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品诵经典,与经典同行
品诵经典,与经典同行

【篇一:品诵经典,与经典同行】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而古典名著是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品读经典,是一出与名人大家的相约;是一段穿越时光的回想。在品读经典中滋养着心灵,让书香伴着我们健康成长。

悠悠千年,传承的不仅是经典,更是精神。华夏文化经千年的历史洗礼已然变得博大精深。对于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而言,无疑是最为深厚的财富。

诗词在历史中前进了很久很久。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春秋战国到明末清初,诗人这一队伍浩浩荡荡得走在历史的长路上,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唐诗是甘美的清泉,宋词是飘香的落花,轻轻掬一捧清泉,十几瓣落花,沏一杯香茗,于是芳香四溢。品味一首唐诗,你会感受到那盛唐的繁华。诵读一首宋词,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那山河的壮丽。

诗词是什么?有人说是难懂的字符,有人说是心情的再现,有人说是古人的豪情壮志。可我觉得诗词是活的,是有灵魂的。它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那时候的故事。四书五经之所以会被重视,我想其原因应该也是这样吧。与古人相比,现在的我们已经失去了那种对诗词的热爱,转而向那些浮夸的文字走去。那些诗词,那些灵魂,渐渐地被我们遗弃在历史的角落。对于这种现象,有些人却已经麻木了。对此,我们还能说些什么?所幸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迷失了方向,还有人依旧热爱着那些诗词,追逐着它的脚步。而“国学小名士”则是一档带领我们去追逐、去探索诗词的节目。在节目中,那些孩子用他们天籁般的声音诵读着那来自历史的绝唱。在他们的诵读中,我看见了李白与友人醉酒吟诗;我看见了杜甫站在茅屋前无奈的叹息;我看见了古代学子在学堂里诵读。或许被他们的吟唱所感染,我感觉我也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历经千年的沉淀,中华文化如一壶醇香的烈酒,哪怕仅仅一小口,也能让你沉醉在它里面。或许我不懂诗词,看不透它最深处的柔情。或许我的力量有限,打不开它内在的力量,但诗词带给我的感觉确实那么特别,像南风过境,带给我些许温暖。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发着幽光的洞穴,让人忍不住前去探索。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理应让它一直闪耀在历史的舞台上,不要让它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慢慢消失。

品篇篇美文似尝盏盏清茶,沁人心脾之际回味无穷;悟丝丝哲理如闻缕缕芳香,大彻大悟而悠远流长。其实经典就在我们身边。经典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经典更影响着个人的发展。经典固然有价值,但如果不去细细品味,经典中的价值又如何能被显现出来?品味就是在认真阅读过经典名著后,认真思考,慢慢领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所以品读经典不是囫囵吞枣般地把经典大致翻一遍,而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去阅读。这样,经典作品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一旦一个民族中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品读经典,去感悟经典,并时刻坚持那些从书中领悟道德精神品质,那么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一定会大为提高。所以,品读经典对一个民族的发展也会有重要影响。

现在,我们的科技日新月异,大量的新兴媒体使纸质的图书失去了市场。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中容不下慢节奏的阅读。缺失了现实的动力,一些原创者灵动的源泉也逐渐枯竭了。我想,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文安静的大环境,而我们缺少的也正是内心的平静和生活淳朴的快乐。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应该静下自己的心,拿起一本经典著作,细细品读,让自己的心漫游在经典中。我们应该去品味经典,去感知前人留下的智慧。品诵经典,感悟经过时间考验的人生真谛,让经典的价值能够显现出来。

经典似一曲悠扬的乐曲,经久不息地回转在人们的心口;经典,如黑夜里被拧亮的一盏灯,照亮人们前进的路;经典,若漫漫征途中的伴侣,唤回我们迷失的心灵。经典在左,享受在右,与经典同行,踏上一条辉煌之路。

【篇二:我与经典历史故事同行】

我,酷爱读书,特别是历史小说,比如《水浒传》、《三国演义》、《杨家将》、《精忠岳飞》等。

《水浒传》是我喜欢的书之一。书中的梁山泊108位好汉的名字我已背得滚瓜烂熟了。我还喜欢用收音机听历史故事,现在每天播放的《刘墉斗和珅》、《水浒后传》等等我都按时收听。我更喜欢吃完晚饭后将爷爷、奶奶、妈妈和我比作古代的历史人,遨游历史世界。晚饭后,我让大家坐在一起,开始我的历史遨游。我将我们一家人安排在北宋末年,将爷爷比作大奸臣高俅,将奶奶比作豹子头林冲,将妈妈比作小李广花荣,将自己比作大刀关胜,他们有着怎样的恩恩怨怨,有着怎样复杂的关系,我都娓娓道来,津津乐道。有时为了更好玩,我会将各个朝代的英雄人物鱼龙混杂,滔滔不绝地把故事按自己的意愿编下去。还有时,我和奶奶下象棋时,常常用马比作各路英雄,长驱直入,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我喜欢英雄人物,我佩服英雄人物。我佩服的英雄人物有很多,如杨景杨延昭、岳鹏举岳飞、金刀杨老令公杨继业等。他们勇猛和精忠,但最后都被奸臣害得很惨。

读经典历史故事,让我了解到一些传奇人物如何绝处逢生,如何精忠报国,让我懂得了学习是需要勤学苦练的。

我爱读经典历史故事,一个个历史人物故事激励着我,让我更勇敢前进。

【篇三:让国学经典伴我们同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幼在我心中牢牢扎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月夜思乡的情景在我脑海中也不曾忘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领略到了古诗词的魅力。

我国是个文明古国,不但有大量优美的诗词演绎着语言的魅力,还有很多经典着作展示着古人的智慧。比如《三字经》、《仟字文》等内容简短精炼,寓意深刻、包罗万象。“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告诉我们趁着年轻要好好学习,锤炼自己,将来一定会成有所成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提醒我们一定要谦虚谨慎,身边处处都能获得知识。这些经典文学经过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像一盏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无论做人还是做事!

看完《三国》,我想成为诸葛亮,像他那样足智多谋,能识天气、看地理。可最后像他那样聪明的人也未能挽救一个国家,为什么?如今看来,这与三国时期各诸侯之间的争权夺利,没有共同的目标有关。这样既伤害了百姓,自己也无法成功。这让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新中国,新中国以国家统一为目标,没有战争,没有争权夺利。我们丰衣足食,有明亮的教室、和蔼的老师;有幸福的家庭、和谐的邻里。可是,同学们,在我们享受这一切的时候,也要想到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做什么?

看完《西游记》后,我想成为“齐天大圣”孙悟空,能降妖伏魔、辨善恶。为保唐僧取经不畏艰险,不惧生死、勇往直前。也曾为唐僧的软弱无能而气愤。但当我看了《大唐西域》之后才明白,历史上真正的唐僧是一个博学、有主见、雷厉风行的人,是一个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坚定不移的高僧。

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国学,它是我们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知识结晶,它能教我们明辨是非、少走弯路、增加修养、提高素质,让国学经典伴我们同行!

【篇四:我与经典同行】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国学经典,震撼人心;国学经典,启迪思想;国学经典,开阔视野。从国学经典中我们可以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事的哲学,学习的方法。

妈妈经常告诉我说:"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而是坚持的力量。"我便学会了坚持,掐指一算不知不觉间我与经典已相处了三百七十个朝夕了,在这三百七十个朝夕中,妈妈陪伴我读《大学》、《中庸》、《论语》、《易经》、《老子》……学习经典让我懂得了勤俭、做人、做事、学习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我特别想买一个悠悠球,便从我的储蓄罐中拿出了买悠悠球的钱,到了商店我刚要跨进店门,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心想,不过只是一个悠悠球而已,对学习也没任何帮助。我便想起《朱子治家格言》中的一段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居身务期俭朴。"我领悟到了节约的好处,于是我把买悠悠球的钱原封不动的放回到了储蓄罐中。

一次,轮到我值勤时,我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六年二班的一个微胖的同学,走过来把我拉开,耀武扬威地站在那里。我温和地对他说:"麻烦你让一下,我要值勤。"他二话不说,趁我没注意使劲地把我推了一下,说时迟那时快我急忙抓住了栏杆,还好没摔下去。我正要以牙还牙,不由得想起了国学中的一句话:"凡事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应和睦共处,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很多往事在我的脑海中历历在目,记得妈妈买回马桶置物架后,我不加思索,便把它安装好后,看见有许多螺丝帽,经过仔细观察才发现螺丝钉上少了螺丝帽,反功事又开始了,此刻我便想起了出自《中庸》中的一句话:"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让我懂得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计划和安排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成功。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在学习中应该做到早起勤奋,也应当一边学习一边思考,才能体会到学习带给我们的快乐,让我想起了出自《论语》中的两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时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应该虚心向别人请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习国学真是让我领悟到许许多多的道理,这些道理指引着我怎么做人、做事、学习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学习国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篇五:经典伴我同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之一就是国学经典。自从学校开展诵读国学经典的活动后,国学经典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其中有一些句子让我深有感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的为知道,不知道的为不知道,不要弄虚作假。

以前,我对学习似懂非懂,不求甚解,用一句“无所谓”来应付。自从我知道了孔子说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之后,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

有一次,我在家里正做着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同学来找我玩,我一高兴,就把作业抛到脑后。到了晚上,妈妈来检查,发现我没有做作业,妈妈弯弯的眉毛立刻皱了起来,凶巴巴地对我说:“你怎么不完成我布置的作业呢?你这是对学习的不重视。”我一听,嘟起嘴,大声对妈妈说:“不就是没有完成一次家庭作业嘛,至于搞得这么严肃吗?好像我天天没有完成作业似的。”妈妈一听,气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这时,我想起了《弟子规》里的一句话:“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我马上跟妈妈说了对不起,妈妈也原谅了我。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父母面前强词夺理了。

国学经典里蕴含着智慧和道理。它就像一位偱偱善诱的教师,又像是一位善良、正直、宽容的友人。它就像一块镜子,能让我看到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确。它能教导我各种各样的道理,让我做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篇六:与经典同行】

每当我漫步于书海中,一切的烦恼都会离我而去,让我烦躁的心停止所有的波动,化作静水深流。从中,我也学会了很多,经典,对我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改变了我很多。

阅读经典,我知道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淡雅;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伟大志向;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壮志。它让我知道了许多名人,也知道了许多名人的故事。

阅读经典,让我学会了自信。

一次数学小测验,一向数学成绩不错的我,那次却考得如此糟糕,便觉得数学再也不会考好了,顿时很想哭,不知该怎么办。回到家,妈妈询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我告诉了她原因,她没有说什么,只是去书店给我买来了一本书,那本书是《老人与海》,听着这名字,就把数学测验的烦恼都抛在了脑后,拿起书来便读,书中的故事很感人,我知道了人要有自信,要永不放弃,书中的老人84天都没捕到一条鱼,却依然那么自信,不放弃,而我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测验失败了,所以,我要有信心,不能放弃,加倍努力,寻找原因,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

阅读经典,让我学会了顽强。

《刚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是我明白了很多,这本书也让我知道了,不到最后一刻就永远不能放弃,这本书中的主人公保尔出身贫寒,双目失明,四肢瘫痪,死神曾几次想要夺走他的生命,可是他不停地抗争,自强不息,顽强的生存着,以惊人的毅力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多么的顽强,也使我明白了人要顽强,要与命运抗争。

阅读经典,使我知道了,父母对孩子那无微不至的爱。

每次上学前,妈妈都会为我检查好书本和生活用品,她那专注的眼神,一直在那些东西里寻找着,生怕忘给我带了什么东西,这使我想起了《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使我知道了母亲为我付出了太多,也知道了母亲对我那无微不至的爱。

阅读经典,使我学会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永不放弃。

我做事一遇到困难,便想放弃,这时总会想起《西游记》中那师徒四人,无论遇到什么危险、什么困难,都永远不放弃,一直努力坚持,最终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了真经,这使我知道了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轻易放弃,要坚持,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收获。

阅读经典,让我在智力提升、知识积累、品行修养、才艺开发等方面大大提高,阅读经典是有益的,我通过阅读经典,学会了理解、宽容、体谅等,与经典同行,与成长同在!

热门推荐
1秋天的树叶
2我爱英华
3勿忘国耻
4我的北京之旅
5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6靠近作文()
7爱在细微处
8汉字文化,你在哪儿
9心中的家训
10黄鹤楼游记作文
11颠倒国奇遇记
12一段童年的回忆
13文明哪儿去了
14
15拒绝诱惑
16智能娃娃
17月的快乐
18生日礼物
19那个雨天
20这是我应该做的
21自行车爱好者
22盐水浮鸡蛋
23有这样一种声音
24我的梦
25与诗词一起走过的日子
26永远的夜来香
27我的寒假生活作文
28纪念陶行知
29遗憾的作文
30为他竖起大拇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