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孝义碗碗腔
孝义碗碗腔

【篇一:孝义碗碗腔】

孝义三绝:皮影、木偶、碗碗腔。我对皮影木偶还比较了解,欣赏过多次,好玩又好看。但对碗碗腔还真不太了解,只略知一二。因为碗碗腔属于戏曲一种,我不喜欢看戏。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十五,我们孝义都会举办热闹非凡的年俗文化节活动,今年也不例外。孝义的年俗文化节年年搞得红红火火,地秧歌、碗碗腔、皮影木偶,轮番上阵,以“孝·义”为主题的字画、剪纸、花馍……让人久尝不厌。正月初四,爸爸忙里偷闲,带我去崇义园品年味。一进崇义园就听到唱戏的声音,顺着戏音,我们来到崇义园北门处。只见小广场上,人山人海,中老年人居多。这时我听到台上正唱着:到如今日寇来烧杀掠抢,亲眼见你爹爹被捕进牢房……真好听。我好奇而兴奋地拉着爸爸挤进人群,走到台下。天气虽然冷,但我足足看了有半个小时。爸爸说这就是碗碗腔,但我问爸爸碗碗腔有什么特点时,爸爸也只知道点皮毛。我心里多少有些失望。

正月初七,爸爸托朋友介绍,见到了碗碗腔剧团的杨师傅,杨师傅详细给我们讲解了碗碗腔的来历和特点。

碗碗腔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因为在演唱过程中,全程都有一个“碗碗”状的铜铃来伴奏,所以叫“碗碗腔"。据说碗碗腔是由陕西艺人在清末传入山西,分为两路。一路流行于晋南曲沃一带,一路流行于晋中孝义一带。后来各路又分别演变成了当地独有的唱腔。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孝义碗碗腔被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孝义碗碗腔剧团上演过《红灯记》、《夺印》、《沙家浜》等传统样板戏,还有后来的《柳树坪》、《三上桃峰》和"风流三部曲”。其中主演张建琴就是凭借《风流婆媳》、《风流姐妹》、《风流父子》这三部戏获得了中国第十六届戏曲“梅花奖”的美誉。孝义碗碗腔有四大独特:唱腔独特,板式独特,伴奏独特,动作表演独特……我介绍的不太全面,如果想更深入了解碗碗腔,建议去孝义碗碗腔剧团走一遭。

真希望孝义碗碗腔,能走出山西,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享受到孝义碗碗腔艺术的熏陶。

【篇二:孝义胜溪湖公园】

人们都说我们孝义的风光好,有不少名胜古迹,其中胜溪湖是文明、美丽的公园,我很喜欢。

今天,我来到了公园门口,一颗颗苍劲的松树挺拔的站立在道路两旁。

进到胜溪湖公园,有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胜溪湖森林公园”这几个大字,沿着弯弯的小路,就能看到满树的桃花似点点繁星洒落天际,远看有一种花叫连翘,它探出枝头,满枝金黄,如璀璨的金星缀满枝头,互相簇拥着,映衬着,热热闹闹涂鸦了明媚的春天。

欣赏着一路美景,来到了孩子们最喜爱的儿童乐园,里边有很多有趣的游乐设施,每次我都玩的留连忘返。

胜溪湖还有一条小河,蓝天、绿树、碧水呈现了一幅迷人的生态环境画卷。还有一处好地方,就是一片碧绿的草坪了,很多人们在放风筝,风筝或在飞舞、或在追逐、又像在自由自在的翱翔,先给是在玩老鹰捉小鸡呢……

我们又沿着弯弯的小路,来到荷花池,荷花有的开了三四片、有的花瓣已经慢慢盛开了、还有的看起来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色。如果把眼前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得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一边欣赏美,一边前行,就来到了大红桥,走在上面,一阵微风吹过,桥下的柳树像小女孩的头发一样,随风摇曳。

我爱美丽的胜溪湖公园,更爱我们文明的孝义。

【篇三:孝义的传承】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承载着我国五千年来的文化传綂,也寄托着生者对于死去亲人的怀念与祝福。

在中国的现代社会中,反对封建,反对迷信,可是人们却又常常做一些‘迷信’的事。在过年的时候明知道死去的亲人不会回来团圆却还是要留一个位置,明知烧了的纸钱只会化为灰烬却还是那么用心,明知道再多的祈祷也是徒劳,却还是说的津津有味。是他们过于无知还是在期盼……

也许我还不能理解,但我一直在寻找答案。

在今年的春天,我再次拜访了已逝的亲人,怀着一种沉重而复杂心情,不知是怀念,还是伤感,但这一行却证实了我对‘迷信’的体验。在农村里的坟大多数都是在山坡上的,那里杂草丛生,僻静荒芜,多年的老路被重重覆盖,不见踪影,只觉得眼前是一片“杂草原”。可是年年岁岁,长辈们却总会让儿孙们的身影出现在那些老路上,僻静荒芜的小径也就显出些许热闹,在我看来,人到了年老的时候、记忆力会减退,可他们却把这里记得如此的清楚。顺着小路,来到坟前,坟是那么的朴实、低矮。每次的到来,长辈们都要清理坟墓,动作是那么仔细,神情是那么虔诚,我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做。可是他们每次都会做的很好,把挡在坟前的小树砍掉,让阳光直射过来,将坟墓照得更亮,每当他们在除草的时候会特别的轻,特别的小心,像是怕把他们弄痛一样。缭绕的香烟和燃烧的烛光,嘴里唏嘘动着的语词,虔诚的祷告着对儿孙的保佑……看到这样的情景,我终于发现自己是多么的无知。

他们所做的一切,并非无知。并非迷信,也并非封建,那是‘孝义’。是对已逝祖先的孝敬和尊重,是对亲人的爱与保护,是对传綂文化的继承与传承,他们要为下一代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回想今天,有多少人为了金钱,利益、虚荣、背叛亲情,在他们踩着“亲情”说,利益比天高,比海大,比一切都有价值时,他们是多么的卑微和可耻。

‘孝’是我们的传綂美德,“尽孝”也是我们的责任,‘只有今世的亲人,没有来世的亲人’。作为21世纪的我们,更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尽到该尽的义务,将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

热门推荐
1我的同桌
2快乐的露营
3秋天
4因为创新世界才精彩
5春天的使者
6秋天的快乐
7军训心得
8乐在其中
9感动
10中考满分作文
11趣味物理实验
12以努力为主题的作文
13寻螺记
14介绍我的学校
15我一周的课余生活
16在唐诗的海洋中畅游
17美味的饺子
18秋天来了作文
19运动会
20树下的身影
21寻找自己的幸福
22不平常的一天
23遇上碎片化的生活
24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25青春的味道
26皮蛋和我
27幸福是妈妈的爱
28这件事真让我后悔
29我们的语文老师
30我的青春我做主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