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初一作文>站在乡莲的枝头微笑
站在乡莲的枝头微笑

【篇一:站在乡莲的枝头微笑】

白嫩,圆滑,一个一口轻吸入嘴中,夹杂着汤的香甜,让我又不由得想起家乡的白莲,想起收获劳动的快乐时,脸上的笑容……

我的家乡,石城,素有“白莲之乡”之称,盛产白莲,更盛于拿白莲制作美食或让其他食物锦上添花,使食物带有特殊的甘甜。

抓住夏季的尾巴,去寻找荷塘的嫩绿莲蓬。

小时候在家乡的庭院中,我们一群孩子会在树荫底下嬉戏,等待大人们从荷塘中采回莲蓬。

“回来啦!回来啦!”眼尖一点的小孩老远就看到大人们归来的身影,便开始兴奋的嚷嚷,年纪大点的孩子便会跑过去帮大人们接过竹筐。刚采回来的莲蓬还带着晶莹的水珠,有些还沾着点儿泥巴,绿油油的圆盘被我们一群孩子捧在手中,像注视珍宝一般。

拿到莲蓬,就马上开始分工了。男生们将莲子从莲蓬上取下,用小刀在莲壳上划上一刀,里头的白嫩便露了出来,再用两手轻轻往两边一剥,整个莲子就展露了;女孩子手巧些,就接过剥好的莲子,用手轻轻地搓着白莲的莲衣,一圈一圈,就脱落了下来,显得更白嫩可爱了;外婆则用一根细小的竹棍,往白莲中间凹进去的一边一插,里头黄中带点儿绿的莲芯就从另一边冒了个头出来,真有种调皮的样儿!将白莲和取出的莲芯分开,就算完成啦!

外婆将莲芯铺在木板上,便拿到三楼的阳台上去嗮了,等到晒干,就可以拿来泡水喝,泡出来的水苦中泛着微甜,让你忍不住多抿几口,回味它特殊的美……

母亲将白莲带进厨房,用清水洗净,便开始制作今晚的美味。

一家人围在大圆桌前,期待美味上桌。

“来啦!”一群孩子的目光便聚集在了外婆和母亲手中的莲子鸡汤和白莲糕中。莲子鸡汤,没有想象中的油腻,莲子吸走了一部分油,使莲子更软嫩香甜,吸一口滚烫的汤,暖入心扉……

白莲糕,一口咬下去,甜味便在口中散开,多咬几下,似乎有些粘牙,配上莲子鸡汤,却又刚好入腹,暖中带甜……

家乡的白莲,让我站在枝头微笑!

【篇二:又见枝头春意闹】

三月,初春时节,照理说,青草早应冒出头来了。可是二月的阴雨连绵,似乎阻挡了本应到来的春之意象。

空气中氤氲着一种湿冷的气息,早该脱去冬装的我,却因怕冷,依然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放学后,背着沉重的书包,我只身行走在满栽垂柳的堤岸旁,阴暗的天空让我的心情变得更糟了。

微风拂过,虽不刺骨,但依旧寒冷。刹那间,一抹淡淡的绿色映入我的眼帘,抬头一看,正是河边的那排垂杨!

细弱的枝丫上竟早已点缀着点点淡绿,小小的芽儿不知何时竟已爬上枝头,似有若无。在这么一片灰色里,这一抹淡绿着实让人惊讶。在我看来,落叶树中,杨柳算是最先知春,也是最先冒绿的。在春寒料峭的世界里,在其它树木还是光秃秃的一片时,杨柳却早已发了芽。远远望去,绿满枝丫,不禁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山水画,有种朦朦胧胧的美感,让我烦躁的心情渐渐平复了下来!

人们总说杨柳是柔弱、娇媚的,的确,杨柳总是迎风便舞,细长的枝条似乎一折即断,耷拉着身子,毫无骨气可言。可最早发芽的也是它,而别的树木此时还未结束“冬眠”,萎萎缩缩不敢长出枝叶。

正因如此,春也钟爱它。气温还未完全暖和,它就闹上了枝头,增添了一份绿。这抹淡淡的绿也给了春一种阳光向上、青春的美,给了人们一种正能量、积极进取的精神。

你瞧,它的绿芽儿摆脱了冬的束缚,“肆无忌惮”地生长起来,嫩嫩的,细细的,长长的,绿绿的,一片又一片满是的。再一看,枝丫上有一个个黑褐色的圆点,哦,原来是麻雀啊!它们不时扑闪几下翅膀,欢呼“雀跃”起来,唱出一首宛转悠扬的“春之赞歌”,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春庆祝吗?这几个可爱的小东西真让人看得欢喜,多么有活力呀!

又见枝头春意闹。我愿撷一叶春,尽情感受春之美,春之梦。

【篇三:又见枝头吐新绿】

阳光慢慢浸透冰雪,温暖渐渐弥漫。忽然,料峭枝头的一抹新绿,撩动我的眼帘。

——题记

瞩目窗外,被凛冽寒风洗礼得一叶不剩的秃枝,竟现出了丝丝隐隐的绿意。当入时的秋叶已易装成枯叶蝶,化蝶入土;历经整个冬眠期的沉淀积累、养精蓄锐,已有几股另类的树叶慢慢爬上枝头,萧瑟的傲立寒风之中,不觉,轻吟起了诗人海子的佳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命面朝大海,才有波澜壮阔的美景。哦,又见枝头吐新绿!我又一次感悟生命——这个永恒的主题。

生命悄悄地随着一缕清风幻化成斑斑诗韵,点缀着生活。

又是这个时间点,一抹浅绿总会准时无误地出现在楼下,将每日更新的晨报投放在信箱中,但今日与以往不同。

“新来的吗?原来的大娘怎么今天不来送报了?”

“哦!我是她儿子,这几天我妈总是咳嗽,今天我正闲着,本想在家伺候她的,谁知她执意不肯,说自己要是闲了一天,就会误了好多人的事情呢……没办法,我就替她送报来了,唉!这还真不是个轻松的工作啊……”

话毕,套着绿裳的少年早已渐渐消失在我目光中,但我仍沉浸在他那句听似轻风般的话语中:“虽累些,但因为我妈对这份职业的坚守,我也慢慢感觉了它的神圣,现在我已经爱上它了,以后业余时间,我就跟母亲替换着来送报!”

母亲的执着,深深感染了少年;少年的心意,更让我心头暖暖。话语间,我似乎听到有一片新绿的绽放,轻轻、柔柔,不易察觉。倘若有心人留意,会发现,那是一种更富活力的绿!

枝头的新绿,生命轮回的又一开始,是那些枯叶的梦想和希望的绚丽现实!

哦!又见枝头吐新绿。

枝头吐出的朵朵新绿,无一不让人敬佩,它们率先冲破寒冷,以先驱的姿态迎着大风、望向天空,将生命的活力化作缕缕暖流,涌入人的心头,轻轻呼唤着:朋友,不要忧郁,外面的世界很美好,不要悲伤,拍掉身上的泥土,用心感受,明天会更好!

是啊,绿色——生命的本色,枝头那抹浅浅的新绿就是大自然生命跳动的脉搏!

哪一片新绿不是立在枯叶曾经坚守的地方?又有那片新绿不曾吸收枯叶的滋养?“沉舟侧畔千帆过”是新旧交替;“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春的任务。

【篇四:又见枝头吐新绿】

独坐窗前,轻咳几声,父亲捧来一杯热水,水、手的温度相互融合,勾勒起悔恨又爱怜的一卷。

周一,如约而至,携着清新空气,驮着满身兴奋,伴着“铃铃,铃铃”的节奏踏进教室,咦?课桌下绚丽一片,仿佛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眼前一亮,哈哈,一沓“money”。

径直踩上,环视一周,心速加快,低下头,探着脚,“嘻,是——是真的!”轻轻用脚揉搓着,手挤成一团,“快拿起呀,快拿起来——”邪恶的压迫让涌动的心喧腾起来。

心在颤抖,眯起眼,瞅着罪恶、挣扎的交点。“咚咚”贪婪的心蹦起来了,不屑一顾地冷静扑上,紧紧攥在手中。

手挥一下,瞥一眼,轻叹一下,冷笑一声,谋划着下一步计划。

理智抱起袖子,满脸狐疑,“喂,你是不是拿了我的钱?”

我昂起头,翻白眼,冷冷地道,“绊脚石,让开,不关你的事!”

从容的流海衬着黝黑的脸,闪电般的回头,暴雨般的询问:看见我钱没?似乎眸子间隐藏着纯净和焦灼。

手迅速翻进书桌内,拧着干巴巴的皱钱,汗水浸入大脑,颤着摇头,仿佛一瞬间将渺小的细节,放大,被托去严刑逼供,恰似包公的冷酷,“呵——”打了个冷颤。犀利,正直的目光飘过,汗水即刻凝固,却只有大意的一句冷笑,无色乏味的

发丝零落,全身瘫软,时光停滞,“你到底知道什么?”白色纸条,黑色字体,格外苍老,是上帝对我正式的审判,“坦白吧”一阵嘲笑。

我悲怯的递给她钱,心虚的滋味涩极了。

“在哪捡的?”审判开始。

我哀求着:课桌下。

“哪儿?”课桌下有一颗慌乱的心横冲直撞。

她终于寂静了,可……沉默了。一切结束了吧

心默念五十八秒,我决定正式向上帝祷告,承认所犯罪行。清爽的风掠过,一句“谢谢”投射在枯萎的柳青上。

“什么”大脑被封上一层蜘蛛网,懵了,头毫无活力的垂在胸前,沉思终于挤出勇气,头静静地上扬九十度。

她脸上扯出一丝笑,一汪酒窝沉醉,向我坚定的点头,眼神中布满大度,慌忙躲开眼神的诚恳,无意间,瞥到干枯的柳枝上竟露出一畦翠绿。

信步柳下,一双熟悉的眼睛,又是一声“谢谢”,一双酒窝,一种清新。

轻柔的阳光下,泛青的柳条焕发光彩。

扬起一丝笑,水仍温,心已暖,恍惚间,柳似乎开出了一片绚烂的花。

【篇五:又见枝头吐新芽】

窗外树木光秃秃的,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屋内书上密密麻麻的字母,看得人眼花缭乱,摔了书,下了楼。

一阵寒风掠过,脸上一阵刺痛,不禁缩了缩脖子,裹紧了衣服。未及马路,遥见一位头戴着压得很低的帽子、身着一件破旧的绿色军大衣、脚踩一双泛着黄色的白鞋,手握一把生了锈的铁铲的老人。他双手紧握铁铲。一脚踩在铁铲一侧,用力插入雪堆,另一手向后压,用左侧,便将雪堆甩出。他鼻尖泛着红,双鬓却垂着汗,顾不得伸手擦拭,继续劳作,手冻僵了,就搓一搓手;脚冻麻了,就剁一剁脚;脸冻红了,冻痛了就揉一揉脸。有时北风吹过他身体,有时雪粒落在他肩上,可他就任其落。有时实在疲惫不倦,他便停下,坐在路旁休息片刻便又继续。

他的前方是遥不可及的雪地;

他的后方是干净平坦的大道;

他的坚持给大家带来了出行的方便。

而我的前方,是难以背诵的课文,我是放弃还是坚持?我毅然决然的走向了坚持这条道路。

深受感触的我,大步奔回了家继续背书,不知背了多久,窗外光秃秃的树干上竟冒出了一抹新绿,而我也完成了我的背诵。冬天寒冷过后是枝头的新绿,不断努力的背后是成功的喜悦。

热门推荐
1多姿多彩的春天
2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3夜的思念
4好书伴我行
5游海南岛
6人生因诚信而美丽
7冬天的早晨
8游环球影城
9临江行
10古老的小桥
11煮茶叶蛋
12心中的彩虹
13海棠树
14我是个善良的孩子
15妈妈,我爱您
16清明小队活动
17遇见
18第一次做饭
19母亲,我忘不了你
20我的家乡华容
21《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22研学之旅
23给妈妈放个假
24五官
25小兔采蘑菇
26快乐暑假
27偷穿高跟鞋
28我是爸妈的小帮手
29中国梦家乡情
30有关心安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