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逻辑的尽头
逻辑的尽头

【篇一:逻辑的尽头】

自“图灵测试”诞生至今,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的崛起。从庞大模糊的黑白电视机到如今的液晶电视,翻盖诺基亚到风靡全球的苹果,科技发展使得这些电子产品愈发变得小巧精致和人性化。但纵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有如此高度,却几乎没有一款产品能迈过图灵测试这道坎。

计算机没有人类的意识,只是一堆由零件拼凑的没有灵魂的机器,唯心主义者如是说。而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即使是世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其复杂程度也远远不如人脑。不妨说,人与机器的思考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异,计算机依靠纯粹的数理逻辑以及人为编入的强大的数据库,而人的思维是理性逻辑与情感的综合体。

计算机究竟何时,或者说究竟能否有朝一日拥有“情感”,这一疑问始终困扰科学家们,犹如一片徘徊不去的乌云,高悬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方。而反观人类本身,有时候缺失了情感的人就好比一台高级计算机。因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担忧,与人工智能朝夕相处的人们正渐渐地被计算机同化,丧失了人情味和社交能力,成为现代科技的奴隶。

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一进门便一头栽进电子产品中,不理会父母的关怀;面对老人在街上摔倒,旁观者在“理性”地权衡了扶与不扶的利弊得失后,选择了麻木对待;精于世故的商人只知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为自身牟利,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与诚信。利己是人的天性,是一种“自我保存”的行为,固然无可厚非,但人又并非纯粹的利己者。正如《孟子》中所述:“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并非唯独贤者有此心,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心”。逻辑教会我们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可人却渐渐因过分追求逻辑的完美而失去了情感的滋润,迷失了“本心”。真正完整的人应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人性中必不可少的同情心,而不会过分地功利和追求目的。

倘若人人仅凭绝对的逻辑为人处世,抛开一切道德伦理,社会将变为达尔文主义所描述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像《美丽新世界》一书中那样一个看似完美的社会,人生来便被划分好等级,限定了职业与人生道路。工作是唯一的目的,背离这一目的的所有的一切,都将遭到摒弃。逻辑令这个世界稳定有序,却也冰冷得如同一潭死水。

我好读推理小说,起初所读的大多来自于“本格派”作家,内容是完全基于逻辑的推理,是不错的思维训练,深深地吸引着我,可有时总感觉本格派的作品缺少了些什么。没有以往读文学作品时感受到的震撼和共鸣,似乎缺少了些能令人感同身受的普世情感。直到读了东野圭吾的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我才找到了那些推理作品中缺少的重要一环——人性之美。至今,我仍旧记得书中的那句话:“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与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

【篇二:黑暗尽头的光明】

经典犹太籍《塔木德》中说:人的眼睛是由黑白两个部分组成,可是神为什么要让我们透过黑的部分去看东西呢?那是因为,人必须透过黑暗才能看见光明。只有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练,才能取得成功,收获扑鼻花香。

人生,便是一场在黑暗中行进的旅程。生活中不乏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的人和只知临渊羡鱼而不知退而结网的。他们从未在黑暗中等待、寻觅,从未在长夜中忍受难耐的寂寞,没有对光明炽热的追求,便会错失一段美丽的邂逅。而如果让自己完全淹没在其中,执著地向前,坦然接受上天给你的考验,纵然暗淡了身影,浸湿了双眸,也拥有对梦想的偏执和对光明的追求,向深处前行,走到尽头,一刹那,万丈光芒会为你加冕,你终会成为强者,傲然屹立于世界岿然不动。

这是一道最亮丽的人生风景线,这一声坚强的生命足音。史铁生,当他被命运的缰绳勒住时,他的世界黑暗了,但在轮椅上煎熬的岁月里,他依旧内心光明。命运给了他独特的生活,苦难磨砺了他刚毅的内心,他用黑暗的宁静和满腔的热情连缀出一篇篇感人的文章,洗涤着一个个浮躁的心灵。他用不屈的品格和直面困难的坦荡警醒世人沉睡的坚毅,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仰。史铁生从泥淖内奋起,于是命运也给予他宽容,驱散他心头的阴云,融化他眉宇间的愁苦,指引他来到充满阳光情趣盎然的生活里。

生命的画卷并不是只有轰轰烈烈的故事才能为其增色,一段静默的岁月、一段无人问津的旅程,依旧能够勾勒出生命的华美,在惊涛骇浪的时代,一代文豪鲁迅,笔锋犀利,总是一针见血地击穿敌人的胸膛,可曾想,他在无数个夜晚中奋笔疾书?无人理会他独自前行的苦楚,亦无人懂得他内心的坚定。黑暗造就了他勃发的锐气和敏锐的洞察力,他标榜了一个时代,在黑暗的尽头邂逅了光明,他是睿智而幸福的。

“取火莫如取燧,汲水莫若凿井。”我们应直面黑暗,用双手去创造辉煌。置身于命途的艰辛,若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豁达,“身世浮尘雨打萍”的文天祥怎能“留取丹心照汗青”?若没有看淡祸福、坚持真理的坚毅,达尔文的进化论如何得到推广?若没有“芒鞋踏破岭头云”的奋斗,又怎能在回首之时笑看风云变幻、拈来梅花清香?

霜雪欺梅,梅却绽放在苦寒之地。它的香气氤氲整个寒冬,沁人心脾。当你被世界抛弃,陷入深渊暗无天日,“尽日寻春不见春”时,请坦然接受这一切,因为那是你离光明最近的地方。

【篇三:生命的尽头】

清澈的河水肆意地在我身上流淌着,冰冷的温度刺激着我的神经,仅存的意识缓缓地打开记忆的阀门。

“出去玩的时候,要小心一点。不要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或戏水,要注意交通安全……”妈妈一边缝着我衣服掉落的扣子一边看似漫不经心又担心得要命地对我说。我毫不理会妈妈的唠叨,径直走出家门,与同伴漫无目地走在野外。

烈日当空,草儿焉着,燥热袭来,同伴说:“不如我们到前面的小河游泳吧!”我知道,不能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但我也知道,着夏日的炎热,却不知道,临行前母亲的叮咛嘱咐。于是,我带着三分犹豫七分脑子发热,看着同伴相继跳入水中,便也跳入水中了。“真凉快!早知道这样舒服,就不该犹豫嘛。”我在水中惬意地想着。时而与同伴嘻水,时而潜水中,当真快乐!

在我毫无防备的时候,死神悄悄降临。我的脚不听使唤了,我大声呼救,远处的同伴竟未听见!我慌了,我彻彻底底地慌了!我该怎么办?河水牢牢地抓住我,我挣扎,我努力挣扎,科那浮出水的手又无力地垂了下来,我绝望了!

在生命的尽头,我的眼角溢出一滴悔恨的泪,妈妈,对不起!请不要伤心,虽然您一定会伤心。如果来生,我一定不让您伤心,一定不玩这无知的游戏……

【篇四:站在回忆的尽头看你】

听到熟悉的咳嗽声。惊喜,转身,看见你,看见提着水果的你。你依然不习惯笑,只深沉的一句,照顾好自己。然而你可知道,就这简单的一句,让那些逝去的日子,突如其来地击中我的记忆?

讨厌——讨厌看到你紧锁的眉,因为你的忧心让我揪心;讨厌看到你紧抿的唇,因为你的沉默让我烦心;讨厌看到你紧握的手,因为你的焦躁让我担心;讨厌看到你隐藏眼底的忧伤,在寂夜中独自抽烟感伤。讨厌这一切,因为我会看到,引发我更多的彷徨。

喜欢——喜欢看着你的颧骨,因为它的柔和让我感动;喜欢看着你的下巴,因为它的刚毅给我勇气;喜欢看着你的背影,因为它的坚毅让我学会独立;喜欢看到你迎着风,捋捋头发的样子——你说:“人老了,头发快掉光了。”可是我想告诉你:每根头发都是个小小的艺术馆,长年累月地搜集着生命的美好与感动。所以,头发虽少,每一根蕴藏的记忆却更丰富。而它们迎风飞舞时,快乐便在你脑中跳跃。我可以看到。时光悠然滑过,留下一串金色的足迹。童年的快乐,少年的轻狂全都被还原为单纯的黑与白——白色是我,而黑色,是我心中的你——寂寞,沉静。

曾经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听说,雪域高原有一种仙草可以让人得到快乐。如果我有一株,那么我给你,让你快乐;如果有两株,那么我给你两株,我要你比我快乐。

我想,在现实中,你永远都是那个给我仙草的人。也许,幸福并没有一定的模样;人生,也没有圆满。是你宽容的心,补足了那些缺憾,让我的记忆变得圆满。每当无人留意的时刻,我的心情便开放成世上绝美的一座花园,把经久不息的馨香夹进时光的扉页里。

在此,我想对你说:爸爸,父亲节快乐!

面对来自亲人们永恒的关爱,在心里说声谢谢吧。因为我们,永远,无法偿还。

【篇五:彩虹的尽头后传】

獾和狐狸寻找彩虹尽头的宝贝,向着彩虹的尽头出发。路上遇到了三只小动物和它们的宝贝,但它们还是没有找到自已想要的宝藏。所以,它们决定继续前进。

獾和狐狸一直向着彩虹的尽头前进。累了,就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会,然后继续赶路。狐狸坐在草地上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眯着眼睛问:“獾老弟,你确定彩虹的尽头有宝贝吗?”獾躺在草地上闭着眼睛答道:“狐狸老兄,我也不确定彩虹的尽头会不会有宝藏,但我敢肯定,这一路一定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说完,它们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它们发现远处有一个人正站在那里,不禁打了一个冷战,毕竟人是动物的天敌。但它们看见那个人满脸笑容、和蔼可亲,害怕便一扫而空了。它们向那个人走去,那个人也发现了它们,便自我介绍道:“你们好,我是一名科学家。”“我是獾,它是狐狸。”獾放松地说,“我们在寻找彩虹尽头的宝贝。”科学家听后大吃一惊:“彩虹尽头的宝贝……”还没等科学家说完,狐狸就插嘴道:“是的,就是彩虹尽头的宝贝。”“不是我要扫你们的兴,只是彩虹是没有尽头的。”科学家同情地答道。“不是吧!”狐狸说,“骗人的吧!”狐狸伤心地哭了起来。“别哭了狐狸,我们不是早就预料到了吗?”獾说,“我们不是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不就是宝贝嘛!”狐狸的哭声戛然而止:“是啊!”说完,它们俩相视一笑,快乐地笑了起来。

彩虹伴着晚霞在天空中散发出了五彩斑斓的光芒,草原上回荡着獾和狐狸的笑声。

【篇六:存在尽头的远方】

岁月更迭,人类在进步,在发展,在向着路途的远方迈进。然而,当我们的发展被固化,走在永远既定的道路之上,茫然着,麻木着,行尸走肉般地前进着。我们脚下的路途不会眷顾我们;时间不会眷顾我们;命运更不会对我们有所指引。

当我们走在那毫无变通的路上,我们只会发现,我们到达了路的尽头,当我们从死胡同转身之时,抬眼望去,被我们冷漠毁去的障碍,带着荒芜与废墟,延伸至了我们所有踏过的地方。

回首旧时伦敦,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机械化、不计后果的生产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厚重的死亡之纱。他们无知地在被视为“浪漫”的雾中奔波,为其“添砖加瓦”;他们只见到了无尽的利益;他们为着自己盲目的破坏而欣喜不已。那时,目光所及之处,大约尽是能看到如机器一般的人提着充满金钱的袋子,面无表情地走过一个个咳嗽不止,生不如死的病人。当死亡笼罩之时,雾都中的人们终于发现,他们,走到了路的尽头……

再忆古时宋朝,金兵进犯之际,岳飞一众人等殊死拼搏,一心收复国土,而秦桧之流只看到了漫天的权势,他们为了夺权已是丧心病狂,至国家于不顾。一纸诏书,断送了战争的大好局势;一道愚令,赐死了战功赫赫的忠良之臣;几番作为,毁灭了一个曾繁荣昌盛的国度。当统治者终于认清了那些没有价值观与同情心的奸人真面目之时,他们,已走到了路的尽头……

环境的污染再严重大不了彻底治理,一个国家灭亡了大不了再建一个,他们仍有机会,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可是,如果是人类的发展让所有人都变成这样呢?

我们还会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吗?

我们还会去讨论人性的存在吗?

我们是否还能被称之为人?

环境仍在被污染,战争仍在继续。有些人在真正地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终有一天毁灭人类;有些人在网络上不知所谓,夸夸其谈;有些人根本不在乎这样的形势,只活在自娱自乐,自暴自弃的自我世界之中。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当我们像计算机那般思考时,人类,正在毁灭人类自己。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这句话的意义不只作用在一个环境中。或许我们的远方存在尽头,但是人类生生不息地存活下来并不是巧合,正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靠着智慧和能力在这条大道上行走着,即使是路的尽头,我相信,我们也能走出新的路。

我始终坚信着人的无限可能性,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我们会承担已存在的后果,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够创造出崭新的未来!

我在那个看似存在尽头的远方等着你,等着你我共同打破这虚妄的尽头,你呢?

热门推荐
1湘乡下雪的冬天
2春天的踪迹
3母爱如水
4我愿与孤独相伴
5憧憬主题学生写作
6一路担当,一路果香
7不要随地吐痰
8回忆我的童年
9别样的精彩
10神奇的大自然
11东风为我来
12来自世界的“礼物”
13发生在公园里的一件事
14蛋糕的诱惑
15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16最容易走的路最好走吗?——读《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有感
17春意
18我的自画像
19星光下的感悟让我回味无穷
20老师,谢谢你
21家乡的作文
22细节决定成败
23我是电脑控
24我的班主任
25阵阵绿意,片片红心
26道德的作文
27健步如飞的小蜗牛
28童年趣事
29我和妹妹给大人指路
30黄牛招待客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