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留得残荷听雨声
留得残荷听雨声

【篇一:留得残荷听雨声】

自幼便是偏爱雨的,倾慕的是它的婉转轻灵,是它藏蕴着的浪漫的诗情,最为出名的虽是江南的雨,是墨色水乡的烟雨,然而,在这里,在这个被誉为避暑圣地的贵州,另一种雨亦使我沉醉痴迷。

这里是贵阳,八月的贵阳。

“快跟上,别掉队了。”在指导老师的叫喊声中,我们一步步走向景点,一想到昨日黄果树瀑布还只是书中生涩的概念如今却近在咫尺,不由加快了脚步。就这般,近了,更近了,白色的绸缎在藤蔓的掩映下逐渐展露出眉眼。然而,人山人海中的你往往只能窥得一角而不见全貌,你迫切地渴望走出熙攘的人群探寻瀑布的奥秘,你拨开面前的枝叶,却发现眼前的景色远比想象中的磅礴宏大,方才还如羞怯得不肯示人的小姑娘,现在却恍若张飞云长一般的长须大汉。而越细观,则越震撼,清流不掺杂质,于百米高空倾泻而下,仿佛是一匹匹龙马肆无忌惮地奔驰撒欢,腾飞着,呼啸着,继而冲撞着路旁的巨石,石头在夜以继日的冲刷下变得圆润光滑,激起的尺尺浪花温温地落在旅人的额上,颈间,轻轻地拂去旅途的疲累,仿佛便是这瀑布懂人,情愿化作雾水为贵州降温。

闭上眼轻轻享受水雾化在脸上的清凉,如一团水彩晕开,和着微风竟也升起丝丝醉意。忽的,雾沉了,周围响起阵阵惊呼:看,下雨了。再偏头,河面果然泛起阵阵涟漪,一圈圈扩散开,撑起比江南烟雨更为绚丽的梦。撑起伞,亦步亦趋地跟在人群之后,我们走入了一幢木屋,为的是躲过这场水与人的追逐。

倚着门口的柱子——我也不知为何,就想这般倚着,也不是为的赏雨,雨丝飘荡卷起一番朦胧的画面固然美好,但终不能引人长久驻足,在看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这是泥沙河,”老师的声音适时从身后响起,“是当初西游记取经的地方。”

难怪,这河边站着这么多人,脸上带着一抹怀旧与温暖。

留得残荷听雨声——莫名的,我想起了这一句诗,在每一个游人都发出“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感慨之时,我想,瀑布的规模终会减小直至消失,而有些东西却会随着岁月更替历久弥新,在雨丝的席卷下依旧散发出盎然生机。

在今天,那种东西叫情怀。

【篇二:雨声】

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无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总能看到它的身影。可是,你有静静聆听过雨声吗?你有静静地感受过它的到来吗?我想,有,不过很少吧。

我站在窗前,一滴一滴的雨水打落在玻璃上。伸出手去接那从天空中坠落下的水珠。“冰”这是接触到雨水的第一感觉,这冰凉的雨让我在这个充满燥热的空气中感到一丝丝的凉爽,这感觉让我有些喜欢,不想它那么快就从我指缝间溜走了。

“哒,哒,哒……”明明已经进入了三伏天,雨儿们还是照常来临。听着窗外的雨水滴滴答答发出的声响,总觉得有些什么东西压在心上,这让我想到了一首歌“听雨的声音/像悲伤的歌曲/滂沱大雨竟如此的冷清/我陪雨哭泣雨却还不停/寂寞的人才懂雨的心情/雨反复唱着熟悉的旋律/用悲伤的情绪听雨的声音/仿佛谁在哭泣/听雨的声音/像难过的心情/我的泪飘进冷冷的雨里/雨何时才停/伤何时能痊愈……”记忆随着雨声飘到过去,想到过去;想到外婆,想到儿时伙伴,那么美好、快乐。

雨,一会大一会小;雷声,一会闷沉一会响亮;风,一会狂一会弱……思绪也随着飘远。

【篇三:听雨声】

在神奇的大自然中,有一些奇幻的景观,可能我们见过,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们的美。

雨,大家肯定都见过吧,不管你们是喜欢还是厌倦它们。如果每个人都静心倾听的话,这雨将会变成一场热闹的演唱会了!

起初我站在窗台前,打开窗户,我听到了小雨沙沙的声响,雨就像一位民谣歌手,在那哼着小调,别有情怀!过几分钟,雷大张旗鼓地来了,他像一位摇滚音乐的打鼓手,轰隆隆,轰隆隆,演出正式进入了高潮,雨也越来越大了。

雷继续敲打着,路上的小水洼发出叮—咚—叮—咚的响声,雨水也在不停的响着,环顾四周,引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翠绿,树木葱葱茏茏,把水坑映得青翠墨绿,真是一大壮观啊!我深深地沉醉在雨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此刻,我走了出去,手里拿着一把小椅子,把它放在单元门门口,我坐在那里,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地听着那雨声。忽然,一道闪电劈了下来,吓了我一大跳,心想:这一记雷像是雷公在发怒呐!

雨越下越大,雨滴落在外面的水缸、脸盆、屋檐、树叶上,发出不同的声响,我听得入神了,仿佛耳边响起一首交响曲……

雨是神圣的,它给大自然带来湿润,让天气更凉爽,让泥土不干涸,更重要的是让人身心愉悦。

过了半小时以后,雨停了,而我还沉浸在这雨声中。

【篇四:倾听雨声】

雨是世间的精灵,杜甫曾在《春夜喜雨》中赞美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其实,春雨是有声的,我就喜欢倾听雨声。

起初,雨拍打着窗户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就像柔情似水的姑娘在歌唱。雨水粘着玻璃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我轻轻伸手将窗户小心翼翼地打开。这群不速之客蜂拥而入。它们用那透明的水滴穿过晾在外面的衣裳,打湿了书本。大点的雨滴敲击着书桌发出强有力的啪啪声。这样铿锵有力的曲子怎能不让人夸赞呢?

我撑开自己心爱的伞朝雨中走去。雨中漫步的感觉真好啊!我在一株小草旁蹲了下来,看着雨滴落在她的背上,小草弯着背任凭那晶莹的小宝贝乘着它的滑滑梯进入了土层。我将手伸出伞外,雨水吮吸着我的手指,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享受着大自然馈赠的同时,我不禁感叹道:雨帘可真柔软。

凉风如同一把利剑滑过我的脸颊,路上的行人匆匆走过,在如此美好的雨景中,柳树趁着这个时候赶紧梳洗自己的长发。

雨突然停了,我把伞收起晃了晃,它水花四溅,滴落在地上的小水洼里,发出了铃铛般清脆的响声。随之,小水洼泛起一层又一层的涟漪。这时,被雨水冲洗过后的马路如同黑色的绸缎一样光滑而又闪亮。四周焕然一新。

雨又开始下,它如同一个顽皮的小孩,突然停又突然下,弄得我措手不及。我慌忙将伞撑开,雨滴触及伞面发出“啪咚!啪咚!”的响声。我尽力把伞压低,还是接受了雨的洗礼,变成了一只落汤鸡。

我回到家,双手撑在阳台上,用心灵倾听,感受着这独特的声音。

【篇五:聆听雨声】

我喜欢静静地坐在窗前,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雨声。

雨滴滴答答的下着,雨珠,雨丝全都来自遥远的天际,天上好像有无数只蚕茧,地上又好像有无数双手在抽着丝。雨是世上最纯洁的,她好像能洗净人世间的一切污浊,她们来自天际,在那里是没有污浊的。

小时候喜欢出门看雨,甚至在雨中自由奔跑。雨滴答的声音和屋里钟表的声音汇织在一起,构成了世上最美妙的声音。她好像是一位纯洁的天使在唱着动听的歌谣,每当这时,我都会在雨中和她共同歌唱,时而激昂,时而婉转动听。和她在一起是那时我最快乐的事情,在她的怀里我尽情释放自己的天性。

长大了,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都会坐在窗前去欣赏迷人的雨的世界,去聆听动听的雨声,和雨一起唱歌。这样,再多的不高兴,再多的烦恼都会被雨的歌声而感染,把一切的一切都忘掉。有时听得出了神,我会忘记身边的事物,仿佛自己变成了其中的一个小雨点,一个音符,和她们一起演奏。我和雨儿拉着小手,唱着欢快的歌来到了庄稼地里,把生命里的最后一首歌送给了大地。尽管她生命短暂,但当听到农民朋友爽朗的笑声时,我也听到了雨儿欢快的笑声。

朋友们,下一个下雨天,请你也坐在窗前,细细去欣赏雨的世界,静静去聆听雨的声音,你也一定会发现,雨声是多么的美妙,多么的欢快。因为,在雨的歌声里飘动着明亮的希望。

我喜欢聆听雨声。

【篇六:雨声】

嗒、嗒、嗒,雨打过叶片的声音,听起来那么清晰,湿润的空气绕过鼻尖,探颈而下,刺入骨髓,透骨清凉。大家各自散去,只剩我,在这寒冷中沐浴。

一分钟,五分钟,一刻钟过去了,母亲还没来,愤怒、愤怒……想着该怎样说她一顿,恍惚间,想起了那次。那次,母亲足足等了我一个小时,还是那样的雨天,惊蛰刚过,寒风更加刺骨,我本做好被骂的准备,不想只是抱怨一句,说“还好没事。”我不解。

只身徘徊在空洞而冰冷的走廊上,寒风渗入皮肤,有种恐怖的惊悚片的感觉,恐惧的感觉向内心奔涌,一些不愿看见的血腥画面,不断浮现于脑海。就连嘀嗒的雨声都会变得像锥子一样,一锥锥刺入心中。

走向窗边远望。也许是在渴求,那点希望。窗口,萧瑟的寒风一股一股不断渗入,刺骨、刺心。凛冽而湿润的寒风,带着恐惧,凝作利刃,在我心头切割,一刀一刀,一刀一刀,不停地颤抖。

路灯受暴雨的影响,忽明忽暗,街道上早己少有人过,心中不断唤着母亲的名字,期待着,下次呼唤,母亲会来到。但真的有用吗?只是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周围的一切就如全都静止了一般寂静,只剩下雨声嘀嗒,不断嘀嗒嘀嗒的雨声似乎在嘲笑被世界抛弃了的我。雨声愈来愈大,愈来愈急,仿佛想将我迫入深渊,愈发迫人的寒风为它助力,心中的恐惧让我感到更加无力。

我似陷入了一个恐惧的地狱,好想看见光,就算一丝也好。

“对不起,我来晚了,堵车了。”一个急促的声音伴着急促的呼吸从我身后传来,恐惧的黑色地狱应声破碎,所有利刃在瞬间破碎,之前想好的话竟一句也说不出口。在这样的雨中,甚至觉得很幸福。

我又想起了那句“还好没事。”,我想我懂了,我发现,等待的过程虽是那样漫长,但等得越久,相遇的那刻就越幸福。

热门推荐
1湘乡下雪的冬天
2春天的踪迹
3母爱如水
4我愿与孤独相伴
5憧憬主题学生写作
6一路担当,一路果香
7不要随地吐痰
8回忆我的童年
9别样的精彩
10神奇的大自然
11东风为我来
12来自世界的“礼物”
13发生在公园里的一件事
14蛋糕的诱惑
15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16最容易走的路最好走吗?——读《亨利八世和他的六位妻子》有感
17春意
18我的自画像
19星光下的感悟让我回味无穷
20老师,谢谢你
21家乡的作文
22细节决定成败
23我是电脑控
24我的班主任
25阵阵绿意,片片红心
26道德的作文
27健步如飞的小蜗牛
28童年趣事
29我和妹妹给大人指路
30黄牛招待客人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