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看皮影戏
看皮影戏

【篇一:看皮影戏】

周末,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去南关厢看皮影戏。妈妈告诉我,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蜡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故事的形式表演的民间戏剧。虽然我在电视里看过几次皮影戏,但是现场观看还是第一次,不免有几分期待。

我们来到南关厢,踏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穿过几条古色古香的小街,便到了皮影戏小屋。推开木制的大门,里面可真热闹,一把把木椅子上坐满了人,大家都盯着舞台上一块白色的幕布。我们赶紧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便静静地等待皮影戏的开始。

音乐一响起,皮影戏开始了。主持人说,第一场是童话故事《龟与鹤》,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幕布,期待着精彩的剧情。很快,屏幕上出现了一只乌龟,它在水底的岩石下不时地把头探出来,像是在侦察敌情。很快,乌龟觉得没有危险了,便放心大胆地爬上了大石头,在阳光下懒洋洋地晒着自己的龟壳。这时,一只身穿白羽大衣的鹤突然从天上飞了下来,对准了乌龟的头猛的一啄。乌龟反应极快,赶紧把头缩进龟壳,让鹤扑了空。鹤很是生气,在龟壳上左啄啄右啄啄,却一无所获,便悠闲地在龟壳上站着,梳理自己洁白的羽毛。这时,乌龟又偷偷地伸出了头,鹤猛一转头,用它那尖尖的嘴去啄乌龟的头。乌龟这叫一个机灵,快速把头缩了回去,又让鹤扑了个空。鹤啄不到乌龟的头,又去啄乌龟的尾巴,还是一无所获,便继续梳理自己凌乱不堪的羽毛。乌龟见鹤放松了警惕,立刻爬下岩石,钻入水里,绕到后面狠狠地咬了鹤一口。鹤跳了起来,看到被乌龟咬下的羽毛,吓得魂飞魄散,惊慌失措地飞走了!这下乌龟终于能安心地晒太阳了。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龟啊!

看完了《龟与鹤》,我又看了《闹龙宫》。半小时的表演眨眼而过,皮影戏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这么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是怎么表演出来的?怀着好奇心,我请教了表演皮影戏的阿姨,阿姨笑呵呵地说:“这可难了,首先要选皮、洗皮、再画稿、过稿、上色,经过晾晒和熨烫后,最后进行组装!”

多么古老神奇的民间艺术!多么富有文化底蕴的皮影戏!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世代传承,走向世界。

【篇二:体验皮影戏】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妈妈预约来到夫子学院参加皮影活动,我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着活动的开始。

据说皮影是一种民间艺术,大约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它源于前秦,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传至西亚和欧洲。

老师给我们讲解了皮影制作的方法和表演方式,是以一种兽皮或纸板做的一个人物,在光源照射下隔亮布进行表演,是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戏剧。

老师们现场给我表演了一段皮影戏,题目是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每个老师分别代表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妖精等人物,老师用两根木棒牵动着人物,控制人物的活动配上语言,结合得天衣无缝,表演得绘声绘色。

老师们演示后,轮到我们亲自体验了。小朋友们都迫不及待地高高举起了手。我如愿以偿地和另一个小朋友第一轮体验,我们各选一个人物,手持木棒准备就绪。刚开始,手中的木棒根本不听使唤,人物控制不了,一会儿掉下去,一会儿跑到布的边缘上了,忙得我们手舞足蹈。老师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们。过了一段时间,我们渐渐地找到了要领,表演得也生动有趣起来。

下课了,我心里想,今天知道了皮影的发展过程和制作的方法,还表演了一场皮影戏,收获满满!

【篇三:体验皮影戏】

今天妈妈带领我和表妹一起去华派梦想城体验皮影戏。

到了皮影戏馆,里面的老师让我们一人选了一个木偶,我选了一个孙悟空,表妹选了一个玉皇大帝,我们都选了各自喜欢的角色。老师让我们坐下,给我们讲了关于皮影戏的知识:“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公元200年)就有了皮影戏胚芽,到唐代(公元618年)再发展皮影戏。中国皮影戏是一种集光影、美术、剪纸、雕刻、舞蹈、音乐、说唱为一体的传统表演艺术。你们看一下自己手中的皮影人偶,都是用牛皮做的,因为牛皮比较牢固,知道了吗?我们开始表演皮影戏吧!”

老师领我们进了一个房间,这里的舞台是用白布做的,老师让我们好好看一下自己手中的皮影戏木偶,我这才发现它的做工非常细致,每一点都刻得很用心。老师说:“要怎么表演呢?你们看木偶的后面都有三根小棒,第一根小棒是控制人物身体的,第二根小棒是控制人物左手的,第三根小棒是控制人物右手的。孙悟空和玉皇大帝都是一样操控的。”

我和表妹不一会儿就学会了,我们俩一起演了一出《孙悟空大战玉帝》的戏曲,妈妈和老师在外面看的直鼓掌。

体验皮影戏结束了,我和表妹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篇四:看皮影戏】

星期六,我到一个亲戚家去玩。

傍晚,我看见几个身强力壮的艺人抬着一些铁棍子进屋组装。我十分诧异,因为那堆材料里还有红布、纸人、薄纸、小灯泡、电线和各种乐器。

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把那些铁棍子拼成了一个酷似晾衣服架子的东西。接着,他们把红布蒙上,又将一块很大的薄纸贴在正中央,然后把电线和灯泡连起来,让灯泡对着那张白纸,又将背后粘着木棍子的纸人挂在架子上,便敲锣打鼓起来。这时,妈妈跑过来问我:“想不想看皮影戏?”“想啊!”我兴奋地回答道。原来他们是在准备唱皮影戏啊!

我来到客厅,挑了一个较为舒适的位置坐了下来。只见那张很大的薄纸上,出现了两个人影。我问奶奶:“这部皮影戏演的是哪个年代?”奶奶看了一下,说:“是公元626年。”我一听,立刻呆住了,这一年,正是“玄武门之变”的那年。当时,秦王李世民亲手杀了自己的兄弟,即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连他们的妻子和孩子,还有家里的仆人也没幸免。

突然,画面上冒出了一把椅子,接着,一个人坐在了椅子上。他应该就是秦王李世民。这时,画面上又冒出了几个像是李世民亲信的人,从他们的谈话内容中,我得知了他们原来在讨论如何登上皇位,但方法几乎都没有被釆纳,这令他们非常苦恼。

接着,这群人突然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把椅子和两个人。一个是太了李建成,另一个是皇帝李渊。看他们的样子,应该是李建成在说李世民的坏话,李渊一边听一边频频点头。

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把这场戏看完。但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一股浓厚的乡土趣味。

热门推荐
1手机迷
2故都的秋
3五一劳动节作文
4我喜欢生活
5迷人的秋天
6春之景
7海边遐思
8妈妈,您辛苦了
9他让我如此美丽
10此心永恒
11真人CS活动体验
12令我惭愧的事
13关于错别字的作文
14
15春日江南
16结就是力量
17暖冬
18忙碌的身影
19我爱故乡
20我想长大
21爱与不爱
22海市蜃楼读后感
23压岁钱的故事
24奇怪的电话铃声
25找春天
26珍藏一路春光
27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28在图中与在途中
29游迪士尼乐园
30真实的自己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