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诗韵飘香
诗韵飘香

【篇一:诗韵飘香】

泯一口香气扑鼻的茶,令我陶醉其中,给予我精神的慰藉,我像一只贪婪的狼如饥似渴地吸允着知识。

望一轮皓月当空,繁星如许。便不知不觉想起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的一句写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漂泊在外的游子就像柳絮一样到处飘荡。随遇而安。而心里的苦就像那滔滔不绝的江水。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前我觉得那些诗人应该过着抚琴作诗,饮酒作对的日子,可不曾想是这样的。我想李白内心的孤独应该是无人能懂得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脑海立即浮现出李白与汪伦依依惜别的情景,让我感受到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才华横溢,心有鸿鹄之志,而并没有获得荣华富贵,也没有身居高官。他看不惯官场的官官相护,尔虞我诈。不愿看那些人阳奉阴违狰狞丑陋的嘴脸,不愿与人同流合污,毅然离去。虽然李白在仕途上没有飞黄腾达,但他始终坚守自我,坚守心境的清明。从中我懂得凡事要学会释然,不必斤斤计较。在这大千世界里,试问又有几人能不随波逐流,始终如一坚持自我?当我们真正学会释然,不追名逐利时,生活中的狂风暴雨,看起来就是风轻云淡了。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仍平生”的豁达令我钦佩不已,“飞蓬”一词,形容苏轼的一生真是名副其实。苏轼的仕途一直崎岖不平,屡遭贬谪,经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但他始终都淡然面对,一笑而过,并没有垂头丧气。“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被贬竟然还有闲情逸致,没有极好的心态是不可能的。顿时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我真是自愧不如。一次次考试成绩映入我眼帘,痛在我心。我感觉我的生活都是黑暗,黎明还遥遥无期。我的锐气几乎被成绩磨光了。我像一只一只垂死挣扎的蚂蚁,准备乖乖认命的时候。但又出现了一线生机。苏轼的故事感染了我。生活中的事儿都不是事儿。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心境是自己的心态。往往我们不是接受生活的考验,而是在接受自己对自己的考验。心中一定要坚信“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读诗使人灵秀”。读诗的日子是快乐的,诗韵漂荡在心间。

【篇二:粽叶飘香】

2018年6月18日,端午节,下午我到萧报一楼的餐厅来参加小记者的活动——包粽子。

橙子姐姐把我们分成四人一小组,每组有一个家长自愿者教大家怎么样包粽子。我们组的家长志愿者是一位阿姨,只见她拿起两片粽叶,把它们叠合在一起,把尖角一处对折,再在右手边的那个地方折上一个小角,然后撑开,往里面装上红豆糯米,然后再把余下的粽叶覆盖在“大肚”上,然后把它裹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最后折上,再用绳子把它扎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阿姨说这个是三角粽。我学着阿姨开始做三角粽,可是我连第一步都做不好,只能请教旁边的姐姐,姐姐细心地教我,粽叶角该怎么折,糯米该按得实实的,绳子应该怎么扎,终于我包出了第一个三角粽,虽然它外表并不漂亮。接下来,阿姨又教大家做了四角肉粽,有了前面做三角粽的经验,这下我动作熟练了很多,不一会儿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肉粽。

接着我乘胜追击,一共做了五个粽子,三个肉粽两个红豆粽,并开开心心地把他们带回家。晚上,妈妈把它们一起烧熟了,闻着满屋子飘着粽子的香味,我觉得这个端午节过得好开啊!

【篇三:诗韵端午】

清晨四五点钟的时候还是阴沉沉的,一种独特的、药草涩涩的气息在空气中缓缓氲散开来。立在河畔的草丛间,深吸一口气,迎面而来的凉风轻手轻脚地爬到身上,一寸寸地抚摸着你的肌肤,又一点点沁入心脾,带着雨后初来的清凉与草木的馨香。

沿一条仄仄的小路,步入田间。被雨水浸润的泥土似乎不忍你的匆匆离去,牢牢地咬住你的脚,好不容易才拔出来。泥泞的小路弯弯曲曲直通向远方去了,“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不知走到尽头,是否可以遇见一缕诗魂,飘荡在历史的云水轻烟中,以《楚辞》独踏轮回,缘《离骚》俯仰千年;才华之馥郁可撼天地,忧国之忠心能鉴日月。“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以一觞雄黄烈酒,祭奠那不朽的忠魂,看了吴钩,拍遍栏杆,在汨罗江畔且行且歌,唱绿了一片青艾。母亲说,摘七枚艾芯揉搓后用来擦脸,可以一年之中不被蚊虫叮咬,艾草在手心中渐渐溢出少许青绿的汁液,擦在脸上,浓郁而苦涩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散开来,给人一阵突如其来的清醒,满溢着青绿的诗意。

芋头叶刚刚长成,上面已缀满了硕大的露水,使人疑心那是诗人为天下苍生洒下的泪。据说,集端午这天的露水擦脸,不仅可以防蚊虫,还可以明目,不知到底是否属实。老人们称这种活动为“拉露水”。清凉的水滴缓缓透入皮肤,带来一抹安然,使整个心灵都静了下来。母亲已折了桃枝来了——端阳插桃枝,说是可以辟邪祛灾。看那桃树已是没有了春天的繁花似锦,却生出了几颗青绿的桃子,绿茵茵地映着这碧水长天,带来一种新生命萌芽的希望,覆盖了历史的苍凉,绿得明艳不可方物。满山的青碧!任是如何成功的画家也无法调出这写意山水般的翠绿,模糊在晨雾中,飘洒在灰蒙蒙的天空下,洇开了一片缤纷的水墨青花。

粽子的香气混合着艾叶煮蛋的气息缠杂在湿润的空气中,打开粽叶,黑米与红枣、花生纠缠在白瓷碗中,一如春秋战国时纷乱的江山,浸在屈原的叹息中,低徊着粽叶的清芬。芳香便黏住了唇舌,一切都带着草木的诗韵。剥开蛋壳,里面的蛋白已被染做青绿,轻咬一口,淡淡的苦涩在舌尖徘徊,流连,又沁出呼之欲出的清新。

何时又飘起了霏霏细雨呢?仿佛有一声穿越时空的轻叹,越过这缈缈青烟,将远处两只白色水鸟惊飞了。雨水打湿了衣衫,掩映了河岸,苍老了时光,吟起一阕《离骚》,荡漾在这端阳佳节。且将艾草与历史共煮一壶新酒,一杯倾向汨罗,以祭忠魂;一杯独饮,淡品传统的风雅,书写佳节的诗意。

【篇四:寻找蓉城的诗韵】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有人说蓉城乐音胜似天堂,蓉城之景却也不亚于天堂,因而得名篇之赞。

春杜鹃

每当春至,蓉城的杜鹃花总会一团团、一簇簇娇艳的盛开着。这杜鹃花大都是红的,鲜红如血的并不少见。关于杜鹃花,还有一个悲凉的故事——杜鹃啼血。因为有古蜀国亡君杜宇死后忧愤,化为杜鹃鸟,终日悲啼,直至嘴角流血流到花上,才有杜鹃花的出现。每当望见蓉城街边大片的杜鹃花,总会想起那个悲凉的典故,念及那些思乡思家的异乡游子的内心悲鸣。正如诗人李白所写: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夏清荷

荷花一直是清雅高洁之物,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一片碧海里,有几只娇艳却不庸俗的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荷花,没有过于出众的姿色,却有一份它独有的宁静致远的气质。荷花并非蓉城独有之物,但在三圣花乡的“荷塘月色”,我却真真的体会到了那份清雅与高洁,那种清香带给人灵魂的洗涤。

游梦挥戈能断日,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对莲余做世外仙。

秋银杏

银杏不是花,却比花还美。秋天,走进蓉城的银杏街巷,放眼望去,满是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的银杏。那落在地上的银杏叶,也如同给街巷铺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虽说是黄色,却没有深秋的沉寂与死气,而是一种安宁与祥和,一种低调与庄重,似乎淡淡的又带有一种神圣。描写银杏的诗句并不多见,可是不知不觉中银杏总让人进入一种如诗般的意境。即使没有诗句,银杏的诗韵也让人陶醉。

冬寒梅

在冬季,幸福梅林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梅香。虽浓郁,却不令人反感。静静绽放的梅花花色各异,但属于蓉城的气息最浓厚的当属淡黄色。淡黄色,不似明黄那般惹眼,不似浅黄那般低调,却让人在不经意间想起,鼻尖似乎还萦绕着一种沁人心脾的芬芳。梅花,总在寒冬之际开放,不与百花争艳,只是固执地守着只属于自己的气息。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蓉城的四季,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令一方为之惊叹的靓丽景色。但是,却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诗韵,不求美得惊人,只求美得醉心。

【篇五:瑰的诗韵】

古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瑰宝,李白的诗豪放洒脱,杜甫的诗简朴自然,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古诗,韵味无穷,丰富多彩。

诗,重在一个“品”字,一个不会品诗的人必定不会知其内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抒发了作者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诗是杜甫于安史之乱中所作,当时他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朋好友的帮助才盖起一间茅屋,却不料,茅屋为秋风所破,但他不气馁,并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迸发出激情和火的希望,这足以证明杜甫宽广的胸怀和美好的理想。

品诗也如同品山品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陆游游玩过山西村时所作,明朗的笔调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了“重重山,道道水,疑惑无路可走时,忽见一个花明柳绿的村庄。”当面对祖国的分裂,人们颠沛流离的残酷现实时,感到困惑,并从中找到了希望。我们也从中体会到了,当我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历了一番周折,努力,得到了希望,而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诗人生动、贴切地写出了塞外的壮丽风光,笔调苍劲,意境雄浑,与《渔家傲》中的“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赵师秀的《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中写出了一个美丽的春夜晚景: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传来阵阵蛙声,清脆悦耳,奏响了一曲春夜交响曲,深蕴含蓄,余味无穷。在白居易的《钱塘江春行》一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写出了使者,它们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感觉,使人浮想联翩,陶醉其中。

诗,真是一个奇怪而又美丽的东西,该让我怎样品味你呢?你是雨后的一片绚丽彩虹,或是春日里的百花怒放,还是夏日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或者说你是一位得道仙人,踏着风来,驾着云去。真不虚人们用“瑰丽”二字来赞你。

【篇六:诗韵】

诗人是用血泪维持生命的诗人,是用孤独的笔杆阐述着一代又一代无限蔓延着的浮萍般的无奈,匆匆走过。

匍匐在纸上的句子经常咬到我,他们整齐排列,像风中悬挂的铃铛悦耳地响着,那些围在墙角,栅栏边生长的藤条,缠绕着色的记忆,轻吻向我的指尖,我的指甲盛满韵,透明如昔。

那是一代明君唐明皇即位之初礼贤下士励精图治,才有了开元盛世,后来却为了“一骑红尘妃子笑”不惜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荒废朝政,结果落个“马坡前草青青”的凄凉结局。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眼里,他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她饱受战争之苦,丧失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

韵,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闪闪发光;那是孔孟思想,百家争鸣;那是大唐华章,仙乐飘飘;那是高山流水;那是古长城的细细青苔;那是岳麗书院的依依夕阳……漫步在中华的文化里,多少人醉得不知归路,多少人沉醉于那泛黄的书页,将精华于糟粕吸收。

韵,悠扬而壮烈,如楚王与虞妃在乌江之畔的诀别;韵,清冽而浩瀚,如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的苦冥;韵,刚劲而缠绵,是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唱;韵,悲切而欢乐,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

心灵与韵的选择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是那山重水复的柳暗花明。只有懂得韵的人才能活出真我的风采,才能让生命美丽一次,出自内心真正的心灵选择。才能勾画出鹦鹉洲上的萋萋芳草,才能渲染那香炉峰的紫烟……

风穿过我的双耳,纸上飘出的声音像金属一样坚定而磁性地响着,闭上眼睛,古往今来的大千世界多少事浮出,闻一闻空气,满载着诗韵的味道。

热门推荐
1安全在我心
2我最喜欢的照片
3天空之城
4夏天游记
5再见
6那一刻我们学会奉献
7难忘的发试卷
8若未来机械化
9龙江人民公园
10我最喜爱的人
11从脚下出发
12望庐山瀑布(改写)
13西游记读后感
14我和书的故事
15编童话故事作文
16在磨练中成长
17冬韵
18有你真的很幸福
19埋在记忆深处的远方
20妈妈,我想对您说
21故宫导游词
22开心的一天
23呼唤
24姥爷的田地
25一杯水的色度
26暑假作文
27生命是什么
28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作文
29傅雷家书读后感
30我是小小志愿者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