满了石头、沙子、红砖还有些钢筋,有些不方便人走过去。我也就绕到上边的公路去学校。后来这里建起了灰色的五层楼,应该是资金的原因每层楼都没有装修,第一层楼住着老人,工厂也在这一层。其他几楼是我从来没见过的人在里面住着。建好房子的那一天老人给每户人家都发了几包烟。大伙都恭喜他终于住进大房子了。这条路又可以走了,原先的泥巴地都变成了水泥地,下雨天裤脚少了些泥点。每天照样的,老人坐在门口只是身后不时的闪着红色的火花以及刺耳的声音。

回到家看到爷爷坐在家门口的台阶上,眼睛没有焦点的望着前方。“阿爷”“回来啦!放假放几天?什么时候回去?学校读书辛不辛苦?”爷爷笑着问我。“嗯,放到端午节”。我走进屋看到粽子一个个的挂在竹竿上。后院还有用干稻草烧成灰放在竹篮里浸出来的棕色的水,这是用来煮粽子的。每年奶奶都叫我用记这“草头汤”洗头洗澡,说这样能带来好运。幼儿园的时候每到端午节老师总会教我们编五色绳,里面可以放端午的鸭蛋。小时候特别的挑食不喜欢吃油腻的肥肉,特偏爱蔬菜。奶奶常常开玩笑的说我长大干脆去尼姑庵里得了,也省的嫁人了。从前家里最不缺的就是豆沙和蜜枣陷的粽子了,现在随着我的口味偏向肉类,家里恐怕连蜜枣陷的影子都看不到了。

端午,吃着奶奶亲手包的粽子。期待下次何时能再次回来。

标签:
热门推荐
1童年的一件事
2那一刻,我毕业了
3“苦”味浓情更浓
4爸爸的电话
5有爱才有家
6我的老师
7小学生作文
8难忘的运动会
9玩具的生活
10炎热的夏天
11张叔叔真好
12那次玩得真高兴
13感恩在我心中
14的作文
15一缕璀璨的阳光
16优秀作文
17小小“警察”
18我喜欢的植物
19端午艾草香
20角落里卑微的绿萝
21月光下的遐想
22牵挂
23阳光
24论节约
25母爱似水
26战争中的孩子
27游山记
28有你真好
29雨岔大峡谷
30谢谢你妈妈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