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冬至
冬至

【篇一:冬至】

“家慧家晓,快来吃饺子了。”

“来啦来啦,我先洗手!”

这天晚上,妈妈又包了白菜猪肉馅的饺子。我正吃着,不禁鼻子一酸,想起了独自身在故乡的她。

她的头发有一半已经变银了,剩下的,也都是半黑半白了。她的手粗糙得像树皮,但这并不影响她包饺子的好手艺。她走路、做事时都喘着粗气,感觉比我跑完八百米还累,一有时间就停下来喝水(她总说自己嘴巴干)。她,就是我最亲爱的人——和蔼可亲的奶奶。

奶奶一个人住在老家的旧房子里,由于路途遥远,坐车不方便,我们也只有过春节时才回一次家。记得我有一次问奶奶:“您为什么不来杭州,和我们一起生活啊?”“那边空气不好,我也不习惯,在家里晚上还能看见星星哩。”奶奶笑着说,“而且我对杭州也不熟悉,不会坐电梯,呆在楼上都出不去。”“那我可以教您乘电梯呀,你来杭州,我也可以更好的照顾你呀。”我坚持要让奶奶来杭州。“不了,不了”奶奶摆摆手说,“我要是走了,羊还有母鸡谁来养啊,你下次回来还怎么吃肉啊。”我看出奶奶是真的不愿意来,便也不再强求。但她这么做,不就是怕给我们添麻烦?唉,算了,说不定奶奶是真的不愿意来,我不再多想。

在去年冬至的前一天,奶奶来了个“突击”,来到了杭州。记得那天,我们一家正在吃饭,听见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竟然是奶奶!只见奶奶还在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身上背着一个大麻袋,装的都是奶奶亲手种的菜,用来包饺子的。见了我,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我太想奶奶,出现了幻觉。直到后来,爸爸让我给奶奶倒水,我才知道这是真实的。奶奶的到来让我又惊又喜,与此同时,我又有些担心奶奶,平时我们回家都要坐至少8个小时的车,奶奶心脏不好,这对她来说,一定很不舒服。我也看出奶奶又衰老了许多,就连银发也多了不少。

第二天早上,奶奶六点钟就起来包饺子。剁馅儿、擀皮儿,全都是她自己弄的。等我起床后,餐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饺子,有柳叶饺,月牙饺,花边饺,还有一只小母鸡。奶奶告诉我,这是她来之前特意学的,虽然样子不是十分的精美,但也是有模有样了。

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饺子,是白菜猪肉馅的。还记得小时候我非常不喜欢吃大白菜,于是奶奶就偷偷的把白菜放进饺子里,我还吃的津津有味。从那以后,我便也爱上了大白菜。

奶奶和饺子一样,是一个外表粗糙,内心细腻的人。她不识字,但喜欢听我念书。每年回家过年,一有时间我就会念书给奶奶听。她虽然没上过学,但每篇文章的好,她都能很清楚的说出来。让我十分敬佩的,还有奶奶安排时间的能力。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记忆力可不差。每年春节,按照我们那边的习俗,既要炸麻叶子,又要蒸馒头,煮粉鸡汤。这些事怕老人糊涂了,做不清楚,一般都要儿女来做。但因为工作原因,我们一般腊月二十八才到家,这时再做这些事已经来不及了。所以奶奶都是在我们回家之前,把这些事都干净利索的做好,年货都上街买齐,从不让我们操一点心。

不仅如此,奶奶还不让我们为她操心。奶奶得哮喘病已经很久了,经常难受的晚上睡不着,一夜起来好几次吃药。为了更方便的照顾奶奶,我晚上都和她睡一个床。睡觉前,我都会和奶奶说:“您夜里要喝水、吃药叫我就好,别自己起来啊。”“好的,我知道,家慧真是我的好孙女。”虽然奶奶口头上这么说,可心里还是不愿意让我起来的。连续两天,奶奶夜里都没喝水,我很奇怪,于是在第三天夜里我假装睡着,想看看奶奶是不是真的好些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只见奶奶轻轻掀开被子,为了不吵醒我,她连灯都没开,只拿了一个小手电筒。小心翼翼走下床去,拿起茶壶,倒了一碗水。我站起来,给奶奶找药,奶奶惊讶的问:“家慧,你还没睡啊?”我的眼泪一下子从眼眶里流出来,“奶奶,你为什么不叫我呀?”“奶奶自己可以,你快点睡觉,别哭了,快躺下。”随后,奶奶也躺回了床上。

奶奶已经七十三岁了,但在我心里,她就是一个朴素而又华丽的饺子。记得奶奶曾经和我说过,饺子的外表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里面的馅剁的够不够细………

【篇二:这个冬至不太冷】

秋凉已过,冬寒将至。枝头那零散的,摇摇欲坠的枯叶,似乎仍在寻找它的归宿。而我正离开学校,拖着一周疲惫的身躯去往家的途中。

是这般不宁静的夜,寒风肆意,掀起阵阵声响。我的心情也随着这杂乱无章的乱奏,越来越乱。

走到校道门口,昏暗的灯光下,一位母亲,在寒风中,身子打着哆嗦,哈着气给自己的手取暖,看着似乎早已等候多时,在她漫长焦急的等待中,终于她一把搂住了迎面跑来的孩子,她连忙挡住风口,摸了摸孩子那被风吹得通红的脸,随后摘下系在自己脖子上的围巾给孩子系上。而我,沮丧着埋着头,尽量少让些风钻进来。多希望此刻也有个可以为我挡风取暖的人啊。直到分岔路的路口,霓虹灯下,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身影。

途中路过的每一家店,都开着暖气。阵阵暖意,也随之扑面而来。

走到街头转角,漫无目的踢着脚边的石子。顺着石子的方向望去,是两位打着伞依偎在一起的银发老夫妻。老头杵着拐杖,身旁的老伴一手打着伞,一手搀扶老头。他们走得很慢,颤颤巍巍的,我眼中那背影越来越庞大,越来越模糊不清。一股暖意只戳心头,似乎每一根神经都能感受到。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舒展开来。

落叶找到了它的归宿,安然的停在了树下,蜷缩在一起。

回到家中,香味四溢的鸡汤味儿充满了整个屋子。卸下一身的精疲力尽,躺在椅子上。母亲从厨房盛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端来。雾气模糊了镜片,捧着一碗热乎乎的汤,浓郁的鲜香停满了整个味蕾了。从指尖传来的温度,暖和了我的身子。窗户外寒风的凛冽,我早已感受不到了。

这一周的坏心情都被寒吹得烟消云散了。这一路的暖流,温暖了整个冬至。这个冬至,似乎不太冷。

【篇三:冬至搓汤圆】

爷爷曾经给我讲一个与汤圆有关的小故事: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后,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于是和其他统治者一样,他为了避讳,就把元宵改成了汤圆,因为元宵有“袁消”之嫌。

汤圆,一种在冬至时吃的小“球球”,我对它并不陌生,但从没做过。

今晚,我写完作业走进厨房时,看见家人正在忙碌着,于是挽起衣袖,加入了做汤圆的“队伍”。我按照妈妈的指示,把糯米粉和水放进盆子,然后用筷子搅拌,再用手揉成一个大团。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不禁得意起来,以为可以得到妈妈的称赞,没想到妈妈却说:“你看你,这衣服上的面粉、地上的水,真是的。”妈妈说归说,可没嫌弃我,还手把手教我。

做好了粉团,我来到奶奶的身边,奶奶的火眼金睛可不是吹的,一眼就看出糯米粉团是我做的。“不用说,我就知道是你玩的把戏。看,汤圆要这样搓。”奶奶边说边示范着,我学着她的样子,抓了一小团放在手心上搓成一个小球。奶奶还告诉我汤圆搓圆是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所以要用心搓。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汤圆搓得圆圆的,弟弟搓着搓着竟做起了小动物来,几只小动物在一盘汤圆中显得特别可爱。

那边,爸爸在准备煮汤圆。我走过去,对爸爸说:“哟!爸爸,您老平时可碰不得这些活呀!”“丫头,今晚我可要露一手给你看,把你姐弟俩做的汤圆拿来。”

“吃汤圆了。”一直守在炉边的弟弟高兴地叫着。

爸爸把汤圆盛到碗里,我端一碗给奶奶,弟弟端一碗给爷爷,爷爷尝了一口说:“真甜,好吃!你们也赶紧吃吧。”

一家人吃着汤圆聊着天,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今晚,吃了自家制做的汤圆,别有一番味道。正如奶奶说的:做汤圆,揉团团搓圆圆,就是团团圆圆。

【篇四:冬至】

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南方的白天越来越短,人们在一派安详和乐的景象中迎接冬至的到来。

如果今年冬至跟以往一样,我也许会很高兴,但我面前摆着一个难题:做汤圆。我想在做汤圆之前,先讲一下我跟汤圆的故事。

我六岁那年的冬节,第一次吃到了汤圆。那时的馅料只有花生和芝麻,我至今都忘不了那美味——咬下去的那一瞬间,馅料从裂口流进我的口腔,花生甜中带涩,芝麻甜中带甘的滋味冲击我的味蕾,再喝上一口汤,心里荡漾着说不出来的满足。从那时起,我与汤圆结下了不解之缘。

说完了我和汤圆的故事,接下来就是解决做汤圆这个难题了。我只知道汤圆的做法跟包子差不多,但真要动起手来,我也不知道从哪下手。好在我有一个会做饭的老爸,不多时,他便把所需的材料——糯米粉和水准备好了。他还告诉我:“接下来的步骤就是把糯米粉揉成团,然后再搓成小球,实心汤圆的制作就完成了。”但单单第一个步骤,我就费了好大力气,揉着揉着手就沾上了,还一直弄不下来,用另一只手去扯,结果另一只手也粘上了,怎么弄也弄不掉,还把手弄得满是糯米粉。老妈看了直叫道:“惨不忍睹啊,面目全非呀!”

风雨过后便是晴天。过了那个揉面团的环节,剩下的就简单多了,只需把大面团切成数十个小团,再搓成球就成了。

做好的汤圆被老爸放进了锅中煮,不一会儿,一家人就享受起这甜甜软软的汤圆了。吃过了汤圆,我们来讲一下中国人与汤圆的故事。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浙江省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味。因为这种糯米汤圆在锅里煮时,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汤团。

渐渐地,汤圆走进千家万户,在南方的冬至,家家户户都吃汤圆,象征团团圆圆。

今又冬至,搓汤圆,煮汤圆,吃汤圆,续着一份未尽的缘分。

【篇五:开心的冬至】

哇!一年一度的冬至到了!我好开心,因为今天老师教我们搓汤圆了!

老师准备了一包糯米粉、一个大盆和一壶温水。首先,老师把糯米粉倒进大盆里,再加一些温水,不一会儿,面团就和成了。接着,老师拿一块小面团搓成长条,再捏出一点面团,搓成又小又圆的汤圆。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开始搓了起来。刚开始时,我用力一搓,哎呀!面团被我搓碎了!老师笑着说:“搓汤圆不能太用力,要慢慢来。”听了老师的话,我轻轻地搓了起来,这次终于成功了!自己搓的汤圆真可爱,我开心地笑了。看看其他同学,他们也搓得很开心。最后,老师把汤圆装进一个大盘子里,看着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汤圆,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老师说:“没关系,大大小小的汤圆组成了一个团圆幸福的家。”

今年冬至真开心,明年我还想搓冬至圆呢!

热门推荐
1雪路小径
2遇见的
3最好的奖赏
4我和书的初见
5我眼中的最美教师
6可爱的我
7怀念我的班主任
8我喜欢的灯
9深厚的友谊
10夏天作文
11心中有盏红绿灯满分作文
12关于风的作文
13攀登人生的高峰
14幼稚
15远行虽远,吾亦往矣
16满分作文大全
17天下最美的聒聒声
18第一次坐直升机
19感动
20久违的月圆
21我家的摩登女郎
22双面派
23学会礼让
24我的妹妹
25钢铁是怎样炼成读后感
26游红海滩
27爱在被子里
28《而立24》读后感
29迟到的那一刻
30家乡发展建议书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