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
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

【篇一:读历史文化,品古今风韵——读《论语》有感】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一个个子曰当中串起来的是孔子儒家的经典学说,是流芳百世的为人处事之道。

自秦始皇时期,百家争鸣,到汉武帝推崇儒家学派,这期间的光阴岁月将儒家学说冲洗得愈发光彩照人。春秋时期,孔子开坛讲座,将儒学推入鼎盛,《论语》便在这无数次的锤炼之中如同蚌壳里的珍珠一般诞生。

《论语》全书一共二十篇,字字珠玑,围绕着一个“仁”字展开论述。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等方面,无一不渗透着“仁”在其中的深刻内涵。我想,这便是儒家吸引众多学子,拥有众多拥戴者的原因吧。

那么何为“仁”呢?孔子认为,“仁”是自身的一种品质,是君子不可缺的精神,而要称得上是仁德的人,更是在各个方面都要谨言慎行,匡正自己。像“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不器”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只不过是千万品质中的九牛一毛。

现实生活中,我认为称得上君子的人几乎没有,因为君子已经相当于一个完美的存在,而人都是有瑕疵的,就像玉一样,没有人能说这块玉是绝品,只能说为精品,所以我们所谓的君子就像是反比例函数一样,只能无限靠近x,y轴,却永远也不会重合。但是难道永远不重合就干脆连靠都不靠了吗?显然不是的。开口向上和向下的二次函数代表了两个不一样的人生。开口向上明明知道永远延伸到不了尽头,但是却拼命的努力上进着,这应该就是我们的人生,开口向下的,却一味地堕落,所以最后连起点也够不到。

除去仁之外,孔子也尤为重视孝道。对父母。“父在”要“观其志”,“父没”要“观其行”,并且“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样就算是孝道了。全书中关于孝道从不同方面做了很多论述,在我看来,“孝”这个字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不简单。一个“子”上面加个“老”的上部分,构成“孝”,如果你认为“孝”就是每个月甩给父母几千块钱,美其名曰是报答父母,还不如说是在还债。而早在几万年前的孔子都知道,“事父母”要“能竭其力”也就是要用心,竭尽自己的力量。这正是我们千千万万的子女们缺少的。

《论语》是千年精华的荟萃,它就像天上的太阳,在很久以前就指引照亮着人们,千百年后依然光辉闪耀,不曾被岁月所尘封。

【篇二:我与经典历史故事同行】

我,酷爱读书,特别是历史小说,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精忠岳飞》等。

《水浒传》是我喜欢的书之一。书中的梁山泊108位好汉的名字我已背得滚瓜烂熟了。我还喜欢用收音机听历史故事,现在每天播放的《刘墉斗和珅》、《水浒后传》等等我都按时收听。我更喜欢吃完晚饭后将爷爷、奶奶、妈妈和我比作古代的历史人,遨游历史世界。晚饭后,我让大家坐在一起,开始我的历史遨游。我将我们一家人安排在北宋末年,将爷爷比作大奸臣高俅,将奶奶比作豹子头林冲,将妈妈比作小李广花荣,将自己比作大刀关胜,他们有着怎样的恩恩怨怨,有着怎样复杂的关系,我都娓娓道来,津津乐道。有时为了更好玩,我会将各个朝代的英雄人物鱼龙混杂,滔滔不绝地把故事按自己的意愿编下去。还有时,我和奶奶下象棋时,常常用马比作各路英雄,长驱直入,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我喜欢英雄人物,我佩服英雄人物。我佩服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如杨景杨延昭、岳鹏举岳飞、金刀杨老令公杨继业等。他们勇猛和精忠,但最后都被奸臣害得很惨。

读经典历史故事,让我了解到一些传奇人物如何绝处逢生,如何精忠报国,让我懂得了学习是需要勤学苦练的。

我爱读经典历史故事,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激励着我,让我更勇敢前进。

【篇三:读《历史其实很有趣》有感】

历史不能重来,但,我们可以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未来!——题记

轻轻合上书,指尖划过那封面上依然让人胆寒的帝王形象,英雄背影,历史又从我心间或明或暗地闪过。

读《历史其实很有趣》的故事,我却读不出“趣”味来,只听项羽鸿门宴后的一声叹息,只见纣王登鹿台自焚时的一行泪,悔之,哀之……只因那时秦王赢政的暴政,只因那时刘备盲目任用迟暮的英雄,历史便拐过这样那样的弯走到了今天。沉睡在历史长河里的帝王将相、英雄美人不会料到,他们的某个决定成就了今日这样的果。悲鸣也好,欢笑也罢,终是成了岁月的河里那一滴水,汩汩流入人们的追忆里。然而这样的一段段历史追忆与我而言,更是一段人生的警醒:世间的某个因,终会走向世间的某个果;人生的某个选择,终会促成人生的某个结局。把握好现在,因为它定会是某个精彩的因。

那时,我们班的兄弟姐妹们就曾抒写过这样的美丽与精彩!

那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是我们学校举行跳长绳比赛的“比赛日”。虽说,跳长绳技术含量不高,可是要在规定的3分钟内跳得最多,一举夺得第一,需要我们全体同学的默契配合。昨天,体育老师已经把年级跳长绳练习情况一一向我们说明,尽是坏消息:相比之下,我们班甩绳缺乏节奏,跳绳跟不上速度,总个数明显不如其它班级。怎么办?就此认命?就此罢手?不!绝不!班长第一个站出来,申明明天我们不用“田忌赛马”,也不用“空城计”,我们要实干加巧干,于是乎,我们和班主任一起再分组,再选合适的甩绳选手,利用下午的每一个课间进行练习。

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赛场上,每个人都热血沸腾,长绳悠悠荡,荡出了每个人的激动,这是一个汗水与欢笑交织的长绳比赛。上场了,我们班每个人都昂首挺胸,迎着风,英姿飒爽,有一种独有的活力与风采。前方,国旗高高飘扬,塑胶跑道上摆着班级编号,阳光也照耀着每一寸土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庆贺,庆贺这个比赛。

回头一看,已人山人海,“嘟——”,一声清脆的口哨声打断了我的思绪,还未做出反应,一件件衣服就到了我手上,我这才反应过来比赛开始了,瞬间就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班的比赛场地。“呼呼呼”,长绳落到地上,又飞到空中,我们班的同学也好似装了“飞行器”一般,令人眼花缭乱,像美丽的,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亦梦亦幻。满场的加油声,参赛者的喘气声,还有长绳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瞧,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充满了力量,甩绳子的同学脸红彤彤的,跳的同学头发上、脸上布满了汗珠,喊加油的同学喊得沙哑,可,依旧坚持!这是团体的力量,每个人都尽了全力!啊,“我们班第一,我们班第一!”大家欢呼着,拥抱在一起,喜极而泣,这是胜利的泪!

长绳悠悠,悠悠长绳,这是一个美好的回忆,长大后,愿还记得那时年少的我们,和跳长绳的美好时光,以及用世间最好的因编织最好的果的故事……

【篇四:喀左历史文化之旅】

今天,我们在作文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喀左东蒙艺术馆。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喀左古老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到了喀左古老的民间民俗。

这里共有十一个展厅,分别是红山文化,陶器、瓷器,蒙古族日常生活,皮影、服装、钱币和粮票等展厅。

我们来到了紫砂艺术馆。一进来,这里的红山文化时期、商周汉代和辽金时期的各种陶瓷、瓷器展品映入眼帘。有倒把西施,还有半月红、三羊开泰、五福金猪等展品。我最喜爱的便是“认赌服输”这件紫陶了,它仿佛在讲述着两个老头儿下棋,一个老头儿输了,不服气的掉过头去,而那个赢了的老头儿哈哈大笑着,那形象真是雕刻得唯妙唯肖,显示得淋漓尽至。还有“壶天同寿”,“竹天机”和各种水果蔬菜形状的陶瓷制品,如苹果、香蕉、白菜和鸡蛋,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我们又来参观奇石宴。一进门,我们就情不自禁地叫了出来。这里共有一百一十八盘“菜肴”。看着这蒙汉奇石宴,我都快流出口水了。这里有素肠、小炒肉、小河鱼、烧海参、蜜枣,还有我最爱吃的红烧排骨和宫爆鸡丁,据说这是收藏家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才收集到的。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古锁,钱币等展厅。最后,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了生产紫陶的车间。

一进来,我们便来到了排列整齐的制作桌上,拿起紫砂泥捏捏揉揉,大家都想做一个好看的紫砂小制作。不一会马梓浩作出了一个小乌龟,还有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小泥人,把我们笑的前仰后合。

这回旅行,奇石宴让我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紫砂艺术馆让我看到了紫砂的浑厚简洁,小巧玲珑,我还体验了紫砂制作的神奇魅力。我会永远怀念这次旅行。

【篇五:传承传统文化,铭记红色历史】

2017年8月10日上午,榕城区实验学校的50多名小记者一起走进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进行采风活动。

潭王村,有“龙舟之乡”的美称,位于北河之滨,是一个美丽的水乡。经过近3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便开始我们采风活动的第一站——龙舟文化。

解说员带着无比激动的我们去参观龙舟。一进门,两条壮观的龙舟映入眼帘,最引人注目的是龙头,龙角看起来像鹿角一样,其中一条龙舟的胡须是黑色的,另一条则是红色的。黑胡须的龙舟叫“青龙”,红胡须的龙舟叫“红龙”。听解说员说,龙舟最先是由村里一个叫王致林的爷爷自制的,他先造出27桡的小龙舟,后来再造出49桡的大龙舟。后来他的儿子王协正又造出一艘51桡的大龙舟。到了近几十年,龙舟制作技艺又传到了王协正的儿子王卫军的手里。他们没有专门去拜师学艺,而是通过祖辈手口相传,自己不断摸索、尝试,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造船技艺。一家三代全是造龙舟的高手,实在是太棒了!潮汕地区有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的风俗,但龙舟在四月初一就得先下水,参加赛龙舟的人也有讲究:最近一年家中不能有丧事,家中妇女不能有身孕。只有符合以上条件的人才可以去赛龙舟。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蓝康中心学校的旧址。解说员给我们讲述了当地被日军侵略的惨痛历史:1944年12月9日揭阳沦陷,当地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进行了长期的抗战。在抗日战争期间,这所学校是全县闻名的抗日救亡宣传阵地,为潮汕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这次活动已接近尾声,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这美丽的潭王村。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关于龙舟的传统文化和龙舟制作者认真、刻苦的精神,也了解了潮汕人民不屈不挠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我也在采访得到了教益: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篇六:感知历史文化】

自从上了初中,历史这门学科就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我非常喜欢历史;所以,我在寒假期间去了趟北京,走进历史。

出于自身对历史的喜爱,在放假的第二天,我和我的家人就踏上了这段北京之旅。三天后,我们到达了北京;迫不及待的我拉着家人直接坐上了前往此行的目的地“中国历史博物馆”。不负众人所托,两个小时后,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气派庄严的感觉。那就是“中国历史博物馆”。我怀着一种兴奋地心情走进了博物馆,哇!我被眼前的景物惊呆了。四面几根打柱子冲天而起,支撑着整座博物馆。

我们走进了博物馆的甲骨文专区,专区的标示牌上写着甲骨文样的文字。看着这些文字,让我陡升一种民族自豪感: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智慧的的民族,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二感到自豪。

走上宽阔的甬道,只见两旁的玻璃上镶着一块块仿制的甲骨,上面刻着一个个象形文字。我便好奇地趴在上面,辨认了起来,虽然我不认识。后来,我们转到了它们的背面。哦!原来后面是前面刻着的甲骨文译文。我这才知道,这些文字主要记载的是当时人们的狩猎方式和文化传统。

走进博物馆的主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一人多高的大石头,上面刻着两个鲜红的大字:论语。论语是中国文明礼仪的代表作。作者孔子的思想贯穿其中,名扬海内外。

中午,我们在馆外随便吃了点东西便又进入馆内浏览馆内的文物。

在我的前夫、强烈要求之下,我们来到了“八年抗战专区”,专区门口;有一尊八路军铜像。他手握钢枪,用他那坚定地眼神注视前方。在铜像商贩有一行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在宽敞的展厅中,易复发栩栩如生的油画展现在我眼前。我观察过,从第一幅到最后一幅,刚好重头到尾的诠释了八年抗战的全过程。在油画的旁边,配有一篇篇动人的小故事。当我从最后一幅图的最后一个符号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我的眼睛已是泪眼朦胧。在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出了一个个高大的形象。是他们,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不向敌人屈服,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敌人打来的枪林弹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了祖国的和平;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这不正应正了一句话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中华文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在一天的阅览中,我感觉我并不是在欣赏文化;而是在感知文化;用心的感知,我们的文化。

热门推荐
1时念悠悠
2那抺微笑
3向往击剑
4真没想到
5丝丝春雨
6美丽的校园一角
7不长大该多好
8我敬佩的一个人
9牵牛花
10乐在“棋”中
11告别,迎接初三学生作文
12我的妈妈作文
13我的奇思妙想
14为爱等待
15《新春贺》诗歌
16花生大战
17结构化思维
18我最敬佩的人
19学跳舞
20给垃圾找“家”
21我与书的故事
22生命
23因为亲近所以美好的
24时光匆匆
25忘不了那双眼睛
26一件事带给我的启示
27童年的回忆
28一道题
29花隐笑靥
30有爱就有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