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范文作文>“破镜”,重不重圆?
“破镜”,重不重圆?

法国作家萨克雷曾将生活比作一面镜子,他强调的是我们面对生活的态度的重要性,而我愿化用这个比喻,来形容生活的原本的饱满与完整。然而,随着社会从传统逐渐向现代过渡,生产力提升,移动互联网大为发展,它们慢慢地在这面镜子上划下一道又一道划痕,到了今天,这面镜子不堪重负地破碎了。大至整个社会的社会关系、市场、观念,小至我们每个人的社交、阅读、购物,都成了地上的一块块碎片,生活被打上了“碎片化”的标签。

这样的感觉一定不陌生。学生忙里偷闲地看两段小说;白领抽空往购物车里添几件商品;音乐爱好者只能弹奏个五分钟的小曲儿,恋恋不舍地合上琴盖。我们也一定听说过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要挤一挤才能出来,要合理规划每天的任务,将时间利用到最大化。

碎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就我们而言,时间是主要原因。现在每天的工作的总量与种类,与几个世纪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并且在机器代替人工之前很难减少。除了每天占用大部分时间的主要工作外,我们依然需要顾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见缝插针,把事情分批便于灵活地调整与组合。新闻联播因而有了“联播”一说;网络讯息拟定也简短惊人的标题吸引注意。我们早就对话题的快速转换,任务的快速切换习以为常。碎片化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助于时间的利用。

但凡读过《娱乐至死》的人,都会对上文新闻的例子非常熟悉,这是碎片化的典型,也暗含了其可能带来的危害。碎片化生活,注意力的集中面临着最大的挑战。生活碎片化,某种意义上也是简单的多任务处理,但是很少有人能够保证其高效性,问题在于“注意力残留”——即把注意力从一项任务转移到另一项任务时,仍有部分意识停留在上一个任务上,因此很可能造成转换之后注意力分散,降低效率。久而久之,集中能力就会下降,甚至根本无法集中。除此之外,如同盲人无法通过一个个部分还原出大象的原貌,将任务碎片化也有碍于我们获取完整的认知,跳跃的理解与思考,在整合时对记忆力和理解力是极大的考验。

由此看来,碎片化在使我们灵活应用时间的同时,也对我们的认知和能力提出了要求带来了威胁。不过,既然这是目前无法避免的趋势,还是要善于利用这个特点,从自身寻找应对方式。尽量赋予需要思考的主要任务较为完整的时间段,将次要任务拆为碎片填充空缺;避免重复劳动,筛选剔除不必要的任务;有意识地训练注意力集中能力,做到心无旁骛。“破镜”的重圆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做到也无需苛求的,对着一块四分之一大的碎片,只要我们左右移动,也不影响我们看清镜中的自己,其他碎片,只要加以小心合理的利用,也还能成为随身携带的便品。

热门推荐
1走进
2生命是平等的议论文
3请相信执着的力量
4帮老爸戒烟
5拔河比赛感受
6我想停停
7捍卫尊严
8我的梦幻世界
9校园春色
10我深爱的灯树
11
12七年级感动作文
13秋叶
14感恩在成长路上
15这,不是一切
16拜年趣事
17茶中品生活
18三十年后重回母校
19小袋鼠的隐身衣
20人民币的自述
21想起了你
22舌尖上的美味
23我们没有什么不同
24运动会上的加油声
25我想对您说
26这件事真让我难忘
27听那绿色盛开的声音
28我最敬佩的人
29花开绽放
3070周年国庆阅兵观后感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