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江东去】
元丰五年,苏轼被贬黄州,内心抑郁,来到黄冈城外的赤壁矶,留下了这千古绝唱,令人回味无穷。
那滚滚的长江,奔流不息,犹如历史长河一般,不分昼夜,一去不返。大浪淘沙,千百年来的风流人物,都被这滔滔江水,带向远方。
这是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啊,这是周瑜以弱胜强的最好见证。这里乱石穿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奔流而下,掀起了雪白的浪花,这壮阔的景观,好似画一般让人陶醉。一时间,多少的英雄豪杰在此相聚。
遥想当年的周瑜,英俊潇洒,韵华似锦,迎娶了东吴的美女小乔,可谓是春风得意,年纪轻轻就为国家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手中羽扇,头上纶巾,好一身儒雅之气。
这赤壁之战他必须要赢,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如果他输了,不免会像杜牧写的那样“铜雀春深锁二乔”。作为少年英雄,他既保了江山,也保了美人。
天公作美,借了东风与他。黄盖驱船前往,借着东风,把敌船点燃,直直的向着曹操去了,仅仅是谈笑的功夫,曹操的船灰飞烟灭,逃回了北方。从此,再也无力南下。
神游往事,苏轼对周瑜的敬佩从心而生,情深意切。可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被贬黄州,一腔报国热血无法实现,这心中的抑郁是多么痛苦啊。
苏轼年纪轻轻的,已长出了花白的头发,可这一腔热血却一直不减,直想象公瑾那样,抵御外侵,报效国家,战死沙场!
人生如梦,多少事不能随心,渐渐地,天暗了下来,月亮升起,举杯对月,洒酒祭天,祭那公瑾,更祭心中不灭的梦想!
放下酒杯,苏轼挥毫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篇二:“大江”东去——精彩的体育课】
今天骄阳似火,但我们有两节体育课。我刚巴望着少跑一圈步,严老师便一声令下:“两圈!走。”
女生原本多肉植物一般水灵的身子瞬间变成了“干茶叶”,男生则像暴怒的黑豹一样冲了出去——不知他们又要怎样“胡作非为”呢?
一开始,男生们装模作样的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前进,十分安静的跟在女生的后面。但才过了一分钟不到,他们便耐不这性子,讲起话来。起初是一阵轻语,就像早潮轻柔地舔着岸旁,然后浪潮越来越大,两小波潮混在一起,形成一波惊天动地的大浪,狠狠地向身为岸石的我们打来。
接着,一小波男生分离了大部队,像游击员一样绕到了我们的右边,挥着长长的手臂,阻挡着我们的去路。小吴更像是一枚高速潜行的鱼雷,悄无声息地在女生队中窜来窜去,然后冷不丁的“爆炸”开来。
受惊的女生吓得跳到一旁去,然后回过神来,拼命地要回到队伍中,但一会儿就被黑压压的狼头给吞没了。有经验的女生快速集中起来,向反方向逆流而上。那一小团彩点在“大江”中忽隐忽现,就像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男生们继续像泥石流一样崩塌飞溅。现在已完全看不出队伍的摸样了。我不禁暗暗觉得女生们就像草原上被狼群袭击的黄羊,而男生们就像那群草原狼。他们愤怒的围成一个包围圈,把女生赶到里边,然后不断的压缩,好像要把我们榨干。我的肋骨好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皮绳给紧紧箍住我的喉咙十分干燥,冒出了火,恨不得把凝固的空气撕碎,吞下去。
那一小波男生,则是最为关键的臂膀,让两路男生一会开,一会合,把我们的队伍压得支离破碎。小陈和小徐似乎有点撑不住了,缓缓的跟在后头,眼看着男生“众星捧月”般得拥着女生越走越远。
两圈在男生的“鞭策”下很快就到了头。汹涌的浪潮渐渐退去,气势蓬勃的浪声也越来越小。他们站好队伍,等待着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