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快乐王子》读后感
《快乐王子》读后感

【篇一:《快乐王子》读后感】

2020年的寒假,注定不平凡。在停课不停学的日子里,我阅读了一本名叫快乐王子的书,对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死去的王子生前不知道忧愁为何物,死后目睹人间种种苦难和善良的燕子牺牲自我帮助他人的故事。

书中讲到已经死去的快乐王子,尽管有一颗铅做的心,但当他看到自己城市的丑陋与贫穷时还是忍不住掉下了眼泪,眼泪滴在了小燕子身上致使善良的小燕子好奇的起了怜悯之心。从最初的乞求帮助快乐王子把红宝石送给发烧的孩子把眼睛送给读书的年轻人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到自愿留在王子的身边永远陪着并且直到死在了王子脚下。

多么感人至深的故事啊!寒冷的冬天里他们用生命温暖了整座城市。他们的无私和善良多么值得我去学习和尊重,此时此刻我想到了战役在一线的逆行者们,他们何尝不是故事书中的快乐王子的缩影!面对疫情的来袭,他们是父母也是子女,他们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英勇的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去,保家卫国。只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安心的在家学习和生活。想到我们的老师克服种种困难,给我们上课,隔着荧屏感受到老师们对我们的厚爱和鼓励!

我暗下决心虽做不到像快乐王子和小燕子那么伟大,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等我长大成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像钟爷爷李奶奶一样守卫我们的祖国,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篇二:《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终于读完了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战线拉得真的得很长,由于我的感情经受不住这样的跌宕,越到后面,越觉得心情压抑而痛苦。似乎我就是维特的朋友威廉,这就是给我的信,而我就这样眼看着一个朋友的生命消逝,而无能为力。

很多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人都觉得维特是个疯子,无论是对生活、对爱情,还是对死亡。然而我,爱维特,崇拜他的人格和情操,还有他诗一样的气质。越是爱他,越是痛心!就是这样,人要是不那么死心眼、不那么执着地去追忆往昔的不幸,而是更多地考虑如何对现时处境泰然处之,那么人的苦楚就会小得多,维特也不会死。人们往往因为执着而苦恼,最令人苦恼的是得不到又放不下的爱情。

维特是那么的充满艺术气质,他热爱大自然,只有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他才会觉得他的`灵魂充满奇妙的欢乐,感到温馨和幸福。他也爱书籍,可是远比不上他对自然的爱。他觉得惟有自然才是无穷丰富的,惟有自然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他爱孩子,在孩子身上他能感受到天真无邪,似乎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只有在自然中,在与孩子一起时,他才是快乐的,我感受得到他的快乐,并渴望他永远快乐下去。

可是现实并不允许他快乐,因为总有他厌恶的人。某些稍有地位的人对老百姓总是冷冰冰地采取疏远的态度,他们似乎以为接近老百姓有失他们的身份;还有一些浅薄之辈和捣蛋的家伙,他们做出一副降贵纡尊的姿态,好在穷苦百姓面前更显得鹤立鸡群。不管是因为他平民的出身还是因为他对百姓的同情,他有这样渴望平等的心和对平民的尊重也是值得敬重的。他对现实认得很清,他知道人与人之间并不平等,也还不可能平等,但仍然认为那些以为必须远离所谓群氓以维护自己尊严的人,同那些因为怕吃败仗,所以见了敌人就躲起来的胆小鬼一样,应该受到谴责。在那样的时代,也反映了青年的追求。

【篇三:小王子读后感】

我坚信这是一本能获取众多人心的书,无论小心、老心。与此同时,如今的社会正向着这本书的内容发展。

书中的人物似乎照应了现实中的人。玫瑰,是个不懂爱情、有点矫情且说话不直截了当的人,它与小王子相互爱护,但因为自身性格高傲,是花中公主,不好意思直接让别人为他做事,这也造就了他无法表达对小王子的友谊或者爱,让小王子无所适从,只好离开它。但是玫瑰的模样在却一直他心中挥之不去。

国王,则是个“披着羊皮的狼”。他徒有虚名,命令小王子做许多事情,却无法满足自己“臣民”的心愿。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了这样外表不可一世其实并没有能力的人,请远离他,除非你非常有自制力。

我就曾遇到一个同学,跟我关系比较好,成绩、体质都不差,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玫瑰”了。有一天放学,他约我一起回家,在路上,他用蚊子振翅般的声音呢喃道:“唉,最近零食少了,我都瘦了好几斤……”当时我只听见了前面一段,后面他咕哝的一大截全让风声收走了。许久,他抬起头,一脸委屈:“你看我这么苦……”我望着他,脸上是大写的懵。他看我没能明白他的意思,就哭哭啼啼地跑走了。直到今日我才明白他那句碍于面子不好说出口的潜台词是:给点钱吧。其实,那时我刚收到家里奖励我考上了100分的10元,而我也不知道可以将它用在何处,只要他用俏皮的语言向我道明缘由,说:“难道不救济我一下吗?”我一定会给他个5块6块的,也不至于他一夜后就转学了,也使我失去了当时唯一的朋友。

一旦人变得孤独,世界开始变得孤单。

【篇四:贝丝的快乐农场读后感】

快到国庆节了我们决定出去旅游。于是我们向学校早早的请好了假,决定去妈妈的老家西安旅游一趟。看到大片的农田,我不由得想起了刚刚读过的那本书《贝丝的快乐农场》。

《贝丝的快乐农场》主要讲的是一个失去的双亲的小女孩贝丝,被他的姑婆和姑妈收养了。他们对她十分宠爱,甚至放弃了自己原来正常的生活。担心她受到一点儿伤害。这使她形成了自卑,胆小,害羞的性格,她展现给人们的样子也是脸色苍白,身体虚弱。不幸的是她的姑婆病了,她不由得去到了那个被姑妈常提起如同地狱般的乡下农场,那个让孩子做家务的地方。贝丝再也无法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刚到这里时,她时常感到委屈,这里的一切都要她亲手去做,而以前从不是这样。更要命的是,她还要自己去学校。在学校里,她感到很迷糊,她上着七年级的阅读,却又同时上着二年级的数学。自己坐的桌子还是亨利姨爹曾经坐过的。一次购物,她站在落地镜前,惊奇地发现自己原本苍白的皮肤变成了美丽的古铜色,自己也散发出自信的光芒。慢慢的,贝丝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直到姑婆病好后,想接她走了,她感到不舍,通过努力终于得到留在农场的机会。

看完则个故事,我想了很多很多,我明白每个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适应生活,而不是依靠别人。

【篇五:《小王子》读后感】

《小王子》,听到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会以为这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吧!

几乎看过《小王子》这本书的人应该都知道书中的一幅插图,那看起来像一顶“帽子”,实际上是蟒蛇吞大象。书中小王子住在只比他大一点点的星球上——B612号小行星,小王子的生命就像现在的普通人一样,每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一朵玫瑰花出现在了小王子的生命中,“这朵敏感而虚荣的花儿开始折磨小王子”,虽然书上说是折磨,但我觉得玫瑰花和小王子其实都是爱着对方的,只不过当时的玫瑰花和小王子都不懂得怎么去爱罢了。导致最终小王子离开了玫瑰花。

小王子为了找到合适的职业,开始拜访第325、326、327、328、329和330号小行星。书中小王子先后遇见了国王、虚荣的人、爱喝酒的人、做生意的人、掌灯的人和地理学家,这几个角色都各有各的荒唐,但他们的相同点都是过于在意外在的东西,而失去了内心的快乐。小王子在拜访过这6个人后的反应都是:“大人真是奇怪啊。”

小王子要拜访的最后一个星球是地球,书中第四章就写出了地球成人世界的荒唐:“大人热爱数字。”这句话是指随着金钱的出现,有太多人把自身的快乐建立在金钱上,认为赚到更多钱,他们的人生就会变得快乐,就会变得有价值。

书中小王子遇到了狐狸,小王子听了狐狸的话,走进了玫瑰花园,就像一些现代人一样,突然觉得生活是毫无意义的——小王子园以为在B612号小行星上的那朵玫瑰花,是宇宙中唯一的一朵。后来经过狐狸的点拨后,他恍然大悟,对花园里的玫瑰花说:“你们很美丽,但也很空虚,不会有人为你们死去。当然,寻常的路人会认为我的玫瑰花和你们差不多。但她比你们全部加起来还重要,因为我给她浇过水。因为我给她盖过玻璃罩。因为我给她挡过风。因为我为她消灭过毛毛虫。因为我倾听过她的抱怨和吹嘘,甚至有时候也倾听她的沉默。因为她是我的玫瑰。”

后来,小王子要离开地球时,作者用作为小王子的叙事者的狐狸说出了这句话:“看东西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小王子》是一本童话书,一本写给大人的童话书。

【篇六:快乐处方读后感】

在生活中寻找快乐

人们常说,人长大了,烦恼也就会越来越多。那这是为什么呢?成长,何为成长,它不光是人的生理上的发育,还是人的心理的扩充。人长大了,就需要懂得更多,就需要理解更多,就需要忍受更多;人长大了,就需要学会理性,就需要学会珍惜,就需要学会自我调解。但统统这些,并没有说人不可以快乐呀!

我很幸运的寻找到了一个神奇的处方,它让我在不断成长的同时,也能依旧保持快乐,它就是——《快乐处方》。

罗曼·罗兰说:“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那应如何做到呢?首先,要有健康的身心。因为健康欠佳会减弱你的决策能力,使你做出种种不正确的判断和决定。接着,要克服自己的缺陷。境由心神,征服自己,就是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再就是,不要烦恼与忧虑,还要远离孤独与寂寞。人们常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烦恼,我们要学会排除它们,控制消极情绪。我们还要学会省查自己,启动智慧,焕发青春活力,远离人性的阴暗面。最后就是,要时时拥有美好的心情和淡泊的心态。

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人人都能拥有自己的快乐。核物理是当今最尖端的基础科学,同时也是一座艰苦卓绝的山峰。上海市最年轻的“科技精英”,中科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马余刚,却在这枯燥的原子世界里乐此不疲。他说:“这其实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探索过程,每天都可能有进展和突破口。当你领先得出一个别人尚未知的结论,那种快乐是无可比拟的。”正是怀着这样的热爱,马余刚在许多人享受青春的岁月里,把几乎全部的时间都交付给核物理最前沿课题。他所提出的中能核物质反应平面离散的新方法,被成功地运用于美﹑日的实验数据分析,并受到同行论文和国际会议的多次引用。马余刚认为这种研究时无可比拟的快乐。

有时我们的生活会遇到一些苦难,但即使在苦难中,我们依然可以寻找快乐。贝多芬由于贫困没能上大学,17岁得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最大的打击是28岁时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也屡屡不顺。但是他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命运给他的沉重打击。他的许多辉煌的杰作如《第九交响乐》等就是在几乎全聋时创作的。他到晚年据说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一端咬在牙齿中间,用以在作曲时听音。罗曼·罗兰说他是“用他的苦难来铸成快乐”。

盲人海伦会因为自己能有三天的光明而快乐一生,我们又何尝不能做到这样容易满足呢?有了小小的进步,我们应该快乐;有了新的成绩,我们应该快乐;有了一刻的轻松,我们应该快乐;面对困难,我们笑着前进;忙于生活,我们循序渐进。快乐源于生活,生活本是快乐。

热门推荐
1第一次骑单车
2飞越丛林
3母亲
4醒来
5守住心中的火焰
6同学的变化
7友情在细微处
8认清自己
9写人
10七年级英语作文
11追逐自由
12泰国之旅作文
13孝心,不容等待
14我是快乐冰雪娃
15我咋这么自信呢
16父亲的摩托车
17家训悠悠一道风
18未来的汽车
19我的扑克牌家庭
20美丽的夏夜
21今天停电了
22我爱我的家乡
23不忘初心,必有回响
24又是一个冬天
25美丽的化风山
26到底放不放鞭炮
27放大美好作文
28游动在大街上的鱼读后感
29我要开这种商店
30参加《太仓闲话》节目录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