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二月二的传说
二月二的传说

【篇一:二月二的传说】

读完《二月二·糖豆节》,我就想知道为什么二月二这天叫“龙抬头”,还想知道为什么这天要吃糖豆和爆米花。我们的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传说和故事。二月二有怎样的传说呢?

二月二龙抬头也叫“龙头节”、“青龙节”、“中和节”。这个节是从唐朝兴起的。传说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自封大周武皇帝。玉皇大帝知道后大怒,下令三年之内不准向人间降雨。这下可苦了人间的老百姓,庄稼枯了,河水也干了。掌管天河的玉龙,为了拯救百姓下了一场大雨。玉皇大帝将玉龙打下人间,压在太白金星的拂尘所化的大山下边。

老百姓听说太白金星只要看到金豆开花就会收回拂尘,玉龙才能回天宫。人们就到处找金豆开花,想救玉龙上天,可是怎么也找不到。一位老人背着一袋玉米到集市上去卖,不小心口袋松了,玉米撒了一地。人们看到了心里一亮,这不是金豆吗?炒炒不就开花了吗?二月初二这天,各家都把炒好的玉米花端到院里,太白金星看到后,就抬手收了拂尘,大山不见了。玉龙一声长啸,腾空跃入云端,又下起雨来。

从此便形成了习俗,每年二月二,人们都要炒玉米粒、黄豆粒,用金豆开花来敬玉龙,嘴里还唱着小调:“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大人还给孩子们理发取“龙抬头”的意思,因为大人们都望子成龙,希望孩子长大成为有用的人。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这个传说中讲的玉龙就是曾经变为白龙马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小白龙。你们是不是更加喜欢小白龙了?我也更加喜欢他。

【篇二:寻找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

小时候,爸爸曾推荐给我一本书:《寻找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那时我不懂,只记得神奇的亚特兰蒂斯世界消失在茫茫汪洋……这个假期我们却寻找到了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水世界。

此时北方还是皑皑冰峰,位于海南省三亚的亚特兰蒂斯水世界却四季如夏,椰树成林。一进大门,我激动的心跳加速、热血沸腾。哇!巨大的喷水池映入眼帘,我和爷爷、爸爸不顾一切的冲了进去,尽情戏水,我深切感受到了“落汤鸡”的含义。

惊险、刺激的冲浪台真是个好去处,我的身体随着波浪起伏,心开始活蹦乱跳,人们像饺子一样,你争我抢着原本很大的空间,棒!

漂流河里的水可真凉,我和爸爸不怕!毅然决然的跳入峡谷中穿梭漂流,在水流湍急的峭壁中暗涌,我的嗓子眼儿不时发出怪异的尖叫,那颗叮叮当当心啊,开始感到害怕。这时,我看到一个不到两岁的小孩儿,他好勇敢,从头哭到尾。爸爸说:“太刺激了!”而我转完一圈后真想再玩一次。

儿童戏水区——我的最爱,我的菜。红色大滑梯,我鼓起勇气冲了下去,有点心慌和头晕,不过还是非常高兴。

终于来海神之跃、飓风之眼和放手一搏了!走到跟前,我和爷爷、奶奶都不敢上去,腿有点软。只有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爸爸迎难而上,83米高的海神之跃,在水流的冲击下接近垂直的自由落体——只需3秒就到底,经过高空、滑道、鲨鱼池,最后进入海洋般的池底。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真实的情况是很快、很快。爸爸说:“心脏快吐出来了。”时间也过的很快,放手一搏、飓风之眼的高度都和海神之跃一样,爸爸是没时间坐了。

走出亚特兰蒂斯水世界,我快哭了,依依不舍,没玩够。我暗下决心:个子赶紧长到一米五五,挑战海神之跃!“没问题,只要你想,一定带你再来,在看完那本《寻找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之前”,爸爸悠悠的声音在三亚蓝天白云间飘荡。

【篇三:饺子的传说】

我最早知道每个节气代表什么,是在妈妈教我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二十四节气歌》里。

在冬至这天,太阳刚好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使得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我还知道一个关于冬至的传说: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冬至回到家乡,发现沿河两岸的人耳朵都冻烂了,于是让弟子架起锅,放了羊肉还有中药一起炖,炖好后分给每个人吃,吃完后这些人的病就全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冬至的时候都会吃饺子。

冬至这一天,我不仅仅懂得了二十四节气的知识、“医圣”张仲景和饺子的传说,还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爱心。孔子曾说过:“泛爱众而亲仁。”一个人拥有了爱心,便拥有了善良、美丽、真诚,甚至拥有了全世界。

愿爱心之根种在心间,慈善之花开满人间!

【篇四:友情传说】

窗外是黑夜茫茫,偶尔悬挂一盏残灯。我听到精灵在耳边述说着那些萧索青春里的曾经,思绪被回忆剪成一部电影。那是关于青春,关于友谊,关于最好的我们。

他,精神帅气的飞机头,方正白净的脸上不起眼的雀斑,黑而清淡的眉毛下是一双刚正而含些灵气的眼睛,并不挺的鼻翼下是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他的成绩在级部名列前茅,阳刚里夹着些许“不正经”却又不影响正经的帅小伙,这是我的学霸室友——冯平。没想到曾在小学就“臭味相投”过的两人在初中也能一起“作”呢!他既是我学习上的助力剂,又是我生活上的解忧铺,更是朝夕相处、打闹互作的挚友。

那是第二次阶段自查前一天的事了。俗话说的好,不打不相识……

那天午饭后,回到宿舍,每个人都在为明天自查考慌得心烦意躁的。这时,冯平不知是要耍玩笑,还是要挑衅我怎样的:“不是我吹,黄志颖在这个宿舍谁也干不过。”我当时也不知道太躁,还是脑子一热,竟与另一位室友“耍”了起来。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好混蛋。似乎当时没控制好力度,也是半耍半打的,竟一不小心将小室友推了一把,很快,一句“没事了,没事了,……”出了口。然后就我和冯平有事了……

他马上起哄:“哦,哭了。去告宿管耶。”他正要开门去,我当时是疯了吗?竟猛的将冯平扯了回来,心里一万个不想他去。没想到又一股杂烦念头,一用力,冯平被我甩趴了在地。他脸色瞬间变了,跳起来给我就是一个过肩摔,嘴里还吼着:“是不是要打!”地上的我腿还往死里踹。两个人很快就扭打作一团,宿舍长见此,立马上来劝架。那可是我来湖中这么久第一次干架,第一次闹矛盾。之后,各自上了自己的床,冯平的讲话声中带着点抽噎。我一言不发,埋头在床上,积攒了这么久的眼泪,一个平常看似百毒不侵的男孩把自己闷在被里,悄无声息地流干了它。整个宿舍弥漫着一种尴尬的气氛,很安静……

后半天的时间里,我过得很是心塞,我们俩的见面总是有一种难说的味道。两人碰面都得绕着走,且是一种非常难堪的气氛。似乎是有一股力量不让我们说话。

可,冯平一向总是明朗的。

第二天,我下了宿舍,冯平正好也在回教室的路上。就这样,两人走在了同一条路上,但难堪的气氛并未减退。突然,冯平上前搭讪了一位小学同学:“嘿,昨天我跟黄志颖……”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把目光瞄向了他,他也投了目光过来,我正想回避,他却露出了昔日里的那种充满默契、信任的微笑,我读懂了那暗号,两人对笑后,走在了一起……

日后,咱俩更铁了,也把这事当成了可笑的玩笑!

好好珍惜陪你走在青春路上的朋友吧,毕竟这可不多得!你的每一次拥抱都值得成为你们成长路上的宝藏,一定要留下最美的回忆。

【篇五:“还金桥”的传说】

我家住在东杨村,在东杨村的南边,跨过大马路,就是北渡村了,那里河流纵横,桥梁交错,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有美丽传说的“还金桥”、有名人填写桥名的“听泉桥”。

暑假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几个小伙伴有幸参观了美丽的北渡村,一睹那“还金桥”的芳容。

还没穿过大马路,老远就能瞧见村口高大的牌楼上几个金色大字——北渡生态绿化示范村,更激发了我参观的迫切心情。穿过牌楼,只见宽阔的水泥路两边是高大、茂盛的香樟树,站得整整齐齐,像列队的士兵欢迎我们的到来;又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住炙热的阳光。很快就来到了一座拱形的水泥桥上,倚栏站在桥上向东远眺,宽阔的河流两岸绿树葱茏,房屋错落,在绿树掩映下,清清的河水缓缓地向东流去,望不到头。过桥向西走,又见几条连接大河的小河流进村子里,“开门见河,跨出门就是河埠头”,真是名符其实的小桥流水人家啊。

继续往前走,眼前一亮,一座拱形石板桥突兀眼前,卧在小河上,老师说这就是“还金桥”,我们一听迫不及待地拾级而上,想看个究竟,台阶是用长石板铺成的,两边有石栏杆围着,桥面很平坦,岁月变迁,石板已经踩得光溜溜了,从河岸上看去,“还金桥”三个繁体大字还非常醒目。而后,我们在桥旁边的“还金亭”里坐下,老师给我们讲起了“还金桥”的故事:

在清朝末年一个春暖花开的早上,一个奉化人去宁波府缴库银,从奉化而来已是旅途劳累,在北渡摆渡过江后,找一个阴凉处休息竟打起了瞌睡,一觉醒来后发现太阳偏西,深感自责,又急匆匆赶路,快到宁波城时才发现身上的钱袋不见了,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原路返回,一路找去。快到北渡渡口也没有找到,此人心灰意冷,真想跳江一死了之。幸运的是,当他来到渡口,看到上午打瞌睡的大石旁,有一老人正拎着钱袋,翘首等待。老人确认他就是失主以后,原物奉还,又坚决不要谢金。于是,为了表达谢意,奉化人便出资在北渡修建了一座桥,取名“还金桥”,以颂扬老人拾金不昧的品德。

好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我被故事深深吸引住了,被故事中老人的高尚品德深深感动。“走了,去前面看‘听泉桥’了!”有个同学大声说了一句,我才回过神来,不愿离去,回过头来再望望那座古桥。

热门推荐
1他是位性格外向的人
2我们班的乐天派
3暑假
4我们的共享时代
5野炊
6赤豆变形记
7我爱我的祖国
8张家界的山
9爱生气的高压锅
10美丽的童心
11过去的2022未来的2023
12请爱护花草
13自制冰糖葫芦
14我终于翻过了那座山
15感谢母亲
16最美城市美容师
17七年级感动作文
18爱原来如此简单
19读唐诗《古朗月行》
20如诗如画的张家界
21骨麻湖之旅
22欢聚时刻
23漫画老师作文五年级
24原来我不懂作文700字
25我梦想的长假
26假如风有颜色
27读你
28那天,下着雨
29外婆家的美食
30童年趣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