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中考作文>长学问了
长学问了

【篇一:长学问了】

“这棵树怕是活不成了。”

邻居路过我家庭院,随意地朝那棵老柿树瞥了一眼,漫不经心地抛给我一句话。我愣住了。抬头,看到它那枯硬斑驳的树干,那万分羸弱的枝条,不由得鼻尖一酸,是何等的难过啊!

几月前,它便落尽了花叶,病怏怏的模样一直持续到现在。街坊四邻都来劝,砍了吧,留着也没什么大用。我的外祖父,对于这些建议,仿佛没有听见。他总是只身倚坐在树下,叼着旱烟袋,沉默不语。我明白,对于外祖父来说,这不是件容易的事。

幼时,曾偶然从乡邻的闲谈中得知,这棵老柿树源于婆老太,也就是外祖父的母亲。其时,不过垂髫儿童,具体细节已记不清了,只隐约忆起,似乎和婆老太的婚嫁有关。再见那棵树时,心中便添了几分敬意。“之子于归”的好年华也不必“桃之夭夭”,只一棵硕果满枝的柿子树就齐了。

一阵微风吹过,扰乱了我的思绪。闭上双眼,竟感受到了阵阵清幽的柿香,似真似幻。是了,每到深秋,柿子成熟的季节,外祖父便会摘下若干,放在檐下,露天晾晒,一些天后就成了香软的柿饼。那曾是外祖父和乡邻们辛苦劳作后的甜蜜犒赏,他们说,有了这柿饼,就有了干活的气力。又见那棵树时,心中便多添了几分喜悦,因为那柿饼,就是它对人们最纯美的赠礼。

记得也是在一个夜晚,星光飞溅,洒下些许的神秘。外祖父躺在老藤椅上,蒲扇轻摇,一边听着淮剧,一边向我讲着那些陈年往事。他讲到他漫长人生中最为坎坷的一段岁月时,显得异乎寻常的平静。他说,看到那青葱翠绿的柿树,便放下一切了,想想家中生活的重担,便没有时间来叹息、呻吟了。“生活哪有那么容易呢,但谁又不是这样呢?”那一刻,我望向外祖父,觉得他像一尊雕塑,睿智而又沉静。再看那棵柿树时,心中便多添了几分敬佩,那样富有深意的哲思,竟是从它粗犷的身躯上领悟的。

此刻……

我望向那棵落寞萧条的柿树,心中豁然畅快了许多。是呀,生老病死,本是人间常事;花草凋零,也不过是自然更替。其实,我们没必要在意那棵柿树如今的模样,因为,我们从它身上获取的,远比它本身重要得多。或许,它自身就不在意,短短数十载,它已经尽己可能,倾其所有了。

于是想起外祖父常说的一句话:“人呐,物呐,只要问心无愧,便不枉,来这人世走一遭。”老柿树,已是问心无愧了吧。

我的外祖父是地道质朴的农民,他口中说出的话,无非是生活经验告诉他的。可对他来说,老柿树远不只是一棵果植,它是情感的载体,是多年奋斗岁月的见证。

我想,老柿树最后存活与否,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长学问了!原来,真正的触景生情,只是在时光里淘洗出一段美好。原来,真正泰然的心境,是顺其自然怡然自乐。原来,逝者如斯,所以在路上,我们反倒要慢点,再慢点,走出无悔我们岁月的轨迹!

【篇二:处处留心皆学问】

自然的广袤,不是人可比拟;人生的奇幻,不是画可渲染;宇宙的雄阔,同样不是一幅照片所能了解的远景。博爱无边,人生无限,知识无量,但我们总缺少发现的眼睛,寻找“美的界限”。牛顿能发现地吸引力,是因为他有发现的视角;歌德巴赫能找到水的浮力,是因为他有对科学的探索。

唐宋诗人热爱自然,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暗示,他们初春留心的是燕子,暮春、初夏注意的是杜鹃、布谷……。周敦颐说莲是“出淤泥而不染,濯请涟而不妖”,是他注意领悟自然的魅力,“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无数的话语,皆露出了自然的美﹑发现的美。

有的人注意留心新旧社会的事,从对身边小事的思索到对人进化演变的遐想,他们都在关注着这个世界所发现的东西。老舍的《骆驼祥子》,从老北京下层人民生活讲起,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以祥子为代表,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就是因为他留心过去的世俗,才给人们展现出了如此锋芒毕露的现实画卷;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也是一部现时主义题材,给人的感觉也非同寻常……。就是因为寻找,就是因为发现,他们才能立于文坛最高端。

留心人生,我们更会找到“彩虹”,因为他让我们珍重的东西太多,古往今来,借鉴古人的事迹,取长补短,才会有我们今天的辉煌。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会成功?“处处留心皆学问”很对,只有深入的研究,留心的观察,才足以补充生活的漏洞。我们从呱呱坠地成长为一名青少年,如此的十几年光阴,有父母﹑老师的细心教育,更多的还是自己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吸收,善于悦纳。

五彩缤纷的世界,在于你﹑我﹑他的发现。不要以为,只有在枯燥的课本中才能学到深奥的知识;不要以为,只有每天和试卷、习题打招呼,才能学到知识;不要以为,只有每天让笔在纸上“狂舞”——才能学到知识。……

行动起来吧,生活中的学问处处可见,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相辅相成。

【篇三:小小鱼苗学问多】

小时候,我不懂小鱼儿是怎样被鱼妈妈生下来的呢?鱼妈妈一次又能生几条鱼儿?鱼儿又是否需要我们帮助繁殖呢?我又应该怎样帮助它?今天这个问题将被一一揭晓。

我与同伴一起来到田家湖——这里是专门帮助鱼儿繁殖的地方。我们打听了一下,就直接向人工取卵(精)的屋子,我们似乎慢了一步,精子已经准备完毕,我们来时正在取卵子,喔!原来卵子就是我们吃的鱼籽啊!工作人员对我们说:“取卵时卵不能沾水,如果沾了水,卵子就会马上死亡,取完卵后把精子和卵子倒在一起,加入生水再用羽毛轻轻搅拌,这样,就成了受精卵,卵受精后,再把它倒入孵化桶内,孵化桶中的水会把每颗受精孵分开,这样成功率要高一些……”啊!多神奇啊,多有趣啊!那可爱的小鱼就这样从受精卵中出来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看看刚孵化出的小鱼儿了!如我所愿,工作人员又把我带入了孵化小鱼的屋子,这屋子里有二十多个蓝色大桶,都孵化着受精卵,工作人员从一个桶中随意弄了一盆水,我认真一看,啊!这里竟有数不清的小鱼!他又告诉我:“这里有10万多条小生命呢!说实话,听到这个数字我很吃惊,这盆中的小鱼儿都这样的小,大约只有1?5毫米,而这个盆中竟有如此多的小生命,它们多可爱啊!”

【篇四:卖苦瓜的学问】

大家都买过苦瓜吧!我们往往问的第一句就是“你这苦瓜苦吗?”这可难倒了不少卖苦瓜的人了。答“苦”吧,也许买苦瓜的人怕苦,会立刻闪人;答“不苦”吧,也许买苦瓜的人喜吃苦味,也会立刻闪人。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到底怎么办呢?书上倒写过一种方法,把苦瓜分成两堆,吃苦的与不吃苦味的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有一次,我心血来潮地跑到一个老奶奶的苦瓜摊前,看她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趁着眼前还没有买主,我自作聪明地说:“老奶奶,您把苦瓜分成两堆吧,有人要苦的您就指这堆,有人要不苦的您就指那堆。”老奶奶只是笑了笑,没说什么。我却觉得其中定有玄机……

这时,来了个买主,问的果然是:“苦瓜苦吗?”老奶奶很慈祥地说:“颜色深的苦,颜色浅的不苦。”买主挑好苦瓜付了钱,满意地走了。不一会儿,颜色浅的苦瓜就卖完了。

我又劝道:“您只剩下深颜色的苦瓜了,再不分成两堆就不好卖了。”老奶奶还是摇了摇头,带着一丝高深莫测的微笑。

又一个买主过来,问的还是同一个问题:“这苦瓜苦吗?”老奶奶看了一眼剩下的苦瓜,说:“长的苦,短的不苦。”果然,买主立刻动手挑起来。不多时,摊上的短苦瓜也所剩无几了。

看着剩下的都是深颜色的长苦瓜,我没有再说话,心想:这回您再怎么卖呢?没有想到,当又一个买主问“苦瓜苦吗”的时候,老奶奶信心十足地回答:“硬皮的苦,软皮的不苦。”我暗暗佩服,可不是嘛,被太阳晒了半天,确实有很多苦瓜因失水变软了。

卖苦瓜的老奶奶卖完苦瓜,临走时对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你说的那个办法书上都写过,卖苦瓜的人都知道,而我的办法靠自己天天卖苦瓜总结的,只有自己知道。”

我忽然有所顿悟: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写成书,但是,我们却不能迷信于书,要通过实践来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卖苦瓜也有大学问,老奶奶经常卖苦瓜,把自己的苦瓜卖完当然是最好,这就需要有好方法,而这种方法就在不断摸索实践中得出。真是实践出真知啊!

【篇五:留心处处皆学问】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不解之谜,这个问题驱使着我已经两年了。

早晨,我拉开大厅的窗帘,发现我的仓鼠早已起来了。我心想:我可以去给它拿点食物。于是我就拿来了一盒瓜子,我将一点点的瓜子扔给它。它第一件事就是先观察一下,慢慢地接近食物,先用爪子碰一碰,马上躲开。等它知道这个食物没有问题了,才开始吃了起来。它吃瓜子的时候可爱极了,它用小小的爪子捧起瓜子,先用牙齿把瓜子的一周都咬一下,接着它再把剩下的壳咬下来,这样它就可以吃到瓜子了。

这个小小的试验告诉我它十分喜欢吃瓜子。可是后来当我又把小麦给它吃的时候,它却先把小麦捧在手上,再闻一闻,就像人扔垃圾似的把手里的小麦给扔掉,转身就继续去找其他东西。当我再一次把瓜子放在它面前时,它就像三四天没有吃东西似的跑我这儿来拿瓜子吃。

更有趣的是,每每一到中午,当我们开始吃饭的时候,仓鼠闻到了大白菜的香味,就会吱吱吱地叫个不停。有时它会从一个较大的呼吸处把头伸出来,咬这个呼吸口的一角。年复一日,日复一年,总有一个呼吸口上会留下被仓鼠咬过的痕迹。有时,仓鼠的小爪子会露出来,被我看到后,我总是会用小木棍去点它的手。这个时候,它又会吱吱吱地叫起来,有趣极了。

我为我的发现而感到自豪。

热门推荐
1我的自画像
2枇杷的秘密
3写腊梅的作文
4的游记作文
5新年的期待
6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7我与仓鼠的故事
8秋雨
9传承优良家风
10美好的理想
11夺食记
12童年,我们的世界
13给爸爸的一封信
14夏日的雨
15闹出笑话
16我们的新校园
17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去看待世界
18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
19母爱感动了我
20北风那个吹
21寻找生活中的“3”
22快乐放烟花
23雨中有一片晴朗的天空
24润物细无声
25我的收藏
26年味
27我心中最重要的那个词
28这天,我回家晚了
29唠叨妈妈
30妈妈的爱就是一道风景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