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真正的才华
真正的才华

【篇一:真正的才华】

在微信里看见一位同学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迎春晚会上的演出,琵琶音美轮美奂,让我有很多感触,为什么她会在那里,为什么取得如此的成绩,为什么她如此有光芒?亦舒说:真正的才华如火焰般难藏,总会燎原。

小时候她顽强,不服输,喜欢挑战,喜欢敏锐而快速的思考问题,她优秀却不冷傲,无意中吸引了一批人在身边,也有的同学说:怎么是她?怎么又是她!但没有嫉妒,只有服气。只有欣赏,只有靠近。大了再见她,她的气质与谈吐让她自带光芒,尤其是她的谦逊的微笑,但当她说出自己目前的打算和正在做的事时,又是那么的笃定和信心满满,让人感觉在她的心里没有失落、失去、和失败等阴暗一面,只有能带给你阳光美好的东西,她对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能让人自惭形秽,觉得自己的格局如此的渺小,真是弱者容易软弱,正如强者容易坚强。她的演出非常的成功,我不禁为她鼓掌,不止为她,也为我找到了生活的定位,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什么能成就才华,什么是真正的才华,我想是对美好事物自始至终的相信,不懈的追求。

王蒙说:自己丰富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自己坦荡才能逍遥地生活于天地之间。希望我们都能拥有真正的才华!

【篇二:真正的“实心人”】

三毛曾在文章《空心人》说过,“所有的人,起初都只是空心人,所谓自我,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全靠书籍绘画音乐电影里他人的生命体验唤出方向,并用自己的经历去充填,渐渐成为实心人。”纵观当下,填满我们的往往不是真,善,美,而是冷漠,忽视与旁观。

同情心日益消逝,比起帮助,人们似乎更偏爱旁观。记得前些年曾见一条报道,大致内容为一男子家中着火,邻居没有没有报火警求助而是拍下男子在窗边被火烧的惨状甚至传至互联网。点开视频,心猛地一揪。熊熊烈火已然吞噬了里屋,男子被逼到窗边,火苗却穷追不舍。他死死地攥住防盗栏,面目狰狞,口中不断发出痛苦而凄惨的哀嚎,他呼喊着向邻居求救,邻居却只是冷漠地站在一旁,旁观着,拍下了男子的惨状,甚至传到网络上。一条宝贵的,本可挽救的生命,就这样,在邻居的冷漠下,烟消云散。这是何等的可怕!一个人丢失了同情心,他的生活会是多么冰冷!善良与同情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它让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温暖与爱。

一个缺乏同情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我以为,那是一个血腥、暴力的世界。当年日军侵华,犯下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这难道不是缺乏同情、善良所导致的残忍吗?让善良与同情代替残忍与漠视,来填充自己吧!

价值观的逐渐淡化,人们变得自私少了大志与大求。古有“割席断交”。管宁因与华歆价值观不同,一个爱读书,不贪不义之财;而华歆却想着不劳而获,升官发财。道不同,谋不合,最终管宁选择把席子割为两半,以表两人断交。古人有此觉悟,现代亦有如此之人。居里夫人有大志,有大求,她崇高的价值观使得她在科学上创造了卓越的贡献,使她的“美丽”跨越千年。

反观当下,我们中的大多数,都缺少信仰。似乎人活着就是为了买房买车,升官发财。我们的价值观中,都少了一分“大”。何为大?大我,大志,大求,我们正渐渐抛弃这些可贵的东西!让大我与奉献代替小我与自私,来填充自己吧!

愿我们永留着人性的美好,去充实自己,丰富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实心人。

【篇三:真正的成全】

我的房间的门自上初中以来就经常关着,我变得成熟,我独自在房间中学习、努力,刻意与父母隔离,不让他们进入,这一关就是一年多。

也或许是因为我们缺少了交流,彼此产生了不愿捅破的隔膜。母亲总是在各个方面“为难”我,又是不允许我干什么事,我希望她能完全同意的事情母亲也总表示不满。我希望她成全我的一切要求,无奈,事与愿违。

时间已悄然来到十点多,外面黑漆漆一片。居民楼中已只剩几处地方依旧亮着灯光,我突然想到早上因为与同学们肆意哄闹,把校服大外套的校徽来了个脱离本体,那皱巴巴的校徽一从校服上掉下来,我便觉得更加失色。再看蓝黑色的校服,明显少了一块。我急忙拿起外套和脱落的校徽气势汹汹地找到正在写工作报告的母亲,要求她帮忙把外套修理好,虽然并不愚蠢的我知道明天补好不过是奢望罢了。再说母亲忙于工作,天又晚了,哪有时间成全我,便也不指望,面对几乎没说几句话的母亲留下几项命令的话,便走回房间。关上门,抓紧时间整理书包。揉一揉睡眼惺忪的眼睛,趁着还没十一点,睡觉去了。

那晚,我心情繁重,不知道如何跟老师解释这件丑事,一时半会睡不着,我却不清楚有个人一直在陪伴着难以入睡的我,她或许在默默成全……

第二天早晨,吃完早饭,我见到了眼中略有血丝的母亲,也没太多注意。母亲帮我把书包背好,叫我穿上校服,一个字也没说,照例送我出门。我下意识地看了看自己的可怜校服,才意外地发现它已经完整了。校徽被人用蓝色的线仔细地缝了上去,那一针一线,都是被人用手不间断地缝补上去的,很精致,也很默默地成全了这件校服,使它完好如初。很难说,此时的校服与之前的有什么区别,但我却在细微的针线中看到了我母亲默默无私的成全。她成全了我的要求,就像往常她也成全我一样,只不过此时的我才慢慢发现。

对于我,母亲默默的成全才是真正的成全,无需矫揉造作,也不必大张旗鼓地成全。无论你在哪儿,有一位母亲总在背后,我不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惭愧不已,而正是这样别样的成全,给予了我启示。

我不禁对于母亲这种形式的成全肃然起敬,便欲转身,敲门以示感激,我知道为我开门的一定是母亲,因为她懂得如何真正的成全。

【篇四:什么是真正的善举】

今天,我们做了一篇阅读《两个善举》,很受启发。

第一个善举:作者带儿子去放生乌龟,结果被制止。那里人说放生乌龟的太多,把水弄混浊了,破坏了生态平衡。

第二个善举:儿子看到有人割芦苇,也上去制止,结果工人说最近闹鼠灾,割掉芦苇,是为了让老鼠没有食物吃。

这两件事让我明白了:有些善举,看上去在行善,其实不一定,还有可能帮倒忙。而有些行为,看上去挺不合理,但其实对大家都有利。

比如:疫情期间,我们中国人都居家隔离,没事不出去,出去就戴口罩。这样会有效隔离病毒,保护自己和他人。所以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这就是善举。

美国人却不是。他们只要自由,反对居家隔离。还说只有生病才戴口罩,可检查之前,谁知道你有没有感染新冠病毒?所以美国确诊人数全世界第一,也就好理解了。美国人对自己的善举——自由,害了自己也害了别人。这是对大家不负责,对全球人作恶。

善举,有时看起来并不友好,甚至很严厉。但都是为了我们好。比如说:不许酒驾,不许闯红灯,不许抄袭…全是善举。

这让我明白了评判善举的标准,就是看对公众是不是有利;而不是只对自己有利。

【篇五:读经典,让你遇见更有才华的自己】

一位年轻人很仰慕杨绛先生的才华,在高中毕业时给杨绛先生写了一封信,信里倾吐了生活的不快以及人生的迷茫。杨绛先生回信了,信里除了对年轻人的鼓励和激励以外,其实就是一句话,谦卑而不客气:你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在这流行快餐文化的时代中,越来越少的人会放开身边五光十色的各种娱乐而去细细地品读一本经典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因为经典是家园中的砖和瓦,是家园中的阳光与雨露,是家园中的花草与树木。可以说,没有经典,我们无法搭建自己的家园。经典中的世界五光十色,经典中的知识包罗万象。经典中有人生百态,经典中有异域风光。经典中的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丽雪景;有“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坚强不屈;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母子亲情……经典中有着太多太多,而这些都是我们精神的食粮,都是我们塑造一个更有才华的自己的必需。

就像老舍的《骆驼祥子》:随着祥子的买车、卖车,从一个高等车夫到社会废渣的转变,暂时的压抑化为永久的沉寂,祥子像一粒浮尘似的就被社会淡忘。在最后写到:“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祥子——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读者们关心的可能不再是祥子的最终结局,而是对其精神的深深反思,再联想到自己。而后,帮助我们塑造一个更有才华的自己。

可当今社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对孔子、孟子、庄子不甚了解,却对当代流行小说了如指掌;放假,人们手里拿的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平板电脑;我们通过《还珠格格》来认识清朝,我们通过网络来认识世界;我们整天在匍匐在成堆的书中,抱怨这万人挤独木桥的乏味生活,却忘了曾经连书都买不起的年代;我们眼中的经典便是郭敬明的散文,韩寒的小说,李敖的言论自由……

中国经典已经在慢慢被人们淡忘了吧!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有志者,在跟风的同时,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吗?如何发扬光大曾独领中国数千年风骚的中华经典,不也是每一个有志的“弄潮儿”应该仔细思考的吗?

又是一年春柳绿!但愿人们少看些网络小说,多看些经典名著;少看些浮夸的电视剧,多看些具有真实性的历史文籍;少听些流行,多看些京剧——

龙应台曾经对她的儿子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儿子,我让你用功读书,不是要你与别人比成绩,而是想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可以选择更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你的工作有意义,你才会感到开心;你的工作让你有时间,而不是剥夺你的生活,这样你才会有尊严,如此,你才活得开心。

所以,读经典吧!品着书香,读着经典,让你遇见一个更有才华的自己!

热门推荐
1成长从不怕开始
2那一年春天的歌
3我第一次洗碗
4向你介绍我
5生命的跳动
6清明节忆外公
7拔牙
8我敬佩的同学
9一场精彩拔河比赛
10将跳跳糖进行到底
11我的新语文老师
12眼神
13备舌战惠德堂
14神奇的胖大海
15老师是本书
16家中的客气话
17窃吃记
18邻居家的小狗
19快乐的一堂课
20小草赞
21未来
22感悟自然
23《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诗歌
24美丽的云龙湖
25迪士尼之旅
26冬日暖阳
27温暖2019
28那一刻我的心温暖了
29妈妈并不平凡
30挂牌仪式讲话稿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