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我与司马迁的一天
我与司马迁的一天

【篇一:我与司马迁的一天】

子夜清寒的星光透过茅屋破了缝的窗户,洒在我面前这个男子的长衫上,照亮了他紧锁眉宇的脸庞。穿堂的风猝不及防地袭来,钻进了那件单薄的丝麻。他冻得一颤,睁开了睡眼,从案上直起了身子。37岁的司马迁看见了我。

你是谁?他问道,就像一切灵魂一样。我笑而不答。只见这年轻人布满血丝的眼突然一亮,乌黑的唇颤抖起来,断断续续地说着生涩的词语。“竟是你吗?”当然是我,我是神,引你去往你朝思暮想之地——死亡。

他奋然站起了身。我发现这年轻人消瘦异常。单薄的衣服像一个大口袋,松垮地挂在他身上,但此刻,他却似乎充满了精力,不必我引导便已从破茅屋夺门而出。突然,一声绝望的尖叫划过夜空,嘶哑得可怕。我快步跟上前去。

原来37岁的司马迁正被两个宦官逼近。年老的宦官拿着一根木棍,脸上的皱纹狞笑成一团。司马迁跌坐在地,等待棍棒如期而至,然而那两人却径直向他身后走去了,惩罚最终落在茅房前拎着沉重木桶的瘦削人影上。那是37岁的司马迁的影像。远处一个年轻的士子瞥见了这一幕,像被火灼烧了似地立即转开目光,加快了步伐。我走到司马迁身边,拍了拍这痛苦的灵魂的肩头,告诉他一切不过是幻象,他要在到达死亡前重新经历一生。他似乎没有听见,脸庞却早已被纵横的泪水打湿得一塌糊涂,喃喃着:“够了够了……”

我们结伴向前行走,他的泪早已被呼啸的风吹干,只留一条细微的红痕。这时一个老迈的声音响起:“吾儿要继续……继续做太史。”我们来到司马迁父亲的病榻前。老人布满虬筋的双手将那双年轻白皙的手紧紧包住。“不可……不可埋没历史,这是……是罪过。”28岁的青年早已热泪盈眶,克制着声音的颤抖,一字一顿地说:“父亲大人放心。”我用余光瞥见37岁的司马迁喉结微颤,似在嗫嚅着什么,然而他始终一言不发,只是攥紧了拳头,与我继续前行。

走着走着,我们面前的土地变得宽阔,一个健康的青年人带着炯炯的目光走在人迹罕至的野路上,芒鞋踏破却浑然不知。我看见司马迁的脸上挂起了微笑,边走边指点:“这是蜀道,这是灵渠,这是长城……”忽然那微笑一滞。眼前的青年揖别了老友任安准备奔赴广阔的山水。他说:“迁愿历千川,登万巉,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不负青史。”青年的目光澄清如水。我看见司马迁的眼眶隐隐泛起了微光。

“快要到了。”我对司马迁说。然而他却在十岁诵读《春秋》的自己面前停了下来。奇怪的是,那孩子也看见了他,而且似乎毫不诧异,仿佛见到的是自己的师长,脸色依旧平和而谦恭。“请问先生,为什么‘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颤抖着双唇回答:“因为……道义”忽然他失声痛哭起来,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转身往回走去。

“你无法回头。”我骗他,相信他会回心转意,然而他依旧那样坚定地走着,置若罔闻。

“回去又能怎样?继续在棍棒和讥嘲下苟活?”“历史自有公道。”“公道?为一个触怒龙颜、万劫不复的书生?”“为一个秉笔直书的士人。”那“人”字久久回响在他所游历过的群山间。

“我不怕死,我甚至渴望死,但是我选择,”他顿了一下,转身直视我,“去活。去明忠奸,辨善恶,将我所坚守的道义记录下来。文字不毁,道义不灭。埋没历史,是罪过。”

“有谁会听你的自言自语?”“历史会听。”

我大吼:“我司死之神,你休想离开!”

于是他跑了起来,一开始还踉跄地,可后来越来越稳健,最后开始飞奔。我竭尽全力追赶他,但是自知无用,于是伫立在原地,望向他归去的方向。

……

37岁的司马迁在睡梦中用右肘击翻了案上的烛台,惊醒了。我站在门边看着这个年轻人又掌上灯,提起笔,写下了《项羽本纪》的题目,然后我转身,轻轻带上了茅屋的门。

【篇二:司马迁改变了我】

可怕的黑暗覆盖了如血的夕阳,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夜已降临,窒息的空气压抑着整间牢房。没星,没月,阴风阵阵,乌鸦哀鸣。他带着脚镣,仰视着牢房中唯一可以看出去的窗口。

他无奈,他本是朝廷忠臣,为了历史的真实而触怒龙颜,打入死牢。他迷茫:昏君啊,臣的一片苦心竟遭到这等的罪罚……

他想死,以鲜血染红黑暗,用头颅证明清白,以屈原般的投江诉说世间的不公,像赤兔般绝粮以示自己的忠诚……还是活着,以残生活着?以不男不女的身份活着?他沉思着……

漫步牢房,脚镣声打破了宁静,身旁的油灯却加重了黑暗。忽然,一缕光明从窗口射入,他再次抬起了头。“啊。明月!”他定了神,月已被黑暗分得残缺。但她生存着,残辱地生存着,依旧明亮,柔和……

他笑了。看着明月,他笑了,想到了父亲的遗愿还未完成,想到了一本汉代的史书即将会被一名受辱残生的人完成。为了心中的那份信念,他学会了生存,忍辱地生存,他笑了……

天明赶走了黑暗,牢房外传来了死神的声音:“司马迁,想好了吗?”“想好了,我要生存!”

司马迁活了下来,他已不再注重他男子的身份,他忍辱残生完成了《史记》。

时光流逝,当这位不算男子又比普通男子更有气概的人的坚毅和勇敢化作丝丝微风浮着史记泛黄的纸页时,他,司马迁,却一直教育着后人……他,为了信念,勇敢地接受了腐刑;他凭着“就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信念,忘却了自己,却让后人铭记住了他和他“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为了信念,他流芳百世。

与司马迁邂逅,是他改变了我,为了这一份信念而努力奋斗,生命终将因信念而精彩。

【篇三:司马迁的故事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司马迁的故事》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的司马迁,勤奋好学,不耻下问,对任何事都要刨根问底。15岁时,司马迁就认识9000多字,会写8种文字,就连当时最有名望的大学者孔安国和董仲舒等都对他赞许有佳。

司马迁在41岁时开始写史记,当时司马迁已经当上了太史令,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一件小事,被人陷害关进了监狱,司马迁被处以“腐形”,“腐刑”既残酷地摧残人体和精神,也极大地侮辱人格。司马迁当然不愿意忍受这样的刑罚,悲痛欲绝的他甚至想到了自杀。可后来他想到,人总有一死,但"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的轻重意义是不同的。他觉得自己如果就这样"伏法而死",就像牛身上少了一根毛,是毫无价值的。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孙膑等人,想到了他们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骄人成果。司马迁顿时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气,他毅然选择了腐刑。面对最残酷的刑罚,司马迁痛苦到了极点,但他此时没有怨恨,也没有害怕。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把史记写完,"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他才忍辱负重地活了下来。

少年的时候,司马迁把长安当成龙门;清、壮年的时候,他把宫廷当成龙门;知道他爸爸死去才真正看清楚,《史记》才是它的龙门。他用毕生的精力,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把《史记》当作自己的一切、当作自己的生命,司马迁的名字和他写的《史记》一样,永远流传于世。我们以后不论在学习中还是别的方面,都要学习司马迁的这种坚定坚强的精神,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勇于克服困难,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热门推荐
1第一次骑单车
2飞越丛林
3母亲
4醒来
5守住心中的火焰
6同学的变化
7友情在细微处
8认清自己
9写人
10七年级英语作文
11追逐自由
12泰国之旅作文
13孝心,不容等待
14我是快乐冰雪娃
15我咋这么自信呢
16父亲的摩托车
17家训悠悠一道风
18未来的汽车
19我的扑克牌家庭
20美丽的夏夜
21今天停电了
22我爱我的家乡
23不忘初心,必有回响
24又是一个冬天
25美丽的化风山
26到底放不放鞭炮
27放大美好作文
28游动在大街上的鱼读后感
29我要开这种商店
30参加《太仓闲话》节目录制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