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长城的魅力
长城的魅力

【篇一:长城的魅力】

长城,那凝聚了中国古代数百万人心血的坚不可摧的万里防线,今日,已经是世界闻名的伟大奇迹。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长城,是华夏儿女创造奇迹的写照;长城,是中国在世界东方屹立五千年而不倒的辉煌的见证;长城,是中国的象征!

第一次接触这绵延万里的雄伟奇观是在去年暑假,我与父母一同来到北京,为的就是观摩八达岭长城,感受长城的壮观。

登上了八达岭长城,双手抚摸着犹如长城肌肤一般的青砖,岁月与战争在长城身上留下了道道伤痕,心中不禁涌起感慨万千。悠悠千载,铁马冰河的长歌、抗日烽火的壮烈仿佛又呈现在我的面前。火焰、硝烟,华夏儿女前仆后继,抗击侵略,保家卫国。我下意识的抬头,只见远处的青山与长城城墙相衬,漫山的葱郁难掩长城的威严之气。两种毫不做作的古朴与简约相呼相映,亦不失为一种美,一种简约中蕴含着凝重的美。

擦掉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已经坚持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我咬着牙坚持着继续前行。一个个巨大的烽火台不断被我甩在身后,长城古老而神秘的魅力支撑着我继续向前。

又走了一个小时之后,我终于坚持不住了,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息着。看着这绵延不断的长城,我不禁感叹:这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奇迹啊!那时科学技术不发达,缺少大型施工设备,巨石与城砖完全是靠人力一块一块地搬运,一段一段地砌起,那需要何等的意志啊!一块块平整的砖石,一双双强壮的臂膀,最终筑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观——长城。可想而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们是多么聪慧和勤劳啊!

想到这里,我却不禁羞愧地低下了头。古代劳动人民肩扛手抬,徒步走在这高山之上,他们的艰辛绝对不比长征时的红军战士少,先辈的辛劳和汗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艰苦。可是,我这才走了多长时间啊,就已经累得走不动了。跟古代的劳动人民比起来,我差得太多了。况且,古人是建造长城,而我只是观赏长城,难道我还不能咬紧牙,坚持住,把八达岭长城游览完么?顿时,我浑身充满了力量,腿和脚也不酸痛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爬上长城的顶点。为了游览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付出一些辛苦又何妨?于是,我猛然站起身来,和父母一起,向着长城的顶点前进……

虽然已时过境迁,长城在军事上的作用已经没有多少了,除了她的观赏价值外,更多的是她给了我们勇气和力量。这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心血的长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之魂。我们不会忘记它,整个中华民族也不会忘记它。绵延万里的雄伟,不仅仅傲立于东方之巅,也矗立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长城,当永远铭记于史册!

【篇二:万里长城说明文】

中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充满了震惊和奇迹。去年暑假,我有幸目睹了长城的雄伟。

长城就像一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龙,蜿蜒在山下,把这条“古龙”藏进了“迷宫”。

我不禁赞叹道:“古人真了不起,这么艰巨的工程能完成!”下车后,我迫不及待地想跑上长城。长城的石阶错落有致,大小不一。从石阶上的锈迹判断,它们很旧了。

我的眼前似乎呈现出一幅画面:秦始皇统一九州,并派遣成千上万的奴隶去建造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无数人死于过度工作。我简直无法想象在落后的时代,巨石是如何被搬运并制作成这样一个项目的。

就其破坏程度而言,长城在风雨中默默地经历了风、霜、雨,明清时期得到修复后才得以保存。现在长城的.城墙已经破烂不堪,烽火台上的堡垒已经消失了。未开化的游客还在城墙上刻下“某某人来此旅游”,这真是浪费生命!我不禁遗憾地想,很遗憾,这个中国奇迹被毁灭了这么多!「作文吧ZUOwEnba.nET」

爬上20xx多米的烽火台,站在高处,我不佩服古人的大智慧和不懈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有一个见证奇迹的宝贵机会!

【篇三:长城导游词】

亲爱的各位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黄,可以叫我黄导游。今天,我们要到著名的旅游景点“长城”去游玩一番。

长城的英文是”GreatWall”,意思是不可思议的城墙。

请看,长城是不是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呢?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有差不多一万三千多里长呢!

我们现在已经来到了长城上。长城是用巨大的条石筑成的,高大而且坚固。在城墙顶上铺得十分平整,像一条宽阔的马路,可容纳五六匹马并列而行。

大家请往城墙外看。城墙外沿着的两米多高的方砖叫垛子。垛子上长方形的叫瞭望口,下面正方形的口叫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大家看到了正方形的城台了吗?那些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在古代,打仗时可以互相呼应。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孟江女哭长城》的故事呢?仔细读一读这个故事,就能感受到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才凝结成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好了,长城已经介绍完毕。下面是自由游玩时间,请大家三小时后在这里集合,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涂乱画,保护文物喔!祝各位游玩愉快!

【篇四:中秋登齐长城】

中秋节这一天,我们全家都去了齐长城风景区。齐长城也算是莱芜的名点,齐长城的环境特优美,山水相依,齐长城的风景像一幅画,我们来到了齐长城,在第一个火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我们就开始继续攀登。就在我筋疲力尽的时候,我妈妈神秘的对我说:“李泽钰,你的头上有一只美丽的大鸟。”我立刻精神起来,抓住了机会使劲往前走了几步,姐姐还给我美美地照了几张相。

走着走着,我发现山上一朵貌似喇叭花的红色小花。妈妈高兴的说:“这应该是这山上最美的地方。”爸爸小心翼翼的连根带花的拔起来,说:“还真是一棵好花呢!”能邂逅到这座山,是我们登齐长城的缘分啊!

在乘车去娘娘庙的途中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村庄,听姐姐说:“这里的人都活到80岁以上,”我问姐姐为什么。姐姐说:“因为这里的环境好,空气也好,所以这里的人才能长寿。”哦,我知道了!看来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秋登长城,一路美景,在欣赏到美景的同时,还让我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真好!我还期待下一次出有机会的到来。

【篇五:长城,我来了】

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一直向往目睹长城的风姿,今年暑假这个愿望总算实现了。

暑假,我们全家总动员去了趟首都北京。我看到了庄严宏伟的天安门、雄伟壮观的故宫、引人注目的鸟巢和水立方,还有风景迷人的颐和园。但最让我叹为观止是气势磅礴的长城。

清晨,我们来到八达岭长城脚下,乘坐滑车到了第五个烽火台,开始爬长城了。长城随着险要的山势曲曲折折,活像一条有生命的巨龙。远处,云雾给长城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轻纱,宛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泼墨画。连绵起伏的山脉衬托着长城,显现出一翻雄伟的气势,好壮观呀!

我踏着用长方形青褐色砖砌成的长城台阶,手扶着城墙,吃力地往“好汉坡”爬。长城的台阶时而陡峭,时而平坦。宽阔的地方十几个人可以并排走,狭窄的地方两个人交汇也有困难。每隔几十米有一个烽火台。妈妈说: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靠肩挑,手抬,不管严寒酷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建成的。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毅力。

我终于爬上了毛主席所说的“好汉坡”,站在城楼上,我居高临下,极目眺望,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只见群山苍翠,葱茏青郁,长城在叠翠而险峻的山岭间迤逦远去,一直伸向远方与碧空相接,显得更加气势磅礴。现在我看它不仅仅是翘首欲飞,而是一条有生命的,探首天际的巨龙正在翻山越岭向前飞腾。

长城不愧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呀!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语言来描写它的壮观,您还是亲自来看看吧。

【篇六:登长城】

妈妈工作很忙,一年之中难得有几次长假期。今年五·一小长假,妈妈终于答应我来一次长途旅行。长城离老家不远,很早就憧憬着站在长城之巅,感受一下做“好汉”的豪迈。这一次,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天,清空万里,微风徐徐,爬山登长城再适合不过。从酒店出发,坐上开往八达岭的旅游车,在车上我和小伙伴们有说有笑,途中透过车窗,看到长城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像一条巨龙卧在崇山峻岭之中。不知不觉中旅游车缓缓停在了山下的广场,长城到了!长城,我来了,我在心里默默的大喊道。

长城是依山而建,巨石堆砌而成,路面多是台阶,但也有的地方铺成平路。开始爬的时候,我们十分激动兴奋,一会扶着栏杆,一会手脚并用,有说有笑,活像一个活蹦乱跳的小猴子。但没多久,长城变得上下起伏,攀爬越来越困难了。有的地方,坡度接近70度,台阶又高又陡,回头望去,吓出一身冷汗,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掉下去,我不禁紧张兮兮,手心冒汗,手脚发软;有的地方没有台阶,下坡路面平滑,我紧紧抓住栏杆,心里害怕极了,身体尽量向后仰,踱着碎步。即使这样,还是滑了一跤,要不是妈妈在身边牢牢地抓住我,我可能滚下去了,真是吓死了!抬眼望去,长龙一眼望不到边,何时能爬到啊!我不免打起来了退堂鼓,央求妈妈不要再爬了,我们就在这里看看风景算了。妈妈微笑着激励我“不到长城非好汉,你不是要做好汉吗?”我心里重新燃起了斗志,心想“坚持就是胜利,我一定要征服长城”。我一边爬一边给自己加油,汗挂满额头了,太阳也似乎想要考验我的意志力,火辣辣的直射下来。坚持!我超过了一行人,成了第一个爬上顶峰的人,啊!终于登上长城之巅了!我和小伙伴们欢呼雀跃起来!

站在长城上,极目远眺,我仿佛感觉自己骑在龙背上,随着巨龙在天空中飞腾,时而翻滚向上,时而俯冲山谷。这就是好汉的感觉吗?我做到了,我是女汉子!长城,我征服了你!

我爱你,长城!

热门推荐
1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2心有灵犀
3妈妈的爱作文
4蕨草带来的思念
5傲雪巾帼
6偷吃零食
7神奇的射水鱼
8自信,架起成功的桥梁
9风景这边独好
10甬城的雨
11落地生根
12第一次买菜
13寒假里有意义的一件事作文
14原来我也很懂事
15校园的一角
16小猴毛毛
17一件难忘的事
18乡情
19我的急性子爷爷
20夏天的“爆弹”
21默默无闻的清洁工
22论读书的重要性作文
23我和妈妈的一次误会
24美丽的校园
25雨撒欢了
26未来的学校
27路与行
28可爱的妹妹
29童年趣事
30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