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梨花风起正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

【篇一: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低头轻吟唐代诗人杜牧的诗的我,此时正站在我阿太的墓前。

一阵野风吹起,身边的竹叶随风飘动,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墓旁的一树梨花随风摇曳飘飞,让我想起阿太那一头开放在岁月中的白发,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阿太生前的音容笑貌,和她对我的体贴、关心。

阿太的院子里有一棵梨树,每当梨花风起时,阿太都会把飘落在她白发上的梨花小心地拈起,仔细地贴在我的眉心,而后慈祥地笑笑。每当秋风起时,阿太特意把最大的黄澄澄的梨,藏在米缸里,有时会放到中秋节,等我回家时吃。阿太的梨,卖相没有超市里的好,味道也没有超市里的浓、酥、腻;表面总是坑坑洼洼、斑斑点点的,但吃起来香、脆、甜。我知道,那是阿太的味道,那是根的滋味!

我的思绪随着梨花飘飞,天阴沉沉的,如同我现在的心情。“为什么老天要把我的阿太夺走呢?”我悲痛地想。一声惊雷打断了我的思绪,打碎了那有点苦涩、有点伤心、有点愤怒的感觉。当我抬起头,雨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让人分不清。

睁开眼,看见爸爸正费力地用铁锹挖土。由于下雨,菜地里的土都已经被水浸湿了,走进去会弄得满脚污泥,但爸爸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把土铲起后艰难地走向阿太的坟墓,把土扣在墓头。在爸爸的帮助下,我双手捧花把花插在那堆土上。

爸爸妈妈,神情严肃、目光哀伤,把一盘盘食物摆好,有鸡腿、清明团子,还有我特意带来的阿太最爱吃我也最爱吃的大鸭梨。我强忍住想吃的冲动,因为我知道那是给阿太的。我们一一许好愿,爸爸从一堆纸钱里拿出三个元宝放到一边,一面烧一面念念有词。三个元宝烧完后,便开始给阿太烧纸钱。我也加入了烧钱行列,一边烧一边默告:阿太,我长大了,您安息吧!

“把梨带上吧,阿太知道你的心意了!”妈妈手捧鸭梨,面色凝重地对我说,“乐乐,妈妈知道你很伤心,阿太生前对你最好了,你一定也很思念她吧!清明祭祖,不仅是向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更要铭记他们持家的艰辛、抚育的劳苦,要懂得尽孝、知道感恩啊。”

妈妈的一番话,让我陷入沉思。是啊,父母辛辛苦苦把我们养大,而我们却不知道尽孝,不知道感恩,只想着自己吃好、穿好、玩好,这是我们该做的吗?我们应该用诚挚恒久的真心去回报长辈,用永恒不变的爱心去孝敬父母。

清明,梨花风起时,手捧沉甸甸的大鸭梨,我明白,这不仅是一份厚重的亲情,更是一脉凝重的孝道的传承!

【篇二:家乡的梨花】

我的家乡在泊头,而泊头是有名的“鸭梨之乡”,我们老家的房前就有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梨林。

阳春三月,温暖的春风把寂静的梨园唤醒。先是梨树的枝条变得柔软起来,接着枝条上便打起了密密麻麻的花骨朵儿,看吧,用不了十天,那豆粒般大小的嫩绿的小骨朵,就会变成一朵朵小花。淡白色的花瓣,中间有几点鹅黄的花蕊,底部衬着两片嫩绿的叶子,这就是一朵完整的梨花了。单单一朵梨花不算很美,然而一树梨花就不同了,开满枝头的梨花,一团团,一簇簇,构成一个雪白的整体。从远处望,梨园仿佛一片洁白的银海,让人心旷神怡。在近处看,一棵棵缀满花儿的梨树宛如一个个身穿素群的少女,在春风中婀娜伫立,微风一过,枝头颤动,好像在翩翩起舞。

我们的新家在城里,离老家不到三十里地,每逢周末,爸爸妈妈就带我到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梨花盛开的季节,回家更是频繁。回到家的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进梨园转上一圈,摸一摸枝叶,闻一闻花香,好不惬意。有时摘上几朵梨花戴在头上,再摆几个自认为很酷的造型,缠着爸爸照上几张漂亮的照片,周一回到学校在同学面前一炫耀,真是得意极了。

又是一个周末,夜里下了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清晨,向窗外一望,啊!好白好白的一片银海!一树树梨花仿佛被水洗过一般,比往日更加洁白,更加优雅迷人。枝条上、花瓣上缀满晶莹剔透的水珠,可地上竟没有一朵被雨打落的梨花,整树梨花显得格外精神。风吹梨花,调皮的水珠溅在脸上,滑到嘴边,用舌头舔一舔,甜滋滋,凉丝丝的,好爽!

多优美的景色,多朴实的梨花!啊!家乡的梨花,我爱你!

【篇三:三月梨花】

我爱花,爱那艳丽动人的牡丹,爱那婀娜多姿的水仙,爱那独傲霜雪的秋菊,爱那碧绿常翠的君子兰……但是,在众花之中,最让我着迷的非梨花莫属。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梨花也悄悄地睁开了惺忪的眼睛。打远处望去,白银铸成似的梨花花朵儿,如同一个个玲珑小巧的古式钮扣,点缀在翠绿欲滴的枝叶中,显得那样素洁高雅、纤尘不染。

三月中旬,总能看到那花蕾满枝的梨树,那成百上千的梨花儿,就如大海的波涛,一浪接一浪,连绵起伏,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一名句。那种恢宏的气势,看了一次,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梨花的颜色也很美。如果说白莲像少女的皮肤,如果说月季像月下白雪,如果说玉兰像洁白无瑕的白玉,那么,我也不愿煞费心机地找更蹊跷的比喻来描写梨花,我将斗胆地说:“梨花集齐了所有白色花之大成,是它们的魁首和王冠!”

当微风轻轻拂过,梨花便送来缕缕清香,这清香,好似远处时断时续、渺茫而又捉摸不透的乐声,如梦,如幻,如痴,如醉,把人带进了一个梦的海洋。

梨花,它享受着风雨的洗礼,矜持而又蓬松,瞧,这旺盛的花儿,透着生命的热情!它是多么诱人,多么素雅,多么绚烂呵!的确,梨花虽不如牡丹雍容华贵,但有着牡丹不曾拥有的朴素典雅;梨花虽不如栀子花芬芳,但我偏是爱梨花那股股忧愁般的香味儿。

梨花,有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梨花,有着一种神秘的气息;梨花,有着一种独一无二的美;梨花,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香……时常的,我会想:是不是老天太偏心了?将美、味、色通通赋予给了梨花。或是我想得太完美了呢?我不知道,就是因为这样吧,我从骨子里喜欢着它,梨花。

花儿凋谢了,还会再开,花是大自然永生不息的灵魂。

【篇四: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时节是外出游玩、赏花的大好时机。春暖花开,伴随着和煦的春风,梨花节如约而至。

我是梨花节开幕式的小演员,这次开幕式是电台直播,我的心情格外兴奋。虽然我们已经排练了很长时间,但是在上台前我还是有些紧张。上了台,台下黑压压一片人,我的心“怦、怦、怦”直跳,我有一点想放弃,可是都上来了还能怎么下去呢?我给自己加油,微笑着把我美妙的舞蹈展示给了观众。下台后,我十分惊奇的发现,自己竟然一个动作也没有做错,看来还是那句老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演出结束后,我们就去看花了,徜徉在花间小道,远远望去:梨花洁白如雪,桃花粉的似霞,美丽极了。路边还有一大片叫不上名字的小紫花,雾蒙蒙的,让人仿佛进入了仙境。

进入梨园,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一树树的梨花让我自然而然想到了唐代诗人岑参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微风吹过,一片片花瓣轻轻飘落下来,仿佛为迎接我们而铺上雪白的地毯。

梨花节上处处张灯结彩,有的人卖吃的,有的人卖玩具,还有卖书画的。像我们这种吃货自然不会放过这大好机会,一会买薯片,一会去买雪糕,一会去……

我觉得最有特色的,还是当地的梨花水饺,一边欣赏着洁白的梨花,一边吃着梨花水饺,咬一口,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春天气息,吃完后,口中还会留有余香。

我爱梨花,爱她的洁白如雪,爱她的淡雅宜人,更爱她的与众不同。

【篇五:树山的梨花】

春风吹来,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醒了树山的梨花。

据说,树山的梨花比一般的梨花更好看。来到树山,放眼望去,梨花像白雪一样覆盖在树梢上,成千盈百的梨花像海洋一样,望不到头,望不到边。一阵微风吹过,霎时,沁人心脾的香气扑鼻而来,那香气像指令一样,瞬间引来了成千上百的蝴蝶与蜜蜂。它们在浩如烟海的花朵中翩翩起舞,犹如在做捉迷藏游戏一般。

走近一点观赏,先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又泛有淡淡的绿色。梨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美了!梨花的花瓣都是5个瓣,排列像五角星一样,花蕊三三两两,具有点睛之韵,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美感。这花从树梢开到了树枝,密密层层的,像路边做棉花糖的人使用的棉花糖机,缠绕了满满的“白糖”。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看到雪花积在树枝上,感觉像梨花开了一样。如果岑参看到了树山的洁白无瑕的梨花,也许他会写出“忽如一夜大雪来,树枝树梢白雪皑。”的诗句。

今日一见树山的梨花,果然名不虚传。虽然只有一周的花期,但是它也能在一周内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们,它绽放出全部的风采,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

【篇六:梨花风起正清明】

初识肖复兴先生,源于《爬山虎》。

喜欢他的风格,极朴素的内容,在他的笔下,焕发的是不同的光彩。

再见他的书,是《我的读书笔记》。这本《中国节气》,是第三次见面了。

喜欢《清明》一章:梨花风起正清明。让我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亲切感。原本记忆中多是伤感、凝重的清明,与飘扬的梨花相伴,又是另外一种活泼、开朗的亲切了。原来与清明相遇的,还有梨花。

春寒料峭的清晨,我照例赖床,奶奶做的早饭香味幽幽地飘了进来,挑逗着我的嗅觉。但这还不能唤醒我,须得奶奶从厨房跑进来,温柔地喊:“起床啦,梨花开啦!”梨花开了?我掀开被子跑向那片梨树,果然,星星点点的白缀在枝头,暗香浮动。

清明时节,大地春回。约上几个伙伴,踏青赏花。走进田野,走进菜园,去梨园攀下几枝梨花来,我最是喜欢捧着梨花在田野里疯跑,空气中满满都是梨花香甜的气味。那来自心底的纯净,与这梨花一般洁白了。记忆中的踏青,不是慢悠悠的逛,而是疯玩的,欢乐的,自由的,充满活力的。

肖复兴先生说:“清明踏青,是要让死去的人死得安心,让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满眼盎然的春天的生机和生气,是生与死的对话,是生对死的力量,也是死对生的一种延伸,一种还魂。”

或许,这才是清明节的真正意义。

给太婆扫墓时,看见墓前的青草,已有一寸高了。逝去的人已然远去,墓前青草,山林间忙碌祭奠的子孙,何尝不是逝去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呢?

梨花绽放,预示着新的生命力量。家乡人视梨花为圣洁之花,祭祀之花,是上天赋予的恩惠。坟前,香台,安放一束,寄托的是一份淡淡的哀思。

细细数来,已经有七八个清明没有回到安徽老家了。我不确定那片梨花是否如期绽放,可我相信,梨花给清明带来的纯净,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杏花雨,梨花风。这景致,又是平添了几分韵味,是柔美淡雅的姿态。配上迷蒙的雾,水墨的远山,任是谁人也要舒适地醉一回。忆起黛玉葬花的那段,若葬的是梨花,想必更能给人一种楚楚动人的美感吧?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我想,也只有梨花,才有如此魅力,引人心驰神往。

热门推荐
1守着花田守着心
2大自然与我
3最柔软的遇见
4生命的意义
5奇怪的表弟
6四季
7魔方高手
8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
9因为有了期盼
10想家的日子
11晒出的幸福
12牛鱼嘴生态游记
13太空想象作文
14
15秋天的歌
16新学期的我作文
17生活的美丽
18春天真美
19张北草原天路
20我尊敬的人
21文明素养
22乐于助人的我
23名字的故事
24心爱的笔袋
25有趣的乡村生活
26春天的作文
27斗兽棋
28遗失的父爱
29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30参观红苹果幼儿园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