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二作文>亘古不变的守望
亘古不变的守望

【篇一:亘古不变的守望】

时间虽然没有等我,我却没有忘记带走你,我左手依然是过目不忘的萤火,右手却不再是十年一场的面壁,而是四年,四十年,以至于一生的无怨无悔。

时光怅然而逝,春花跌落几许,却仍见月暖如故,风香依旧。时光开在枝头,却等不到采摘的人儿,于是只有带着落寞跌落枝头,留下了来年的生机。

柏拉图说,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我相信,生活中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望穿秋水的等待,一呼一吸之间便是十年的光阴,这是一个怎样的十年?十年的时光,春花跌落了几许?埋葬了多少期望?可如果不曾勇敢地朝沧海的彼岸飞行,怕是永远也不会知道在沧海的彼岸有没有守候我们的等待。即使失落也不失去希望。

一梦桥边月未暖,再梦桥边风已香,疑是早春二月至,不知是君踏歌来。

月是在风中亘古不变的守望,风是月下孤独漂泊的旅者。一颗不变的守望的心从来不曾生出过温暖,漂泊的风也不曾吹来过醉人的花香。仓央嘉措说,我问佛,如果我遇到我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知如何把握该怎么办?佛说,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也许这背后有更深的隐喻,是我们这等常人无法领会的禅机,但绝对值得我们神往的是一份决然。

满树菩提,我只取梧桐一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不问是认识还是分离。

世界之大,这个路口分离,总会有一个路口再相遇,那时,不知如何把握的也都知晓了。

那时,才会明白所有的等待都在沧海的那头,用一生去飞过,哪怕沧海变成桑田,也无怨无悔。浮世千重变,变不了的是那轮月,那缕风。

【篇二:守望家园的老人】

不知有多少人,为了新去处,忘却了父母,忘记了归家……

萧瑟的秋天,斜阳晚照,树叶纷飞。夕阳下,几个老人倚在墙根,在重复着那些不知说了多少遍的故事。夕阳映红了他们的脸,映红了他们的衣裳。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寒来暑往,只要天气晴好,他们总会聚在一起,在那堵墙下,唠着往日的美好回忆,日子久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因耐不住病痛的煎熬,匆匆地走了,什么也没留下,就连几身破旧的衣服也化成了灰,随他而去了。剩下的老人还在重复着以往的日子,仿佛一个人也没少。

如今又是秋天,那几位老人仍然重复着枯燥的生活。每当我路过,总会看见他们坐在一起。主人家门前的空地已被踩得平平滑滑的了,硬如水泥。因距离远,我看见了他们,他们不知有没有看见我,我有几次看见他们朝我这里望过来,不知是不是发现了我。而我总是向他们挥挥手,他们好像才发现我似的象征性地举起手晃了两下。他们的儿子几乎都不是很孝顺。外出打工,有钱了,一个个都不愿回来了,有的只有在过年时,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才回来看一看老人,大年一过,他们给老人一点钱就又都走了。只留得老人们孤守空巢。那几个老人的家,就在我家后面的那条庄子上,约有十户人家,平时都大门紧闭。

当我很小的时候,村子里到处是小孩。白天、夜晚都吵吵嚷嚷的。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不再多言语,大部分的同龄人已重蹈了父辈的打工之路。又是菊花盛开时,老人还是那些老人,他们孤独地坐在那堵墙下,他们已经找不到什么话来消磨日子了。几次路过,只见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仰面靠墙,在晒太阳。太阳照在他们的脸上,更加突显出了那道道皱纹,那孤独的目光。

日暮里,孤独的雁鸣哀转在空荡的田野上,炊烟笼罩在村子的上空,久久不散。透着门缝,泛着黄晕的灯光下,一个孤独的老人在灶台前忙碌。一个人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看着她蹒跚的步履,弯曲的脊背,我不禁心生凄凉。

只求新去处的人呐,你们是否还记得故乡,记得故乡生你、养你、爱你、想你的父母?他们为了你,操劳一生,无怨无悔,老来需要人陪伴时,却倾诉无门,只有在昏暗的灯光下,低头,哀叹……

【篇三:守望文化净土】

春花秋谢,雁阵南移。或许,那些古老的生活方式早已被历史的潮流冲洗掉。那么,负载在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呢?

——题记

推开历史沉重的大门,穿梭于历史长河中,我看到了先秦时期各家学派思想的相互碰撞,儒家的“仁”、道家的“无为”等;我看到了盛唐时代人们饮酒作诗、舞榭歌台的场景;我看到了宋朝各种民间艺术的表演。唐宋元明清,文化都有各自的精彩。这些来自人民智慧的传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的的亮点,是中国文化宝库的瑰宝。

然而,时至今日,远去刀光剑影,逝去了艰苦岁月,安宁的太平盛世似乎成了传统文化的守墓者和终结者。传统文化中良好的诚信道德,被现代人抛之脑后,“三聚氰胺”、“彩色馒头”问题层出不穷;欧美风格舞蹈的传入,传统的古典歌舞被逐渐抛弃;洋气的钢琴、小提琴的传入,中国的古筝、琵琶正逐渐退出人们的世界。尤其在经济全球化之后,麦当劳、肯德基文化在神州大地泛滥;法兰西香水让多少中国少女梦寐以求;英美的流行音乐疯狂席卷乐坛;日本动漫充斥中国文化市场,国产大片票房冷淡……传统节日的意义似乎也渐渐淡化,那情人节的玫瑰花朵,比七夕动人的故事更令人着迷,也比中秋的团圆之月更美丽。难道,孕育了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已不重要了吗?如果真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之日,就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因为一个民族的立足点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血液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失去优良文化支撑的民族是一个没有信仰的种群,那么,作为中华子女,我们如何拯救我们正在失去的优秀传统文化呢?拯救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切忌空口说白话。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各种古典文化的综艺节目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沉沦在历史长河中的经典文化逐渐浮现于人们眼前。同时,拯救传统文化不是复古,也不是排外,而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外来文化先进的内容汲取借鉴,是传统文化能适应现代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其内涵。

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它。莫等失去了才发现它的好。保护传统文化,是你我的责任。让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守望我们的文化净土,共同腾飞。

【篇四:守望寂寞吐纳清芬】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在一端默默坚守,等待那头的牵线人,纵使那人早已远去。

有的人多寂寞,是一个人的伤心,正如纳兰一样,只能空叹“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而有些人,他们在寂寞中守望,耐得住寂寞的啃蚀,创造出寂寞所尘封不住的力量。

王羲之苦练书法,在十年如一日的孤寂中,终成一代书圣;智永和尚忍受独处一屋的冷清,留下那座笔冢和流芳百世;苏秦悬梁刺股,尽管报受家人冷眼,但仍十年寒窗唯有影伴身,终佩六国相印,衣锦还乡。文人们耐得住寂寞,苦做学问,终得一世清欢。

林则徐贬官伊犁,内心的寂寞岂可与常人道,但他依旧高唱“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造福一方百姓。韩愈发配潮州,爱女死于途中,他人下内心的寂寞,在边境小城兴办教育,结果那城的山水竟都姓了韩。他们将寂寞化为治国的动力,为生民立命。

释迦舍王位,终日与经书为伴,终成一代禅宗。尼莫面壁九年,忍受内心寂寞,只为悟得真理。禅宗二祖自断一臂,只为抛去杂念。他们甘于与寂寞为伴,终的大彻大悟,成为一代圣人。

李安四十岁才得金像奖,他人生的前半部分,默默积累读书,一直蹲得很低,但他耐得住,故他能卓然于世。詹姆斯卡梅隆,十二年来悄无声息,沉寂于寂寞之中,为我们带来《泰坦尼克号》《阿凡达》,开创电影新时代。耐得住,静下来,慢一些,终改变文艺界。

清代学者金兰生说:“把意念藏得下,何理不可得。”纵观古今,甘于且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卓然于世。马克思四十年作资本论,曹雪芹耗尽心血沉潜红楼创作之中,李煜耐得住亡国的寂寞开创词风新时代。只有耐得住寒冬的寂寞,才可以在春天歌唱。文革是无数知青耐得了乡下的尘土,在寂寞中体味生活的纹理,如史铁生写下《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姜戎留下《狼图腾》。

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不是供人欣赏的。文人的红线那端系着笔,书尽世间冷暖;英雄的红线那端系着苍生,造福一方百姓。

寂寞如花雨,也可“化作春泥更护花。”

【篇五:田野上的守望】

不知不觉,已至深秋。田野上那随风起伏,金黄色的稻浪,只剩下几根粗粗拉拉的稻秸立在那儿,诉说着深秋的故事。暗褐色的泥土夹杂着一两根遗留的稻穗,失去了田野该有的那一份纯真,还有一份诗情。不见的,还有田垄上守望的身影。

外婆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女子,喜穿白底青花的小衫,一双青布鞋。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一股温婉与贤淑。每至春天,她的鬓角总别着一朵白兰花,香气悠远,馥郁芬芳。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不知为何,田野对我总有一股浓厚的吸引力,一去就是一整天。外婆总在田埂旁守望。到吃饭的时候,她就会用带着一丝戏腔的吴侬软语唤我去吃饭。翻滚的稻浪,田边青色的身影,还有那戏曲的腔调,构成了童年时代最美好的画面。

初秋,青色的稻子已与年幼的我的高度相当,微微泛些金黄。我爱躲在稻间和外婆捉迷藏。调皮的风将稻子吹得一起、一伏,如同稻浪滚滚,像远处奔腾而去。鼻中溢满了稻儿的清香,还夹杂着一丝桂花的甜味儿。耳边传来外婆呼唤的声音。我偷偷地扒开前面的稻丛,只见田埂上那个青色的身影正东张西望,手中拿着我最爱吃的糕点,口中不住的呼唤我。我抑制不住嘴馋,缓缓地遁入稻丛向外婆爬去。蓦地,面前地上投下一片阴影。我努力地抬起头,看见脚穿青布鞋、身穿青布衫的外婆冲我呵呵直笑。我也笑了,口中嚷着:“外婆,快给我吃糕!”外婆笑的更厉害了,眼角眉梢的皱纹都减少了几条,鬓角的发丝,被风吹起,银闪闪的,在太阳下泛着光。一老一少的身影缓缓消失在田埂的尽头。

时光从指缝见悄悄地溜走,我不再是田野中的小姑娘,外婆也不再是田间守望的老太太。据邻居们说,外婆还常常站在门前的田埂边,呆呆地守望,期待我的突然出现。秋雨开始静静的下,我伫立在田垄上,期待着青花小衫的身影。“滴答”一滴水落在手上麦穗上,一时分不清是雨还是泪…

【篇六:亘古不变的爱国】

从古至今,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百谈不厌的就是爱国志士了。遥想一个世纪以前的五四运动,那场掀起全中国上下爱国人士不顾一切去捍卫、去拼搏的运动,无数热血青年抛头颅洒热血,用奋勇拼搏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来保卫祖国。一个五四运动,不仅仅是一场展现拼搏热爱祖国的运动,更是无数颗炽热的爱国之心的折射,是无数位爱国人士热情忠贞的完美诠释。爱国、忠国是亘古不变的。

在南宋时期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文天祥。他本是个可以诗情画意悠然惬意度过他的一生的,但一切都充满变数。元朝大军气势攻宋,南宋无力抵抗,元军便俘虏了大量宋兵关押于大牢中,其中不乏有识之士。在元军采取欺压逼迫的手段来折磨牢狱之士时,大多数人已绝望放弃,而文天祥却宁死不屈,绝不降服于元军,以自身的精忠报国的爱国之心,在狱中墙壁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在坚守正义、捍卫国家之忠心里毅然决然为国捐躯,以顽强的精神与炽热的爱国之心完美诠释了爱国之义。

爱国也是需要坚毅之心与顽强之力的。在抗日战争中,不乏爱国勇士,杨靖宇将军便是其中一位。在史书里,我们都得之他是个多次负伤且英勇抗战的爱国勇士,殊不知这头衔是得来不易的。在一次我军被日军全面包围的战争中,杨靖宇所带领的军队被围困于山上,加上兵力不足,只得静待援军。在存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多数战士已被饥饿所牺牲,杨靖宇将军却怀着一颗要为国杀敌的决心,依靠吃草根、吃树皮、吃棉花来顽强抵抗,坚毅而顽强的抵抗着饥饿,为的是可以活下去继续报国。杨靖宇将军以顽强之力和爱国热情报效祖国,是个不可多得的爱国勇士,更是爱国精神的绝佳体现。

当然,爱国不仅体现在战争之中,更体现在科研事业之中。原子弹之父邓稼先先生,在祖国危难之刻,不顾美国大使馆的千万番阻挠,毅然决然的回到发展困难的祖国,为祖国献上了自己一份力,为国家科研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奉献了自己的光阴,只为国家更好发展,邓稼先先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爱国志士与科研人士,更一位有着爱国的热切之心的勇士。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应用意志的血滴与拼搏的汗水来努力拼搏,用不凋的希望与不灭的向往来奋勇向前,用永恒的执着与顽强的韧劲来铸造更美好的未来。让五四运动精神永存我心,让爱国人士精神永远被国人铭记于心,别忘了我们至始至终是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

爱国精神,是亘古不变的,是永存我心的!

热门推荐
1新学期目标作文
2暑假作文
3秋天来了作文
4虾作文
5珍惜时间议论文
6暑假过生日学生作文
7心愿作文
8青春的童话作文
9日出写景作文
10春节
11植物生长观察日记
12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13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14江西的春节作文
15小草的作文
16黄鹤楼游记作文
17植树节作文
18冬天的童话作文
19新学期作文
20春节事作文
21新学期新气象新目标演讲稿
22菊花作文
23新学期的创想作文
24叙事的作文
25快乐的劳动节作文
26动物的作文
27台风
28积累的作文
29新学期的打算作文
30泰国之旅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