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叙事作文>瓶吞鸡蛋实验
瓶吞鸡蛋实验

【篇一:瓶吞鸡蛋实验】

“十、九、八、七、六……”304班教室里传出一阵兴高采烈、连绵不断、震耳欲聋的呼喊声,Gess!猜一猜304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让我们一起见证一下奇迹。

原来304班在上作文课呢。刘老师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我们做个实验。”说着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鸡蛋和一个瓶子,同学们一听顿时像滚油锅里撒了盐——炸开了花,议论纷纷:“这不是鸡蛋撞地球,是鸡蛋装瓶子吗?”刘老师接着说:“今天是瓶子吃鸡蛋。”大家一听,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小的瓶口能吃下鸡蛋?那癞蛤蟆也能吃到天鹅肉了,真是天下奇闻,我看够呛。

突然,小刘同学站起来又蹦又跳:“我有办法。”他若有所思地走上讲台,盯着鸡蛋和瓶子左看右看。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请老师往瓶子里倒杯热水,再把热水倒掉,把剥了壳的鸡蛋放在瓶口。”刘老师一一照做。大家有的伸长了脖子,瞪着铜铃一样的大眼睛往前看。有的议论不停:“他不会是蒙的吧?”有的屏息凝气、等待奇迹。嘿嘿,奇了!鸡蛋乖巧地站立在瓶口,像一个慢悠悠的老人挪动着步伐,吃力的往下走。老师举着瓶子,我看到瓶口下面的鸡蛋露出来一点点蛋黄,像一个害羞的好小姑娘,又不肯完全露出头来,真有点“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蛋青半遮面”。鸡蛋又下沉了一点,我正看到兴头上,前面的同学挡住了视线,我恨不得脚下长着一双风火轮跟着老师看;我又想给自己的脖子上装根弹簧,一下子把脑袋伸到讲台上。我发现鸡蛋好像遇到了困难动弹不得,是不是他吃的太胖了,卡住下不去了?不知道是谁带头喊起了十九八七……,我们一起为鸡蛋加油!鸡蛋像一个胖娃娃,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落不下去。刘老师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教室里安静下来。突然鸡蛋“啪”的一声,下半截掉在了瓶子里,上面的蛋青孤零零的立在瓶口。唉,有可能他和下边的朋友闹别扭分手了。刘老师笑盈盈地问:“瓶子为什么吃掉了下面的鸡蛋呢?”大家有的抓耳挠腮,有的说是热胀冷缩,有的急忙翻书,我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唉!书到用时方恨少。刘老师开始给大家解惑:“加入热水的瓶子温度会升高,把热水倒掉后,瓶子里的水蒸气会把瓶子里的空气排出去,鸡蛋表面与瓶口边缘紧密接触在一起,阻挡了瓶子内外空气的交换,当瓶子冷却后,瓶子内的气压会降低,鸡蛋被瓶外的大气压,压进了瓶子里。”同学们听了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一个个像小鸡啄米连连点头。

【篇二:鸡蛋浮起来了】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有趣的事情会发生。比如,雨后会出现彩虹,用放大镜可以点火,鸡蛋会浮在水面上。很奇怪吧!鸡蛋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一讲这个科学小实验吧。

首先,准备一个鸡蛋,一包食用盐,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最好是大一点,装得下鸡蛋。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让我们走进小实验吧!

第一步,先往玻璃杯里倒入2/3的清水,再把鸡蛋放入到杯子里。你会发现,鸡蛋毫不犹豫地沉了下去。

第二步,将食用盐放入含有鸡蛋的水杯中,然后不停地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盐。尽管杯子底下已经结了厚厚的盐巴,这时候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

第三步,把杯子放在热水中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盐慢慢地融化了。这时还可以往里面再加盐,又不停地搅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居然慢慢浮起来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在水中加盐加热了以后,鸡蛋就会浮上来呢?妈妈告诉我:水是有浮力的,只有密度比水小的物体能够浮起来。鸡蛋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一点,所以会沉下去。向水里加盐就是增加了水的密度,但是当盐加的不够多,鸡蛋还是没办法浮起来。只有加热后,溶解更多的盐,密度变得更大,比鸡蛋的密度还要大时,鸡蛋自然就浮起来了。

原来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呀!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去研究探索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三:鸡蛋起床记】

临近放学的时候,老师笑盈盈地对我们说:“今天回家后,大家要做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顿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一轮起来:“天呢,鸡蛋居然能浮起来?”“这怎么可能?”“鸡蛋真的能浮起来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做一次研究的吧。

实验需要的材料包括:一只生鸡蛋、一杯温水、一袋食盐、一根筷子和一把勺子。万事俱备,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就像一位潜水运动员一样缓缓沉入水底,一动也不动了。

接着,我向水中加入了第一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鸡蛋就像个醉汉似的,晃了晃身子,又躺在杯底“睡大觉”了,完全不理会我。我有些困惑了,心想:这鸡蛋怎么可能浮起来呢?实验能成功吗?

然后,我又向水中连续加了几勺盐。当盐纷纷散落在水中时,就像白雪纷纷扬扬。我照旧快速搅拌了几下,让盐快点溶解。鸡蛋在杯中跳起了“圆舞曲”,终于要“起床”了!旋转了好多圈后的鸡蛋就像一枚导弹似的直立在了水杯的中央,忽上忽下,形成了悬浮的状态。

最后,我再次向水中添加了更多的盐。水开始变得混浊了,鸡蛋也好像受到了某些外力的作用,一点一点地向上浮。我则在一旁加油鼓劲。眼看鸡蛋已经在水面上露出了“小脑袋”,身上也沾满了小气泡,就像穿了一件珍珠编织的外衣。我忍不住用手指案按了按它,鸡蛋没下沉多深,又猛地弹了回来。“呵呵!真是有趣!”

做完实验,我一脸疑惑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原理啊?”爸爸笑嘻嘻地对我说:“这是因为生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会下沉。往水里加盐,也就增加了水的密度。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浮起来了。”

真实太奇妙了!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勤于探究,就会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四:煮鸡蛋】

今天,外面下着小雨,天气有点冷。我一掀开被子,就觉得凉飕飕的,我好想待在被窝里不起来啊!但是今天爷爷要教我怎么煮鸡蛋,我还是咬咬牙起床了。

我洗好脸,就急急忙忙地奔向厨房,心想:煮鸡蛋是怎么煮的呢?我煮的鸡蛋会不会香喷喷的呢?

开始煮鸡蛋了,爷爷在旁边教我先把鸡蛋洗干净,再将锅子里放一些清水,然后把鸡蛋放进锅子。由于我从没煮过鸡蛋,一不小心水花还溅到了我的身上。我小心翼翼的,盖上锅盖后,我打开了煤气灶,等上六七分钟,就OK了。

煮好鸡蛋后,爷爷让我等凉了才能吃。只等了一会,我就迫不及待地剥起了鸡蛋,吃着自己煮的鸡蛋,感觉真的好香啊!

【篇五:可恶的鸡蛋】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试验——捏鸡蛋。我们先请赵金晶同学牛刀小试。”杨老师中午宣布道,见她笑眯眯的,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会是笑里藏刀吧。

杨老师像变魔术似的从盒子里取出一个鸡蛋,认真公布:“一定要遵守试验规则:1、用一只手的手掌心和手指紧紧捏住。2、不能让鸡蛋碰到坚硬的物体。3、不能用两根手指拧。”话音未落,赵金晶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冲上讲台。她拿上一个鸡蛋,胸有成竹地捏呀捏。慢慢地,只见她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手上青筋暴起,咦?怎么这样都捏不碎这可恶的鸡蛋?嗯,肯定是赵金晶个子太小,没有多少力气,连鸡蛋都捏不碎!

杨老师仿佛是我肚里的蛔虫,第二次请了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同学——戚应睿。“嘿嘿,这下可恶的鸡蛋马上就要碎喽!”我窃窃私语,话虽这么说,但我还真为这鸡蛋捏把汗!

戚应睿雄纠纠气昂昂走上讲台,他握起那枚鸡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用劲捏。我闭上眼睛,等待那一声清脆的破裂声。但过了好一会儿,那破裂声始终没有传入我的耳朵。我睁眼一看,惊呆了!戚应睿面红耳赤,但那鸡蛋却完好无损呢!我觉得好奇怪呀,他那“九牛二虎之力”使到哪儿去啦?

接下来杨老师又请我的好朋友黄斐凡上台捏鸡蛋,结果可想而知了,她的手都捏得发白了,还在微微颤抖呢,可那圆溜溜的鸡蛋却像一块坚硬的小石头,毫发无伤。那可恶的鸡蛋似乎还在嘲笑黄斐凡:“就你这点儿力气还想捏碎我。休想!哈哈哈~”

这是为什么呢?我和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杨老师告诉我们: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位。人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一个小鸡蛋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科学真有趣呀!

【篇六:鸡蛋摔不碎的实验】

“鸡蛋怎样让它摔不碎呢?”老师问我们,我们大家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这是什么情况呢?还要从半小时前说起。

老师让我们做个实验,众所周知:鸡蛋一碰就碎。如何让鸡蛋摔不碎?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老师让我们玩“石头剪刀布”来选出代表去敲鸡蛋,我是代表,按老师的吩咐去轻轻地敲鸡蛋,鸡蛋碎了。老师说:“大家想一想,怎样使鸡蛋从两米高空落下来不碎呢?”有的说在地上放条毛巾,有的说把鸡蛋放铅笔袋里,有的说裹在毛巾里。我们商量了一下,选择把鸡蛋裹在毛巾里,在外面套上袋子,我们全都同意了。在老师的协助下,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我们把它高高举起,一撒手,它自然的下落,“咚”的一声,鸡蛋摔到了地上,我们四个人全试了一下。最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们拿开报纸解开袋子,慢慢的滚开毛巾,“就差一点了,千万别碎!”“没碎!”我们激动的喊了起来,有人说:“这鸡蛋命也太苦了吧!”

这个有趣的小实验真有意思。

热门推荐
1游莫高窟
2我的六一
3我的爱好
4你的美,触动了我的心灵
5想起那段温暖的时光
6放下顾虑
7水的故事
8原来生活这么美
9一场激烈的足球赛
10我家门前的变化
11我最喜爱的一个文学人物
12记童年一件有意义的事
13普通话的风波
14奶奶的爱
15苏州园林导游词
16
17桃林雨
18安静的力量
19给童年的一份悼词
20爱在踮起脚尖时
21感恩父母
22夹弹珠比赛
23走进初二
24年味去哪儿了
25下雪了
26桂花茶
27改写书戴嵩画牛
28日落
29平凡的味道
30日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