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六年级作文>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篇一: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一个聋哑盲人,向往着光明,虽然三天的时间很短,但对于一个对光明极度向往的人来说已经是很满足的了。

海伦·凯勒——这个伟大的女性,一次高烧后,她失去了光明,她听不见,看不着,连说话也很困难。正如一只失去翅膀的蜜蜂,已经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但坚强的海伦在死亡的悬崖边回过了头,最终,她在沙利文的帮助下,一举成名。

我很佩服海伦·凯勒,一位正常人能够做的事,海伦·凯勒做到了,而一位正常人不能做到的,海伦·凯勒也能做到,我不禁被她的那种顽强不息的精神感动,一名从小就既聋又哑甚至是瞎的人,她能够凭着她的触觉,凭着她的坚持不懈,写出了多本令人震撼的书,而她的个人传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她的故事。海伦是多么热爱着丰富多彩的世界!她从不为自己的缺陷而感到多么的自卑,而是更加努力,顽强。在艰难中获得力量与坚强的性格,而且得到了人类的证明与敬佩和巨大的成就!这几点让给我很惊讶!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使我流下了泪水,可我从海伦·凯勒身上得到的是一种力量!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啊!顽强、富有毅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艰难中进取,我不知怎样用语言去描述,但我知道这是一个人为实现一个在别人眼中不可能达成的目标的力量。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凯勒从一个娇纵的小姑娘成长为了一个伟大的人。

书中海伦有这样一句话,“使命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感官。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也不能嗅闻品尝。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不过,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觉一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她那么向往光明,命运却带给她一片黑暗,她又是那么的让人向往,因为她的精神已经超越了一切,读着海伦的自传联想到了自己,我身体健康,器官良好,作为正常人,我却因为自身的惰性,浪费学习时间,只是一味追求幸福,实在感到自卑。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实在是一本好书,它能振奋人心,它让我越发觉得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要懂得满足,学会生活。

希望大家有空走进海伦的世界,感受那一份没有光明的世界,体味或许我们一生都不会感受到的生活。

【篇二: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十九世纪有两奇人,一个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

——题记

在书中,海伦说:“知识给人以爱,给人光明,给人智慧,应该说知识本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触摸到了人类的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能懂得人类生命的音乐!”的确,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知识使海伦创造了这些人间奇迹!

海伦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也许正是因为知识才使得海伦如此幸运,也许正是因为莎莉文老师才使海伦如此幸运。“水”是海伦认识的第一个字,在这之前她的生活是枯燥的,世界是黑色的。但她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用心感觉,感觉到了知识的魅力,此后就开始了对知识的汲取,后来的后来她奇迹般的掌握了英,法,德等语言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海伦最终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光明。而有的人呢?每天懒懒的生活,懒懒的工作,遇到困难就怨天尤人,抱怨上天的不公。而我们学生总是觉得时间太短,不够,但鲁迅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现代社会,人要靠知识才能生存。没有知识的人是不可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的。所以珍惜一切,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篇三: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最近我读了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深有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写的,她是美国作家、教育家、十九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之一。这本书主要写海伦?凯勒黑暗的一生:她出生十九个月时不幸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以此告诫人们要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很受启发:海伦?凯勒遇到这么大的困难都能成为一位震撼全世界的人,我们为什么不行呢?海伦·凯勒是一位又聋、又哑、又盲的女子都能这么成功,我们又为什么不行呢?我们也要像海伦?凯勒那样,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敲开成功的大门!

“善用你们的眼睛吧,就像明天你将会失去它一样地珍惜它。同样你也应该善待其他的感官。”这是海伦?凯勒在书中写到的一段话。读完这段话我学会了:我们幸运的得到健全的四肢和器官,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利用它们。

听了我的叙述,你是不是也想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快去拿一本读读吧,相信你也会很受启发!

【篇四:《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了这本书,我最佩服的就是海伦·凯勒那身残志坚的精神。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叫海伦·凯勒的小女身残志坚的故事,她19个月大的时候,生了一种叫猩红热的病,变成了聋盲人。刚开始时,海伦对自己的生活是厌烦、暴躁,常常发脾气,对生活感到失望。在父母的陪伴下,海伦找到了一位老师——安妮·莎莉文,这位耐心的老师成了海伦新生活的引导者,使海伦对生活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伦学认字。海伦是盲人,学认字要比正常人困难得多,老师把字打成盲文,教海伦用手来摸。虽然海伦在学认字的时候遇到了一些不开心的事,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反复触摸,不厌其烦,自己的辛苦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看到这里我很佩服海伦坚持不懈的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我常常遇到困难就退缩,特别是在做数学作业时,培优闯关题,稍微有点难度,就不愿动脑筋选择放弃,和海伦比起来,想想都惭愧。我决心要迎难而上,不让数学拖学习的后退。

这本书告诉我们,任何困难都不可能锁住一颗向往伟大的心灵。

【篇五:《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前段时间,我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书中主要讲了女主人公海伦凯勒身残志坚的故事。

海伦凯勒小时候生了一场急性脑充血的大病,让她的眼睛从此失去了光明,让她的耳朵听不见美妙的声音。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这让我对她很敬佩,我们都应该学习这样的精神。

海伦小时候很顽皮,记得书中这样写过:“一天早晨,我把母亲锁在了储藏室里,她被迫在里面待了三个小时,因为那时仆人都出去干活了。母亲不停地敲打房门,我能感觉到敲击房门的震动声,可我却做在走廊的台阶上咯咯地笑。”海伦虽身残但她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1881年3月3日,海伦的老师苏立文小姐来了,她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的时光,她的老师也教会了她许多知识。

海伦很了不起,毕业于美国拉德克里大学院,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要知道她可是个盲人!身为残疾人,她更明白残疾人的感受,因此,她也为残疾人做了很多事。简介上是这样写的:

“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正因为这样,她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赞扬和嘉赏。

读完这本书后,我敬佩海伦,她是个传奇人物,为那些残疾人士树立了榜样,为他们带来了希望。作为健康的我们,更应该乐观坚强,更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热门推荐
1驾车奇遇记
2我的愿望
3我的艺术密友
4红包奇遇记
5清点你的爱
6我的理想
7塑料瓶流浪记
8生命岂能被痛苦占据
9妹妹我想对你说
10永不泯灭的树苗
11秋天
12以回味为题的作文
13意外
14墙缝里的生命
15如何选择失去
16舞台
17如画张家界
18我的国庆节
19迷茫
20何时才能再相逢
21有趣的实验
22我和爸爸下军棋
23巧克力之味
24优秀记事作文
25获得友情是简单的事
26看见
27喜庆十九大
28啄木鸟童话故事三年级
29你懂亲情吗
30我的完美同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