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醋泡鸡蛋实验】
自习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家做一个试验——鸡蛋壳变软了,并告诉了我们方法。
一回到家,我就按老师的要求,先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子,一枚鸡蛋,一瓶米醋。
实验开始了,我先把鸡蛋洗干净,用纸巾擦干外壳,因为老师说了,鸡蛋壳上面不能有脏东西。我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透明玻璃瓶中,倒入米醋,将鸡蛋完全浸在米醋中。为了不让米醋挥发,我还用密封盖盖在瓶口上,要密封二十四小时呢。
做好这一切后,我开始观察鸡蛋变化。刚开始,一点变化也没有;大约五分钟后,鸡蛋从瓶底上升到瓶子中间,并且鸡蛋壳上开始冒出细小的气泡。十分钟后,水泡已经遍布鸡蛋壳上,此时看上去像一个泡泡蛋了。
又过了三个小时左右,鸡蛋壳开始掉色了(我做实验用的是红皮鸡蛋)。慢慢地,鸡蛋壳大部分变成了白的了,这白色也是有深浅的,仔细一看,上面好像画着一些美丽的花纹,很好看。十二个小时后,鸡蛋除了两头还有点红,其它地方全变白了。不知何时,小泡泡竟然已经没有了,倒是瓶口的醋面上冒出了密密麻麻的白泡,鸡蛋也浮到了瓶口处。
不知不觉,二十四个小时过去了,我竟然忘了这个鸡蛋,等我想起来时已超了十个小时。我赶紧扭开瓶盖,小心翼翼地将鸡蛋和醋倒入碗中,我用筷子捅了捅鸡蛋,想看看它会不会和老师说的一样变软了。可事与愿违,鸡蛋只是换了一身白衣服,没有变软。这是怎么回事?我决定等第二天见老师问个究竟。
实验总结课上,全班同学除了我的鸡蛋之外,都变软了。老师为我们解开了鸡蛋壳变软的谜团: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会与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为醋中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所以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鸡蛋壳中的碳酸钙含量变少,就软掉了。
听了老师的解说,大家才恍然大悟。接着老师又告诉我们,醋鸡蛋还有很多妙用呢!能预防和减少感冒,有利于骨结核病的痊愈,对治老气管炎有较好效果,能治好哮喘病……
我带着疑惑去找老师:“为什么我的实验过程和同学们一样,可结果却不一样?”老师思索了一会儿说:“鸡蛋没变软,可能是因为醋的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没密封好,也可能是放的时间还有点短……”
哦,原来如此。回家后我一定要再实验一次。
【篇二:鸡蛋浮起来了】
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奇妙有趣的事情会发生。比如,雨后会出现彩虹,用放大镜可以点火,鸡蛋会浮在水面上。很奇怪吧!鸡蛋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现在,让我给你们讲一讲这个科学小实验吧。
首先,准备一个鸡蛋,一包食用盐,一个透明的玻璃瓶,最好是大一点,装得下鸡蛋。好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让我们走进小实验吧!
第一步,先往玻璃杯里倒入2/3的清水,再把鸡蛋放入到杯子里。你会发现,鸡蛋毫不犹豫地沉了下去。
第二步,将食用盐放入含有鸡蛋的水杯中,然后不停地搅拌,一边搅拌,一边加盐。尽管杯子底下已经结了厚厚的盐巴,这时候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
第三步,把杯子放在热水中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盐慢慢地融化了。这时还可以往里面再加盐,又不停地搅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鸡蛋居然慢慢浮起来了。
我问妈妈,为什么在水中加盐加热了以后,鸡蛋就会浮上来呢?妈妈告诉我:水是有浮力的,只有密度比水小的物体能够浮起来。鸡蛋的密度比清水的密度大一点,所以会沉下去。向水里加盐就是增加了水的密度,但是当盐加的不够多,鸡蛋还是没办法浮起来。只有加热后,溶解更多的盐,密度变得更大,比鸡蛋的密度还要大时,鸡蛋自然就浮起来了。
原来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呀!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掌握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去研究探索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三:鸡蛋起床记】
临近放学的时候,老师笑盈盈地对我们说:“今天回家后,大家要做个‘鸡蛋浮起来’的实验。”顿时,同学们七嘴八舌地一轮起来:“天呢,鸡蛋居然能浮起来?”“这怎么可能?”“鸡蛋真的能浮起来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来做一次研究的吧。
实验需要的材料包括:一只生鸡蛋、一杯温水、一袋食盐、一根筷子和一把勺子。万事俱备,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鸡蛋,慢慢放入水杯中,鸡蛋就像一位潜水运动员一样缓缓沉入水底,一动也不动了。
接着,我向水中加入了第一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鸡蛋就像个醉汉似的,晃了晃身子,又躺在杯底“睡大觉”了,完全不理会我。我有些困惑了,心想:这鸡蛋怎么可能浮起来呢?实验能成功吗?
然后,我又向水中连续加了几勺盐。当盐纷纷散落在水中时,就像白雪纷纷扬扬。我照旧快速搅拌了几下,让盐快点溶解。鸡蛋在杯中跳起了“圆舞曲”,终于要“起床”了!旋转了好多圈后的鸡蛋就像一枚导弹似的直立在了水杯的中央,忽上忽下,形成了悬浮的状态。
最后,我再次向水中添加了更多的盐。水开始变得混浊了,鸡蛋也好像受到了某些外力的作用,一点一点地向上浮。我则在一旁加油鼓劲。眼看鸡蛋已经在水面上露出了“小脑袋”,身上也沾满了小气泡,就像穿了一件珍珠编织的外衣。我忍不住用手指案按了按它,鸡蛋没下沉多深,又猛地弹了回来。“呵呵!真是有趣!”
做完实验,我一脸疑惑地问爸爸:“这是什么原理啊?”爸爸笑嘻嘻地对我说:“这是因为生鸡蛋的密度比水大,所以会下沉。往水里加盐,也就增加了水的密度。当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时,鸡蛋就浮起来了。”
真实太奇妙了!生活中的科学无处不在。科学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勤于探究,就会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科学奥秘。
【篇四:煮鸡蛋】
今天,外面下着小雨,天气有点冷。我一掀开被子,就觉得凉飕飕的,我好想待在被窝里不起来啊!但是今天爷爷要教我怎么煮鸡蛋,我还是咬咬牙起床了。
我洗好脸,就急急忙忙地奔向厨房,心想:煮鸡蛋是怎么煮的呢?我煮的鸡蛋会不会香喷喷的呢?
开始煮鸡蛋了,爷爷在旁边教我先把鸡蛋洗干净,再将锅子里放一些清水,然后把鸡蛋放进锅子。由于我从没煮过鸡蛋,一不小心水花还溅到了我的身上。我小心翼翼的,盖上锅盖后,我打开了煤气灶,等上六七分钟,就OK了。
煮好鸡蛋后,爷爷让我等凉了才能吃。只等了一会,我就迫不及待地剥起了鸡蛋,吃着自己煮的鸡蛋,感觉真的好香啊!
【篇五:可恶的鸡蛋】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小试验——捏鸡蛋。我们先请赵金晶同学牛刀小试。”杨老师中午宣布道,见她笑眯眯的,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会是笑里藏刀吧。
杨老师像变魔术似的从盒子里取出一个鸡蛋,认真公布:“一定要遵守试验规则:1、用一只手的手掌心和手指紧紧捏住。2、不能让鸡蛋碰到坚硬的物体。3、不能用两根手指拧。”话音未落,赵金晶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冲上讲台。她拿上一个鸡蛋,胸有成竹地捏呀捏。慢慢地,只见她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手上青筋暴起,咦?怎么这样都捏不碎这可恶的鸡蛋?嗯,肯定是赵金晶个子太小,没有多少力气,连鸡蛋都捏不碎!
杨老师仿佛是我肚里的蛔虫,第二次请了一个人高马大的男同学——戚应睿。“嘿嘿,这下可恶的鸡蛋马上就要碎喽!”我窃窃私语,话虽这么说,但我还真为这鸡蛋捏把汗!
戚应睿雄纠纠气昂昂走上讲台,他握起那枚鸡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用劲捏。我闭上眼睛,等待那一声清脆的破裂声。但过了好一会儿,那破裂声始终没有传入我的耳朵。我睁眼一看,惊呆了!戚应睿面红耳赤,但那鸡蛋却完好无损呢!我觉得好奇怪呀,他那“九牛二虎之力”使到哪儿去啦?
接下来杨老师又请我的好朋友黄斐凡上台捏鸡蛋,结果可想而知了,她的手都捏得发白了,还在微微颤抖呢,可那圆溜溜的鸡蛋却像一块坚硬的小石头,毫发无伤。那可恶的鸡蛋似乎还在嘲笑黄斐凡:“就你这点儿力气还想捏碎我。休想!哈哈哈~”
这是为什么呢?我和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终于,杨老师告诉我们: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位。人们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一个小鸡蛋居然有这么大的学问,科学真有趣呀!
【篇六:鸡蛋摔不碎的实验】
“鸡蛋怎样让它摔不碎呢?”老师问我们,我们大家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这是什么情况呢?还要从半小时前说起。
老师让我们做个实验,众所周知:鸡蛋一碰就碎。如何让鸡蛋摔不碎?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老师让我们玩“石头剪刀布”来选出代表去敲鸡蛋,我是代表,按老师的吩咐去轻轻地敲鸡蛋,鸡蛋碎了。老师说:“大家想一想,怎样使鸡蛋从两米高空落下来不碎呢?”有的说在地上放条毛巾,有的说把鸡蛋放铅笔袋里,有的说裹在毛巾里。我们商量了一下,选择把鸡蛋裹在毛巾里,在外面套上袋子,我们全都同意了。在老师的协助下,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我们把它高高举起,一撒手,它自然的下落,“咚”的一声,鸡蛋摔到了地上,我们四个人全试了一下。最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了,我们拿开报纸解开袋子,慢慢的滚开毛巾,“就差一点了,千万别碎!”“没碎!”我们激动的喊了起来,有人说:“这鸡蛋命也太苦了吧!”
这个有趣的小实验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