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读后感>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篇一: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书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不确定的关着的门,而书,正式打开这些门的钥匙,读了《鲁滨孙漂流记》,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在海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期间曾救过一个叫“星期五”的野人,和他一起救回了一艘英国轮船的船长,从而回到了“文明社会”。

鲁滨孙为什么能在荒岛上生存那么多年呢?良好的心态和生存技巧是两大主要因素。

鲁滨孙在荒岛上的生存与我们平时的生活有所不同,对于我们小学生而言,无非就是学会自己洗漱,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努力学习等,而鲁滨孙在那个缺资少物的地方还能存活二十八年之久,可见生存技巧是多么重要。

首先,要生存就必须把物品最大的作用发挥出来。鲁滨孙在破船上捡了几粒稻谷,他没先想着吃,而是把稻谷种下,最终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要把物品的价值最大化,首先就必须要知道它的用处。比如有些低年级的同学买一支圆珠笔,没有笔油了就直接扔掉,其实只需买几支替换用的笔芯,就可以反复使用了。

父母赚钱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买东西应该要货比三家,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不实用的东西要尽量少买,玩具什么的尽量少买甚至不买,学会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另外,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人只要遇到一些很小的困难就抱怨、放弃,甚至养成凡事都靠父母的习惯。自己都无法独立生存,这样的人谈何事业?谈何成功?只会失败。所以对于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我们不妨也把其中的“好处”和“坏处”进行对照,积极乐观地去面对,让那些消极的和积极的东西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学会生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学会生存,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精彩。有一首儿歌说过:“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所以,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和生存的能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的。

【篇二: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在我的家里有很多书籍,我最喜欢的就是《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充满危险的漂流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包含了很多道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独立生存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次能让自己独立的漂流。

漂流的经历能够让人变得自立。在被困孤岛之前,鲁滨逊是一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从不需要为自己的生机发愁。然而荒无人烟的孤岛,却让他学会用木头造房子,学会了自己耕种土地,学会了储存粮食和淡水。是漂流让鲁滨逊开始自食其力,独立打理好自己的生活起居。

漂流的经历能够让人变得勇敢。当鲁滨逊在孤岛上发现了凶残的野人后,他意识到危险就在身边。虽然开始时他十分恐惧,但严峻的形式让他立刻冷静下来,并慢慢勇敢起来。他从被动躲避转变为主动建造围栏,还拿起枪支打跑了入侵的野人。他不仅战胜了野人也战胜了自己的恐惧,最终成为了无畏的勇士。

漂流的经历能够让人变得机智。鲁滨逊第一次在孤岛上看到远处的游船时,他企图通过大声喊叫让船上的人发现自己。在浩瀚的大海上,这显然无济于事。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立即采用点燃火堆的方法向远处的船只打信号,最终因此脱离了孤岛。此时的他,已经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孤岛上生活十几年了!

漂流是艰苦和危险的,可如果没有这艰苦危险的漂流经历,鲁滨逊恐怕一生也无法获得让他足以面对一切人生挑战的自立、勇敢和机智,从而成为一个真正自立的人。正是因为这一点,鲁滨逊在脱离孤岛后又坚定地返回了孤岛,成为了这个岛和他自己的主人。

每当读到这里的时候,我都不禁会问自己:在这个世间的芸芸众生中,到底有多少人能够成为像鲁滨逊那样足够自立的人呢?我们几时不再依靠父母、朋友和他人生活呢?我们又何时才能成为自己的主人,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呢?所以,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一次能让自己独立的漂流!

【篇三: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鲁滨逊漂流记》第一章“旅途开始”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的生活,心中总有一股想到浩瀚大海去闯荡的冲动,便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和苦苦哀求,毅然决然地开启了他的海上旅程。在前两次航海中,他都因为遭遇海中风暴而差点船毁人亡,但他都幸免于难。第三次出海,他不幸沦为摩尔人的奴隶,后来,他逃亡巴西,安顿下来,但他又一次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最终流落荒岛。

本书一开始耗费了大量笔墨描写鲁滨逊父母如何苦口婆心劝阻鲁滨逊出海。可他最后仍是背着父母,独自踏上寻梦之旅。而在这之后,每逢遭遇海难,他都会后悔没听父母的话,可当成功脱险,他又会选择踏上新的旅程。这难道还不足以看出鲁滨逊敢于冒险、执着坚定的精神吗?

或许有人认为,如果鲁滨逊当初听从父母的劝告,他就不会海上遇难,也就不会流落荒岛了。但若换个角度思考,如果鲁滨逊乖乖地顺从父母的安排,最后接手了他们的生意,那么他也就泯然众人了吧,那之后的一切传奇经历也就不复存在了。正是因为鲁滨逊登上了那艘出海的船,选择了走自己的路,他才从娇生惯养的少爷蜕变成经验丰富的水手;从初面风暴时的惊慌失措成长为后来的处变不惊。正是因为鲁滨逊不甘于现状,不断冒险,进取,他才会成为一代代人心目中的榜样、英雄。

仔细想想,其实从鲁滨逊身上何尝不能窥见我们自身的影子?当我们一意孤行,选择走自己的路时,我们身后难道不也有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我们大概是明白的,父母只是想让我们少走些弯路,顺着他们为我们铺好的路,就这样顺风顺水地走下去。可若不去亲身经历,又怎会获得经验教训,又怎会成长?当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时,只需坚定地往前走,无需回头。即便最后发现这是个死胡同,走不通,这一路上的鲜花和荆棘也定是一笔可贵的财富。

世上有千万条路,当身处岔路口时,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吧,走自己的路,尽头是柳暗还是花明,走了才知道!

【篇四: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翻开那本放了许久的《鲁滨逊漂流记》,一股浓郁的古书香顿时弥漫开来。我津津有味地“品尝”着、“回味”着……

《鲁滨逊漂流记》是美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主人公是鲁滨逊。他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立志遨游四海。第四次出海时,遇上了大风暴,只身一人流浪到一座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整整生活了28年2个月19天。

他来到了这座岛上时,身无分文,没食没水。他便开始收集种子,种植蔬果粮食。经过多次实验,每到雨季,他都播下一半种子,收获了许多粮食,从一个花花少年变成了一个农业家。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一下栽到沙滩上,嚎啕大哭,大叫着爸爸妈妈。然后,绝望地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食物解决了,可用什么东西来放呢?于是他又开始试着做器皿。先找粘土,然后做成容器,放在太阳下晒,但不久便裂开来了,次次都以失败告终,偶然他发现用火烤粘土做的容器立刻像石头一样硬。他从一个无知的青年,成了一个陶艺家。如果我身处这种环境,肯定无从下手,把食物堆进火里,有焦味了之后灭了火再吃焦食。

一次,他发现来了一群野人,准备吃他们的俘虏,跟踪着,鲁滨逊发现了他的同类,然后等野人去吃人肉时,救出了一个同类。他从一个落难者变成了俘虏们的大救星。如果我遇上了野人又遇同类,肯定犹豫地偎缩在草丛里,不敢去救人,生怕被野人发现。

有人说鲁滨逊是一个木匠,有人说鲁滨逊是一个农业家,有人说他是一个陶艺家,有人说他是一个航海家……我认为,他不仅是以上所说的,还是一个顽强勇敢的奋斗者。

热门推荐
1我们的好班长
2纸杯传水真有趣
3暑假漂流作文
4撑伞的鱼儿
5共享时代的益处与坏处
6回望那一闪而过的生命
7爱像天际的一道彩虹
82016里约奥运会
9故乡的特产
10隐藏的朋友
11心里有首快乐的歌
12因为创新,世界才如此美丽
13感人肺腑的旋律
14美妙的笑声
15除夕
16猜猜她是谁
17细雨化轻愁
18盛夏的翅膀读后感
19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痛苦
20我印象最深的人
21我爱家乡美丽的松花江
22小小的梦想
23我心中的英雄作文初中
24登泰山
25打扫卫生作文
26逗笑木头人
27桃花朵朵开
28春节
29笔的演化过程
30我的心里话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