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篇一: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邮票中寻找中华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是炎黄子孙的图腾。龙文化凝聚着中华大地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从小就喜欢收集邮票,集邮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成为我了解传统文化的一种途径。很多邮票上都有龙的身影,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闻名遐迩的“大龙邮票”。

说起它的名字,每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1878年,清朝政府在上海海关造册处,首次印制了以龙为图案,颜色分别是红,绿,桔黄,共三枚邮票,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套邮票。因为图案正中绘着一条蟠龙,因此得名。大龙邮票的图案正中是一条五爪金龙,它两目圆睁,威风凛凛,龙身环曲,在五彩水浪的衬托下,仿佛在腾云驾雾。大龙邮票在制作上,完全采用手工雕制的凸版铜模印刷技术。在140年前,中国人就能制出这样造型完美,工艺精湛的邮票,实在是世界邮政史上的至臻瑰宝。

那么,中国的第一套邮票为什么要以龙为图案呢?龙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的图腾,统治者以龙作为帝王权威的象征。清政府曾以龙旗定为国旗,炎黄子孙也被称为龙的传人。龙在中国人的心中既尊贵又神圣,因此,采用龙作为第一枚邮票的图案更是顺理成章了。自大龙邮票起,中国陆续开办了第一家邮局,开创了一条邮路,中国龙就好似一张国家名片,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说起中国龙的形象,许多人都知道龙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颈似蛇,腹似蜃,眼似兔,鳞似鲤,掌似虎,耳似牛,爪似鹰。那么这一形象也并不是与生俱来,一成不变的。2000年中国邮政曾发行过一套名为“龙文物”的邮票,它们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国家珍宝中的龙形象,生动展现了中国龙形象漫长的演变过程。其中第一枚叫“玉龙”,是距今五千多年前红山文的产物。它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带有想象意味的龙,也有“天下第一龙”的美称。这条玉龙的整体形象像个大钩子,通体呈墨绿色,身体蜷曲,光滑圆润,长长的嘴巴略向上翘起,两个眼睛向外凸出,鼻孔是对称的两个圆孔,脖子上的鬃毛向上扬起,龙尾也向上收回,体态修长,形神飘逸。秦汉之后,中国龙在此基础上演化出了龙角,龙鳞和龙爪。唐代后,龙的形象在气度上变得张扬,咄咄逼人。直到明清时期,龙的形象才走向规范化,与今日人们见到的龙越来越象了,并且成为勇敢开拓,团结包容的精神象征。

在当代,龙的形象更多的出现在人们欢庆重大节日的活动中。比如,我国在201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二十周年之际,发行了一套龙腾香江的邮票。它构图精致,简练。色调以红橙为主。图案正中以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为背景,欢庆的人们手中挥舞着五星红旗和紫荆花旗,与舞龙的队伍穿插结合,喜庆的气氛传达着港人爱国,港人爱港,与国家同心同德,血脉相连。

小小的邮票,满满地凝结中华大地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传递着龙文化的价值和精神理念。欣赏它,我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品味它,我为我是龙的传人而自豪。我们应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让中华巨龙腾飞在世界的东方。

【篇二:被遗忘的文化】

当初,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但不少民族文化传统也都因此遭到了严峻的挑战。例如我们的湛江有着蔚为壮观的民间文化艺术,其中单是各式各类的民间艺术形式就有一百一十多种。但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大部分的民族形式被渐渐遗忘。像这样的民间艺术在湛江,中有在过节时才有的醒狮舞龙罢了。其它各地工艺文化,民俗文化的落没就更是不言韵。

中华民族炎黄之祖那辈流传下来的品德文化:谦卑、宽容、善良、诚信等,已经被经济飞速发展,给渐渐遗忘了。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侵蚀了这些民族品德文化,受到了金钱的迷惑,逐渐发展成了以看破我利益为中心的处理事情的心态。也慢慢养成了做事情不能集思广益,反而骄傲自大专制独行;对代事物无法容忍自身的损失,无法用宽容的心良去从容的应对;面对困难就放弃,无法迎难而上,满足于现有的成绩,无法试图突破自我。人们不应想到是否民族文化与经济发展无法共存?是否文化与利益无法相融?

语言文字是世界文化中最古老的文化,从当初的原始社会到现在的文明社会,上至人类,下至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但现在也遭遇挑战,文化运用被大大简化,理在的信件,语言被大程度的简化,文字、语言不再优美了。写字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我们应该注意保护民族文化,保证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使这些最纯林的文化被遗忘。民俗文化、工艺文化、品德文化、语言文化程度是民族文化;根本,只要保护好,才可以保证一个民族的强。

【篇三:我们身边的龙文化800字】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中华上下五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龙的文化除了在中华大地上传播承继外,还被远渡海外的华人带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国的华人居住区或中国城内,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饰物仍然是龙。

龙,本是不存在的、神秘的。在古人心目中,即使显现了也见首不见尾,或只见到只鳞片爪。而龙的出现,是天下太平的征兆,所以龙被人们视为天下间最大的吉祥物。本不存在的龙,却被传承数千年,是因为从中国龙的形象中蕴涵着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视的四大观念——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互助体现;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中国龙文化,流传至今,也正是因为这四大观念。它不随时代变迁而退却,相反,它随新时代进步而更加深厚伟大!

前几日和酷爱茶道的爸爸去了茶城,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金色的龙,栩栩如生。爸爸说,中国最伟大的就是龙和茶。

龙的文化贯通古今。早在古代人们就将龙奉为至高无上的圣物,历代君主也将自己视为真龙天子,也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龙,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中国才有了几千年的的历史;在抗日战争时期,统治者的昏庸腐败,外国列强的侵略迫害,使中华民族陷入重重磨难。可是中国却没有倒下,而是成为了如今繁荣富强的中国。是什么使中国经受住了暴风雨的洗涤,是什么使中国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的心中有团结,有勇气,有尊严,有信念。谈起龙,在我的脑海里便回绕起“龙的传人”这首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古龙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热血沸腾,内心荣升出一种骄傲自豪感,我是中国人!即使走在世界某个角落,我也会挺直腰板,因为我是东方那个屹立不倒的雄狮的传人。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我更加坚定信心,中国需要我们的努力。

寻找身边的龙文化,在我看来不必追寻。回头一看,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是龙文化的传承脉,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篇四:身边的文化】

小时候,上学的第一天妈妈便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当时的自己,年幼无知,并不懂这句话的含义,只是把文化这两个字牢牢的记在了心底。

长大后,老师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便是:“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这样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文化,这个妈妈从小就对我说的两个字,这个老师常常强调的两个字,我却并不懂它的含义,于是我跑去问老师,老师说:“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只要你细心的去观察,你就会明白什么是文化。”

老师的话太深奥,他似乎忘记了我还是一个孩子,怎么会理解那么深奥的话。

闲来无事,我拿出那本从老师那借来的《唐诗三百首》,开始细细的阅读,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时,我不禁一番感叹,仿佛看见了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拿着采来的菊花在路上悠闲漫步的情景,心仿佛也随着他来到了那个世外桃源。读到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我仿佛也看见了那气势宏伟的庐山瀑布,心里不禁感叹古人那奇特的想象力和古代诗人不就是文化的一种吗?突然想起,这古诗不就是文化的一种吗?想到这,心里无端的轻松起来。

星期天,和妹妹去竹林里挖竹笋,妹妹突然大叫:“啊!姐姐,我想起一件事,这竹好像是什么“岁寒三友”中的一种吧!”本想说她几句的,我听了后脑子里也浮现出“岁寒三友”的故事,它指的是梅、竹、松,因为它们在冬天也依旧不畏严寒的挺立着,所以叫“岁寒三友”,我不得不佩服古人那敏锐的观察力,和那渊博的知识,竟然想出“岁寒三友”这么一个文雅的名字。咦!这不也是属于中国文化的一种吗?我好像有点明白了为什么老是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了。因为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书籍浩如烟海,而我们知道的仅是哪冰山一角,中国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永远也领悟不完。

终于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说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因为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细细体会,就会发现那些伟大的作品,都是从生活中写出来,都是从生活中获得的经验。还有那流传千古的诗句,也是诗人在生活中细心观察而写成的,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他通过对庐山瀑布的观察在加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的,我想如果李白不曾去过庐山,没有去看过庐山瀑布,那么他可能也就写不出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古往今来,哪个人的成就不是从生活中获得的灵感,所以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文化。

现在终于知道自己的知识有多肤浅,因为这和祖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比起来,简直是微不足道,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去了解更多文化知识,当然,我们更应该注意生活中的文化——因为文化就在我们身边。

【篇五:我们的文化“力学”】

从孔孟、老庄到大、小李杜,从建安七子到唐宋八大家,每一句唐诗,每一段宋词都是五千年华夏文明的精华,都是每位文人的毕生心血。而如今,“姜你军”、“豆你玩”充满了我们的生活,黑色幽默的泛滥与低俗文化的风行,让我们如何保持“淡定”?

那么是什么让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变得如此异常?文化“力学”的极度偏差和文化软实力的疯狂下跌又说明了什么?

从社会中最普通的大众说起。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电脑、电视基本家家都有,人们早已不再满足于从枯燥的文字中获取什么了。轻轻按动开关,电视、电脑便通过影像给人们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在我看来,这种现象存在三方面的弊端。其一,通过影像获取信息会让人们的思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易于阻碍更深入的思考。长此以往,人们既不能获得太多更深更透彻的文化思想,甚至人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也会逐渐减弱。其二,通过媒体等途径获得的信息没有经过历史的筛选和提炼,其文化的内涵不可盲目判断、随意评价。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又有许多尚未具有判别、筛选能力的人,不良的文化信息极易对他们的文化价值观造成消极影响。其三,当今社会,信息的传播和流通极其迅速,而部分低俗的文化也会因此在短时间内传播得十分广泛,影响范围大。

信息的传播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躁动,也就导致了我们的文化“力学”的不平衡。

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首先,政府部门要做出表率,要加大对低俗文化的打击力度,为人们汲取文化知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然后,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提高个人自身的文化素养,尤其是青少年,要多读名著,“读了一百本校园小说和读过一百本世界名著的人文化底蕴是截然不同的”。要提高青少年的文化功底,只有这样,才会出现一个真正的“少年中国”。

目前,我们的文化天平还极不平衡,我们只有用不朽的名著、千锤百炼的伟大思想在托盘上放上一个稳重的砝码,构建一个完美的文化“力学”体系,让华夏民族的文化安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热门推荐
1在困难的影响下
2骑自行车
3五行
4美丽的春天
5校园的大樟树
6秋天的味道
7写烟花的作文
8黑板上的记忆
9看牙记
10美丽的松山湖
11爱画画的我
12孝老敬老
13周末
14抓老鼠
15一身工作服一生艰辛
16我与安全
17百变农景
18感恩父母
19实力是最好的名片
20我不美,但我快乐
21不一样的风景
22春天,温暖四处蔓延
23假如我有翅膀想象作文
24社会实践活动感受
25最美的色彩作文
26我喜欢的校园生活
27令人感动的事
28停电
29心中的绿
30新学期给老师的一封信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