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篇一:读《亲爱的汉修先生》有感】

一开始翻看《亲爱的汉修先生》,我随便一看,感觉没啥意思,就扔一边去了。妈妈看到,亲自认真读了,认为很有趣,建议我好好看看,我才将信将疑地读下去。

读完了,我才知道,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普通小孩鲍雷伊成长的故事。从小说中知道,鲍雷伊从孤独、不快乐的小孩变成了一个阳光的男孩,那是因为他旁边有许多帮助他的好心人。

比如,法兰德林先生,他在鲍雷伊最孤独无助的时候,鼓励了他,让他当了小升旗手;在鲍雷伊因为别人老偷他的午餐而愤怒,准备把别人的午餐丢掉的时候,法兰德林先生阻止了他,使他没有做傻事。善良的凯蒂阿姨,同情贫穷的母子,每天给他准备最棒的、很好吃的、爱心午餐,圣诞节她邀请他们母子去她家做客,妈妈说:“凯蒂阿姨的心像足球场那么宽广,这顿美妙的晚餐安慰了很多寂寞的心。”

还有他的爸爸也改变了很多。从一个健忘、不守信的爸爸变成了一个守信、按时来看望鲍雷伊的爸爸。给他最多爱的是妈妈,在他每次伤心的时候都安慰他,尤其是那次好伙伴爱狗“土匪”丢了,爸爸和别人家的小男孩吃比萨的那次,妈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给他买了桶炸鸡,陪他在海边看浪花。

正因为有这些人的爱和帮助,才温暖了鲍雷伊的心,把他变得善良了、会理解人了。

他的成长不仅仅体现在性格上,也体现在他的写作方面。他从一个写日记只会蹦出一句话来的人变成了“小作家”。从他的写作成长中,我学习到了一种好的方法。就是汉修先生给他建议的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多写、多观察、多思考。写文章不一定是虚构,只要把自己经历的告诉大家就很不错了。

我也要学习鲍雷伊,我也要尝试一下汉修先生说的那种做法,我还想试着回答汉修先生的十个问题呢。

【篇二:猫先生的奇幻之旅】

今年是2034年,元旦假期如期而至。我一个人在家里,无聊得漫无目的。突然,一声猫叫,一声温和的就像天籁之音,我按捺不住好奇的心,小心翼翼地打开门,“哇!多么美丽的英短蓝猫呀!”

我把他轻轻抱起来,带到房子里。一进门,猫便不停地走动,东看西瞅,看起来像是在找什么东西。突然,他奔向了语言机,一台闲置已久的2·5版本的人和动物语言互译机。他把语言机拖到我的面前,用小脚放在上面比划,原来是让我帮他打开并戴上耳麦,还示意我也戴上。当耳麦打开的一瞬间,我听到了动听的“嗨”。

我不敢相信这台语言机此时此刻居然如此神奇。

猫说:“你好,我叫‘二饼’,你也可以叫我猫先生。我是一位旅行家,今天我想找一位有缘的孩子,聊一聊我的奇幻之旅。”

“那么,我就是你说的孩子?”我有点怀疑自己的耳朵。

“对,SO,让我们一起去客厅。”猫先生微笑着说,“让我带你一起感受我的奇幻之旅吧。”

“我们从大战沙尘暴讲起吧!”

“我那时要去斑布镇,但必须经过最危险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当我快到沙漠边缘的时候,遇到了兔子和猪。我走近一看,他们居然在吃小鸟。我便对他们说:‘俩位兄台,你们在干嘛呀?’

‘哦,我们在等一位和我们一起过沙漠的伙伴。你来得正好,我们一起吧!’

这么热情,不会有什么企图吧?不会是沙尘暴变的动物吧?早听说沙尘暴会变成动物伤害其他小动物,还是多个心眼好。

我假装相信他们,‘一起吧!’

‘好的呀!有你这么一个好同伴,一路上应该不会挨饿了。’

一路上相安无事,当走到最危险的地段时,我感觉到后背一阵凉气。我猜到兔子和猪要对我下手了,沙尘暴要露出真面目了。

怎么办?怎么办?我灵光一闪,想到了沙尘暴最怕水,那我就用水来对付他们。想到就做,我用随身携带的水喷向他们。果然,他俩瞬间打回原形,变成了沙子。但是他们死不甘心

‘你走着瞧,我们会让你生不如死。’

‘三十六计走为上。我一边加快脚步,一边在身后喷水,不给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当最后一滴水喷完,我也离开了沙漠。最后,我终于安全达到了斑布镇。’”

“好险啊!”我吁了一口气,如释负重。

猫先生看着意犹未尽的我,眼中满是不舍:“每一个有缘的人,我都会和他分享一段奇幻之旅。现在,我要去寻找下一个有缘之人了。”

【篇三:南郭先生后续】

话说南郭先生从齐湣王那里逃走后,受到良心的谴责。想起那段苟且偷生的岁月,心里惭愧不已,决定悔过自新。可细想:中举做官没资本;摆摊生意不会做;做做郎中没学问;从头至始一场空。于是决定重操旧业,拜师吹竽。

听说山中山有个“天下第一吹竽者“,马上,南郭先生捧起竽,背上囊,翻过九十九座山,涉过九十九条河,历时六个月,终于来到了一间阴森神秘的小木屋。南郭先生半信半疑地叩响了门,里面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呀?”南郭先生立即拜倒,说:“小人叫南郭,特来山中拜师吹竽,恳请先生收留我。”只听“吱呀”一声,一个带有一米长白胡的老先生出现在眼前,老先生自言姓秦。当秦先生拿放大镜一看说:“你?你不是南郭吗?嗯,滥竽充数可是你?我不收!”欲关门,南郭先生恳切地乞求道:“今日的我非前日的小人,我决定悔过自新!”秦先生首鼠两端,还是将他请进了屋,并让他先到自己的徒弟武令那儿学。南郭先生再三告辞而离去。

第二天,南郭先生很早就到了一个叫“明正”的学堂,良久,武令才来。谁知,武令犹似齐宣王,只让大伙儿一起吹,从不一个个考核,但南郭先生不会再装腔作势了,不会的就是不会,会的跟几个音。武令说放学,但他仍不走,诚恳地来到老师身边,请教他,并大胆地吹给武令听,让武令指错误。一月,两月……南郭先生那执着的精神令武令感动,使他不但帮南郭先生,还教他一些名目佳曲,让南郭受益匪浅,吹竽本领突飞猛进。时间一久,秦老先生知道南郭真的回心转意了,便将他唤来,亲自为他授课,并将一些秘诀告诉了他,还说一旦自己不适,南郭要继承其位啊。一眨眼,五年过去了,秦老先生已上100了,再也支持不住了,将“天下第一吹竽者”的金牌从怀中取出,双手捧给了南郭,徒弟们泣不成声,南郭接下温暖的金牌,终是流下两行热泪……

从老先生口中得知,原来,武令只让大伙儿一起吹是和自己商量好的,只为了测测南郭是否真的悔过自新……南郭出山后成了名人,被人赞颂,但他最难忘的还是长长的胡子,苍老的声音。

【篇四:鼠小弟和猫先生】

猫先生和鼠小弟是邻居,本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一对,可是鼠小弟总是不打招呼就搬走了刚采来的草莓,啃坏了可爱的布娃娃,还把家里新买的皮鞋咬出个洞来……所以,猫先后一直想找它谈一谈,这天,它们相遇了……

这天,万里无云,晴空万里,主人去散步了,于是,鼠小弟像小偷一样,蹑手蹑脚地爬上桌,品尝着美味的牛奶,桔子……猫先生呢,在沙发上一觉醒来,看到鼠小弟现身了,不禁沾沾自喜,心里想:“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猫先生一跳,就跳到了桌子上,鼠小弟心中一震,眼睛向上一看,天啊,猫先生正看着他呢,鼠小弟声音断断续续地说:“猫……猫大哥……你有什么事……吗?”猫先生义正词严地说:“你说呢?草莓、布娃娃、皮鞋怎么回事?”鼠小弟眼睛一转,小心翼翼地说:“我错了。”猫先生想:“鼠小弟不可能这么快认错,一定有事。”于是,夜晚,猫先生到鼠小弟家里,将鼠小弟的照片撕坏了,日记擦掉了和铅笔掰断了。第二天,鼠小弟难过地说:“草莓是因为我饿了,布娃娃是因为她老笑我,皮鞋是有味道儿,不过,对不起!”猫先生说:“没关系,下次注意。”

最后,他们握手言和了。

【篇五:亲爱的汉修先生听后感】

1984年,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荣获纽伯瑞儿童文学奖。这本书在32年以来,一直很有名,是一本全球销售量很高的好书。

主人公鲍雷伊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对他不负责,整天就在开着卡车运输蔬菜,一干就是一整天。直到有一天,鲍雷伊的妈妈提出要租一套房子,不能白天黑夜里都住在被称为“房车”的车子里。因为鲍雷伊要上小学了。可是,一心只想着车的爸爸不同意,在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只好离了婚。从此,鲍雷伊便失去了爸爸,而这个“土匪”却被善解人意的鲍雷伊当作“伙伴”送给了爸爸。后来,上了小学二年级的鲍雷伊是汉修先生的粉丝。有一天,老师让同学们写信给一位作家。鲍雷伊坚决地为汉修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向汉修先生说明了他喜欢小狗的事。汉修先生看了以后,回了几个问题给他。这使鲍雷伊和汉修先生成了关系密切的挚友。

通过这次的故事,我觉得在我心里印象最深的是鲍雷伊的爸爸。因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不知道怎么管好自己的儿女,不会对家里负责。这跟我爸爸相比,我的爸爸好多了,起码他是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男人。而鲍雷伊的妈妈我觉得是很伟大的。因为在这个家庭里让一个女人白手起家“顶天立地”是很不容易的,何况,她还要自己一人带一个孩子,她也是无奈的。对于我们的母亲来说,她们是轻松的,因为她们有一个可以支撑,可靠的“肩膀”,为她们分担。在我看来,失去父亲的鲍雷伊也是可怜的。如果他没有这个伟大的母亲,也许早已经自生自灭了。最后,我觉得汉修先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因为如果不是他的指导和支持,恐怕鲍雷伊这个孩子会一无所有。所以,汉修先生是鲍雷伊成长路上的“指南针”。

这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虽然题目点到了汉修先生,但是整本小说却写了一个小男孩——鲍雷伊的成长故事。

热门推荐
1端午粽香
2四季
3我喜欢的菜园
4感恩不晚
5春天的暖阳
6难忘的拓展训练
7可爱的小狗
8喜你为疾,无药可医
9散步
10发生在课堂上的故事
11慢的境界
12保护这幅水墨画
13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大全
14拨动心弦的炫耀
15张家界游记作文
16第一次砍价
17嘿,泡温泉的感觉真好
18做鬼脸
19烧不坏的手帕
20不长大该多好
21初中这就是我作文
22春节
23拉开了的距离
24一路秋色
25风来了
26学生作文
27篮球记
28独一无二的冰激凌
29快乐过春节文明伴我行
30我真了不起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