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高度决定思想
高度决定思想

【篇一:高度决定思想】

雄鹰在高空中盘旋,麻雀在电线与楼房中穿梭,因而雄鹰与麻雀的高度不同。云杉在峭壁上扎根,玫瑰在温室里生长,因而云杉与玫瑰的高度不同。俗话说:站得高,看得远。诚然,人们看待问题的想法不就是由他思想的高度决定吗?

心胸广则思想高。楚王去云梦泽的路上丢失了心爱的弓箭。侍从们要沿路寻找,楚王说不必了,“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不会到别处的。人们都敬佩他的豁达。孔子听闻之后说到:不如说:“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到孔子的评论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去掉:“人”字就更好了,就成了“失之,得之”。我想,那些赞叹过楚王豁达的人,听到老子所说的话后,应该会感到惊讶吧。楚王虽大气,但也只触及到“楚人”这小小范围。孔子境界很高,但终究只改成“人”的大范围。只有老子,他对得失的范围没有界定,可以是人,是物,可以是气象万千,意境更加深远,让人叹服,这就是思想高的缘故吧。

目光远则思想高。人们常说:凡事要看远一点,不要仅盯着眼前。是啊,遇到利益,不要急着争抢,遇到困难也不要急着绝望。有三个砌墙的工人,他们做着相同的工作。某天,一个记者来采访,问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人说:“我在用砖砌墙”。第二个人说:“我在造一个大门”。只有第三个人满眼放光地说:“我在建造一座华丽的大厦”。三年之后,第一个人还在砌墙,第二个人当了工头,第三个人已经在盖另一座楼了,不同的是,这次他是老板。

高度是基石。它由知识,经历,感悟所构成。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就有什么样的思想,不要永远只羡慕雄鹰和云杉,因为在努力之后,你也可能成为他们。当思想开阔的时候,才会感受到它们的视野。

【篇二:人工智能与人类的思想对决】

苹果总裁库克的一番话引起我们的一番深思,人工智能的进步为创新力量注入了新动力是毋庸置疑的,然人若趋于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其必后患无穷也。

诚然,计算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人类最初发明创造机器是为了帮助减轻人工所需的浩大工程量,而绝不可能代替人类。换言之,人拥有意识,意识是本原,计算机依靠人给它以驱动。再先进的东西,人是基础。

计算机固然“聪明”,严谨的科学数据它有,复杂的原理它能解释,试问计算机的智慧从何而来?答案是人在背后做其推手。计算机的思考是极为有限的,没有人类的知识输入,人工智能怕只是摆设,人类千千万万的思想如点点星火,可以燎原。

正因为计算机是古板的,是没有感情的,所以计算机很难学习到人类一个特有的东西——情感。人是有血有肉的动物,有丰富的情感。情亦可说是源自道理的总结,老子的处世之道、孔子的为人之道、孟子的君臣之道,字字珠玑,其中蕴含的人情道义是冷酷的计算机计算多少数据也无法得到的。前不久,在柯洁与阿尔法狗的围棋大战中,柯洁输给了一台会下棋的计算机。面对这台冷酷的机器,柯洁哭了。然而在人们心中他并没有输。感情是人类珍视的东西之一,目前的技术,甚至是今后的科技,相信都很难做到让计算机会笑会哭、有喜怒哀乐。

人类的思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曹雪芹呕心沥血写成了《红楼梦》,五次增删,十载披阅,包含着时代的价值观。人类注入的情感,机器既体会不到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愁情,更不可能用最真挚的情感,写出为世人所赞的佳文。再者,倘若让计算机去描绘民国的光景、人类所想的“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之意,想必是计算机无可企及的。不难想象,人类在滚滚红尘中,看到灯火阑珊、草长莺飞;体会过世态炎凉、人生如歌……机器在数字、代码世界中却只为得出一个结论,而这个结论,我想通过人类的努力也是能够获得的,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大可试想一下,如果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那么一切道理真言仿佛都失效了,人类可以抛却道德准则、价值观,仅仅依靠计算机计算出的胜率败率;人类也可以没有情感,变得极度刻板,只有徘徊的数据,没有欢声笑语,城市间充斥着冷漠、可怕,那这一切该是多么令人后怕。

我始终坚信,人类总比计算机略胜一筹,人类的思考如泉涌,不会枯竭,人类拥有的情感是制胜法宝。我们需要做的,是按下计算机的“关闭”键,走出去,找思考,发现思想的启蒙点。

人的感官有巨大的价值,是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条件与基本素养。

【篇三: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

日月如梭,我们美丽的祖国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峥嵘岁月,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在这个庄严神圣的日子,我们,21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牢记自己的使命。

回忆历史,清朝为什么从“天朝大国”变得任人宰割?小小的日本为什么强大到能侵略中国八年之久?英国又是通过什么成为当时世界上的霸主的?这都是因为他们都拥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制度和思想。当时的清朝就是因为思想封建,所以会被世界淘汰。因此,一套先进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学习新的思想就成为我们的一个重要使命。

那么,什么是新思想?新思想,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这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的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时间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指正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而后,我们国家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作为新目标展开了行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迎来了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171元增长到2。63万元,我国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这些数目是无数人共同富裕、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仍然是任重道远。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步入社会,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而学习新思想,将会成为我们第一步。

加油吧,未来的接班人!

【篇四:思维,决定高度】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柏拉图所推崇的“思辨”思想尤其注重思维的重建。放眼中华名族五千年的发展历程,统治者们不是独守一家思想,也不是恪守先秦时期的制度风俗;而是百家争鸣,儒法兼施,是名族融合,摒陈推新。文化、政治领域的多层面融合造就了五千年来的不断发展。思维的更替使中华民族完成了从氏族社会步入农耕社会,再跨入工业化社会的历程。那么,思维是什么呢?为何会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思维决定了高度。互为邻里的甲、乙二人相邻地开了两家面馆。三年后,甲家赚得盆满钵盈,生意源源不断,而乙家处于破产边缘。贫富差距的原因究竟出在哪了呢?原来乙家的拉面口感虽好,但刚出锅的面烫,客人往往七、八分钟才能大块朵颐。甲家则是在面出锅时,用碗把面盛起来放入清水中30秒,待冷却后再端上桌,到客人口中时温度刚好。这30秒和八分钟就决定了客人的流向,甲店主的经济头脑更胜一筹,这也何尝不是思维固守给乙店主带来的“破财之灾”呢?

思维也决定着人生的宽度,中国著名禅师马祖道一,推崇并身行人善之义。有次,他见一蝎子掉入水中,决心救它。谁知手刚入水,蝎子便蛰了他的手指。禅师无惧,简单处理了伤口又将手伸入水中,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一旁的弟子实在看不下去:“它老蛰人,何必救它?”禅师回答:“蝎子蛰人是它的天性,而善是人的天性。我怎么能因为它蛰我,就改变了自己的天性呢?”弟子默然。是的,禅师的做法或许有点可笑,但换种思维想想,这难道不是对人性本善的诠释吗?

思维更体现出生命的长度,黑人总统曼德拉曾被关押27年,期间受尽虐待侮辱。在他就任总统之际,他邀请了三名曾虐待过他的看守到场,当他向这三名不知所措的中年人致敬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他说:“当我走出囚室时,我已经清楚,自己如果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仍在狱中。当你真正把一切负担抛之身后时,对自己才是一种真正的解脱,思维的变通使曼德拉重新组建了对人生的认知。

生命的高度、宽度与长度构建了人生的视野,思维一陈不变只会让你注视眼下,前途惘然。思维通达变换,才能使你豁然开朗,欣赏本属于人生的那番美景。

思维创造视野,视野展现思维。让我们多加变化思维,拓宽人生的纬度。

【篇五:人的思想并非零件】

信息时代,蒸蒸日上,给人类的世界带来了重大的新变革,也逐日使人类的生活更加便捷、舒适,但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种担忧的声音。

“阿法狗”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谷歌公司开发出的人工智能——在围棋比赛中战胜了人类的人工智能。此事一出,各大新闻网站可谓是炒得沸沸扬扬,做分析、挖黑幕,甚至还有预测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这之中最令人担忧的便是,人工智能有一天会像人类一样思考!

听起来这仿佛是一个会动摇我们人类地位的话题,但是真正值得我们担心的是这个问题吗?

“扶不扶”同样是前段时间乃至现在的一个热点话题。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可能下一秒就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每每发生相关事件,网络上便会有人出来“指点江山”,可奇怪的是,比起可能有生命危险的老人,有一部分人却优先选择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了怀疑,甘愿做一个旁观者。这时候就不禁让人发问,他们的价值观是怎么了?同为人类,他们的同情心呢?

当然,这时候可能也会有人反驳说,如果选择了帮助,结果却被报以恶果,那怎么办?这我也能理解,大概也正因如此,所以这个话题才讨论至今仍有对立,但我想说人的思想并非零件!

“尽量少犯错,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那是天使的梦想。”这是伟大的文学家雨果留下的话语。没错,人就是会犯错的,人的一生不知会犯下大大小小多少错误,但,那又何妨?

人的思想并非零件。它无法像机器一样完全按照图纸组合,无法像机器一样发出冰冷的声音,无法像人工智能一样从最初就编排好程序,无法像人工智能一样无偏差地执行。它有时可能会犯错、会迷茫、会扭曲,但这都没关系。如果只是像机器一样失去了思考,那么曾经受统治者压迫的人就只会一味地执行,没有思考,没有反抗,那么不知从何时起人类早就已经无法进化了。

信息时代,看似已经非常发达,总是伴随着惊叹,但将其置入历史的洪流之中,现在还只不过是新时代的一个起步,有期待也好,有恐惧也罢,时代的发展都不会止步,但请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人工智能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开创新时代的不是它们,而是人类,只要思想不变成零件,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

【篇六:物质决定思想,判断需凭实际】

勒内•托姆是法国著名数学家。有一次,他同两位古人类学家讨论问题。谈到远古的人们为什么要保存火种时,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取暖御寒;另外一位人类学家说,因为保存火种可以烧出鲜美的肉食。而托姆说,因为夜幕来临之际,火光灿烂多姿,是最美最美的。

人类学家认为远古人们要保留火种,是为了取暖御寒,烧出鲜美的肉食,是站在远古人们的角度,以当时的物质条件来解释问题。而托姆是站在了另一个、现代数学家的角度来阐述火光的灿烂多姿,以当代人的视角解释。不同的物质条件正决定了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看法的差异:远古时期的人们手无寸铁物质匮乏,物质条件极差,而火能够带给他们温暖,带来食物,火对于他们的意义,只是让他们继续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一个工具,他们保存火种,是为了驱赶野兽,获得食物,仅此而已,物质条件的匮乏限制了他们对于灿烂火光美的感受。也可以说他们甚至无暇去欣赏夜幕降临后火光带给他们美的享受,人类学将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托姆认为,火光是美丽的,是建立在人类可以保存火种,不受猛兽侵扰,无需担心生存斗争的优越物质条件基础之上的,此时的人们才能有暇去关注这些火的本身,才发现了火的美。托姆的思想受到了现代物质条件的影响,从而站在了现代人的角度上审视这个问题,所以物质条件是人的思想的基础,物质条件也深刻的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

科技的进步无时无刻的改变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的物质条件,而千变万化的物质条件也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行动。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工业条件基础差,受限于匮乏的物质条件,中国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大跃进中,人们砸锅卖铁,豪言超英赶美,这是当时的真实写照,激进的工业化破坏了山林草木自然环境,牺牲了生态价值。如今在工业化条件变好后,人们的思想也因而发生了变化:得益于优越的工业条件,我们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得到贯彻落实,退耕还林,还湖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些理念不正是因为受到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提出的吗?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物质条件,不同物质条件影响、甚至决定思想和理念,在解决远古人们的问题时,应站在远古人们所处的环境,并根据其物质条件作出正确判断,而不应仅仅凭现在的条件和物质条件去看待古时候的问题。

热门推荐
1书香袅袅
2那时,我懂得了坚持
3好书推荐
4贵州冬令营手记
5爱祖国
6畅游未来世界
7以家为话题
8加油吧,豆苗
9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10学生作文
11新学期展望作文
12刺猬苹果看图写话
13雨水的烦恼
14桂花香
15童年里,我因有义卖书市而快乐
16忘不了你的帮助
17学骑自行车
18感谢你盛装莅临我的青春
19假如我有来生
20我的同学像小动物
21尖叫的海棠读后感
22围棋比赛
23猜猜她是谁
24写景的作文
25我眼中的色彩
26一次难忘的排座位
27校园的春天
28最快乐的一件事
29寻找街头错别字
30一碗牛肉面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