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秋之物语
秋之物语

【篇一:秋之物语】

岑参的“北风卷地百草折”所表现的意境;曹操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壮阔;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所表现的萧瑟。这些绝妙的诗句给秋季增添了一股韵律。

蓝——秋的颜色

每种事物都有它独特的颜色,在我眼中,秋是蓝色,它和大海、蓝天有着相同的颜色。它既有大海的深邃,又有蓝天的宽广。它的蓝不是瞬间吸引人的眼球,不是暗淡无光,也不是鲜亮刺眼,而是那种看后让人过目不忘的幽雅宁静拨动心弦的璀璨。

风——秋的象征

风势最先让人们感受到秋的到来,因为它无处不在随时陪伴着人们。秋风吹落了树叶,凋零了花朵,驱散了心中的烦躁,带来了习习凉意。同时,它也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芳华。

菊——秋的使者

雨,突如其来的降临。众花卉都低下它们高傲的头,唯独菊花无畏的挺立在风雨中。雨过后,一切如旧,谁也不曾留意地上的残瓣,只知菊依旧开的灿烂,开的张扬而不失沉稳,辉煌而不乏娇媚,绚丽而不少活力。

落叶——秋的代表

落叶悄无声息的飘落大地,它的使命还没有到此结束。一阵风把它吹起,在空中它凌乱的飞舞随后又缓缓飘落在地上。那一瞬间,我看到了生命的传递。

秋季是一个美得惊心动魄的季节。

秋有许多面貌,如:凄美、悲哀、思愁、细腻、活力、生机、坚毅等。我们应看到事物的美好一面,而不是消极的一面。现在的我们正值花样年华,我们不能像以往的秋季萧瑟无力,要用生机与活力面对挫折磨难。

青春是短暂的,我们要用活力去填满每一天!

【篇二:雪之精灵物语】

我的家乡——神农架,冬天的它决不愧于“雪之精灵的故乡”。这里的山山水水有谁不为它心动?神农架的冬,华丽而质朴,超凡却平实。就在一层又一层皑皑白雪下面,更是数不尽的峻丽。山间,化成银色粉末的碎雪花正随着你前进的脚步在眼前,指间,源源不断的流淌,发出炫白的邀请函。

这些白色,怎么望都无法尽收眼底。远远眺望,蜿蜿蜒蜒的山脚便会占据你的眼球,它定使你的千万神经赞叹不已。山脚,杂乱却满富艺术美地排列着各种花花草草,深冬的它们依然匿藏有星星点点的浓绿,陷入此景,思绪便不知不觉地流回到初冬:小雪花在叶面融成了积水,懒洋洋地向叶尖滚去,但却没时间滑落,被冷气凝滞成澄澈的冰晶越汇越多……就这样:无情的透明琥珀将花呀,叶啊困在里边儿。冰,困不住花草的精魂,它们仍散发着神农架沁人心脾的味道——自然的味道!

顺着盘山公路,会有好几处冰瀑布悬在山涧,摇摇欲坠。寒气逼人的冰瀑布还透露着它以往激荡着的威慑力。一朵朵用以泄愤的水花在冬季成了参参差差冰柱的陪衬,一根根冰柱成了岩上苔藓的屏障。这陪衬没有水晶昂贵,却更澄澈;这屏障没有木雕精致,却出自自然之手。真是一幅绝世油画!

转向更广的地方,嘿!看,这些树正是“一棵棵”精灵,虽说树上的叶儿已经凋零,但随之而上的是一片银装素裹,枝桠上满是雪啊!已经压得树枝喘不过气来,苦了枝桠,换来的是大城市里没有的美感:雪在神农架迟迟不肯离去,于是便聚成了一朵朵白璧无瑕的雪棉花。树枝的背面像农民伯伯的手,只不过碳色的沟壑中多了点初冬的湿气。整个山腰:白的纯,黑的亮,白白黑黑,黑黑白白地穿梭于整片视野之中。

来到河边,这儿满眼都是鹅卵石砌成的石毯,雪花帮着填起鹅卵石之间的间隙,凑紧整个画面。雪花得意之时,便是河流被寒冬束缚之日,河流不羁的意志臣服在风中,它不再高叫“冲啊——冲——”而是拖着透明的,蜿蜿蜒蜒的身躯同时间一起在神农架的冬季紧紧定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空气在山顶化成了水珠,一丝丝,一缕缕,一簇簇,一叠叠的雾,它们孤傲地环绕并拥抱着那一座又一座的崇山峻岭。那山啊!搀和着墨黑的磐石,素净的雪花,幽绿的奇松……山被雾淡化的色与天空,露水混为一体,这就是神农架的朦胧。

若有精灵,怎可能不藏在此处?若有物语,怎可能不在称赞神农架的仙境?是的精灵在山间,在水中,在河底,在雾里,就在这片玉洁冰清的神农架中。这儿奶油般细腻的冬梅,永立不衰的奇松,喜欢嬉戏玩闹的金丝猴……都等着你!

热门推荐
1一缕阳光
2那一次,我读懂了那只飞鸟
3纵一刻,也千秋
4交朋友要有选择作文
5生命因你而美丽
6走路比赛
7父亲是我人生中的一盏灯
8风的自白
9三年级新学期努力目标作文
10第一次军训
11朋友你错怪了我
12“机器”人
13令人难忘的一件事
14我希望你快乐
15二十年后回故乡
16小草
17《弟子规》读后感
18我的老师二三事
19福州三坊七巷游记作文
20家的温暖
21聆听周围的声音
22破除旧经验
23我的新朋友——金丝熊
24想一想,蓝色天空的鸟儿
25感恩
26等一等
27学会坚强
28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9那儿,我们遇到了青春
30这也是课堂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