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四年级作文>巧辨好坏生鸡蛋
巧辨好坏生鸡蛋

【篇一:巧辨好坏生鸡蛋】

我家冰箱里长期储存着从乡下买回来的土鸡蛋,鸡蛋在不断地被我们消灭,又不时有新鲜鸡蛋被添加进去。由于无法把新的和陈的鸡蛋严格地分开,往往造成少量的鸡蛋坏掉,这可为难了我的老妈,只要是打鸡蛋时就要一个一个的检验,免得一粒老鼠屎坏一锅汤。检验的程序就是准备两个碗,一次打一个鸡蛋在碗里,是好的就倒入另一个碗中,是坏的就倒掉,把碗洗干净再检查第二个……打多少个鸡蛋就要倒多少次,很是麻烦。

一天傍晚,妈妈像往常一样在为我们准备晚餐,我坐在饭桌前没精打采地等待美味佳肴,无意之中拿起桌子旁边篮子里的生鸡蛋玩弄起来,把鸡蛋放在手心搓呀、抛呀,放在桌子上滚呀、转呀,然后对着灯光照起来。诶,我惊奇地发现在灯光前,有的鸡蛋是淡红色,很透明,有的鸡蛋是半透明状,里面有大小不同的黑点,而有的鸡蛋却透不过一丝光亮,一片漆黑。我不禁思考起来,为什么在光线照射下,鸡蛋有着如此大的区别呢?

我开始怀疑我发现的不同跟鸡蛋的好坏有关,希望妈妈帮忙求证我的怀疑。我把经过对照的鸡蛋分为三类,要求妈妈分别进行检验。首先检验的是透明的鸡蛋,打在碗中蛋清晶莹剔透,蛋黄厚实浑圆。其次检验的是有黑点的鸡蛋,蛋黄和蛋清不是很分明,有蛋黄粘在蛋壳上,黑点越大的粘得越厉害。最后检查的是不透明的鸡蛋,打破鸡蛋,没有了成型的蛋黄,流出黄色的液体,看来蛋黄分明是散掉了,鸡蛋还伴随着难闻的臭味。

“哦耶”,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手舞足蹈,喜笑颜开,我知道很有可能找到了一个检验生鸡蛋好坏的办法,妈妈却显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好奇地盯着我,我没有把我在电灯下照鸡蛋的事告诉她,只是跟妈妈说,以后打鸡蛋时就由我来检验吧。在以后的几次检验中,我毫不费劲地就分辨出了好蛋坏蛋,我的检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论证,居然没有一次误差。我把我的检验方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再也不用为识别好坏鸡蛋犯愁了。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有惊奇的相遇,只是我们是不是在意它、发现它。

【篇二:鸡蛋浮起来了】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有趣的事情会发生。比如,雨后会出现彩虹,用放大镜可以点火,鸡蛋会浮在水面上。很奇怪吧!鸡蛋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一讲这个科学小实验吧。

首先,准备一个鸡蛋,一包食用盐,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最好是大一点,装得下鸡蛋。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让我们走进小实验吧!

第一步,先往玻璃杯里倒入2/3的清水,再把鸡蛋放入到杯子里。你会发现,鸡蛋毫不犹豫地沉了下去。

第二步,将食用盐放入含有鸡蛋的水杯中,然后不停地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盐。尽管杯子底下已经结了厚厚的盐巴,这时候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

第三步,把杯子放在热水中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盐慢慢地融化了。这时还可以往里面再加盐,又不停地搅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居然慢慢浮起来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在水中加盐加热了以后,鸡蛋就会浮上来呢?妈妈告诉我:水是有浮力的,只有密度比水小的物体能够浮起来。鸡蛋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一点,所以会沉下去。向水里加盐就是增加了水的密度,但是当盐加的不够多,鸡蛋还是没办法浮起来。只有加热后,溶解更多的盐,密度变得更大,比鸡蛋的密度还要大时,鸡蛋自然就浮起来了。

原来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呀!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去研究探索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三:鸡蛋起床记】

临近放学的时候,老师笑盈盈地对我们说:“今天回家后,大家要做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顿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一轮起来:“天呢,鸡蛋居然能浮起来?”“这怎么可能?”“鸡蛋真的能浮起来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做一次研究的吧。

实验需要的材料包括:一只生鸡蛋、一杯温水、一袋食盐、一根筷子和一把勺子。万事俱备,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就像一位潜水运动员一样缓缓沉入水底,一动也不动了。

接着,我向水中加入了第一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鸡蛋就像个醉汉似的,晃了晃身子,又躺在杯底“睡大觉”了,完全不理会我。我有些困惑了,心想:这鸡蛋怎么可能浮起来呢?实验能成功吗?

然后,我又向水中连续加了几勺盐。当盐纷纷散落在水中时,就像白雪纷纷扬扬。我照旧快速搅拌了几下,让盐快点溶解。鸡蛋在杯中跳起了“圆舞曲”,终于要“起床”了!旋转了好多圈后的鸡蛋就像一枚导弹似的直立在了水杯的中央,忽上忽下,形成了悬浮的状态。

最后,我再次向水中添加了更多的盐。水开始变得混浊了,鸡蛋也好像受到了某些外力的作用,一点一点地向上浮。我则在一旁加油鼓劲。眼看鸡蛋已经在水面上露出了“小脑袋”,身上也沾满了小气泡,就像穿了一件珍珠编织的外衣。我忍不住用手指案按了按它,鸡蛋没下沉多深,又猛地弹了回来。“呵呵!真是有趣!”

做完实验,我一脸疑惑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原理啊?”爸爸笑嘻嘻地对我说:“这是因为生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会下沉。往水里加盐,也就增加了水的密度。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浮起来了。”

真实太奇妙了!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勤于探究,就会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四:煮鸡蛋】

今天,外面下着小雨,天气有点冷。我一掀开被子,就觉得凉飕飕的,我好想待在被窝里不起来啊!但是今天爷爷要教我怎么煮鸡蛋,我还是咬咬牙起床了。

我洗好脸,就急急忙忙地奔向厨房,心想:煮鸡蛋是怎么煮的呢?我煮的鸡蛋会不会香喷喷的呢?

开始煮鸡蛋了,爷爷在旁边教我先把鸡蛋洗干净,再将锅子里放一些清水,然后把鸡蛋放进锅子。由于我从没煮过鸡蛋,一不小心水花还溅到了我的身上。我小心翼翼的,盖上锅盖后,我打开了煤气灶,等上六七分钟,就OK了。

煮好鸡蛋后,爷爷让我等凉了才能吃。只等了一会,我就迫不及待地剥起了鸡蛋,吃着自己煮的鸡蛋,感觉真的好香啊!

【篇五:可恶的鸡蛋】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试验——捏鸡蛋。我们先请赵金晶同学牛刀小试。”杨老师中午宣布道,见她笑眯眯的,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会是笑里藏刀吧。

杨老师像变魔术似的从盒子里取出一个鸡蛋,认真公布:“一定要遵守试验规则:1、用一只手的手掌心和手指紧紧捏住。2、不能让鸡蛋碰到坚硬的物体。3、不能用两根手指拧。”话音未落,赵金晶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冲上讲台。她拿上一个鸡蛋,胸有成竹地捏呀捏。慢慢地,只见她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手上青筋暴起,咦?怎么这样都捏不碎这可恶的鸡蛋?嗯,肯定是赵金晶个子太小,没有多少力气,连鸡蛋都捏不碎!

杨老师仿佛是我肚里的蛔虫,第二次请了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同学——戚应睿。“嘿嘿,这下可恶的鸡蛋马上就要碎喽!”我窃窃私语,话虽这么说,但我还真为这鸡蛋捏把汗!

戚应睿雄纠纠气昂昂走上讲台,他握起那枚鸡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用劲捏。我闭上眼睛,等待那一声清脆的破裂声。但过了好一会儿,那破裂声始终没有传入我的耳朵。我睁眼一看,惊呆了!戚应睿面红耳赤,但那鸡蛋却完好无损呢!我觉得好奇怪呀,他那“九牛二虎之力”使到哪儿去啦?

接下来杨老师又请我的好朋友黄斐凡上台捏鸡蛋,结果可想而知了,她的手都捏得发白了,还在微微颤抖呢,可那圆溜溜的鸡蛋却像一块坚硬的小石头,毫发无伤。那可恶的鸡蛋似乎还在嘲笑黄斐凡:“就你这点儿力气还想捏碎我。休想!哈哈哈~”

这是为什么呢?我和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杨老师告诉我们: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位。人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一个小鸡蛋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科学真有趣呀!

【篇六:姥姥的鸡蛋筐】

说到姥姥,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个年岁已久的鸡蛋筐。

我已记不清它是何时出现的了,但它的样子却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它是塑料制成的,除筐沿是深绿色外,其余部分都是浅绿色的,我之所以记得它,是因为姥姥每次都用它给我送鸡蛋。

我的姥姥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房前有一块空地,姥姥留出了一部分养鸡。所以,我是吃着姥姥家的鸡蛋长大的。后来,姥姥年纪大了,便不再养鸡。有一天,姥姥在我家吃饭时,我无意中说了句“超市卖的鸡蛋就是不如姥姥家的好吃”。当时的我,完全没想到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会因为一句无忌的童言重新养鸡。

就这样,我又吃到了姥姥家的鸡蛋。每次估摸着鸡蛋快吃完时,我都会把那个装鸡蛋的筐从冰箱中拿出来,仔细地数着里面剩下的鸡蛋的个数,因为只要鸡蛋吃完了,我就可以去姥姥家,小时候的我,对农村的广阔天地总是情有独钟。

又一次数鸡蛋时,我在筐底发现了100元钱,它被叠得整整齐齐,看起来不像是落下的,那是谁放的呢?

再一次去姥姥家,我坐在姥姥家的炕上,目光却不自主的被柜台上的鸡蛋筐吸引了。它待得很安详。它已经不像刚买来时那样光鲜亮丽了,在岁月的打磨下,也不再像刚买时那么招人喜欢了。猛然间,我恍然大悟,那100元钱一定是姥姥放进去的。此时此刻,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姥姥老了,但她对我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那段时间,姥姥几乎每次都以这样的方式给我零花钱。如今,那个鸡蛋筐已经坏了,姥姥的身体也大不如前,和她说话要很大声音,和她一起走路也要把速度放慢,但边散步边听她讲她年轻时的故事,依旧是个享受。她依旧给我送鸡蛋,但不会再偷偷押钱。她仍是那个一字不识的老太太,除此之外,永远不会改变的,是她那颗仁爱、宽厚、善良的心。

不管时间怎样流逝,那个小小的鸡蛋筐都不会被时光的逆流冲走,因为它承载的,是姥姥对我最细腻最深沉的爱。

热门推荐
1一次有趣的木工体验
2小狗的自述
3参观湖南省博物馆
4美丽的秋天
5亲近从美好的相处开始
6糊涂老爸
7描写灌木的作文
8愉快的星期天
9学钓鱼
10追梦
11梦遇古人作文
12过生日
13二十年后回故乡
14我的弟弟
15吃药
16找试卷
17我心中永远有你
18我的家乡
19我和孙悟空过一天
20激烈的辩论赛
21风筝与线
22“小书虫”
23孩子,请你搬走读后感
24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25家乡的风景
26观潮
27春天里的希望
28大扫除
29人——狗
30我和音乐的故事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