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古井中风帆依旧
古井中风帆依旧

【篇一:古井中风帆依旧】

“黄旗山顶挂灯笼,海月风帆在井中。”诗句中提到的“海月风帆”,就是市里小有名气的“海月岩”。地方不大,风景却很有韵味——也是东莞的旧八景之一。

正门有一块大岩石,上边刻着三个大字:海月岩。字体苍劲而有力,在岩石赤红色的映衬下,显出了岁月的沧桑。

海月岩里有一山一水,山曰“金牛山”,湖曰“南湖”。金牛山不高,但是层峦叠翠,一眼望上去,那片绿就溶入了眼里;这样一个绿的天堂使鸟儿们很安心,于是,从叶隙中细细的、似乎是被什么牵出的鸟啼声也就显得格外地悠闲清脆。树下,常有几朵小小的蘑菇,它们在树荫的庇护下静静地生长着,那么安然,是因为这棵给了它们保护的大树;树干上总有几只斑斓的小虫,它们安静地趴在树干上,在等待着一次的蜕变,由叶隙中透下的阳光暖暖地照在它们身上,在它们的梦里,一定也洋溢着这样暖的阳光。

山下沿一条小路往上走,在半山腰的地方,有几尊名人塑像,像关云长、孔仲尼、五柳先生等,都有解说,这里且不说它;比较神的是这里有一个凹进的洞,洞中有一口井,流传有一个故事:

从前涌口村是一片大海,居住的人都靠打鱼为生。一次一个渔夫出海打鱼,将有半月了依然不归。其妻登上金牛山,想从高处眺望夫君,走至半路见到一口井,遂俯身欲汲水,却于井中见其夫乘一小船,平安无恙,故跪地谢神恩。下山后同村人一讲,人皆引以为奇,想是神仙显灵,自此每天都有妇女到山上井边,希望看见出外打鱼的丈夫。

传说如此美好,这口井的名字就叫“望夫井”。那位妻子看到的丈夫也许只是她因为思念而产生的幻觉,不过无论怎样,井中的情景能让她不再忧心度日,也多了一份平静的等待。我也常常往井中探看,却是黑漆漆一片;于是便没有“跪地谢神恩”。

与金牛山对面的是南湖。这里每年都会举行龙舟赛会。五月初五端午节那天,人们就纷纷赶来,有的围在湖边,有的到湖中心的小岛上,有的在九曲桥上——都是看比赛的。咚咚的鼓声响起,龙舟在这声音中飞快地滑过湖面,队员们咬紧牙关,手上抓着桨狠命地划;在船头擂鼓的一脚踏在船沿上,两手握槌狠命地敲,并且“嗬嗬”地吼着壮气。人们给船员们呐喊加油,小孩子就不厌其烦地,在人群中像鱼一样挤来挤去,追赶着龙舟,乐此不疲。最特别的是比赛结束后赢的一组要故意翻船,落水声越大越好,人们听到一声“扑喇喇”的落水声后,一起欢呼起来。

海月岩不是最美的,但是它像一位老人,见证了东莞的变化,岁月给予它的是不变的沧桑和足够的韵味。它会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伊甸园——即使多年后,古井中,风帆依旧。

【篇二:扬起风帆】

蔚蓝的天空下,层层海水拍打着礁岸,时而几只海鸥、海燕掠过海面,款款海风的轻抚下,小船儿自豪的摇摆着身体。

曾记得,她,扶着我从跚蹒学步到踏实脚下的土,她用她甘甜的乳汁滋润了我蒙昧的心理;她用她动人的歌声陶治了我幼稚的心灵。让我的精神有了坚定的支柱,让我的灵魂有了一个温暖的归宿。

曾记得,她,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我独自一个人躲在阴暗处,孤独的哭泣,想逃避生活的压抑的时候,她送来一些点心,并慈祥地倾听我悲伤地诉说心中的不平。她擦干我稚嫩的泪与我品尝那份酸涩的滋味,让我不再想悲伤,静心地听她讲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她又带我神游了天下名景,领会了泰山之雄,黄山之险,西湖之柔,桂林之美,我能赏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那份美丽。

曾记得,她,像一位母亲,从我第一次启蒙,她教给我怎样做人,怎样在世间立足,她让我品尝到人间百态,世间真情,她教会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志向,她教会我,自信就有希望,奋斗才有力量。她陪我早面朝阳,夜入梦乡,我的身上都是她所给予的力量。我想,我的一生是离不开她。有了她,我不再迷惘,有了她,我有了奋斗的理想。她像一位母亲,给我无尽的关爱,她用她的心血造就我今日的辉煌。

书,我这位忠心的朋友,我是一刻也离不开她。哪怕是一会儿,我的灵魂就像没了依靠一样。

现在,我的朋友用知识为了酿出一片海洋,用知识为我造出一只坚固的帆船。

望着这片蔚蓝的海洋,海燕正在搏击着风浪,此时,我心潮澎湃,在天边的海平线,我知道那里有书为我建造的殿堂,是啊!该是现在,拿起船桨,扬起风帆,向着太阳的方向……

【篇三:理想,推动现实的风帆】

鹰,因为羡慕蓝天的一望无际,白云朵朵,鼓动双翼,奋力飞翔,于是才有了苍穹下悍猛的勇士。

鱼,因为仰慕大海的浩瀚无边,浪花层层,舞动鳍尾,努力遨游,于是才服大海中活跃的精灵。

岩下的鹰,池里的鱼,因为它们敢于挑战现实,向理想奔去,才拥有自己的一片辉煌。

现实是块玉。玉不琢,一不成器。而理想就是神奇无比的刻刀。只有独具匠心的人才能用这把刻刀雕琢出举世无双的美玉。

现实是匹布。布不裁,不成衣。而理想则是威力无穷的剪刀。只有胆大心细的人才能用这把剪刀裁出精美绝伦的衣衫。

现实是袋面。面不做,难成馍。而理想就是制馍的各种器具和佐料。只有辛勤劳作,肯用脑了,肯花心思的厨师才胡做出枣馍、肉夹馍、卷心馍等各种各样美味的令人垂涎不止的馍。

现实是枝竹。竹不雕,难成笛。而理想就是把竹变成笛的工具。只有技艺精湛,耐心仔细的人才能做出好笛子。才会有如高山流水般的韵律从笛孔中涌出。

现实是堆冰。冰不做,就难成美味冰琪淋。而理想就是一强神奇的冰琪淋机。只要花点心思,来点创意,细细调和,就能吃到可口的美食了。

现实也是一副牌。不在乎你拥有怎样一副好牌,而在于你怎样把一副烂牌打好。

现实是根是本,理想是枝是叶是花是果。现实之中,常有顺境逆境;为人处世,常有悲欢离合,就如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此事也古难全。把握现实,追求理想。不要把理想与现实对产起来,因为它们是一体,相辅相成。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你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契合点的。

理想是推动现实的风帆。为了理想,才成就了秦皇一统天下的丰功伟业;为了理想,才成就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踏进中原,扩展疆土的历史;为了理想才成就了想想界的大飓风――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为了理想才成就了“中国无油之国”喷出了石油;为了理想才有了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功绩;为了理想才有了中国女排奥运会场精彩的一搏……

现实可能残酷,但理想并不渺茫。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没有人会永远停泊。理想便是推动现实的风帆。

【篇四:南唐古井】

在年均温愈来愈高的古城南京中,坐落着一座清凉山。公元945年,一口将与这古城一同经历史洗礼的井被挖掘于山腰。井名南唐古井,又称还阳井。

古井直径不足一米,深十二余米,井上于1982年建井事一座,亭顶是最可见的六角形,正上方设一口与讲口等大的圆孔,使天光落入井中。在这看似平凡无奇的井周围生长着一棵棵参天古树,其年龄或许比这井都长上几旬。这样的一口井可以幸运地于历史长河中保存至今,必定是人类文明的一处珍贵足迹。

南唐古井是南唐中主李璟避暑于山中的饮水之源。相传,此井之水,水质清冽,甘醇爽口。更神奇的是,常饮用此井水之人,可以由白发变育丝。可如今对普通人而言,这井的功效已无法考证。仅仅是在其中发现了较多的人体所需成份——锶。偶有清凉寺的僧侣从这边路过,也都“不带走一片云彩”。其井或许早已对当今的社会毫无影响,不过是一处可以引发思古之幽情的古井罢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愿意徒步登山并根据模糊的指示牌来此的人已经不多。南唐古井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虽偶有游人一二,但也不过是在栏杆外远观其斑驳印迹,那井盖也永久上了锁,只静静与一草一木诉说当年的艳奢繁华。

热门推荐
1摘草莓
2最美的存在
3高风亮节鲍叔牙
4爷爷用微信给我发压岁钱
5让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6切西瓜
7数字陷阱游戏作文五年级
8百变“小布丁”
9那一刻,我成功了
10素材
11我最敬佩的人
12多一些童真
13抓蟹乐
14我的大树
15我的乐园
16诚信是做人的根本
17校园的五月天
18最美的青春
19难忘的足球赛
20老师,您辛苦了
21老师,您好
22如果电器没有了
23假期里难忘的一件事
24二十年后的同学聚会
25军训日记
26遇见碎片般的生活
27那声音,常在我心中
28军训日记
29共享时代需管理需改善
30母鸡萝丝去散步看图写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