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雷锋永远在我心中
雷锋永远在我心中

【篇一:雷锋永远在我心中】

阳春三月,春暖大地。每年的三月,我们都会记起一位英雄——雷锋!他艰苦奋斗、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雷锋精神如春风一般,温暖着神州大地;如春雨一般,滋润着我们每个华夏儿女。三月是学雷锋月,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开始学习雷锋精神,在听故事、诵经典、唱歌曲、做好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伟大。

一、听妈妈讲述雷锋故事

为了对雷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请求妈妈为我讲述了雷锋的故事。雷锋从小失去双亲,备受地主欺凌,但他坚强勇敢,敢于和困难作斗争,每到一处都会热心地帮助人。雷锋做的每一件好事看似微小,但他却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地坚持着,我深深地为之感动了。我要向雷锋学习,珍惜幸福生活,做一个坚强勇敢的好少年!

二、诵读雷锋经典语录

雷锋喜欢写日记,在他的数百篇日记里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话语,最能激励我的一句是:“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艰苦的斗争中锻炼自己,不愿仍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这句话告诉我,人要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不能甘于平庸,甘于安逸,要学会在逆境中锤炼自己,让自己坚强起来、成长起来。雷锋的经典语录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要铭记它,用它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三、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铿锵有力、富有激情,已经传唱了50多个春秋。我和妈妈一起学唱了这首歌,每听一遍,我都备受鼓舞,精神振奋。仿佛感受到雷锋的话一直回荡在我的耳边,仿佛看到雷锋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的眼前。雷锋是我们的榜样,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四、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三月学雷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积极学雷锋、做好事,在助人为乐中收获了成长与快乐。在学校里,我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整理教室;放假时间,我和妈妈一起去附近的绿道种树苗、清理垃圾;放学后,我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帮助姥爷整理房间……看到同学们微笑的面容,听到妈妈、姥爷的夸赞,我心里高兴极了!我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为他人分担忧愁了!

积小善为大善。学习雷锋精神就是在平凡的现实生活中融入无私奉献的情怀,用细微的行动展现文明、向上、爱心的社会新风尚。我愿做一名新时代雷锋式的好少年,因为雷锋永远在我心中!

【篇二:雷锋精神在我心中】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学习雷锋日,春意已渐渐在三月的天空下弥漫开来,门前湖水墨绿,树上的落叶飘落下来,在宁静的湖面上荡开层层涟漪,把我的思绪也带回了那天的一个下午。

九月的下午,太阳高高挂在天上,炙考着大地,毫无保留地向人们释放着它的热情,将天空映衬得更加蓝了,将绿叶映衬得好像翡翠制成的一般。

因为工作原因,白天的我被妈妈放在二姑家。她家旁边是一座大桥,桥下有一个公园和一条大江,每次上街我经过这里都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今天自然也不可放过。

不知不觉中,我和表哥来到了江边上。江面上一艘艘货轮发出“嘟嘟”向远方开区,身为男生,对船有一种天生的情怀,有着冒险的精神,我们恨不得自己就是船上的舵手,指挥着船向大浪冲去。

我们正憧憬着,突然发现了一块被系在岸边的浮板。这时旁边一艘轮船主人上岸用的,我们非常激动地认为自己即将实现搏击风浪的愿望了。

我站在浮板上,学着海盗指挥着船向前冲,表哥也在旁边听我指挥。我们拉着绳子向货轮冲去,要模仿海盗冲上货轮的情景,但突然一阵急流将我们带去了另一个方向。

这时,表哥意识到我们离岸太远,就一把夺过我手中的绳子赶快拉,想要上岸去,但突然听见“叭”的一声,绳子断了,我们离岸越来越远,我顿时急哭了,表哥一边安慰我,一边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着急。

突然船主人发现了这边的情况,我们向他呼救,他一个猛子扎进水中,游向我们,在我面前露头,咧嘴一笑,装作生气,“你们这些小鬼头,一个个就知道淘气,把浮板弄跑了我们怎么上岸。”我们忙向他道歉,他将我们推向岸边,自己却向船游去,临走前还说:“以后别再淘气了,否则小心揍你们。”

我不知道你真实的名字,但我知道你和其他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一样,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雷锋”。

我们要学习雷锋的节约精神,钉子精神,更要学习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雷锋精神在我心中,激励我奋发向上。

【篇三:雷锋精神在我心中】

前些日子,我在电影院看了《雷锋》这部电影。影片放完了,可是我却久久地沉浸在影片中……

刚出影院,外面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撑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电影里的镜头又浮现在我的眼前:也是这样的雨天,雷锋叔叔护送一位大嫂和孩子回家。一路上,雷锋叔叔的衣服湿透了。可他毫不在意,在大雨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抱着孩子护送大嫂回了家。当时,那位大嫂激动不已地问:“你叫什么名字?住在哪里?”“我叫解放军,住在中国!”说完,雷锋便离开了。那位大嫂激动得热泪盈眶。想到这里,我又一次感动了,鼻子酸溜溜的,感觉泪水就要夺眶而出……

雷锋叔叔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时时刻刻为集体着想,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困难的人遇上他,就会得到帮助。雷锋给他们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

虽然雷锋叔叔已经离开我们那么多年了,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却仍旧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我想对雷锋叔叔说:“然我没见过您,但是您永远在我心间……”

【篇四:她,我心中的雷锋】

星期天,我们一家人到东钱湖去游玩。沿着长长的湖堤,我们一边信步闲走,一边欣赏着东钱湖美丽的景色。站在一棵高高的柳树下,我们遥望东钱湖,碧波荡漾。柔和的阳光金光四射,洒下无数金光,湖面上,波光粼粼,令人陶醉不已。一阵嘈杂声打破了湖边的平静。前面路边上围着一大堆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赶紧跑过去,钻进人群里,往人群中央定睛一看,地上一片狼藉,东西撒了一地,估计是从篮子里倒出来的。旁边有一位老奶奶侧躺在地上,满身尘泥,一脸的痛苦,嘴里还不停地叫着:“哎哟,哎哟……”看着这架势,一定是摔得不轻或者被车撞得比较严重。

然而,围观的这么一大堆人,自始至终就是没有一个人去扶一下,只是束手旁观着,还不时地窃窃私语,议论纷纷,似乎都只是在猜测老奶奶到底的原因和受伤的程度。这个这样说,那个那样说,但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伸出援助之手。当有几个表示要好心相助的意思是,不知谁说了一句:“这年头,好事还是别去做得好,否则很可能会‘引火上身’的,到时候吃不了就要兜着走了!”一句话马上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大家都表示说对极了。那几个一听,马上向后退了几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老奶奶趴在地上,呻吟声越来越重……

这时候,人群中挤出一个中年妇女,飞速地走到老奶奶的身边,俯下身子,凑近老奶奶,似乎在询问着什么,然后又麻利地扶起老奶奶,让她坐在路边的石凳上。这个身影如此的熟悉,咦!这不是我的妈妈吗?我一阵惊奇,连忙跑过去,大声地喊着:“妈妈!”妈妈招呼我过来,急切地对我说:“欣欣,我们不玩了,一起把这老奶奶送到医院好吗?”我点点头。这时候,老奶奶的家人也赶到了,了解了情况之后,握着妈妈的手感激不尽。妈妈笑了笑,说:“没关系!”在大家的赞叹声和敬佩的眼神中,我们娘儿俩离开了现场。

回家时,在车上我问妈妈:“妈妈,你就不怕‘引火上身’吗?”妈妈笑着说:“不会的,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尽力地去帮助别人。不是说助人为快乐之本吗?何况,天下终究还是好人多呀!”

我一听,“狠狠”地在妈妈的脸上亲了一口:“妈妈,你真是我心中的雷锋!”

【篇五:雷锋活在人们心中】

有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沙场上浴血奋战的经历,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却因有一颗质朴无华、助人为乐的晶亮心,也因有一句“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誓言而被人们铭记,他虽然英年早逝,但他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他,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

这位普通的共产主义战士,用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谱写了流芳百世的动人诗篇。“雷锋出门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把自己那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唱着“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歌谣,毫无怨言地为人民服务。他高尚的理想、道德情操以及不可磨灭的光辉形象,将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与怀念之中!

为使“雷锋精神”的种子随着春风播撒神州大地,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在雷锋逝世后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党中央、国务院也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四十多个春秋过去了,雷锋精神在培育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渐渐地,我们发现生活中也出现了许多“活雷锋”:奋不顾身,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资助多名贫困儿童上学的“草根”慈善家阿里木……我们身边的许多同学,也用小小的善举给予他人点滴的温暖,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这,才是“雷锋活在人们心中”的最好体现!

其实,“雷锋精神”并不只代表着乐于助人,还意味着节约与勤奋。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不要只将学习雷锋的活动当成是走过场,动动手、低下头,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拒绝浮夸与虚伪,才能让雷锋精神得到真正的传承,才能让雷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雷锋,不只是一种高尚精神的代言人,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做一枚小小的“螺丝钉”吧,让雷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热门推荐
1我烧烤,我快乐
2成长的故事
3黑夜
4日积月累
5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6妈妈,我想对您说
7孔雀鱼
8厚积方能薄发
9大自然的启示
10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11老师不在的时候
12我的快乐之旅
13我亲爱的母亲
14糖果世界一日游
15第一次军训
16小学生作文
17我的文具袋
18面对离别我流泪了
19孙权劝学读后感
20心灵深处的回忆
21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的人类
22我梦想的世界
23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
24家乡的四季
25童年的好朋友
26我的座右铭
27纪昌学射续写
28动物园
29我的爸爸
30闲的艺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