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五年级作文>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变化】

作者:胡子康

今年过年,一家人看着春晚,其乐融融。这时,爷爷突然说道:“小康生活,真好!”

我有些不明白:“小康生活是什么?”妈妈告诉我:“小康生活是一种生活层次,以前我们过的是温饱生活,就是那一种只要吃饱穿暖就好的生活。而现在的小康,就是在温饱基础上,还能够十分富足。”

还记得以前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吃鸡蛋。于是奶奶就把家里的鸡蛋全都攒起来。在我们回去后,每天早上煮个鸡蛋。还把多余的鸡蛋交给我们,让我们带走。到了现在,鸡蛋都不是什么“珍惜品”了,菜市场、超市随处可见。取而代之的是海鲜产品。

这时,妈妈感慨道:“十年以前,我们门前的路窄窄的,只能通过一辆人力车。在那时候,我们回家过年得走好几里路!最近几年,新农村开始建设,将原来的路修建得十分宽敞,每家每户前后都各有一个小院子,那条‘远近闻名’的臭水沟也被修建成了清澈见底的小河呢!现在回家,都可以直接开车进来,不用在坑坑洼洼的小路上,拉着旅行箱前行了。”

“是啊!”爸爸接着说道,“以前种植后,多余出来的地面无人管理,那里杂草丛生,而现在,家家户户都种上了绿树;以前坑坑洼洼的泥地,经政府修建后,变成了坚固的水泥地。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现在人人都步入小康。小康生活,真好!”

听着长辈们的描述,我从心底迸发出一阵感慨:“是啊,小康生活,真好”

【家乡的变化】

作者:苏欣怡

每年除夕,一家人吃完饭,坐在灶台前,点上蜡烛,聊着天,聊过去到现在的变化,聊一年来发生的事,我们小孩子就坐在凳子上听,听大人讲,但不说话。

今年,大人们又聊起来了。

奶奶:“几十年了,变化真大,屋后的河,十几年前还是一条泥河,污水河,家家户户的垃圾,污水都往河里倒,现在,两边有了堤坝,围上了围栏,水也清澈了,河里有了好多的鱼儿。”

爸爸:“是啊!十几年前羊肉节广场还是古木屋,现在,四周都建起了高楼,到了羊肉节,一些小贩都会在那里摆摊,现场烧羊肉,香味四溢,在以前,可不敢现场烧,要引起火灾的。”

爷爷:“年轻的时侯,拿着锄头种地,到了谷子成熟时才能分稻,一年要种两次呢,最后分到的稻谷也不多,是很辛苦的,很多人家饭都吃不饱。”

妈妈:“小时侯,爸妈也种地的,家里的米不多,父母要干活,所以让父母多吃点粮食,自己兄妹们就吃番薯,都要吃吐了。”

我不说话,心中却是惊讶,这几十年的变化可真大,所有的一切都变好了,五水共治,危房改建,一切都变好了,生活也变福裕了,家家奔了小康,听老爸说,认前太奶奶十分节俭,老爸想要一分钱买块棒冰都不肯,现在我们一天的零花钱都有好几块,真是天壤之别。今年,我们国家立志要全面发展,施行全面小康,决胜脱贫攻艰。

我们在不久的日子里,家家都过着小康生活,日子是甜美的,我们都是幸福的。

【家乡大变化】

作者:童成飞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虽然时间如流水般逝去,但是杭州的样貌也在一点一点的变化着。如今的杭州就像一只翱翔于天际的飞鸟,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在这几年里,杭州在科技和医疗方面的提升显而易见。杭州借助互联网工具,将医院的支付方式从现金支付变成线上移动手机支付。同时还通过百度、谷歌等搜索软件,将医疗资源借助大数据实现共享共用,让杭州人看病能够更加方便快捷。还有,现在杭州准备新增31个急救点,将急救半径控制在5公里以内;另外每5万人配置1辆救护车,使杭州人的生命健康又多了一份保障。

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以来的40周年中,杭州政府积极配合国家改革,不断改善着杭州的经济体革,使杭州的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与日俱增,为今后的经济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改革的一段时间里,杭州政府为解决商品短缺问题,打算通过逐渐开放市场,促进乡村城镇中企业的萌发。同时在农村启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的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发展和提升,还让农业的发展又往前了一步。在实行之后,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难题使杭州在经济方面又得到了很大的一个飞跃。

啊!我的家乡——杭州,你的变化可真大啊!

【家乡的变化】

作者:余映冉

这个春节,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老家度过的。

当车子驶入那平坦坦的入村大道时,我不由地想起了老家几年前的样子。以前,进入村庄只有一条脏而泥泞的小路,村里也没有停车场,车子只能停在那狭窄的球场上,然后从那坑坑洼洼、臭气熏天的臭水沟旁走过。而现在车子可以从宽而结实的水泥路上一路驰骋,直到家门口。

当然,变化最大的要数老家的房子了。原来那泥瓦房又阴暗又潮湿,整日见不到太阳,房子里的老鼠数不胜数,家具纵横交错,都可以与“猪圈”相媲美了。而现在的房子呢,是一座三层楼的小别墅,里面的空间很大,楼房也很高,家具也焕然一新:从原来的放冰块的木箱到电冰箱;从原来的蜡烛到现在的LED灯;从原来的黑白电视机到现在的55英寸的超高清彩色电视机……俗话说:人分隔三日就另眼相看,现在就连房子也要另眼相看了。

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开国大典到今天,已经走过了71个年头了,很多老辈都看到了中国的飞速发展:从绿皮车到现在的复兴号高铁;从拖拉机到现在家家户户的小汽车;从热气球到火箭……这些都在见证着中国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强大离不开百姓,而百姓也离不开伟大的中国,我们就这样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地走过了71个春秋。

【家乡的变化】

作者:周璇

家乡是每一个人记忆中最美好的地方,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美丽的家乡吧!有的人家乡在大都市北京上海,有的人在台州,有的人在温州等等。接下来就由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在浙江台州仙居,是一个因杨梅而出名,又有神仙居住的地方。家乡在我的心里一直以来都是在大山怀抱的小山村,那里有高山,有清清的小溪,溪里面小鱼儿自由自在的游,有石头和树木建成的房子,古色古香,让人思念至今。因为要修建水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小山村,来到的繁华的小镇上,现在我们住上了由钢筋和水泥建成的排屋里,生活条件变好了,各种设施慢慢也赶上了城市的步子。但记忆中的家乡,已经没有了。

今年过年,我们家住在新房子里,全家人一起坐在桌子上吃着年夜饭——火锅,欢声笑语,再加上晚上精美绝伦的春节联欢晚会,让我晚上乐的睡觉的时候都咧着嘴在那儿呵呵笑呢!

今年过年比较特殊,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不能像往年一样每天都要去走亲访友,只能呆在家里,用他们的话说,在家里呆着,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了。每天看着新闻里医务人员在抢救病人,真为他们担心,希望他们平平安安,也希望生病的人都能早日康复,和家团圆!

【家乡的变化】

作者:徐梓岩

小康是什么?爸爸说让我自己到村子里转转,用自己的眼睛来发现。

走在村里的水泥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映入眼帘的是家乡不一样的变化。家门口的小溪变了。溪水变得清澈了,水里的垃圾不见了。水里的小鱼小虾自由自在地游着,吸引来几只白鹭在水边散步。

脚下的水泥路通到村里的各个角落,以前那凹凸不平,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不见了。村里老街两旁的各种小吃店和小卖铺都换上了统一的招牌。沿街的河边也安装上新的栏杆,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以前破旧不堪的老房子去哪了?原来这些老房子都换上了新门,粉刷了新墙,屋顶换上了新瓦片。而且,有的墙面还画进行了美化。有画农民劳动的,有画鲜花盛开的,也有画庄稼丰收的。最让人欣喜的是,在一些画了画的墙边摆上木风车,石碾子,挂上了灯笼,新农村的气息扑面而来。

如果问我对墙上的哪幅画印象深刻?我一定会告诉你是那幅画在胡同出口墙上的画。画里是个小卖铺,里面有位和蔼的老奶奶,正笑眯眯地看着柜台前两个手拿糖葫芦的小朋友。这幅画一开始看到时我还以为是真的呢!

逛完整个村子,我的心里对小康生活有了概念。国家的好政策正逐步转变成村里的新变化,生活的幸福正洋溢在每个遇到的村民的脸上。

我想,这就是我感受到的小康吧。

【家乡的高速】

作者:支晨

寒假的脚步静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我们一家和往常一样,驾着车来到浙江嵊州过年啦!

对于家乡,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皎洁的月光,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更不是四周连绵起伏的山脉,而是在家旁边的一条高速。

为什么我偏偏对一条高速印象这么深呢?那是因为,以前要计划建设的时候,有很多房子挡住了,要拆掉,而我家也在其中之一。现在的新房子,还是我爷爷亲手建起来的呢!

从远处看这条“杭绍台”高速,仿佛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靠近观察,高速的倾斜面上,有些水泥露了出来形成了纵横交叉的结构;这些结构的空隙里,还长着许许多多的小幼苗,它们装点着高速,使满是土黄色的高速看起来更加舒适,更加美观。

从一端的楼梯上去,便可看到高速上面是什么。“杭绍台”高速还处于施工状态,时有一辆两辆装货车在高速上驶来驶去,协助施工。从高速上往下望,整个田野尽收眼底,远处的山,此时此刻也近在眼前了,“多好的景色啊!”我不禁感叹。

在回过神来,已是傍晚。“这么长的高速,他们得花多少精力去建造啊,干这个实在是太辛苦了!”我这样想着,慢慢地消失在黑夜里。

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这条“杭绍台”高速。

热门推荐
1写给时光的感谢信
2森林运动会
3可爱的大熊猫
4有你真好作文记叙文
5小松鼠偷椰子
6八年级语文作文
7窃读记
8辩论的靶心
9我最崇拜的人
10快乐,可以很简单
11最美的风景
12生活万花筒
13我喜欢的水果
14清与浊
15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16国歌博物馆参观记
17蚕宝宝成长记
18守诚立信
19定格在记忆里的画面
20知识滋润了我的心田
21榕树下
22那时花开
23雪魂
24拒绝支离破碎
25啊!爱我校园
26听风说话
27致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28普法教育读本读后感
29游橘子洲
30读《笨狼旅行记》有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