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可笑”的逻辑最是可贵】
20世纪牛顿开创万有引力定律之后,世人为数学公式的美妙所惊叹。开始有人提出万事万物都能用方程与算式来描述的假说,并设想一切复杂过程的结果都可以在技术发达的时代被预知。他们还假想出一个掌握一切方程式的神通广大的小精灵——麦克斯韦妖来。这体现出典型的“计算机式”思维。不过,这个小妖精渐渐在学术辩论中败下阵来,因为一个罔顾的变数、声称万物命数早已确定的学说,本省就是错误的。
计算机向来只擅长做事实判断,它靠着完美的逻辑和无懈可击的推理立足。人虽常常犯傻,但人们可以行使“价值判断”之能力,而这是计算机绝无法做到的。譬如一粒金和一瓣花,与电脑而言,金有价而花无值。于人呢,当一篇花瓣飘落眼前,我们观察它的色泽,细嗅它的余香,感触它的质地;我们追思它的萌生,祭奠它的凋零,从而叹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而一粒金便如一粒沙,叫人毫不在乎。其道理就是电脑只会判断“稀有程度”这一客观事实,而人会判断其内在的价值。正是因为这种思维差异,人们有时会做出十分“可笑”的事来:
其中有冲入火场、脚踏血痕的中国好邻居王峰,有投身乡村教育数十载而不入世的支月英;最典型的例子要数印第安族的一个精神传统了——他们会把自己仅有的一块面包赠与饥饿的人,并收到莫大的快乐。
世人都知晓马洛斯需求金字塔,这一铁打之律控制着所有人的行为。鲁迅亦说,人“一要生存,而要发展”,这生存与追求是有个先后的。但毕淑敏曾记下那个让出面包的印第安哲学家这样的话:“我不是要挑战马洛斯,只是有时候,精神比肉体更重要。”
人基于价值而做出的判断,可能并不如计算机来的高效率、高效益,有时甚至于旁人眼中一万个不值。殊不知,王峰义无反顾之时并无多虑,只知人命关天;支月英也并不觉清苦,她愿以英兰振穗叶。人类价值观是多元、有情、有义的,纵使其决断可笑,也最是值得人类视之为珍宝。
何以见得?请思之。日月为尊,以其独有明辉;江海为宏,以其独处旷远;若问人何以为人,何以有为,便要问人之独怀者为何。
人之独怀者,所谓人性也。此人之所以为人之根本,是人之所以有为之所依,亦是人之独立于天地,成万物灵长之所恃。
人性之光辉,自上古始其有之。悟空破天庭、斗如来;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独往西方;此般种种,惟孟子一句“虽千万人吾往矣”。此等气魄,断非人性耶?于近世,则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激昂,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壮激越,有“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从容无畏。
还看今朝,库克担心人类像机器一样思考,是担心人徒有经世致用的一点小聪明,在资本和物欲的世界里苟求利益最大化的安逸舒适。我们也能注意到“理性人”假说中描绘的唯利是图者的丑恶面貌。这种利己主义是在自我世界中采用绝对理性所带来的最恶后果,是模糊人类价值的迷雾、蚕食人心本真的毒蛇、击毁良心善念的重锤。
像机器一样思考,便失了“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悠悠人情,便失了“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无限豁达,便失了“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铁骨傲气,便沦为顽石冷铁,不复成人,不复成仁。
保有一份天真可笑的逻辑吧。这不是愚笨幼稚,这不是荒唐失智,相反,这是当世之可贵,更是时代之大幸。
【篇二:诚信的可贵】
人的一生总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动物、植物……世上的一切都会犯错误。犯了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犯了错却不敢承认。
记得我六岁那年的某一天,爸爸妈妈去上班了,留着我一个人在家看动画片。正当电视在播放广告时,我在沙发上跳来跳去,一不小心就把茶几上爸爸从古玩市场淘来的一个瓷瓶打碎了。顿时吓得我手足无措:“哎呀,大事不好。这可是老爸的宝贝,花了好几百元,这可怎么办?”
整个下午,在看动画片时,我的心一直都忐忑不安。心里一直在想:“怎么办?怎么办?爸爸回来看到会不会揍我一顿狠的?……”这时听到钥匙开锁的声音,爸爸回来了?吓得我一下从沙发上跳起来。等了半天,门没开,原来是我家对面的邻居回家了。“爸爸会不会拿衣架打我?……不,太疼了,我可不想被打……”想着想着,也不知过了多久,门突然开了,惊得我猛一回头,发现是奶奶上来叫我下去吃饭。我口里应着,却迟迟没起身,心里又接着胡思乱想起来。
晚上,爸爸回来了,我都不敢直视老爸的眼睛。当老爸去看他的宝贝时,却发现已经变成一堆碎片了。于是老爸很严厉地问我“多多(我的小名),瓷瓶怎么碎了?”“老爸,我午睡醒来就发现它碎了,是……是不是它自己掉下来了。”“不可能,瓷瓶又没长脚,他怎么会自己掉下来。”“那,那是不是我家进了小狗,被小狗撞的?”“不可能,门不是关了?再说,我们这栋楼就没人养狗。”见谎言被老爸识破,我再也编不下去了,一下就哭了起来:“爸爸,是我打碎的,你别打我好不好?”爸爸一把抱过我,“傻孩子,爸爸怎么会舍得打你,瓷瓶碎了可以再买,但诚信丢了却买不回,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好不好?”“那你原谅我了?”“当然,我们明天再去买一个好吗?”“好”,我转眼破涕为笑。
那一次,我不仅得到了爸爸的原谅,还明白了诚信的可贵。
【篇三:可贵的冷静】
那一刻,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永难磨灭了。
那是一个火热夏日的下午,我和朋友一起去游泳,结果发生一件惊心动魄的事。
我和小波换好了泳装,就下水游泳了,由于小波太小,没法去中度水域,只能在浅水区游。可对一个孩子来说,越是危险越有挑战。于是我们就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来到了中水区。
站在中水区前,我冷静下来,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首先,我的体力比小波的强,可我已经筋疲力尽了;其次,我是做了防抽筋体操的,而小波没做;最后,我们已经游了很久了,此时救生员也在休息了,只剩下了我和小波。
我连忙喊:“小波别去啊,会有危险的!”可小波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说:“老张,你不要担心,我是谁啊!再说了,你不想感受一下刺激吗?”的确,小波的游泳技术的确比我好,可是我被上面的那三个问题所困扰,怎么也不敢轻易尝试,就坐在岸边,以便保持体力,并随时注意着小波的动向。
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小波由于体力不支,慢慢的游不动了,眼看就要往下沉,他大声喊道:“救命啊!”我立马跳下去,由于休息了一会儿,体力满满,迅速地游过去,把他拉了上来。
小波和我四目相对,眼睛里透露出感激。那一刻,我深深感觉,我长大了。在弟弟有可能出现危险及时劝阻,如果劝阻无效就格外注意,以免发生不测,让危险降为零。冷静理智是如此可贵!
【篇四:生命的可贵】
生命是有始有终的,我们不能因为面临的种种挫折而遗弃它!
我常常以为:生命就像胸前心跳的“砰砰”声,仿佛又感觉心脏便是我的生命。生命有很多种,这让我不得不联想起老师说的话:“生命是沙漠中的清泉。”
那一次,使我对生命的认知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明白生命是可贵的。在日常上学的某一天,我乘坐着公共汽车,只见车猛然一晃,惊的我措手不及,原来是一只受伤的小狗正在车水马龙的大马路安静地躺着,上气不接下气的好像在求救,那幼小的生命仿佛在死神的镰刀下垂死挣扎!看见如此扎心的场面,我不由得心里说到:“就没有人去帮助一下?”我似乎把自己也忘记了,终于,路过的好心人将它捡起,立刻送到医院,看到小狗获救那开心的眼神,我也很欣慰。我远远看见小狗竟少了条腿,但它却依然不放弃生命。
但还有一次让我理解友情的深切是无法测量的,那天经过一场惊动人心的暴雨后,马路像是洗了澡,变得油亮油亮,但唯一使我失望的是一棵大树有四五具麻雀尸体,它们拥挤在一起,并且拥抱着,更让我疑惑不解的是为何只有一棵树上有麻雀,但唯一使我肯定的是它们的友情是深重的,我静静地看着它们,心想:活着多好,能继续与朋友玩耍!
终于,我得出结论,生命如同希望,我们不能单一看它的表面,因为生命真正可贵在于拥有生命的人对它是什么态度。
【篇五:什么最可贵】
在这个世界上,可贵的东西对于每一个人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的相貌、性格、爱好都不一样,自认为最可贵的东西又能一样吗?即使是双胞胎样貌一样,但是内心的想法、性格以及爱好都会有所不同。所以对于那个独一无二的你,什么最可贵呢?
对于朋友来说,最可贵的是互相尊重与互相信赖。“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学习,人生最需要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谊。”这句话是斯大林说的。人生中最重要的的确是友谊。但是,想要友谊天长地久,必须要互相信任。如果朋友之间总是互相怀疑、在背地里说对方坏话,这样还是朋友吗?所以,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对朋友敞开心扉,做真正的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这样你就会有更多更真实的好朋友。因此,对于朋友最可贵的是互相尊重、信赖和欣赏,而不是虚伪的话语。
对于小动物来说,最可贵的是一个和谐的家——美丽的大自然。很久以前,动物是有一个温馨可爱和谐的家,也就是那个美丽的大自然,那个翠绿的森林。可这几年人类为了富有的生活和诱人的金钱,砍伐树木、抓捕动物、污染河水、乱扔垃圾、在树干上面乱刻乱画,没有一点环保意识。所以,对于小动物来说,一个和谐的家,美丽的大自然,才是最可贵的。
对于人们来说,最可贵的是有梦、有爱、有度、有善。人,在一生中首先就是有一个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目标,没有目标,人生就没有了意义。有爱和有善,足足可以改变你的一生。善良和爱心是做人的基本,有了他们会让你的心中充满爱心和善良。而有度会让你成为一个宽容的人,不那么斤斤计较,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人吵架。所以,对于所有人来说,最可贵的是有梦、有爱、有度、有善,有了这些你就等于拥有了一大笔无形的财富。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心中觉得最可贵的东西也会不一样。那么,对于你最可贵的又是什么呢?
【篇六:逻辑的尽头】
自“图灵测试”诞生至今,我们见证了人工智能的崛起。从庞大模糊的黑白电视机到如今的液晶电视,翻盖诺基亚到风靡全球的苹果,科技发展使得这些电子产品愈发变得小巧精致和人性化。但纵然人工智能的发展已有如此高度,却几乎没有一款产品能迈过图灵测试这道坎。
计算机没有人类的意识,只是一堆由零件拼凑的没有灵魂的机器,唯心主义者如是说。而从唯物主义的角度解释,即使是世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其复杂程度也远远不如人脑。不妨说,人与机器的思考方式存在着本质差异,计算机依靠纯粹的数理逻辑以及人为编入的强大的数据库,而人的思维是理性逻辑与情感的综合体。
计算机究竟何时,或者说究竟能否有朝一日拥有“情感”,这一疑问始终困扰科学家们,犹如一片徘徊不去的乌云,高悬在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道路上方。而反观人类本身,有时候缺失了情感的人就好比一台高级计算机。因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担忧,与人工智能朝夕相处的人们正渐渐地被计算机同化,丧失了人情味和社交能力,成为现代科技的奴隶。
放学回家的孩子们,一进门便一头栽进电子产品中,不理会父母的关怀;面对老人在街上摔倒,旁观者在“理性”地权衡了扶与不扶的利弊得失后,选择了麻木对待;精于世故的商人只知利用消费者的心理为自身牟利,全然不顾产品质量与诚信。利己是人的天性,是一种“自我保存”的行为,固然无可厚非,但人又并非纯粹的利己者。正如《孟子》中所述:“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并非唯独贤者有此心,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本心”。逻辑教会我们如何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可人却渐渐因过分追求逻辑的完美而失去了情感的滋润,迷失了“本心”。真正完整的人应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人性中必不可少的同情心,而不会过分地功利和追求目的。
倘若人人仅凭绝对的逻辑为人处世,抛开一切道德伦理,社会将变为达尔文主义所描述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像《美丽新世界》一书中那样一个看似完美的社会,人生来便被划分好等级,限定了职业与人生道路。工作是唯一的目的,背离这一目的的所有的一切,都将遭到摒弃。逻辑令这个世界稳定有序,却也冰冷得如同一潭死水。
我好读推理小说,起初所读的大多来自于“本格派”作家,内容是完全基于逻辑的推理,是不错的思维训练,深深地吸引着我,可有时总感觉本格派的作品缺少了些什么。没有以往读文学作品时感受到的震撼和共鸣,似乎缺少了些能令人感同身受的普世情感。直到读了东野圭吾的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我才找到了那些推理作品中缺少的重要一环——人性之美。至今,我仍旧记得书中的那句话:“逻辑的尽头,不是理性与秩序的理想国,而是我用生命奉献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