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学海无涯
学海无涯

【篇一:学海无涯】

小学时,我做事毛毛糙糙,处理问题简单粗暴。父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我做事踏实些,就送我去学写字,培养我的个性。

我第一眼看见老师,他和蔼,慈祥,但又不失严厉。

他自豪地向我介绍:“我姓周,周天子,周恩来,周树人的周,你叫我周老师就好了!”我当下恭敬地:“您好,周老师!”

在整个学习书法期间,我时常看见老师还做着一些传统的事:焚香,净手,研磨,端坐,铺毫,提按,执笔。而我,就坐在旁边的木桌上练习“簪花小楷”。抬头看看墙上挂着的那幅恣意的狂草“学海无涯”,无拘无束,任由闯荡。此时的我只想婉言从簪花中脱身,学一学墙上那浓得出彩的狂草。心中所想,笔下也是如此。原本规规矩矩的笔画,逐渐变得虚浮、飘扬起来。周老师很快发现了我的变化,将笔置在砚台上,站起身。

他静静地走了过来,站在我的身后,看了一会儿,伸出手,指着我写的一个“半草体”的字说:“这个字呢,有点漂浮不定,显得没有力度。而且,这不是正宗的楷体。”我只好失落地点点头。周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写楷体必须牢记一句话‘横如房梁,竖为竖骨,撇如刀锋,捺画舒展。’楷书和草书有所不同,楷书一笔一画,踏实诚恳,才能品出人生的真意。”听了周老师的话,我就如同拨云见日般的清醒。这番话,让我从那以后开始踏实做事,不轻狂,不骄躁,静静感悟生活的真意。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进入了初中,学习压力增大,这也意味着我要与周老师分别。分别那天,老师决定为我们每人写一幅大字作为礼物。他下笔干脆利落,但又不失大家风范。他赠予我的是一幅“学海无涯”四个方正的大字,并且在落款处盖上了红色的印章。

如今,我与周老师已经分别两年,在这段时间,我有时还会做事过于着急。每当我“怒发冲冠”时,抬头看看墙上那幅字画,就会不由地想起周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重新宁静下来,理性的思考问题。

【篇二:学海无涯有你作舟】

《阅读与写作》似良师益友,伴我在教育岗位上成长起来。它以其时效导向性、科学实用性、大胆创新精神反映并指导着山东的教育改革、管理、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作为该报一年的忠实读者,我受益匪浅。

“时文采奇葩”栏的当代知名作家人物的文章,文后的“品读感悟”“语言积累”给学生阅读以正确的指导;“素材酿蜜屋”每期给学生以新的写作题材,素材下面的“素材点睛”又给予画龙点睛似的指导;每一期的“文言文探吟”拓展了学生阅读面,巩固落实了学生的文言知识,同时也给我们老师提供了课外教材;“现代文引路”又对现代文的阅读给予了一定的帮助;而写作方面就更不用说了,“佳作展厅”“新蕊初绽”“小试牛刀”等等,可谓百花齐放。

《偶像助你成才》中,作者抓住偶像情结来谈偶像对于人成才的作用,先说了当下快男超女、周杰伦的追星族们并不是没有一点自己的主张,特别是“哪一个成功者的内心没有自己的偶像”的反问,文中三毛、苏轼、陈景润、牛顿的事例无不说明偶像对于人成才的指引作用。苍鹰把蓝天视为偶像,因此才能搏击长空;鱼儿把大海作为偶像,因此才能畅游海洋,猎豹把风视为偶像,因此成就了它的风驰之速;嫩芽把巨树视为偶像,因此成就了它日后的伟岸身姿。正确的偶像情结才能祝你成,这一篇范文恰当好处地对于当前学生的追星情结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人生的门》一文中,作者写道“在人生的征途中,有无数的门开门闭,开门时你超越了自我,关门时你读懂了人生。人在门所象征的事实面前有时的确无能为力,但重要的是看你对门的开启或关闭所取得态度。明智而成熟者会以谦逊、准备承受打击的态度打开他面前的一扇门;而对门的关闭,则会坦然自若,冷静应对,耐心等待。因为命运不会永远关上一扇门而不开启另一扇窗”。开门关门,中间就是人的一生,不是所有的打开都是一种迎接,不是所有的关闭都是一种拒绝,关键是一种态度,打开亦或是关闭,可能后悔,可能遗憾,也可能满是欣喜与收获。对于我们老师一样,学生也是,我们都应该慎重地对待人生的大门,努力在正确的开闭中完善自己,成就自我。

一年来,《阅读与写作》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对于自己对于学生来说更是一种人生的收获。幸福其实很简单,就如同一把椅子,坐下来,让心灵得以安静即是。恰巧,午后一杯午茶,一份《阅读与写作》,晒着太阳,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品读着报纸,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热门推荐
1浮生若梦
2激发渴望,成就梦想
3读《绿野仙踪》有感
4用心灵感受美
5小黑鸡历险记
6选择决定命运
7五指争功
8我熟悉的一个人
9不屈的灵魂——观《血性山谷》有感
10谈宽容
11七年级英语作文
12优秀记事作文
13给妈妈的信
14我的妈妈
15点亮心灵的灯
16劳动节作文
17快乐的旅程
18我爱大海
19感恩母亲
20我之国学观
21记住这一天
22有这样一种声音
23晨练
24祖国的变迁
25爱,还要会爱
26走过“青春国道”
27沟通创造奇迹
28月儿照耀下的静夜
29探秘城南书院
30家乡的变化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