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书海泛舟
书海泛舟

【篇一:书海泛舟】

我在书海中泛舟,一会儿顶恶浪,一会儿躲险礁,一会儿跃上半空,一会儿又跌落谷底,一路冲杀。我疲惫不堪,心烦意乱,初中枯燥的学习生活令我感到无味迷茫。我开始厌倦,干脆扔下手中的笔,向窗外望去……

阳春三月,暖阳正好,天空无比湛蓝,没有一丝乱云,树木吐出了新芽,嫩绿嫩绿,青翠欲滴,风儿微微吹动着树枝,好像在树上谱写美妙的乐章。枝头上的一只小鸟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它正努力地扑腾着双翅,想要展翅高飞。可是尚年幼的它,对于飞翔没有一丁点经验。几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看着它一次次地坠落,狠狠地摔在地上,该是多么疼啊!可是它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越挫越勇。它张开了双翅,像鼓足的风帆,肚子也是圆圆的,显然它是使出了全身的力量,然后再一次次的冲向蓝天,终于在经历好多次失败后,取得了成功。辽阔的天空成了它的梦想,它将在这里飞向远方。

蓦然间,我的内心一震,不由得思索起来:如果小鸟在经历失败后,没有继续坚持下去,没有为了它那飞上蓝天的梦想而继续努力奋斗,那么他就不可能想现在一样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它也就不可能欣赏到那么多美好的风景。小鸟的坚持与努力让我联想的自己,如果我面对眼前的难题望而却步,我又怎样能像小鸟一样展翅高飞呢?远方的风景又怎能属于我呢?

我终于明白了,穿外有远方,但仍需要拼搏,不能因一时的失败而胆怯,而是更需要鼓足勇气和力量,向更远的方向前进。

我的目光再一次投向窗外,校园里,花儿艳丽,草儿萋萋,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操场上,同学们锻炼着,嬉闹着,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他们都在脚踏实地向远方进发。

此时此刻,我的身上有暖流穿过,我充满了力量与信心,重新拾起笔,再次乘风破浪……

【篇二:徜徉书海】

我爱读书,也爱思考,书中一句意味深刻的话常使我托住腮帮子思考许久。我愿化作一条鱼儿,遨游在书海之中。

小时候,爸爸希望我长大后是一位作家,因此为我添置了一个书架和若干书本。四岁时,我的小书架上已满是书,可我偏偏不喜欢阅读。如果爸爸叫我看书,我就四处跳窜。一捧起书,我就眯缝起双眼想睡觉。

上一年级了,我憧憬着学校的学习生活。妈妈不知何时给我买了一册《淘气包马小跳》。我随意地翻阅了起来,好奇地看看看着……阅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品尝到了读书的滋味,那就是快乐的享受。从那以后,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到了四年级,我经常沉迷于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小说中的主角都不是人,而是与人一样生于自然、有血有肉的动物。动物没有语言,也没有为常人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通过沈石溪的文笔,通过对行为的描写,以及通过行为、目光透露出来的丰富心理变化与情感起伏的描写,沈石溪将一个个关于亲情、爱情、勇敢、智慧等等的故事娓娓道来,读之令人动容。

在“读经典,送经典”的浪潮下,我爱上了经典阅读。《论语》《三字经》《上下五千年》……尤其是四大名著,让我如痴如醉。读《三国演义》,让我感悟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智慧;读《水浒传》,让我领略了深山一百零八将的英勇;读《红楼梦》,让我见识到了林黛玉的才华横溢;读《西游记》,让我感受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

在书中,我忘记烦恼;在书中,我战胜挫折;在书中,我学会克制。书,是我亲密的朋友。

【篇三:书海遨游】

风吹乱了思绪,雨打碎了记忆,唯有你那浩瀚的书海为我提供生命的养分,令我陶醉,令我欣喜……

——题记

我行走在历史的道路上,道路两旁是书籍。在路上,我可以不惧黑夜,不惧遥远,因为书是我夜中的群星,璀璨无比,书是我路上的旅伴,不离不弃。那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每一株草中,都藏了一本泛着浓郁墨香的好书。

万籁俱寂,漫漫长夜,相伴月下点一盏孤灯。古人云,月下读书,可解长夜之苦,淡淡月光轻柔地洒在书页上,纸上的字仿佛化作月下舞者。飘飞的彩带,忽起忽落,曼妙的舞姿只应天上有。想到辛弃疾那句“谁共我,醉明月?”一定要有友人相伴才可赏月么,李白不是吟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么?邀明月共舞,好不醉人,更何况,身边有好书相伴,这是历代名士与我相伴啊,怎能不陶醉?

这里有九曲十八弯的河水,有古朴依旧的小桥,有靠岸小憩的商船,有金发碧眼的美少女。这就是沙翁笔下的威尼斯,驻足远瞰,不知小说里机智美丽的鲍西娅小姐现在是否与英俊的男主角幸福的生活着;那对因种种机缘巧合的走到一起的仆人,是否正肩并肩看日落西沉;那当年要不多不少一英镑肉的夏洛克是否改邪归正,抛却一身令人作呕的铜臭味来换回安享天伦之乐的美好……这里是那样优美,“半江瑟瑟半江红”,红了我的眼,红了我的脸。

绿意苍苍,野径古亭,执琴者抚琴于亭内,悦耳的琴声在山谷中回荡。亭内坐一位手拿诗书的儒生,在琴声下沉静于书中,山有情,水有趣,草木皆生命,书中的诗如同有了生命一般,生动无比。读书人完全沉醉在与自然交融而成的境界里,浑然忘我。

我愿做那月下的雅士,在月光的抚摸下,将书印入脑海;也愿作那江边驻足的游人,观看世间沧桑;更愿做那深山亭中的儒生,与书与自然融为一体。

【篇四:遨游书海快乐前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和莎士比亚这样评价书籍,而对于我来说,书籍就是我心灵的甘露。我从小便喜爱读书,尤其是古代文人的那些诗词散文,可以洗涤我的心灵,使我抛却一切尘世间的纷扰,沉浸于文字的静雅之中,体会着作者的各种心境,感受着他们的不同情感。

梦醉墨香天空,心融百态人生。读书,让我开始领略“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超然;体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感;感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想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雄壮景观。我遨游在书的海洋里,沉浸在词的世界里,感受着诗词的别样气息。它是独一无二的,是古典文化的完美载体。在诗中,我明白了汉字的精彩纷呈,我理解了作者的多样情怀。那一句句诗词,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流淌着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它们流淌、押韵、内涵丰富、意境朦胧,吟诵着他们,我仿佛看见名川大山的美景,江南水乡的轻柔……

静坐书前,心游万仞,畅游天地,一览海纳百川。读书,就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搏击知识的狂澜。面对书的海洋,我听到的是曹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李太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书中到处飘荡着自由气息的风帆,载着梦想与奋斗的风帆。在书的海洋中遨游,我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书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于是乎,鲁迅、冰心、巴金与我成了好朋友。翻开书页,与他们秉烛夜谈是我最快乐的事,钦佩着鲁迅的铮铮铁骨,品味着冰心的爱与纯真,欣赏着巴金的真挚自然。每次与他们畅谈,我的心灵深处总会迸溅出几束美丽的火花。读书给予我很多美好的事情,它可以让我陶冶情操,让我更真实的感受生活,让我品味到生活的快乐。

阳光明媚的下午,捧一本书,坐在窗台上,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背对着太阳不让阳光刺痛眼神经,安静的沉浸在书的美妙中,读书的时光永远是快乐的。书将会伴随我的一生,每一页纸张都会永远鲜活,存在那笑声盈盈的时光里。书籍是抚慰我们心灵最好的药剂,是让我们心灵丰富的营养,更是我们心灵中的一滴滴甘露,缓缓的滋润我的灵魂,陪伴我成长。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在书的陪伴下,快乐地向前走下去!

【篇五:书海泛舟】

读一本书,就意味着用心灵去感悟月的朦胧,星的耀眼,花的嫣然,泪的晶莹,以及生命的沧桑和美丽。

读书如同在撩人的风景中拾捡朝花,寻找生命的花絮。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便如西湖泛舟,我时刻都可以采摘到生命启迪的莲子,我的内心仿佛成了西湖翡翠般的水,有一澄到底的清澈,有激起成章的波动。我的思绪似乎都荡漾在西湖的莲花香中,觉得生命是一幅浓妆淡抹的水墨风景画,沉重中蓄含着精彩,黯淡中又酝酿着光彩。而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正如在攀爬雪山中,在凛冽的寒风中感受青松的坚强,红梅的不屈。每上升一步就发现一朵雪莲会突然扑入我的视野,不一会儿一丛绿草又映绿了我的眼眸。这雪山上的生命正是保尔品质的精髓,寒风中的雪莲绿草,将人生的不屈和坚强在雪峰上深深定格。经过寒风的凌冽后,我又聆听到了生命春天的莺歌燕语,我成长了。

读书不仅是一种“朝花夕拾”的奥妙,还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邂逅。也唯有读书,让我逆历史长河而上,穿越几世几朝的盛衰,与无数文人墨客,名家大师们进行心灵交流。我曾与青莲居士李白一起携手攀登蜀山,我体验到“气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惊险,目睹了这诗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我也曾与徐志摩在康桥上信步,共同菜取桥下河中的水草,我们的步伐犹如“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一般轻盈;我还曾与海明威老渔夫桑地亚哥抗拒鲨鱼的肆虐,感受“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博大的精神气魄。

开启书的扉页,散发出缕缕墨香便如醇醇杨柳风,濛濛杏花雨,顿时在心田上萦绕,让心花悄然开放,散发出无数感悟的诗行。于是,我们从感悟中渐渐成长。

其实,读书便是要“收获道理,理解人生”。在成长的浩瀚海域里,知识便升华为我们的有力武器,让我们理智地运用手中的武器,驾驶人生这艘航船驶向成功的港湾。

热门推荐
1文明是举手投足间
2秋游
3最吸引我的大自然
4吞牙齿
5家乡的桃花
6春天来到了我家
7幸福的颜色
8第一次扎染
9美丽的樱花
10一件感人的事
11读《西游记》有感
12那一刻,我很感动
13那件事真让我开心
14夏天来了
15美丽的校园
16疯狂购物
17“美美”我想对你说
18国庆趣事作文
19新编龟兔赛跑四年级作文
20一道风景
21与“路”一起走过的日子
22研学之旅
23我的大水枪
24抓住创新的机会
25老师,其实吧,我也没有那么恨你
26你的名字叫微笑
27听爷爷讲家风
28回来,就好
29秋天的田野
30描写归宿的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