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三作文>刘邦的
刘邦的

【篇一:刘邦的】

刘邦这个无所事事的街头混混究竟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亡秦称帝、一统华夏的?

这,背负了百万亡魂,一言难尽的心酸奋斗,数十次死里逃生。经历了这些,才有资格坐上万人之上的王位。

刘邦的奋斗史上有五大亮点,无一不是助他成王的原因。

第一,龙种之说。若是子从父姓,刘邦应姓龙才是。虽为传说,可偏为当时众人皆知的传说,从而极大地建立了刘邦的威信,使得他在初出之时颇受景仰,信者众多。而后有赤帝斩白帝之说、龙颜之说、龙舞之说,更是顽固了刘邦在百姓心中的汉帝地位。

第二,仁过项羽。为了复仇,项羽在青史上添上的几笔无一不令人惊恐。先有活埋二十万秦卒,一日屠城弑千人,后有火烧阿房宫,欲煮刘太公。而胜者刘邦听从大将张良萧何,先有放逐秦卒,后有安民“军三条”。——暴君仁君,百姓自是向着后者。

第三,嬉皮厚黑。人云:嬉皮士的风度就是见机行事。这句话,用以形容刘邦真是再恰当不过了。见强人低头,原是刘邦的长项,没什么难为情的,一见有性命之危,双膝一曲就给项羽跪下了。保命还不够,又凑着脸皮和项羽结为异姓兄弟,保管他听得舒坦,想得缺点心眼。结果呢?乌江旁,笑到最后的还不是刘邦。

空言万钱,骗得吕雉自投怀中,这是厚黑学著名的典范;项羽欲煮刘太公,刘邦笑谈分我杯羹,惊得项羽没煮成太公,耍赖皮耍精了,也是一种本事。

第四,戮一人而千万人惧。称帝之后,刘邦的恩人丁公闻讯赶到朝廷,盼着刘邦封他个一官半职,可刘邦动了动眼皮,一挥手,丁公的脑袋就咚得掉了下来。罪名:各为其主。

第五,大斩功臣。刘邦称帝后仍有一迹在史上赫赫有名,即是假令诸侯,真斩功臣。先有诛韩信震天下,期间功臣数位死不瞑目,后有萧何恶己名声只为存活。无毒不丈夫也,刘邦也知其精髓。

总之,大汉还是被刘邦建立起来了,他也以汉帝之称留名青史,至于是美名或是丑名,各有异议,那就借一句出自他人之口的评说结尾吧:刘邦也算是完成他的历史使命了。

【篇二:评价刘邦的作文】

最近一直在读汉代风云人物。不得不提的就是刘邦。当然提刘邦不得不说项羽可项羽毕竟不是汉代人。

但话题就是由项羽引起。一直以来,我都很崇拜那些攻城略地的英雄,或是创造新时代,引领改革的功臣。虽然他们的结局和命运不好,但是历史的发展他们起的作用堪称奠基,只是最后的功成名就者将他们抛在功勋之外,然历史不会忘记,士人更不会忘记。很多时候,就是一种信念和价值成就了一种永恒,虽死无憾。譬如商鞅,比如项羽。我总是固执的认为没有商鞅的变法,不可能有秦的强大,很难出现秦的统一。没有项羽,强秦也很难被击败。项羽这个人学读书,不成,学武功,不成,学兵法,又不成,好在天生神力,勇猛无比,所以你看项羽打仗,很少讲究兵法,就是一个字,猛,或者杀。刚性十足。敢于冲锋陷阵,什么阵法,什么兵法,都统统一边去,我项羽就是带人直接杀。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被韩信十面埋伏消灭,被五人分尸。

反观刘邦,没有打仗,没有冲锋陷阵,没有前敌指挥,司马迁的评价是好酒及色,就是爱喝酒,喜欢女人。临阵打仗,所作的就是一件事,问张良,问萧何,问韩信,我该咋办啊?你们告诉我。

就是这样一个好酒及色的人,进入关中,秋毫无犯,约法三章,深得民心,当然都是大臣出的主意,问题是刘邦听啊,采纳啊,知道自己的弱点,那就好好的听人才的话就好了,刘邦聪明的。从鸿门宴之前的反应,从刘邦听萧何的话,甚至不知道韩信为何人的情况下,都拜其为大将军,三军总司令。你说刘邦的知人到了什么程度。

创业阶段的刘邦就是这样。因为业未成,只得依靠人才,自己不如人才。一个领导不是专业技能好,而是善于调动属下积极性。掌控全局,意志坚定。而作为领导,除了最高层的统治者,在守江山,余者皆在创业。

很幼稚的一句话是领导的意思是……这个领导今天是,也许明天就不是了。不是最高统治者就别把自己看的那么重,因为,永远在创业。

刘邦问的是人才,不是找人就问,这也是他的高明之处。

所以好的领导千万别说,我的意思是……我想……这样的集体不会有真正的活力,首先你要的是人才,其次,你才有发展的可能。

当然,刘邦的快意骂人,流氓习气,也不是一般人学的来的。真正做到能屈能伸。

刘邦,活得快意!

热门推荐
1我的童年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3黄水一日游
4美丽的春姑娘
5老师,我想对您说
6我是妈妈的小田螺
7青春理想
8我的青春里有你的笑
9最美的人
10我的新朋友
11牛肉酸辣粉
12生活因爱心而精彩
13在“碎片化”的生活中追求“完好”的梦想
14阿秋
15家乡给我的思念
16咔嚓,吃饭全家福
17我眼中的雨果
18武林高手
19惊魂一日
20人性的突围
21以考试的作文
22简单爱
23全能偶像——罗志祥
24寒假的精彩
25似水年华,有你相伴
26我的家
27爱在旅途
28游子吟改写
29家乡的小河我的最爱
30母亲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