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高一作文>漫步于文化长廊
漫步于文化长廊

【篇一:漫步于文化长廊】

仰望星空,点点明星点缀于无垠苍穹;

追溯历史,慢慢经典流转于文化长河。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伴着古筝深沉而悠远的旋律,品味论语的音韵。“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品味论语犹如品味一杯陈年老酒,经过时间的酝酿,阵阵醇香萦绕于口舌之间,闭上眼,香气沁入人心,甜而不腻。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比起论语沁人心脾的醇香,李白的诗更像一杯浓茶,淡淡清香扑入鼻中,混着少许苦涩的味道,让人沉醉其中。只品得他“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谁又解其“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的孤独呢?人言之,酒乃李白人生之最爱,却不解“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不愿长醉不复醒”的惆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活脱脱的酒醉少女的酣态刻画了清照言不尽的幸福。“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叹易安最终怎落个“国破家何在”的凄凉收场,哪品得“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叹息。原来,需等到风住尘香花已尽,才看得世事常态,人事凄凉。

“一枕幽梦向谁诉,千古情人独我痴”的文学奇葩,让人沉醉,让人痴迷。最爱黛玉葬花之时,葬的是泪水,葬的是哀怨,葬的是愁闷,葬的是无奈。“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将世态炎凉埋葬于深深的叹息之中。问“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悲叹,问黛玉泣之为何,只言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品《红楼》好似倾入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只道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漫步于文化长廊,嗅古文的芳香,歌唐诗的豪放,唱宋词的忧郁,叹明清的世事。休憩于小亭之间,品味美酒的醇厚,浓茶的清香,咖啡的苦涩,各种滋味萦绕于唇齿舌尖。

慢慢行走,望雄山巍峨,观花海起伏,轻声吟唱文化的乐章,每一段旋律都彰显着时代的潮流,迈着时代的步伐,漫步于文化长廊,行走于天地之间。

微风吹来,聆听花语,嗅着文化的芳香,久久伫立……

【篇二:北京长廊导游词】

各位游客好!我是风光旅行社的王飞达,大家叫我王导儿就可以,欢迎大家来北京游玩。现在我带领大家参观世界遗产—颐和园。请大家上车系好安全带,我们马上开始游玩。

到达目的地了,请各位下车。大家先跟我走,大家吃的果皮纸屑不要扔在地上,小心台阶。各位游客,我们已经来到了长廊,这条长廊共有七百多米长,共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一幅五彩的画,分别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共有几千幅画,这几千幅画里,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这些画里我最喜爱人物画,人物画里的每个人都栩栩如生,这里大家可以随便拍照游玩,也听我介绍一下长廊的传说。

传说,颐和园建好后,慈禧每年有一大半时间要在这里“颐养天年”。开始的时候,她很喜欢这里的江南景色,但时间一长,就觉得什么也不新鲜了。她心想:如果在湖边建点儿什么,让我走一步就看一个景色那该多好。一日,慈禧要去散步,王公大臣忙顺从并伴其左右,当一行人走到万寿山南坡的时候,竟下起了倾盆大雨,太监李莲英连忙撑起雨伞。这时,慈禧说话了:“雨伞真好,不仅能遮风挡雨,还能让我看到另外一番景致”。众人不解。回到寝宫后,他立即召见工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不久,在万寿山南坡与昆明湖之间就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

尊敬的各位游客,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游玩颐和园的这段时光,希望成为您难忘的一段永恒记忆。欢迎大家再次到来。

【篇三:漫步于古典长廊】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的沉淀,博大而精粹,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无一不是唯美的,从结绳记事到龟纹问卜,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古人的智慧让我们惊叹赞赏。

古典如画,于是我漫步在文化的长廊,领略古人的风采与智慧!

走在古典的长廊中,我看见了一对凄美的情侣。上天注定他们无缘,他们庙里求签,愿菩萨保佑他们,可惜天不随人愿,最终他们因种种原因阴阳相隔,但他们情比金坚。生不能在一起,死后便化为蝴蝶永生永世长相厮守。噫!我被他们生不同寝,死不同墓的爱情所折服,他们又可曾想到,千年之后这段凄美的故事会成为佳话呢?在宋朝我与苏轼一同出猎,我们在树林中痛饮一翻,在临别前他发出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叹息,为他感到惋惜,一个人才埋没了。而在那时普天之下,又有多少人才被淹没了呢?无可计数,大多数都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却没人去当伯乐来发掘这些人才。

在繁杂的世界中我探访到了,一处幽静的世外桃源,这个地方仿佛是另一个世界,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乌纱帽的重负。那里南面有座大山,在山脚下依稀可见一户人家,走上前去在房后有一丛菊花,而菊花丛中傲然伫立位老者,他在那些高洁的菊花中悠然自在,仿佛是为仙人。他每天披星戴月,朝而往,暮而归的辛勤劳作,无奈他不曾事农桑,在南山下中的豆子长的是草盛豆苗稀的一番景象,见我前来拜访,老者接我到屋前的桌子前请我品尝它的菊花茶,我们品着茶,话着桑麻,他说他曾为过五斗米而弃官回乡。来到此处,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我赞叹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丝竹扰乱心神,美哉,静哉。

在山间漫步行走,忽听一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寻声而望,只见一中年男子,在蜀道上一手握一瓶酒,一手端着杯盏,在那饮酒作诗。我上前去听他作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诗中我仿佛感受到了男子对国家的忧虑与关切,让我想起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句。我感受到了面前这位男子的爱国情结。于是,我上前与他攀谈,我与他讨论天下局势,而他视我为知己,我俩把酒临风,吟诗作对,好不快哉,我听他吟道:“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将进酒,君莫停。”我感到他内心的怒火与无奈,于是便劝解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愿君珍重。最终我因不胜酒力,而昏睡过去,醒来时,那男子已不知去向何处。人已去,可他吟的诗仿佛还在我耳边萦绕,无奈,只得感叹踏上归途。

漫步在古典文学的长廊中,我见到许许多多的人,他们有的为情所悲;有的避尘隐世;有的怀才不遇而倍感愤怒与无奈。这一人人,一幕幕汇成了中华之精粹,民族的明珠。感古人的才情,忆旧人时节儿时明月,心生感触,作此篇,聊慰吾心,愿古典之花,永不凋零。

【篇四:我梦想畅游华夏文化长廊】

华夏文化,滚滚长河。在这长河中我是一条鱼,想尽情领略;在这长河上,我是一只鸟,想尽情翱翔;在这长河上,我是一艘船儿,想尽情漫游……

我是一条鱼,正在畅游,忽然岸上传来了一阵阵的读书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哦!原来是孔子带领他的学生来江边读书,转身我便成了了他的学生,仔细地听着他那珍贵的人生道理,认真地注视着他那慈祥的面庞,一览他的风采。听着他们那琅琅的读书声,清晰的语言,不禁让我感到无限自豪,这位儒家的创始人,他不知道因为他传授的语言文化,现在正掀起一股“学孔”潮流吧!国外的许多国家还都创办了“孔子学院”。

我是一只鸟儿,正在翱翔,忽然看见远处的小船上,一个人在把酒吟诗,仔细一听“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不是唐朝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吗?哦!原来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啊!李白用他那富有浪漫主义思想的笔触把庐山瀑布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让人大发赞叹,祖国语言的美妙,李白的灵秀!

我是一艘船儿,正在航行,竟然来到了西湖上,环望四周,苏东坡的诗悄然涌上心头“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看这个被宋代文豪所赞美的地方,“西子”,真是把西湖的美推到了极点,这些平凡的字眼却显现出不平凡的语意语境,都充分的体现了华夏文明。

我是一匹骏马,穿越大漠戈壁,来到敦煌脚下,漫漫沙丘,掩不住中华文化的灿烂金光,排排洞窟,诉说着我们祖先的智慧与灵光。驼铃远去了,带不走历史的书页;大雁南归了,留下苍凉而神圣的精神信仰。我徘徊在敦煌,内心一片感动和敬仰。

华夏文明,滔滔黄河,滚滚长江,巍巍昆仑,茫茫南海,到处有你的遗迹,让我游兴正浓。

【篇五:漫游国学长廊】

民族之根本在于国学,国学之根本在于经典,经典犹如黑夜中的一颗明珠,点缀了天空,国学又好似一个知识宝库,点亮了我的心灵。星期五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漫游在国学长廊,饱览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

一走进长廊,一阵阵浓郁的经典味一直萦绕在我的身边。那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映入眼帘,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使我感受到了国学经典这瑰宝的芬芳。继续向前走,那一部部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再次映入眼帘,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大家》《论语》……。这一部部流芳百世的经典名作让我不禁感叹:古人之伟大,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里面的一字一句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在我的脑海挥之不支。我以矇眬的目光向远望去,“唐诗宋词”这四个醒目的大字依稀映入我的眼帘。我信步走上前去。那一首首唐诗与一首首宋词有条不紊地张贴在墙报上。《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气魄与它的磅礴气势。《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李白浓郁的思乡之情。这平淡的话语娓娓道来,如清水芙蓉,没有任何娇柔做作。“诗仙”李白高超优美的文笔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唐诗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又好似一封可寄托感情的信。

这一首首小小的古诗再也满足不了我逐渐庞大起来的求知欲。我疾步向前走去,去寻觅那可令我再次留步的经典名作。我的眼睛如激光枪般“扫射”着墙报,我的目光不知不觉地停留在四大名著那儿。《红楼梦》中优美的词句如磁铁般紧紧地吸引住我,是我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我深深地陶醉在经典的世界中,已经进入了忘我的境界,仿佛已经和红楼梦融为一体了。《水浒传》中那108位绿林好汉的深深友谊使我为之动容。《西游记》中的奇妙历险又使我羡慕不已。清风在我脸颊拂过,向前方飘去,好像指引着我向前走去。我顺着风的指引,轻轻走到五常八德那儿。五常八德犹如一道启迪心灵的钥匙,使我茅塞顿开,让我彻底领悟做人之道。那八个小小美德故事勉励着我向诚信、孝顺……发展。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名族精神的源泉!我爱你,国学经典!这一段漫游历程是刻骨铭心的,是永生难忘的!

热门推荐
1一个可爱的人
2我和秋天有个约会
3《狐狸与乌鸦》续写
4让传统文化在我们心底扎根
5班上的活“雷锋”
6参观东山书院
7秋游红山动物园
8我爱你中国
9你好,泉州
10我眼中的世界
11桃花
12以书为友
13开学典礼优秀教师发言稿
14放飞亲情的风筝
15我眼中的作文
16水培豆芽
17未来的生活
18二十年后回故乡
19倔强的黑鱼
20老师出差了
21读书的乐趣
22黄蜂来袭
23受伤的小鸟
24最爱是那微笑时
25游白羽公园
26你是我最钦佩的人
27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28秋天的田野
29梦的色彩
30我也是富翁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22-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