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悠闲的划龙舟
悠闲的划龙舟

【篇一:悠闲的划龙舟】

期末考试刚结束,董老师就带领小记者们到上海夏令营,开展了许多有意思的活动,划龙舟更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工作人员先讲了注意事项,又给我们分了组,来来回回折腾了十几分钟后,才让我们上了船。老师和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让我们各划各的,不比赛。没有了竞争的约束,大家也都不着急了,一心的轻松自在。

我们是第一组上船的。起初,大家还有模有样地喊着口令,十分起劲,但也杂乱无章。后来,大家越发没有力气了,也都停止了叫喊,手臂有的没的动着,也不知木浆有没有插入水中。再后来,我干脆把双手也浸入水中,任由潺潺流水从手边滑过,释放它的清凉畅爽。渐渐的,船也随着我们散漫起来,方向再不一如既往。云散开来,漏下几缕刺眼的阳光。也不知是谁唤了一声,精神又来了,大家重新拿起浆,听着前面同学的“命令”,准备转弯。谁知,船改变的方向却十分不尽人意。我无奈地看着在船原地打转的情况下不知所措的同学们,不屑地嘀咕了一句“瞎指挥”,船上便回荡着我响亮的声音:“左边的同学往前划,右边照常……”

阳光愈发猛烈,像至高无上的神灵注视着大地,让人有顶礼膜拜的冲动。只见岸上熙熙攘攘的人缓慢地移动着——该上岸了,这使我们被骄阳烤的炽热的上岸的渴望更加坚定。大家拼了命地往回划。

上岸了,大家个个都是“拥抱大地”的动作,一窝蜂地冲向小卖部……我捧着一瓶冰可乐,看着湖面上打打闹闹的人们,心想:这次划龙舟还真是悠闲啊!

【篇二:悠闲的阅读时光】

一个温暖的下午,阳光活泼地在树梢间穿行,照射进我的房间,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惬意和安宁。

我抬头看了看我的那些书,它们是那么的诱人,让我不由自主地取下了一本,津津有味的阅读起来。

渐渐地,我融入在书的世界里,《长袜子皮皮》里皮皮和她的伙伴们开心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友谊的真谛;《马戏团》带我走进农村的校园,倾听那里孩子朗朗的读书声;《狗牙雨》中的一个小故事让我体会到了亲情力量和秀秀对文学的渴望。

不知是那些优美的景色,还是那些天真的伙伴悄悄勾住了我的心,让我停留在那奇妙的幻境里,无法自拔。

时间过得真快,随着一声妈妈急匆匆的叫喊声,我突然意识到兴趣班的时间到了,有点遗憾和不舍,每次阅读的时光都是如此的短暂,我真希望地球转得慢一些,让我每天都有多一些的时间看书,因为我太喜欢它们了!

【篇三:悠闲的生活】

夏日的夜晚,伴着声声蛙鸣,在皎洁的月色中持一把蒲扇,坐在盛开着栀子花的院子里纳凉。身边有至亲的家人,远处有石上流的清泉,有一块块种满了瓜果蔬菜的良田。这便是我能想到的最悠闲的生活。

无需家产万贯,无需亭台楼阁,无需繁花似锦,亦无需扬名千里。只需一家人和和美美,健健康康便是最大的幸福。哪怕是一家人扛着锄头镰刀在田里劳作,与我而言也是一种悠闲的生活。

可是我也知道,就算是我这种看似最与世无争的生活要求也是不低的要求。在我们这个和平年代想要如此闲适安逸的生活也并非易事,我们常说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死亡哪一个先来到。除去天灾还会有人祸,还会有病痛,还有离别。更何况是战争年代呢,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常有的事。

突然就觉得很幸福了,身边的亲人都健康,身处的环境还算和谐,我们的国家也越来越强大,没有战争,没有欺凌。我们可以去自由发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心中悠闲的生活去奋斗,去追逐。但是我知道,我们可以这样无所顾忌的去享受生活,是国家为我们撑起了大大的保护伞。

和平年代的战士们从不曾懈怠,反而更加艰苦的训练。为的是守住我们现有的和平,为的是战争来临时给与我们最大的保护。

前段时间看余华的《活着》,里面福贵的儿子给县长的老婆献血,却因为抽血过多而死亡了。医院里面的医生却无所谓,甚至觉得为了救县长的老婆牺牲掉一个普通百姓的命是正常的。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是气愤,心里也不禁在想,若是在现在谁敢这样草菅人命?是啊,我们现在几乎是畅所欲言,若是故事里面的事情发生在今天,想来不管是医生还是县长甚至是医院都要一并问罪问责,谁敢如此藐视老百姓的生命呢?

写完字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老人带着孩子,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陪孩子打篮球、打羽毛球,有的在看着孩子们嬉笑玩耍,也有的老人在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我想这应该是他们悠闲的生活吧。在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坐在阳台上的躺椅上,继续没有看完内容,这是我悠闲的生活。

我不是矫情的人,可是真的想要表达一句:感谢,感恩!我的祖国!

【篇四:斗蛋赛龙舟】

端午节来临前,我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级段斗蛋赛龙舟活动。

活动日的下午一点钟,我们列队去学校体育馆,后面还跟着家长参赛队和拉拉队呢。一路上,同学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纷纷表示要力拔头筹,获得比赛的胜利。

先是斗蛋。由于我分到的蛋不小心掉到地上摔碎了,老师又给了我一个有裂痕的蛋,上阵不到两个回合就败下阵来,心中很是遗憾。不过我们班有5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决赛,但不久都纷纷铩羽而归。最后,我们班主任蓝老师参加老师组的斗蛋比赛,获得了冠军,得到了金牌,大家纷纷为他欢呼鼓掌。

然后是赛龙舟。我们的龙舟是在岸上跑的,是充气龙舟,有十只脚。因为我们是五个同学一队,手提着、脚跨着龙舟同心协力,十脚整齐划一奋力向前奔跑,谁先到终点谁就是冠军。每班分成八队,同学七队,家长爸爸一队。比赛开始了,伴随着咚咚的鼓点声和“加油”声,大家奋勇争先,竞争十分激烈。

我是我们班第二组的龙头队长,比赛开始后,我一马当先带领大家同心协力奋勇往前,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欢呼声和震耳欲聋的“加油”呼喊声中获得了小组第一名。接着我还带领我们班第七组女生队参赛,最终功亏一篑只获得小组倒数第一名。最后家长爸爸组出场了,我爸爸也参加了,他站在龙尾。你看他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表示出必胜的信心。在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我们班的爸爸组终于获得了家长组的第一名。

比赛结束颁奖开始了。由于我们班各组成绩参差不齐,只得了第四名,无缘冠亚军,冠军被二(5)班夺走了。

颁奖结束后,我们还带着激动兴奋的心情纷纷回到了教室。

【篇五:感知红色精神,传承龙舟文化】

在6月1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小记者俱乐部举行了一次“感知红色精神,传承龙舟文化,揭阳日报小记者走进潭王村”的采风活动,一路上,虽然天气炎热,但这也无法阻挡我们对采风活动的期待。

到达目的地后,由一位老师在路上为我们进行讲解,路上,炽热的太阳笼罩着大地,不一会儿,我发现每个人的头上都留下了豆大般的汗珠,但这也无法改变我们学习的热情。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谦受公祠”前,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了,革命工作者为了唤起老百姓们抗击日本鬼子的斗志,创办了目前的这所“蓝康中心学校”,来培养革命分子,在晚上,他们一边教大龄的青年们和一些妇女识字,一边来传播爱国思想,来唤起民众的抗日意识。不仅这些,我们还知道了当初的日本人是怎样惨无人道的杀害村民,抢劫财物,烧毁房屋,大肆地侵略中华……同时,这使我们在场的小记者爱国之情变得更加强烈。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打开大门,两条雄伟壮观的龙舟映入眼帘,这里面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我们在里面好奇地参观着,一边听着老师讲解,一边拿出手机拍照留念,听说一条龙舟可以坐下54个人呢,这一数字让我惊讶不已。

紧接着,我们又坐着车来到了龙舟基地,突然,老师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猜,每到端午节的时候,来看赛龙舟的有多少人?“有人纷纷报出了数字,可是都不对,最后,老师说这里到端午节的时候,来看赛龙舟的有20多万人,这一答案让我们傻了眼,不过还是感到惊讶。

就这样,在烈日炎炎下,我们的采风活动结束了……

【篇六:了解龙舟文化,传承革命精神】

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在揭阳市揭东区锡场镇西部,有一个美丽的村落,那儿环境优美,自然条件优越,不仅如此,它还是远近闻名的“龙舟之乡”呢!——它就是潭王村。8月10日,我与揭阳日报的小记者一起来到谭王村参观了解当地的龙舟传统文化,学习红色革命历史。

首先,我们跟着老师来到放置龙舟的房子。大家都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看龙舟,显得很兴奋,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忍不住好奇的摸着龙舟。龙舟雕刻得栩栩如生,龙眼上突圆睁,很是霸气。看着这威武漂亮的龙舟,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岸上助威声雷动,溪中锣鼓声咚咚,龙舟队员奋力划桨,大家你追我赶,力争第一。这时我又联想到古代的爱国诗人屈原与他的爱国精神,龙舟文化源远流长,我想传承龙舟文化就是在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人们在纪念屈原的同时通过赛龙舟的竞渡活动来传承奋发向上的精神。你看,江面那一个个龙舟健儿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的样子激励着一代代人。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应该不畏一切困难,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像传承龙舟文化一样把爱国主义精神和齐心协力、奋发向上的精神传承下去,不断努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力量。

参观过龙舟,我们一行又来到了蓝康小学旧址。在聆听着老师的讲解中,我们了解到当地的抗日战士坚强不屈,与敌人斗智斗勇,为保卫家园不惜牺牲自己的爱国精神。在看到国家被侵略者肆意糟蹋却无力反抗的展板时,我突然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所以我们应该认真读书,为了国家的繁荣强盛而不断努力。

通过今天的参观学习,聆听老师的讲解,我们对红色革命传统与龙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热门推荐
1五一劳动节作文
2我心目中的英雄
3美丽的洱海
4难忘的暑假
5快乐假期
6我为自己点个赞
7观察植物的作文
8同桌印象
9成熟
10乡村的晚霞
11中秋
12遇见
13糗事
14采茶之旅
15仙人掌
16秋天里你是我的牵挂
17我和小鸟的对话
18做什么好难作文四年级
19吃喜酒
20生活就像“拼图”——拼好它
21朋友
22幸福的颜色
23新时代新面貌
24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25我的书包
26文明湖北
27变化的作文
28我想变成一个爱心天使
29那把伞进入我的视线
30一次有趣的实验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