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二作文>点点灯火一直都在
点点灯火一直都在

【篇一:点点灯火一直都在】

在广东乃至整个南方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放孔明灯的习俗,我家也不例外。

每至清明节的夜晚,无数孔明灯从无数人家的屋顶上缓缓升起,点缀夜空。点点灯火在空中飘浮,如同繁星点点,让原本单调无趣的夜空变得绚丽多姿。

早上我随妈妈到市场买菜,搜寻了半个多小时,亦不见孔明灯的踪迹。于是我问妈妈为何,妈妈略带惋惜地娓娓道来,由于环保和安全问题,市区内早已停止销售孔明灯。我的心绪随即飞至昔日的记忆中。

小时候,清明节便是除了春节以外,我们与远方的亲戚相聚的日子,爸爸妈妈总会买上一个孔明灯,带我们一同去放,以纪念先祖及祈求来年一切顺心。我在一旁等待,等到拆好包装的那一刻,冲上前把孔明灯拼好。

孔明灯由支架、纸、蜡烛等组成,把特定的支架绑好、粘好,再将彩纸糊在支架上,最后将蜡烛固定在整个孔明灯底部的中央,孔明灯就造好了。

每次正准备点火时,胆小的我都只是躲在角落偷看,等孔明灯缓缓升高约十几米后,我才敢走出来望着它高飞。孔明灯像一只萤火虫,缓缓升空,慢慢与周围的黑暗融为一体,渐渐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孔明灯的映照下,大家开始谈笑,讲述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气氛渐渐变得活跃,原本湿凉的空气也慢慢变得温暖。

不一会儿,其它的孔明灯也随之飞向天空,给原本漆黑寂静的夜空中增添了点点暖色,相得益彰。点点灯火,又如一颗颗宇宙中流浪的中子星,寻找自己的归宿,而属于我们的归宿,便在这里,亲情所在之地。一切的忧郁与不快都随着这些孔明灯,飘向远方,留下的只有暖暖亲情。此刻,点点灯火,凝聚一起,照亮人心。

由于社会的发展,放孔明灯这项传统文化习俗已在某些地方销声匿迹。往日的思念,也因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今的清明假期,更多的不是选择回乡拜祭或与亲友团聚,而是选择出行旅游,这是否也是亲情逐渐流失的表现?但愿人们可以谨记那些曾让我们内心触动的那些人、那些物、那些情,不要一味追逐新鲜,忘却了心底最基本的那份情。

人在,情在,点点灯火,一直都在。

【篇二:灯火阑珊处】

忆往昔,此处曾经血流成河,火光飞舞,哀嚎无数;望今朝,这里游人如织,感慨万千。是什么造就了这美丽又辉煌但伤痕累累的城市?是历史文明的壮大,怀着一腔热血和满心敬仰,我来到了这灯火阑珊处——赤壁。

还未见到“赤壁”的真容,我的注意力便首先被那江边的渔船所吸引,木制的船身静静地停在湖面,来自祖国西南角落的我几乎没有欣赏过它,优美的身姿、古典的气质,一瞬间,我的眼前一片明朗。

在同一片水面,停泊着几艘复古战船,波涛中、斑斓上,是哪国的士兵在驾驶战船?是孙吴、是公瑾,看着中湖中推开波浪的古战船,我好似身临其境,站在了他们的身旁,见证着这赤壁曾经拥有的种种荣誉和那点点辉煌。

步步向前走,我来到了湖边,水面异常平静,没有一丝涟漪,如同一面明镜,看着已经被时光洗去原本面貌的木桥和留中之上的刀刃痕迹,我不禁多了几分崇敬。码头边有一个已经破败不堪的圆台,虽然没有任何标注,但看着它我还是不由的出神——也许这就是当年孔明借东风时的法台吧。

回望过去,历史的长河总会泛起一点涟漪,过后又成为瀑布,借东风便是一件,当曹魏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吴蜀只有联手抗敌,但“东风不与周郎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孔明站了出来,用那小小的羽扇纶巾,保住了赤壁,保住了赤壁千千万万的百姓。

乘船来到江中,这是景区乃至城市名字的由来——“赤壁”。看着那龙飞凤舞的两个赤色大字,我的热血不禁沸腾了——这可是东汉末年那场惊天动地的以少胜多之战的弟弟啊!中心中激动的同时,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曹魏二十万大军的严阵以待。

这场战争从曹魏的“铁锁连环”,到孔明的“借东风”,再到黄盖的“苦肉计”,都为赤壁的传奇辉煌增光添彩,使它成为了“灯火阑珊处”。

到了“灯火阑珊处”,我才发现,原来我要的历史一直在那儿,但城市已被那历史的沉重变得疲惫不堪!

【篇三:不灭的灯火】

在历史的深处,总有一盏灯在不停地燃烧。那盏灯照亮了历史延续的方向,让文化源远流长。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能从那源源不断的灯火中汲取营养。

这灯火,是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从《礼记》里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担当,再到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忠诚执着,都是一盏盏灯火,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回首“家国情怀”这四个字,我们似乎仍能寻觅到历史的影子。而这一切,皆开始于最初的爱国恋家情怀。这盏灯火流传至今,从未间断。

这灯火,是不同流俗的高尚德行。古有孔子携玉扬五德的仁义礼智信,今有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美德似乎总是人们心中对人极高的评价和不断努力的目标。中华美德源远流长,星汉灿烂,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的传统美德故事。这些故事教化了一代又一代人,在人们心中开花结果。古人强调人贵务本,即“世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善为本,善以诚为本,诚以真为本”,强调的是重人、修德、行善、守诚的重要性。这即是中华美德集中体现,也是新时代树新风化新人的价值引领。在历史长河中,这灯火从未间断,依旧生生不息地释放自己的活力。

这灯火,是流传千年经典名篇。《诗经》里对爱与和平的呼唤和赞美,成为诗歌河流中泛起的绝美的浪花;老庄哲学成为我们在黑暗社会中洁身自好的精神食粮;建安文学的“苍凉慷慨”奠定了建安风骨的坚实基础;大谢、小谢的山水田园,开启了人们对自然的深情相拥。正是这些流传的经典,我们的精神花园才能阳光普照,百花盛开。虽然有些经典已经流失,但从经典背后我们看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人性的张扬。这灯火历经沧桑却依然迸发着自己的力量,在历史长河中激荡。

无论是情怀、美德还是经典,它们都源于文化却又成就了文化。它们在引领我们方向的同时,也在默默地照耀我们,给予我们温暖与光芒。而对于我们,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应不负过去、展望未来,继续传承并创造这亘古不灭的灯火。

【篇四:点燃教养的灯火】

光明磊落是有教养,心胸宽广是有教养,诚实守信是有教养,勤俭节约是有教养,教养无处不在。关心他人,保护小动物等等都是有教养的表现。

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要是你每一天都用暴力来解决事情,就离教养非常的远。对同学,要团结友爱。而不是你不动手脚,用“嘴上功夫”,又有什么差别?要做有教养的人,要文明不说脏话,才能显出“君子”性格。

每一天我经过楼梯,打扫卫生的阿姨把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非常干净。她非常辛苦,有时要用抹布蹲下来擦楼梯。我想帮助她,一起干活。今天是星期天我有空,我拿着抹布和水桶。我也学着阿姨的样子蹲下来,把抹布弄湿。反复地擦楼梯,从一楼到六楼,过了两三个小时,我的腿开始发麻发痛。这次我体会到了打扫卫生的阿姨有多么的辛苦。我们有的时候会随地吐痰,随地丢垃圾。以后我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行为,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做一个时时处处显现文明教养的小学生。

池田大作说过:“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我会努力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篇五:星星灯火】

傍晚,独自走在那条繁华的大街上,“啪”地一声,突然点亮的灯光闪入眼帘,把我吓了一大跳,等我缓过神来,昏暗的街道已经是灯火通明。那两排路灯亮了,几乎同一时间,各种店铺也打开了彩色字幕,一眼望去,闪耀着无数美丽的彩灯,宛如白天。

而天上的星星,虽然也亮着,但却差强人意,随着各种各样的灯火走进人间,星星渐渐地被淡忘了。

听爷爷说,他们小的时候,星星格外地明亮,每当夜幕降临,只要有星星,有月亮,就不再点灯。朦胧的月光洒下来,和上星星的点缀,整个夜晚无比亮堂,那时候,他总会和哥哥姐姐们在院子里嬉戏,玩累了,就坐在小板凳上,仰望天空,看星星,数星星。天上的星星,带给了他们亮光,也带给了他们欢乐。

黑夜再一次降临,我避开了那些璀璨的灯火,抬起头来看着天上并不显眼的星星。它真的挺美丽,但我们从来就没有关注过它们。那不经意地一瞧,带给了我最难忘的印象。在恬静的夜空中,一轮皓月挂在天上,几颗闪烁的星星依附在一旁。光,虽然暗淡,但它却有着比灯火更美的纯真,那是大自然的美,那也是它心中的美。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灯火取代了星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就算如此,灯光依然代替不了星星那种源于自然的美丽。在今天,星光与灯火共同照耀下,我们正走向未来的明天……

热门推荐
1因为你我变得爱国
2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
3一片落叶情
4我的理想
5春天的故事
6快乐的我
7我这样上网课
8为黄山竹点赞
9秋天来了作文
10渴望
11唠叨的妈妈作文
12觅秋
13
14打扫卫生
15没想到
16寻找梦想
17相信宽容的力量
18找寻破茧的自己
19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20我的家乡
21家庭跑步赛
22摘槐花
23斗蟋蟀
24我心中那道风景
25心灵的春雨
26单车的回忆
27乌石滩的日出
28爷爷用微信给我发压岁钱
29梦想
30一个我佩服的好伙伴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