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三作文>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篇一: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所谓江南,鱼米之乡。追溯千年以来,文人墨客对于鱼的评价实是不少。一樽清酒对月,望池中锦鳞游泳。赏鱼,莫过于一种最自在的消遣了。

自我记事起,家里就养着一大缸鱼。在每一个天气晴好的清晨,总能看到爷爷忙碌的身影。换水,过滤。一番折腾过后,爷爷这才笑着坐回客厅上,泡上一壶茶。呷一口清茗,再这样静静看着一缸的鱼,一坐即是一上午。

犹记得那时的我总爱追着爷爷问:“爷爷,这又是什么鱼啊?”良久,爷爷才会慢悠悠地开口:“那游得慢的啊,是金鱼,比它稍快些的,是鲤鱼。”我望向鱼缸,透明的缸折射出晶莹的光芒,水波涌动,呈现出淡淡的光晕。鱼缸里头,不论是墨黑色的小金鱼,亦或是火红艳丽的锦鲤,都是以一副不紧不慢,温文尔雅的姿态,优雅地滑动着鱼鳍,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不理尘世,不问烟云,泰然而悠闲。鱼欢人笑,鱼儿给我带来美妙的享受。久而久之,养鱼、赏鱼,也成了我的兴趣之一。

或许是与鱼相处的久了,爷爷也养成了一副慢性子,他常说:“做事即如养鱼,急不得。”养鱼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技术活儿。学习之余,我总投几粒鱼食,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追逐抢食,疲劳和烦恼一扫而光,心情也欢畅了许多。心浮气躁时,看那鱼儿佁然不动,又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的情态。心里那一方,便蓦地安静下来。

看着水中的鱼儿不停地游着,动作舒展轻柔,好似无忧无虑,无欲无求,一副悠哉悠哉的样子。时而串出水面觅食,一切都那么自然协调,清澈幻动的水,悠闲漫舞的鱼。这一切,都牵引我走向那一隅奇妙的水底世界。

自从有了这样的兴趣,与父亲常去的地方即是花鸟鱼市场。也与父亲专程去西湖“花港观鱼”,看那接天莲叶无穷碧之下,鱼儿的追逐嬉戏。但凡是有鱼之处,总是和父亲一一跑遍。见过那尾如裙裾的锦鲤,也见过小巧玲珑的热带鱼,心里总萌生出淡淡的欢喜来。

清水泠泠淌过心间。那些从容淡定的鱼儿,颇有种“大智若愚,随遇而安”的状态,这是许多人望尘莫及的。那胜似闲庭信步的风范,是处于这纷繁嘈杂社会中的我们所体会不到的。不论是养鱼,或是观鱼,都需要耐心、从容的心境。而我们,又能在何时放慢快节奏的步伐,停下来看看沿途的风景呢?

人生需如鱼。而养鱼赏鱼的兴趣,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它是甜蜜的牵引,更牵引着我,通透这百味人生。

【篇二:我的兴趣爱好】

你知道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吗?当然是拉二胡,那是我唯一的爱好,我对别的懵懵懂懂,但是我对二胡也是很了解的呢,让我通过事情来向你介绍我的兴趣爱好吧。

每一次走进二胡特色班,我的心情都很轻松、舒畅,看到二胡我就会迫不及待的跑过去,拿好二胡,摆好姿势,我就开始享受了。

拉《赛马》这首曲子,我听着二胡的声音,立马就融入进去了,我拉的非常流畅,我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见蒙古人民在草原上赛马那种豪放的激情,越拉那场面就越清晰,心情就越激动,每个人都骑着自己挑选的马,一边奔驰,一边做着高难度的动作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就这样我激动着拉完了,但是心中还有些余味。

没有停歇我就带着赛马那首曲子的余味又拉起下一首曲子《良宵》,拉《良宵》时,心中感到十分幽静,我仿佛看到晚上有人在元宵夜表演,人们都围在一起听那个人拉,《良宵》,拉到后面的时候,我的心中也很欢乐,传来一片嘈杂声,原来是人们在热闹的街道上穿梭,有卖糖人的,有卖玩具的,小儿见了都嚷嚷的让大人给自己买,还有元宵店,许多人围在一桌吃着元宵,还谈着话。

下课了,我依依不舍得放下二胡,拉二胡时的情景还在脑中回荡,二胡的乐声还在耳边徘徊。

我的兴趣爱好是拉二胡,我喜欢拉二胡。

【篇三:兴趣助我们走向成功】

北大经济学系毕业的陈生,当过老师、公务员,最终他却成为了土猪养殖的专业户,并被称为“猪肉大王”,陈生为何能在养猪方面获得成功呢,那是因为他对此有兴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而人们常常忽略了这个宝贝。

要让自己的兴趣成为实际用途,就必须培养它,每个人对于自己喜爱做的事往往会付出更多的精力。而这恰好是为何要培养兴趣的理由,兴趣能使做事事半功倍,这是因为你爱做的事,你会认为这件事对于自己是简单快乐的。今年NBA总冠军勇士队里的人气明星库里,年仅二十,就在球坛上拥有了一席之地,在媒体采访中他提到,他热爱篮球,他从小就以打篮球为兴趣,并不断在篮球路上下功夫,终有成果。库里以篮球为兴趣并且培养他,便在这一方面得以成功。若他仅仅把篮球当作兴趣而置之不理,那他现在也碌碌无为。培养良好的兴趣能对你未来的创业和工作打下基础,创业和工作都是劳苦和烦躁的,特别是你不感兴趣的工作,若你能培养好你那独特的兴趣,并选择这方面的工作和创业这方面的工作,获得成功的速率将大大提升。

当知道为何要去培养兴趣后就必须付出行动。有人认为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那就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找到那一样自己最热爱的事物。人类的进步都是从尝试开始,只有去触摸尝试才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当知晓自己的兴趣后,就要坚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坚持能使你对兴趣更加熟悉,若没有坚持仅仅以兴趣为出发点那么再好的兴趣也得不到实现。中国古代有一位神童伤仲永,而童年时喜爱创作,受到众人的喜爱,可后天因为没有坚持学习,这样好的兴趣,终究浪费最终碌碌无名。方仲永虽然聪慧,但是后天没有坚持学习,最终沦为笑柄。培养兴趣时有一捷径就是要保持好奇心,孩童时的我们,好奇心特别重,对事物的千姿百态感兴趣,在培养兴趣时如果保持好奇心,能提高其效率而且会坚持下来,直至作出成绩。

兴趣对我们一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要去培养它发展它,最终它会给带来一份独特的美丽。

【篇四:我的兴趣爱好】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有人喜欢书法,有人喜欢滑冰,有人喜欢阅读……而我喜欢打乒乓球,它是我业余一大爱好,能让我放松紧绷的神经,轻松自在!

在那个绿树成荫,骄阳似火的夏天,我第一次接触乒乓球,此后便“恋”上了它,一发不可收拾。整整一个暑假,我都沉浸在乒乓球的世界里。每天早晨,我都与乒乓球的“粉丝”——我的同学,一起打到太阳爬上枝头,有时甚至忘记了“饥饿”,忘记了吃饭。

我有一位朋友,是因为她我才接触乒乓球,也是她教会我乒乓的入门基础,同学们都喜欢把我们称为“师徒”。她乒乓球打得很棒,每当我与她对战,我多么希望我可以KO她,可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我把她立为我的目标,希望有一天可以超越她,我每天晚上与同学一起练习,上天没有辜负我,很快我就在同学中成为了佼佼者,我心中向往的是打败我的朋友。

那天星期六晚上,我们又相约在活动中心见面,准备“一绝死战”,很快便轮到我们了,同学们都说师徒之战马上就开始了,其实我的神经是紧绷的,因为我害怕我会输。但是经过一番“厮杀”,我最终迎来了胜利。我终于赢了,终于战胜“师傅”了,我的心是雀跃的。

这时天空燃起了火花,我永远没有忘记那个夜晚,那个我心雀跃的夜晚。从此我更加热爱乒乓球,它成了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篇五:我最感兴趣的一个人】

我上过一个作文班,这个作文班的老师作文水平很高超,就是他将我领进了作文的队伍里,这个人就是吴刚。他很喜欢讲历史故事,而且还很幽默。因此,我慢慢的喜欢上了作文。

吴刚戴着一副眼镜,长着短短的胡子,一看就很有学问。每当写完作文后,他都手脚并用,绘声绘色的讲起历史故事。同学们都被他逗得乐翻天,教室里又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

这一回,他又讲起了历史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时代的故事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知道!”吴刚老师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期待的眼神,津津有味的讲了起来。他刚讲一两句,同学们就开怀大笑起来。讲了一会,他又开始扮演马,他把双手放在胸前,一只脚抬起来,另一只脚落在地上,发出马的叫声。而且,他竟然让一名同学骑了上去,就像骑在真的马上一样!那同学真是胆小如鼠,紧紧的抓住吴刚老师的衣服就是不放,直到吴刚老师把他放下来才松手。这时,我发现吴刚老师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不易发现的笑容,但我还是看见了,他给同学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他自己也很开心,真是返老还童。

后来,由于那个作文班离我家太远了,所以就不上了。但这段快乐的时光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让我最感兴趣的人就是那个作文水平高,爱讲历史故事的幽默老师:吴刚!

【篇六:这也是一种兴趣】

我妈常说我怪,这个年代同我一辈的学生,已经很少会常去图书馆了,对读书这是也永远不会意兴阑珊。在这方面,我是不谦虚的,甚至有些骄傲。借阅与阅读,是我的一大兴趣爱好。

兴许有人会说,这不过是业余生活的佐料。我可不这么认为,我已是认真地投入了进去,并且得到了回报。叶林凤在《读书随笔》中谈到“要少写多读。如果做不到,那么,就应该多读多写。万万不能只写不读。”这一语点破我的心境,人的写作境界往往来源于他阅读的层次和自身的感触。但这又和借阅有何关系呢?

借阅成为我乐于做的事的原因,主要是其范围之广。书店的书多也多不过图书馆。而在图书馆中,旧书新书,皆陈列的有条不絮。凡是真正爱书的人,都会喜爱在树丛中走来走去的氛围,古今中外,都是知识,而这知识你又可随意翻阅,多么好的体验!最后一点,就是在图书馆找到了自己想在书店买而错过的书,好像瞬间拥有了幼童的欢兴鼓舞,比在商场减价时还要高兴。

说句题外话,借阅还是一种心理作用。我带回家的书,都会尽自己所能将精华摘录进一本本子里,这大大提高了我的读书效率。相比之下,有些图书,买回家后放在床头,任日累月积的时间加起来也少去翻了,所以说,借阅有时间限制的特性,是很好的。

有读必有所思,有思必有所想。只要认得字的,皆会读书,可是为何文豪只有那些人。区别就在于读书方法四字。每每阅读后,我总会思考,并且对此事充满了兴趣,乐此不疲。从一点看到了一面,从故事情节推敲作者表达的用意。文字是可以偷的,可以复制的。可是思想不行,你窃喜你摘下的句子,却不知这只是那个作者知识之树的一颗果实。你没有把书读透,没有结合一切外在材料把作者的思想读进自己的思想,没有“取精华,避糟粕”,这种情况之下的任何人跟我说:我读完了这本书。在我看来,都是个巨大的笑话。你不仅没有读透,还把时间浪费了,多么愚蠢的作法!

再来说“有想必有所写”。写作是展现读书成果最好的方式,也是对书的尊重与回报。我热爱写作,几乎可以用不能自拔形容。出门可以不带手机,钱包,却万万不能忘记了带笔和纸。周国平曾在《风中的纸屑》中提到:当一个思绪或感觉突然浮现时,写作者要善于随时随地把自己从周围的环境中隔离出来。于是常在灵感涌现时,在大街上写起东西来,虽说尽是些零碎的小句子,可是这个兴趣习惯,一直保存至今。

这些琐碎的记事,有人看来是一种嗜好。可我已任然让它在我的生活中变成一大兴趣,一有时间就重复其过程。乐在其中,这便是最伟大的兴趣。

热门推荐
1粉笔精神
2劳动最光荣
3清洁工真辛苦
4不一样的爱
5妈妈的爱
6有趣的乡村生活
7我们的校园
8乡村的早晨
9我最爱西湖
10勤俭是家风
11新朋友
12那一瞬间
13老物件
14我的老师写人作文
15体谅
16时光
17这就是我
18我的奶奶
19感恩书香
20军旅生活,踏上三年新征程
21观察日记五则
22合适的位置
23最好的生活
24读《小猫出生在神秘山洞》有感
25二年级看图写话小树生病了
26菜地中的数学
27世界之窗的特殊节日
28美在我身边
29值周风景
30别样的什么情作文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