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我最敬佩的人
我最敬佩的人

【篇一:我最敬佩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敬佩的人,这个人也许就是自己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也可能是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叔叔、阿姨。而我最敬佩的人是我的爷爷。

爷爷快70了,中等身材很瘦,眼睛也深深的陷了下去。爷爷很和蔼、很精干,爷爷很热心也很孝顺。

爷爷家姊妹三个,他排行老大,因为弟弟妹妹很早都去世,所以爷爷一人承担起了赡养老人、教育儿女的重任。爷爷的妹妹在生小姑的时候就去世了,爷爷就把小姑抱回家当做自己的孩子甚至比对待自己的孩子还亲,一直抚养成人。现在,小姑也已经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

奶奶还在世的时候,爷爷每天起早贪黑忙碌着。因为奶奶有好多年的糖尿病,后来并发尿毒症,要靠透析来排出体内的水分和废物。奶奶吃饭是爷爷管,就连喝水的分量也是爷爷掌握。在奶奶病的很重下不了床的时候,爷爷就每天把奶奶抱着放到轮椅上推着奶奶晒太阳、到处去转转。夏天,奶奶想回平房住,爷爷就收拾东西搬回平房;奶奶想吃蚕蛹了,爷爷就骑着电动车到南市场去买,爷爷一去就是好几个小时,因为他要挑选最大、最好、最新鲜的,回来后洗干净用油炸了撒上盐给奶奶吃。可是在2015年7月,奶奶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爷爷没有流一滴泪,因为他还要撑起一个大家。

奶奶病重的时候,老奶奶也因为脑溢血和脑梗引起的偏瘫很多年了,到2014年,老奶奶彻底全瘫动不了了。尽管这样,爷爷也不放弃老奶奶的一线生机。爷爷不怕苦、不怕累,老奶奶的吃喝拉撒都是爷爷管——每天给老奶奶洗脸、擦身子、换衣服,老奶奶的每一碗饭都是爷爷吹凉然后一勺一勺喂着吃的;老奶奶大小便不能自理,爷爷依然不离不弃地照顾着,直到2016年12月,老奶奶永远离开了我们。

这就是我的爷爷,我最敬佩的人,也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是爷爷让我明白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的真正含义。

【篇二:我最敬佩的人】

她,有着一双灵巧的双手与对美若天仙的脸蛋,还有一个赋有智慧的大脑,也许这些是上天眷顾她的吧!她,就是我的喜姨。

她与旁人都不同,甚至在我心目中比平常人要高。虽然她不会说话,也听不见……

小时候我是在外婆家长大的,所以与喜姨相处的机会很多。喜姨总是喜欢处处先为他人着想,然后再想到自己,喜姨也很爱笑,对待他人更是真诚和睦,没有半点虚假。

记得那次,喜姨要出门去摘烟叶卖钱,喜姨做了个手势,示意我不要跟着去,我估摸着应该是太阳太大了吧,仰望天空,太阳火辣辣的,刺的我赶忙把眼睛闭上,我才刚出门站在平地上不久全身便是火辣辣的,头发似煎蛋的平底锅一般,温度可不低!虽是这般火辣,但也挡不住我想去看喜姨做事的心情,我瞒着喜姨悄悄地跟在她身后。

随后,便来到了一片绿地,风拂过,就似一大片一大片的绿浪涌来涌去,还不等我留神,喜姨已到那片绿浪中去。太阳真毒,我没做事,就光站在路上就热的不行了,我单薄的短袖也湿了一大片,风拂过,还是一阵阵的热风,让人真想一头扎进冷水缸里。汗水越来越多以乘到了我的眼睛里顿时眼睛一片火辣辣,直我用手摸眼睛。我再望望喜姨,喜姨却一丝不苟的摘着烟叶。喜姨似乎看见我了,便哇哇哇地叫着示意着要我回去,我摇了摇手,示意着我想陪她一起……喜姨上来了,她的脸是一块烧红的铁柄,脸上的汗珠不停地向下渗着,她的衣服也已经是汗湿透了,但她脸上仍挂着那亲切和睦的笑容。

爱笑的喜姨,做事永远一丝不苟,待人永远亲切和睦,一双灵巧的手也总不停地织着、缝着东西。每次去她家,她都不忘给我们家几双她亲手织的拖鞋。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篇三:我敬佩的一个人】

说到令你敬佩的人,大家肯定心有所属: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警察、医生、护士、清洁工……而我敬佩的这个人与众不同,她就是江西省萍乡市的民间糖画艺人方泉奶奶。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去鹅湖公园玩。每次到那儿,都能被一股甜丝丝的糖香味所吸引。然后寻香而入,找到这位有着一手绝活的老奶奶。她的穿着极为简朴,黑黝黝的脸上早已刻画下几道深深的“小沟”,一双有点松弛却又炯炯有神的眼睛,总是慈祥地看着过往的小朋友。你别以为她是想靠卖糖画来挣钱谋生,其实她是利用空余时间将这种民间传统工艺传承下去,就是她的这份对民间艺术的执着让我敬佩。

在她的面前,有一个糖画摊。这可是她的宝贝。她作画的工具可奇特了:以红糖为材料,以大理石为纸,以糖稀为墨,以铜勺为笔,以铜锅为砚。在画摊的左边还摆放着一个大转盘,上面有龙、凤凰、孔雀、鱼、鸟、刀等各种漂亮的图案。如果你想吃到方奶奶亲手所作的糖画呢,只需转一转这个盘,指针指到哪个图案,方奶奶就会做出这幅“画”来给你吃。

然而,有一次我很幸运地转到了一条龙的图案。我是有点欢喜有点忧。我看了看龙的图案,又看看了方奶奶。心想,这龙可是所有图案里面最难做的一个了,她真的能做好吗?

方泉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微笑了一下后,便开始了作画。只见她先将红糖放入架在火炉上的铜锅里熬化,然后拿起小铜勺舀了一点糖稀,灵巧地转动着手腕,那糖浆像金丝一样往下流淌,不一会儿就画出了一个龙头,接着又画出了龙的身体和四条腿,并且在龙的身上留下了龙鳞,在龙的头上点出了一只眼睛,最后再用一根竹棒压上去,粘点糖黏住,这样一条惟妙惟肖的龙王就“跃然石上”了。当这条神气活现的龙王映入我眼帘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

我仔细地凑过去,看了看方奶奶的手。那双手又粗又大,而且手掌上早已布满了老茧。可就是她的这双苍老的手,做糖画时上下起伏,挥洒自如,居然能让一幅幅糖画妙手回真,难道这不让人感到惊叹吗?

方泉奶奶——这位民间糖画艺人,真的就是令我敬佩的一个人。

【篇四:我最敬佩的人】

岁序不言,时光惊雪。每个人来到世间,无从选择,亦是情非所愿。即使是岁月,有一天也要渐渐收起它的锋芒,顾不得世事短长,许不了地老天荒。

她叫陆小曼,惊世于民国时期。她是一株妩媚多姿的海棠,在上海滩中纵横穿梭。王赓待她宽厚顺从,徐志摩为她痴情至死不渝,翁端午亦用了三十多年的时光,长情陪伴。

我敬佩陆小曼。在她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约束。她出生在书香门第,貌美如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陆小曼虽不像其他人家的闺女老实听话,但至少活得真实,听从自己内心去做任何想要做的事。这是我欣赏她的一点,无需多管别人如何对你指指点点,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要大胆去做,不让自己后悔。

我敬佩陆小曼。湛湛光阴,风流多情的徐志摩终究遇上了她。也许是缘分,亦或者是天意,他们竟不顾一切许下誓死相依的诺言。那时,陆小曼已为人妻。但她不惧世俗流言蜚语,一心只想跟随徐志摩,无论海角天涯。徐志摩也不顾家人反对,只想永远守护陆小曼。我欣赏陆小曼,因为她的我行我素,对世人的谩骂与指责从不过多在乎。在徐志摩遭遇灾病时,亦是不离不弃。她一生离不开的是情,是戏,是阿芙蓉。

我敬佩陆小曼。自从徐志摩去世后,她便独留于世间,慢慢收拾那盘散乱的残局。从此,陆小曼便深居简出,在家编辑遗文,潜心作画,似要与世事隔绝。这段时日里,她所作的多幅画皆有浓浓古意,秀丽天然。其实,陆小曼是有才学的,只是从前烟火风尘的岁月使她忘乎所以。我亦欣赏她的天资,唱戏、绘画、写文不在话下。我喜爱她的遗世红尘,她这样的不知年岁,荒芜却勇敢地活着。无论遭遇多少磨难,她都没有奔跑,终在上海安静活着。

陆小曼的人生何其漫长,又何其短暂。虽一生病魔缠身,但却无怨无悔,虽辛苦却也是有福之人。只是她,一世繁华,却成了一道可有可无的风景,瞬间消失,不复相见。

【篇五:我敬佩的好老师】

刚分到新的班级,走进新的环境,看到新的老师和同学,胆小的我,心里有些紧张,不知自己能不能在新的班级中适应下来。

我的数学兼班主任老师,是一个个子不高,身体微胖,相貌一般中年男子。他不仅学识渊博,还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开始时我很怕他,因为他有一双“尖锐”的目光,每次“扫射”,似乎要把每一个同学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他的这一举动,却能迅速的让一个很乱的课堂瞬间静下来,说实话,不光是我,还有很多同学都这样的感觉。很快,我的担心变得多余了。记得有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点名让我回答问题,因为胆怯害怕,所以大脑一片空白,慌忙中只是低头不语,这时老师慢慢地走到我的身边,轻声的对我说:“别紧张,深呼吸,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回答上来的。”这一瞬间,我看到老师的目光是那样的温和,他的话语犹如春风般温暖了我的心,让我重新鼓起了勇气,于是我梳理了一下思路,终于把问题回答清楚了。这时,教室里想起了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感动得差一点儿流下眼泪。从那以后,回答问题时就不再紧张、害怕了。

他很有思想,也很尽责,做起事来一丝不苟。开学初就建立了班级QQ群,除了经常向家长交流我们在校的学习及表现外,还在上面每日发一句名人名言和一道数学题,简称为“每日一语”和“每日一题”,他的这一创新,让我们的家长也都参与了进来,每天都在关注我们的作业是否提交了,老师批改了没有,对了还是错了,等等?总之“每日一语”在线提交,老师在线批改,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也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特别是王老师,几十个同学的在线作业,他都要一个不落的进行批改,还根据我们完成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花费了很多的休息、娱乐时间,使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指导和关心。从这一点来看,王老师对工作的敬业程度,是大部分老师没有的,是多么值得尊敬与敬佩啊!

正是他用那润物细无声的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为我们洒下青春的绿、希望的蓝、丰收的黄!他像一根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就是全心全意为我们着想好老师——王锦标老师。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当一名像王老师一样有思想、有能力、兢兢业业工作又让人敬佩的好老师。

【篇六:我最敬佩的人】

在我的身边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比如:保安、交警、环卫工人……可在我的心目中,我最敬佩的是护士李阿姨。

李阿姨生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明亮璀璨,目光中总是透着亲切和善良的神采。她身材苗条,洁白的护士服让她更加美丽大方。

那次我发烧了,李阿姨给我输液。一个小男孩一不小心把针头甩掉了,血马上渗了出来。家长看了,怒气冲冲地把孩子抱到输液室门口,冲着李阿姨大声吼叫:“你怎么给孩子扎的针?这么容易掉,再扎一针孩子得多疼啊!”李阿姨却没有还嘴,一边应着家长,一边赶紧去拿创口贴,然后飞快地走到小男孩身边蹲了下来,她一边按压伤口,一边轻轻地把创口贴贴在男孩的伤口上,温柔地说:“不怕孩子,伤口很快就会长好!等一会儿你还要再扎一针,阿姨相信你是个坚强的孩子,对吗?”男孩虽然有些害怕,但看着李阿姨温柔的眼神还是点点头,哽咽着说:“嗯嗯,我可以。”李阿姨换了一个针头,可男孩看到针,又“哇”地一声哭起来。李阿姨搂住孩子说:“孩子,咱俩约定,我给你轻轻地扎,保证你一点都不疼,好吗?”阿姨边说边递给他一块糖,一边哄男孩吃糖,一边和他聊起了天。在聊天的过程中,李阿姨迅速地找到男孩的血管,将针头轻轻一挑,成功了!李阿姨给男孩多缠了一些胶带,耐心嘱咐家长一定要看好孩子的手。

这温馨的一幕被大家看在眼里,赞在心里。小男孩笑了,家长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偷偷竖起大拇指:李阿姨,你对人和蔼可亲,不急不躁,我敬佩你!

热门推荐
1举例说明昆虫的智慧作文
2家乡的重阳节
3初学篮球
4家乡的小竹林
5不得不孝敬父母的理由
6姥姥家的菜园
7我学会了包饺子
8退一步海阔天空
9努力后的快乐
10一只漂流瓶,怎样飘过一片大海
11窗外即景
12有趣的蚕宝宝
13风的重量
14品糖
15军训的一天日记
16人生的色彩
17有一句话
18高中生活的冷与热
19日记
20学校午餐大风波
21山乡巨变
22端午节
23深深打动我的一件事
24奶奶的话胜似一剂良药
25第一次骑马
26胜似亲人
27晨露
28亦师亦友
29军训感言
30妈妈的白发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