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邻里情】
如今,楼房高了,城市大了,人情却淡了。幸运的是,我家与邻居姚叔叔家,还拥有一份珍贵的邻里情。
三年前,我们刚搬进新房,和邻里间一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直到那个暑假——
那天早晨五点,雨没有停,我们全家起了大早,急着把大箱小包搬到车上,因为我们要赶早上的航班飞台湾旅行呢!
在大门口,我们看见了邻居姚叔叔,他背着姚奶奶,老人的额头上鼓了个大包,脸上有一大片淤青,有些地方还流出血来,不时痛苦地呻吟着。保安叔叔帮他们撑着雨伞,但姚叔叔全身还是湿透了,胖胖的脸上满是大粒的汗珠。
原来老人上厕所时摔了一跤,现在急着去医院,却一直叫不到车。爸爸二话不说,拉上了手刹,打开了车门,大声说:“赶紧上车!”我与妈妈一起下了车,小心地帮姚叔叔把奶奶抱上了后座。
雨愈来愈大,雨刮器兴奋地左右摆动。爸爸挺直了腰,目视前方,尽量把车开得又快又稳。到了同德医院,看着他们走进急诊楼,我们悬着的总算放了下来。
我们有惊无险地赶上了飞机,在台湾开心了七天,台北101、故宫博物馆、垦丁海洋公司……
准备回程时,爸爸突然拍着脑袋大叫:“不好!那天下雨,我忘了开露台上的自动滴灌器!”天哪!我精心培育的多肉,爸爸养了五年的白兰花,妈妈最爱的紫藤……整整十七盆花草啊,杭州气温那么高,七天没浇水,必死无疑!大家一阵遗憾。
到家了,我第一时间冲上了露台。咦,植物都活的好好的,多肉长出了新叶,白兰花又结出新的花蕾,紫藤更青翠了……难道最近杭州一直在下雨?
第二天一早,姚叔叔敲开了我们家的门,手上提着大袋的水果,他千恩万谢地说多亏了我们帮忙。他还一定要求我们去他家坐坐。姚奶奶已经康复了,很有精神,正在扫地。
当我们问起花的事,他笑笑说:“我们在露台上看见你家的花不太对劲,就帮你们浇了点水。”
爸爸风趣地说:“哦,原来如此!你可是救了咱家的17条命啊!”
在朗朗的笑声中,两家成了心有默契的好邻居,邻里情就这样厚实起来。
【篇二:邻里关系】
邻里和睦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高尚的美德。几千年来,先人们也一直做着亲身示范。时至今时,也成为我们现代社会努力追求的目标。
中国历史上流传着不少邻里和睦的佳话。明朝礼部尚书杨翥,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他对驴子特别地偏爱,每天早上上朝回家都要亲自为驴擦洗梳理,生怕驴子受了什么委屈。而杨翥的邻居是一位老人,他老来得子,对这个孩子自然疼爱异常。可这个孩子有一个毛病,就是听到杨翥的驴叫就哭个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于是,老人就和杨翥说了这件事。向来爱驴的杨翥二话不说就把驴子给卖了……这段佳话正是邻里和睦的最佳印证,邻里之间需要体谅和包容,人人都需要尽力去维护融洽的邻里关系。当然,你尊重了你的邻居,必然也会得到同等的尊重。
那么,何为“邻里”呢?《说文》称:“五家为邻。”《周礼》又称:“五家为邻,五邻为里。”这大概说的就是离得近的五户人家被称为邻,彼此离得很近,大家接触多了,也变得情同手足。古时有句话讲得好:“远亲不如近邻。”亲人再好可远在他乡,远远及不上邻居的近在咫尺。亲,是生而相连的;邻,却是距离的牵绊。两户人家关系和睦融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那么邻里关系的融洽又该怎么维护呢?唯一的秘诀就是始终保持着一颗热枕的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通过沟通来拉近的。当我们在与邻居谈话时,需要用真心去沟通,而不要是带着冰冷的面具去交谈。送邻居一缸的锦鲤,和送邻居一缸的蝌蚪同样都可以拉近双方之间距离。所以说,送什么,给什么,这都不重要,正如老话说的“礼轻情意重。”即使你没有很好的物质馈赠,但若你有一颗火热的心用来当催化剂便已然足够了,而我说的热枕之心不外乎就是这个道理。
杜甫有诗云:“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与邻翁都可对饮了,你是否有也打算敲敲隔壁从来不被你问津的房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