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读抗日英雄王二小有感
读抗日英雄王二小有感

【篇一:读抗日英雄王二小有感】

今天我读了王二小在抗日时为国牺牲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

《抗日英雄王二小》讲的是王二小小小年纪就帮助八路军抗日。一次,他在放牛时,看见了日军来围剿,王二小把他们带到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丧命在日军的刺刀下。

我最感动的是“王二小为了保护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这一幕,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王二小不怕危险,更不怕敌人威胁,勇敢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精神。他明知道自己会死在日军的刺刀下,可为了保卫乡亲,为了消灭敌人,为了战争早日结束,为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人民,他是多么的英勇高大呀!他是多么令我们敬佩呀!

以前在日本鬼子地烧杀强掠下,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交通工具、武器等各方面都十分落后,而现在的祖国呢?家家户户都丰衣足食,神舟五号、六号飞上了宇宙,蛟龙号潜入了海底,卫星有了精准的定位,高铁速度跑在了世界前列,军队变得越来越强大。远看祖国清山绿水、鸟语花香,近看家乡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而我们呢?都无忧无虑地幸福地在密罐里成长着,这一切,都是抗日战士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呀!

同学们,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认真读书,长大后多为祖国做贡献,回报祖国,回报王二小及其他的抗日英雄吧!

【篇二:抗日英雄作文】

我有个幸福的家庭。我是家里的宝贝,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为有爷爷奶奶的庇护,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只要稍不顺心,我便会大发脾气,搞得一家人忙前忙后的说好话,还得给点实惠才行。妈妈总是说:“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但我根本领会不了其中的意思。

暑假里,当我又一次看《小兵张嘎》中“日本人进到村子,杀死了许多无辜的村民,使许多人家破人亡。张嘎的.奶奶重伤,不久去世,张嘎心如刀绞,因为奶奶是他唯一的亲人了!因此,他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参加八路,为他的乡亲们和奶奶报仇雪恨”这一情节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我第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

嘎子勇敢机灵,只有十三岁就奋战在战场上,他虽然年纪小,但帮着八路军打了好多敌人,宁死也不屈服。他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让我感动,感动他对友情的生死与共;感动他与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动他为了抗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看看自己,虽然已经九岁了,但还要大人喂饭、还不敢一个人睡……想想真是羞愧!

现在的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而这些快乐是嘎子和八路军用多少汗水和血水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篇三:抗日英雄作文】

还记得小时候,每个夏天的夜晚,我和爷爷在桂花树底下,爷爷就经常给我讲抗日战争的故事。

那时候,我记忆最深的是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爷爷对我说:“1942年10月的一天,王二小还在田野里放牛,忽然看见几个日本兵走过来。”爷爷喝了口茶继续说道:“王二小看见了他们并没有害怕,也没有四处躲藏,而是继续放他的牛。那些日本兵看到了他,其中一个便走上前来问路,王二小对他们说:‘你们跟我来吧,我带着你们找路。’但是,王二小并没有真的给他们带路,而是把他们引进了埋伏圈。接着,当地人发现上当时,恼羞成怒,把他给杀了。但是,他却救了一整个村子的`人。他当时才13岁。”

之后我就一直在想,一直在拿自己的童年和王二小的童年作比较,王二小13岁就为自己的村民牺牲了,我们依然生活在这个世上,可见我们是多么幸运啊。我们每天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却依然不知足,我们是多么不懂事啊。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虽然不能像王二小那样为国捐躯,但我们至少也为国家做了贡献······

【篇四:抗日英雄作文】

在60年前的那段烽火连天并弥漫着死亡阴影的日子里,多少位无辜的百姓惨遭厄运;多少烈士的鲜血汇成了河流,多少滴泪水诉说着人们那痛苦经历;多少……这些可怕的“多少”是由谁一手造成的呢?是蛮横、霸道、令人咬牙切齿的日本侵略者!

可恶的日本侵略者,所有华夏子女要你们血债血偿!所有中国人会永远记住你们那滔天的罪行。

一个个奋勇杀敌的勇士时常浮现在眼前,一声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时常在耳边回响,那样的振奋人心。

陈中柱是一位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汉子。抗战八年,祖国儿女驰骋抗日的疆场,浴血奋战。陈中柱,一个叱咤风云、令敌闻风丧胆的英雄。

翻开历史的画卷,谁也难以忘怀那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1941年。李长江为了卖身求荣甘当汉奸。时任司令的陈中柱誓死抗日,不当亡国奴。多么有力量啊!陈中柱一向佩服新四军对敌作战的精神,从心眼里拥护陈毅将军团结抗日的主张。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陈中柱带领队伍摸进姜堰沈伦,端掉两个碉堡,打死打伤30多个鬼子和伪军,夺回了上千万斤粮食。

1941年6月5日,陈中柱的队伍与敌人激战了整整一个白天,不久一人令人难以接受的消息传开了:“陈中柱壮烈牺牲。”这更加激发了战士们的斗志,在激昂的冲锋号声中,余下的敌人全成了刀下之鬼。

战后,陈中柱的警卫员流着泪说:“陈司令身上中了枪,他是忍着伤着痛坚持指挥战的!”大家听了,都被惊得目瞪口呆。

陈中柱为了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民族尊严,充分反映了中国儿女头可断,血可流,保家卫国的责任不可丢的爱国精神。

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勇士们,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你们,因为你们活在我们心中。

【篇五:抗日英雄作文】

童年是一首歌,歌唱出美妙的音符;童年是一副画,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童年是一首诗,畅想出梦的将来。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多姿多彩。然而,在抗日战争中的小英雄们,他们的童年却是在为保卫家乡,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歌声传扬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王二小经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准备进村“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方向。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抓住了二小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顺从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乡亲们,他把敌人领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乒乒乓乓”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把王二小挑在枪尖,摔死在大石头上面,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歼灭了全部的敌人。那年,王二小十三岁。

我今年十岁了,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高速公路连北京,高楼大厦平地起。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下课了,我们在操场上追逐嬉戏。在家里,我们品尝着美味可口的佳肴。在和平的年代里,没有了战争的残酷,没有了战争的折磨。如今的我们,国泰民安,幸福安康。我呢,生活在有“鱼米之乡”的美丽东台,在这里,童年是彩色的。相比之下,我还有什么理由挑衣捡食,还有什么理由贪玩耍性!“少年强,中国强!”我们要知道,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老人常言:惜福方能守福!

今天,当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缅怀抗日小英雄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学好本领,将来做国家之栋梁,报效祖国,振兴中华!

【篇六:抗日英雄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这首歌曲《歌唱王二小放牛郎》大家几乎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没错,这位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乡亲们的平安的抗日英雄,他就是——王二小。

当我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就被它那悦耳的旋律、感人肺腑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心中不由地对他燃起了无限的敬佩之情。王二小的家是抗日根据地,日本鬼子常来“扫荡”。王二小是抗日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到村子里“扫荡”,不料走到山口时却迷了路。在敌人慌忙找路之时,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让他来带路。王二小一开始害怕得不知所措,但当他想到自己是童子军的一份子时,就义无反顾地向敌人走去。王二小想着绝对不能把日本鬼子带到村子里,让乡亲们处于危险之中。于是他一边带路,一边不断地转动脑筋,突然他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装作很乖巧听话的样子,一路“胆怯”地走在鬼子的前面,只见他左拐右拐地把敌人给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啪啪啪”,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一连串的枪声。此时,鬼子已经知道自己中了计,于是气急败坏地用刺刀狠狠地刺向了王二小。正在这危急时刻,八路军从山坡上冲了下来,消灭了所有的敌人。

乡亲们都得救了,可是年纪轻轻仅有13岁王二小却伤重惨死在敌人的刺刀下。他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乡亲们的平安。

这个故事让我感慨万千,让我联想到现在的我们。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得美好,跟王二小同样是13岁的我们又能做什么呢?现在的孩子们大都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经不起风吹和雨打。我想,我们应该学习王二小的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珍惜革命前辈们留给我们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争做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优秀人才,不断地奋发图强,努力为建设伟大的祖国出一份力!

中华学子们,努力吧!

热门推荐
1读《血字案的研究》有感
2描写寂静的
3你曾拨动我的心弦
4我的心爱之物
5立夏斗蛋
6金鱼的生命
7那一次,我真后悔
8颠倒世界
9被碎片拼凑的生活
10美丽的心灵
11这片风景,那么珍贵
12猛洞河漂流
13弹,弹,弹力球
14活着
15我阅读我快乐
16视角以外的未知
17秋天的鹤山公园
18我的心儿怦怦跳
19我最熟悉的人
20这个春节不一样
21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22角落里的光芒
23我家阳台上的植物
24冰雪世界
25二年级补课看图写话
26多彩的活动
27乘索道上张家界
28维护海洋权益
29谁是我生命的阳光
30成长路上的阳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