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篇一: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地球上71%的面积都是水,它们有的汇聚成海洋,将大陆围在怀中;有的汇成了河流,贯穿大陆板块,正是这些海洋、河流塑造了我们美丽的蓝色星球。

自古,人类就爱河流,依水而居。古中国文明也起源于黄河与长江流域,这种爱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们从奔腾不息的河流中悟出了时间的哲学。当他们那双智慧的眼睛望向河流时,河流依旧奔腾不息,而人类文明也乘着它扬帆起航。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离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豪情。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感情世界也日益丰富,本来平静无波的眼里荡漾起情思。翠翠望向江西小城那条爷爷曾征服过、傩送借此离开的河流时,一定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之感,这便是河流带给人们的情思。

河流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条生存的途径,人们在河流边男耕女织。《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的人们在干旱中,因为上游的村子截断了河流,而在半夜里偷袭挖水道,可见河流对人类的重要性。李冰为治水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历史上黄河数度造成洪涝灾害,不也体现了河流对人类科技的促进吗?

一条河流,它的河道、流域、流速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积累,它本身所持有的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几十倍,然而它却像一位母亲一样抚育、培养人类文明,这便是河流的隐秘。

【篇二:小小的发现】

“浮起来了,浮起来了,你们快看……”教室里突然响起了一阵欢呼雀跃声。你想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老师拿了一个鸡蛋,一盆水,一袋盐,一根筷子和一个水杯。

然后,老师把水装进了水杯里,又把鸡蛋轻轻地放入了水里。鸡蛋慢慢的沉了下去,像躺在杯子底睡着了似的。

接下来,老师把少许的盐放进了水里,杯底像覆盖了一层细细的白沙,老师就用筷子在水里不停的搅动,这时晃荡的鸡蛋就像一个芭蕾舞者,翩翩起舞。当老师停止搅动时,鸡蛋也停止跳动,迅速地躺回杯底睡大觉。只见老师继续放少量的盐到水中,用筷子在水中搅动,那个“芭蕾舞者”又开始跳起了舞蹈。这时,我发现鸡蛋站了起来,像刚睡醒了一样,伸了个懒腰。

最后,老师又放了大量的盐,再用筷子搅动了几下,这一次鸡蛋终于浮了起来,露出了可爱的小脑袋,我们高兴地一蹦三尺高,欢呼这次实验太有趣了!

通过这次试验,我知道了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所以鸡蛋上浮了。你知道了吗?

【篇三:发现美丽——读《月光手帕》有感】

窗外,月光皎洁,天空像涂了蓝黑色墨水,几点星星在空中不断眨着眼睛。

今夜,我读了一篇名为《月光手帕》的散文。文中,那一位小姑娘把透过小窗口映在地上的一片月光错误地认为是帕,便弯下腰去捡拾。正是因为作者勾勒出这么一个生动的画面,才写下了自己的感动——“我感伤于自己没有她那样的空灵,走过去也不会弯下腰去。因为,一双磨练得很俗的眼睛极易发现月光的破绽,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悦。”

作者的这番话深深地打动了我。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人们渐渐失去了孩子的纯真和好奇。尽管,天还是那方天,云还是那片云,但你却开始感叹到生活的无聊,人生的乏味。竟不再去欣赏那天,那云的美丽。有位好莱坞的歌王曾经说了一些很感慨的话,他说:“当我年轻的时候,急急爬到山顶上,就像参加赛跑的马,带着眼罩拼命往前跑,除了终点的白线之外,什么都看不见,我的祖母看见我这么忙,很担心地说:“孩子,别走得太快,否则,你会错过路上的好风景。”其实,美丽的事物并没有褪色,只是你的眼光变了。

于是,当时从不再纯真和好奇的眼睛看到这片透过窗口射在地上的月光时,你也许会无动于衷地踏过去,因为你明白,这只是一片月光而已。但是,这片月光在一个纯真的孩子的眼里却成了一块乳白色的手帕。我想啊,在那位小姑娘弯下腰时,一定在想,这么漂亮的手帕千万不要被踩脏啊!即使她后来知道这只不过是一片月光时,我想,她也不会失望的,回头再望望那块“月光手帕”,她也许会会心一笑,而这,正是快乐的源泉。

我们不必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总要留下一点空间,来欣赏一下四周的好风景。有时,我很害怕长大,怕越长大就越无法理解小姑娘的纯真。很多人一定要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其实,美是无处不在的,它不需要你去寻找,只需要去发现,去感悟。只要你保存一颗纯洁的孩子般的心灵,美丽的事物就会跃入你们眼帘,使你欢乐欣喜。

我们想去的时候就走,想停的时候就停,随心所欲地去发现乐趣和值得珍惜的东西。既然有机会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里,就应该像一个旅行家,不但要跋山涉水走完我们的旅程,更要懂得欣赏,懂得流连。

走的时候,是为了到另一个境界;停的时候,是为了欣赏美。

【篇四:我的发现】

别人都欢天喜地地盼望暑假,而我却讨厌放暑假。因为暑假一到,爷爷就会把我送到乡下外婆家,而外婆家没有空调,没有亲爱的同学。唉,我的日子多么的难熬啊!而有一次我却发现了外婆家是多么的有趣,从此我喜欢上了它。

那天我乘着爷爷的车来到外婆家,一下车外婆就一把抱住我说:“莹莹来啦!”我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之后爷爷就开车回去了。

坐在外婆家的椅子上,啃着难吃的老式面包。我吃一口,吐一口。忽然,我发现面包动了!我惊奇地瞪大了眼睛。它真的动了,我没看错吧?可能是在梦吧?想到这里,我立即用手把自己的头打了一下,不是梦。

我的好奇心像春阳下的小草,飞快地往上长。我离开了椅子,一屁股往地上一坐,仔细地观察了一下面包,才发现面包下方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在前进。“蚂蚁,蚂蚁!”我激动地大声喊起来。

外婆可能也听见了我的喊声,急匆匆地跑过来问道:“莹莹,怎么了?干嘛坐在地上?”外婆一脸惊奇地看着我。

我立马站起来,激动而又开心地对外婆说:“我刚刚看见几只蚂蚁竟然抬起了比他们身体大好几十倍的面包!”

“外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它们有魔力吗?”我拉着外婆的手,连珠炮似地问。

外婆笑笑,摸着我的头意味深长地说:“合作力量大呗。别看一只蚂蚁力气小,但它们团结起来那力量就不得了。”我一听恍然大悟。

从此以后,我爱上了外婆家,尤其是外婆家屋后的那一片空地。一放假,我就往外婆家跑。在这里,我发现了它像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一样有趣:地下,有会弹琴的蟋蟀,有会打鼓又会捉虫子的青蛙,有会跳来蹦去的蚂蚱;树上,有整天尽情歌唱的知了,有爱聚在一起讲故事的小鸟,还有一种小动物头上长了两只角,奶奶叫它“天牛”……

【篇五: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河流川流不息,好像永远都不会停止。但是每一条河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隐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在这条河里充满了我们未知的隐秘,而对这些未知的隐秘,我们则要积极的探求和发现。人生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条河流,并且这条河流里充满秘密。

《月亮与六便士》里的特里克兰德就通过探索发现了属于人生的意义,他被梦想击中,他想要学画,并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只知道自己有了这样的梦,所以就追了,毫无理由,也不需理由。当他有勇气做出这个决定时,他就已经探求出了人生这漫长河流中的隐秘了。“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敢于追梦的人才可以探索出真正的隐秘。

在牛顿之前也一定有人曾被苹果砸过脑袋,可是他们为什么没有任何的想法。偏偏是砸到牛顿的头,他就有了想法。关键就在于牛顿有探索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在川流不息的人生河流中就更容易发现事物的隐秘。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的探索未知,不断涉足新的领域。

徐霞客是一个勇于探索、富有探索精神的人,正是他如此的精神,才能写出《徐霞客游记》,这不仅仅是他游历的笔记,也成为了后世不朽的宝贵财富。人生,因勇于探索而精彩。

袁隆平,以前是一名乡村教师,在他有成果之前,几乎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没有一天不是泡在田里,研究探索水稻增产的奥秘。他把稻田当作他人生的河流,一步步的研究和探索,终于研究出了杂交水稻,这便是他在人生河流中发现的隐秘,通过他的这种探索精神,不仅个人取得了成功,而且解决了全世界的温饱问题。

我们敬仰的鲁迅先生,他的一生便是伟大的勇于探索的一生,他年轻时家道中落,父亲多病。他积极探索救人救国的方法,他毅然决然的放弃学习医术,弃医从文,以笔代伐,写出了中国人的好气魄。探索出了属于革命这条河流的隐秘。

由此可见,人人需要探索精神,有了它,你便可以探索到属于你人生这条河流的隐秘。

【篇六:发现一条河流的隐秘】

席慕蓉曾言:“人生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望着那竹篮里片片金黄的锅巴,感觉到奶奶也是神秘的,因为她有一双舞星弄月的手。

炊烟袅袅,焦香微酿。往事的记忆已成了这一刻的香醇烈口。

奶奶是乡间普通的老媪。没上过学,也没什么文化,但嘴里总爱哼几句乡间小调,她也没什朋友,唯一最熟悉的“伙伴”,莫过于那厨房一隅的老灶。

我伫立于门口仔细大量着,家中是传统的老灶,矮矮的一方,由几堆红砖堆砌而成,没有浮华的雕饰,只是粗略了花了几条鱼,应了“年年有余”的字样,颇有“青青匍葡,绿叶纷飞”的美感……

老灶是奶奶生活的胡琴,她咿咿呀呀的拉着,拉到一个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拉到孩子们的影子在日光下慢慢成长。

爸爸曾回忆儿孩时说:“那时候家里穷得很,有时吃了一顿米饭就是了不起的事了,你奶奶在每次煮完米饭时都会顺带做出不少锅巴,这样锅巴就是我们兄妹几个童年的回忆了。”说完微微闭了眼,似是回味那锅巴的余香……

我思索着要不要让奶奶也做写让我尝尝,奶奶转头看向我,嘴角漾开了笑容,慈爱的问道:“行啊?”“好”。我应道又脆脆的补了句:“在做些锅巴。”奶奶迁就的身影微微一怔。之后便又麻利的淘米了。

将洗净的米放在一旁沥水,奶奶将双手放在蓝映花的围裙上擦了擦,便坐在灶前生火。微弱的火苗在秸秆的燃烧下越发红火。通红的灶膛,映得奶奶的面容格外红润,斑白的头发也格外耀眼。等水微开,将沥干的米倒入锅中,成就一番味蕾的悸动。

奶奶时不时拉动着木质风箱,霎时间,秸秆燃烧的“嘎吱”声,拉动风箱的“呼呼”声,锅里翻涌的“咕咚”声,奏出一曲只属于奶奶与老灶的交响曲。

此时空气中弥漫着米饭的清香。夹杂着锅巴的焦香,一丝丝沁入心脾,回味无穷……

吃过饭后,奶奶将剩余米饭盛入碗中,再将铁铲沿着锅边,用力,一退一拉,将这与锅边相连的锅巴分离开来。一退一拉,动作循环,我似乎与这一动作中看到一颗经久而成的匠心。

乡间老媪,粗茶淡饭,老灶与锅巴,都是奶奶的独家。那一双手,那一门锅巴手艺便是奶奶的隐秘。

热门推荐
1又是一年毕业季
2未来的世界想象作文
3可爱的小猫
4我爱春天
5坚持梦想一路挺你——观《跑出一片天》有感
6关于失败的作文
7为谁而歌
8观教师朗诵比赛有感
9小蚂蚁观察日记
10《大国大城》读后感
11带着微笑出发
12美丽的三角龙湾
13我的语文老师
14考试也是一种享受作文
15一次有趣的实验
16童年趣事
17美丽的校园
18我给爸爸打分数
19读《丑小鸭》有感
20我家这样过年
21谁的本领大
22遇见
23共享单车的利与弊
24我喜欢被唠叨
25生活万花筒
26神奇的发明
27三大活宝
28最害怕的事
29就这样慢慢长大
30身处逆境更需拼搏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