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古典之美
古典之美

【篇一:古典之美】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美是少不了的。也许美就是商朝人民用一生心血铸造的大鼎;也许美就是唐朝人民至爱的瓷器;也许美就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无论怎样,这美就如一座大楼赏也赏不完,看也看不尽。

纵阅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现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人们都喜欢器皿,既便是没有这种造瓷技术的王朝,也要用石头或青铜作一个。到了唐代瓷器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又有许多种类。江南地区的制瓷业超出常人想象的发达。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宫廷中的瓷器,恐怕已经不计其数了。就连人们用的碗都多数是用瓷做出的。听说山西也曾出土过乾隆时的瓷碗。做工精细,形状优美,很是令人拍手叫好。

看完瓷器就来联想一下身边的饰物――玉。玉在商朝就已经出现,只不过是石头打磨后的,并没有经过严格加工。但在春秋战国时,秦国与赵国要和氏璧的事情,早已赫赫有名。这和氏璧从此也变得格外充满神秘色彩。在唐朝这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身上的玉器是少不了的。玉佩、玉簪都是种类齐全,还有玉手镯更是象征着富贵。到了明清时期玉已经有很多了。玉佩、玉牌层出不穷,都已经做工精细,经过层层打磨。做出的玉光润、亮泽,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喜爱。

接着就是古代的书画,毛笔在秦朝就已经出现,秦朝大将蒙恬,发明了毛笔而纸到东汉也已经普及于人群。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行云流水,流畅自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他自成一派的书体令人感叹。而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吸取颜赵之精华,自创一体,也是地位显赫。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美,每一份美都各有不同,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古典之美,是我们要学习的,因为在这美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勇敢面对的精神。

【篇二:漫步于古典长廊】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的沉淀,博大而精粹,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无一不是唯美的,从结绳记事到龟纹问卜,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古人的智慧让我们惊叹赞赏。

古典如画,于是我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领略古人的风采与智慧!

走在古典的长廊中,我看见了一对凄美的情侣。上天注定他们无缘,他们庙里求签,愿菩萨保佑他们,可惜天不随人愿,最终他们因种种原因阴阳相隔,但他们情比金坚。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便化为蝴蝶永生永世长相厮守。噫!我被他们生不同寝,死不同墓的爱情所折服,他们又可曾想到,千年之后这段凄美的故事会成为佳话呢?在宋朝我与苏轼一同出猎,我们在树林中痛饮一翻,在临别前他发出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叹息,为他感到惋惜,一个人才埋没了。而在那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才被淹没了呢?无可计数,大多数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却没人去当伯乐来发掘这些人才。

在繁杂的世界中我探访到了,一处幽静的世外桃源,这个地方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乌纱帽的重负。那里南面有座大山,在山脚下依稀可见一户人家,走上前去在房后有一丛菊花,而菊花丛中傲然伫立位老者,他在那些高洁的菊花中悠然自在,仿佛是为仙人。他每天披星戴月,朝而往,暮而归的辛勤劳作,无奈他不曾事农桑,在南山下中的豆子长的是草盛豆苗稀的一番景象,见我前来拜访,老者接我到屋前的桌子前请我品尝它的菊花茶,我们品着茶,话着桑麻,他说他曾为过五斗米而弃官回乡。来到此处,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我赞叹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丝竹扰乱心神,美哉,静哉。

在山间漫步行走,忽听一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寻声而望,只见一中年男子,在蜀道上一手握一瓶酒,一手端着杯盏,在那饮酒作诗。我上前去听他作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诗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男子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切,让我想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句。我感受到了面前这位男子的爱国情结。于是,我上前与他攀谈,我与他讨论天下局势,而他视我为知己,我俩把酒临风,吟诗作对,好不快哉,我听他吟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将进酒,君莫停。”我感到他内心的怒火与无奈,于是便劝解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愿君珍重。最终我因不胜酒力,而昏睡过去,醒来时,那男子已不知去向何处。人已去,可他吟的诗仿佛还在我耳边萦绕,无奈,只得感叹踏上归途。

漫步在古典文学的长廊中,我见到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有的为情所悲;有的避尘隐世;有的怀才不遇而倍感愤怒与无奈。这一人人,一幕幕汇成了中华之精粹,民族的明珠。感古人的才情,忆旧人时节儿时明月,心生感触,作此篇,聊慰吾心,愿古典之花,永不凋零。

【篇三:古典歌未央】

一曲笙歌诉衷肠,古典满沧桑,飞鸿雪泥恨时光,怎道歌未央?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谁在岳阳楼上负手而立,吟出对祖国的深切眷念?范仲淹一生忠君爱国,为国家奔波操劳,不愿荣华享乐,不拘囿于自己小小的天地,而是将自己置身于广大的国土之中,用最深切的热情守护这片土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即使远离朝廷,他仍没有一刻停止过忧国忧民。即使伤痕累累,几遭挫折,他仍守护着信念与梦想,为国而鸣,他心甘情愿。历史的黄沙尘封一切,却掩不住古典的低吟浅唱。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是谁卧病在床,举家食粥,仍呕心沥血,字字心酸地创作着鸿篇巨制《红楼梦》?曹雪芹晚年生活清苦,他拒绝了宫廷画师的职务,在穷困潦倒的生活条件下“批阅数十载,增删五次”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没有了金玉高贵的生活,他用手中的笔,和着泪去描绘社会的现实,只为唤醒嗔痴世人。他用尽全部血泪来倾注这份古典,字字心酸,却从未抱怨。时光的长河湮灭一切,却盖不住古典的凄婉绝唱。

一曲《广陵散》卷挟着温热的腥风弥散天际。是谁一袭白衣,长身玉立仍纵情狂歌,奏响绝唱?嵇康无论处于巅峰亦或是跌落低谷,无论作为轻裘缓带、不鞋而屐的魏晋名士,亦或是作为刚正不阿、舍生忘死的不屈忠臣,他始终保持着文人的潇洒,始终坚持着内心的执着。他白眼向权贵,折枝为美人,生命绽放的如此绚丽,光耀千古。当洛阳东市刑场上奏起那《广陵散》之绝唱,他用生命为“理想”一词做了名重千古的诠释。时代的变迁改变一切,却藏不住古典的引吭高歌。有这样一群人,纵马奔驰,用诗词呐喊,以古典的绝唱催人泪下。托山为钵,剪水为友,渺渺若垂天之云,悠悠自来去。这便是庄子。纵使生活潦倒仍不移本心,一切孤寂化为一句“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汨罗江畔,细雨如丝,朦胧的雾气在风中弥漫,揉碎了一池春水。屈原眉头紧锁,叹怀王梦萦巫山,叹襄王昏庸无道,一切哀怨化为一句“魂兮归来哀江南”。

笑看岁月翩然的脚步,耳边古典的轻歌回响,余音绕梁。时光如梭,无情的湮没了华丽的诗词,凋零了万般的繁华。只是文化的脚步仍在前进,燃烧生命奏响的古典绝唱也从未停止。而轮回中忙碌旋转的我们不如逃开娱乐席卷的社会,梦一场,梦如江南烟水路。用心聆听,——古典的笙歌未央。

【篇四:享受古典乐器之美】

艺术无处不在,它可以是学习一种乐器;也可以是画画、剪纸;甚至可以是去观赏一件艺术品或是听一场音乐会。只要你能用心发现,认真体会,你就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兴冲冲地来到厦门大学大礼堂。今天可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师父的师父,换而言之,我的古筝祖师爷——著名古筝弹奏大师王中山先生,要在这里举办一场古筝音乐会。

坐在宽敞的礼堂里,我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与喜悦,不停地动来动去,时不时抬头望一眼舞台上那架被无数聚光灯所照射的古筝,我在想,台上的古筝会演奏出怎样的美妙乐曲呢?我的脑海在不断地翻滚。终于,在观众热切的盼望中,随着主持人最后一句“掌声有请”话音的落下,音乐会终于开始了。

灯光一下子聚集在正中央,四周一片寂静。我看着台上的王老师手一动,一串串音符就吹进了我的耳朵,渐渐抚平了我躁动的心,带着我走进一个新的地方。

琴声一个个飘浮过来,好像一只纤细的手,拉着我向前踱步着,远处是一片碧绿的草地,每一株小草都随着这优美的节奏摆动,又像一只蝴蝶,轻轻飞过,拍打着翅膀,在这轻柔的乐曲上停留着,盘旋着。

忽然,琴声一弱,变得神秘起来,一声淡淡的刮奏流入我耳中,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清凉的水花溅起,顺着河水向上飞。眼前是一座茂密的森林,林子传出清脆婉转的琴声,像是布谷鸟的鸣叫,呼唤着我前进。

声音越加急促,我在林中慌乱地撞来撞去。突然,随着一声清厉的琴声,豁然开朗,远处是飞落而下的瀑布,水拍击在石头上,飞散成水花,又从四周流入这奔腾的河水。风吹来,我离开了翅膀,伴着逐渐柔和下来的琴声,轻轻坠入了河水。闭上眼,仿佛跟随着河流,飘呀飘,飘呀飘,不知飘向遥远的何方……

雷鸣般的掌声将我从想象的意境中拉回,一曲终了,我仍然沉浸其中无法自拔,那悠扬的乐曲还回荡在我的耳朵,真美,美得让我如痴如醉,不愿离开。

接着,一曲曲的筝乐一次次回荡在礼堂中,有的像夕阳下归家的渔舟,有的似风雷交加的夜晚,有的如翩翩起舞的花蝶,有的像高山上飞奔而下的流水……当最后一个音符在大礼堂划过,观众全体起立鼓掌,依依不舍,久久不愿散去。那一夜的每一首曲子,都让我深深地享受到古典乐器之美,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篇五:品读古典】

曾几何时,我欣赏唐诗的精炼深邃、豪迈奔放;欣赏宋词的清新淡雅、情愫悠长;欣赏元曲的意境深远、雅俗共赏。虽是如此,却因古典名著的生涩难懂每每远望,却不敢企及。

一直以来总羡慕那些文人墨客能写下千古流传的美文诗词,就连班里的同学所作之文也是让人赞不绝口。但我也深知,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佳作的,于是就在某一天拾起了书橱角落的文学古籍。

亦记不太清是何时了,也许,那是一个雾霭氤氲的清晨,冰凉的风沿思绪纷飞,云烟缭绕,思意阑珊;也许,那是一个夕阳西下的黄昏,漫天的云随心所欲时卷时舒,晚霞映红了半边天,翩跹浮动;也许,那是一个寂静幽远的深夜,一地残红在露水中沁出了凄凉,竹影斑驳,亦生忧愁。那时,一切未央,茗香悠悠,墨香淡淡,就这样,我静静地走入了平仄相间的诗词。

诗中有披蓑戴笠的钓鱼老翁,有举伞漫步江畔的红颜佳人,有在苍苍蒹葭中停憩的白鹭,还有绚烂于山野之间的灼灼桃花……读起“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仿佛看到西塞山前白鹭纷飞,江中肥美的鳜鱼自由自在的戏水。雨密密的斜织着,好似一层薄烟。一位披蓑衣戴斗笠的老翁静坐在江边垂钓,心无旁骛。又见“桃花深浅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风起,卷桃花瓣瓣,漫天飞舞。风过,花瓣随风飘落,落于他白衣胜雪的衣上。纵观古今痴男怨女万千,白首同倦,实难得见。就如安意如在《世有桃花》中说道:“爱得到,得不到。还未绽放,就凋零。身后残红纷飞若雨,为谁悼未了情缘。情繁如梦,唯花开是真。”

曾有一段时间成绩下滑严重,意志消沉,便随手翻看《李太白诗集》,看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顿时醍醐灌顶一般,奋发图强了。

在以后安闲的生活中,我会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独倚幽窗,捧读千古绝唱,氤氲诗情画意,在浩瀚的经典文学中品古典,韵古风,展诗意。

【篇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9月1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电视前收看《开学第一课》。这堂课的主题是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看完之后,我对“文以载道”中的古典诗词之美感悟深刻。

许渊冲老先生把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归纳为“三美”,即“意美、形美、音美”。是啊,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美的享受,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古诗词之美。比如,当我们吃饭时,看着香喷喷的饭菜,总能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们走在夜色中的长安街,看着五光十色的灯火,你能否想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当我们坐着高铁去旅游,千里之遥却转瞬即至,又是否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触呢?

只要有心,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古诗词之美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一起来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吧!

热门推荐
1美丽的盘龙山
2手机控和低头族
3会吸水的蜡烛
4蒙心布条
5珍惜,来之不易
6年的作文
7活动倒计时
8忘带作业
9小七孔
10爱上这座城
11采蘑菇
12盼望开学
13那一次我真感动
14老宅里的自行车
15我的“龟蜜”
16的味道作文
17感悟时间
18我们仨读后感
19一枚硬币的旅行
20校园流行风
21美在不期而遇
22美丽的人民公园
23卖杯子
24扎小辫
25颠倒节
26描写螃蟹的作文
27秋天来了
28流走的童年
29我当校长
30校园大课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