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云南之旅】
考完试的第二天,我和妈妈、姥姥以及舅舅一家开始了为期5天的云南之旅。
经过了将近4个小时的航空飞行,我们平安到达了丽江机场,走出机场的大门,哇,这里比北京要暖和啊!
入住酒店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丽江古城,据说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这里的街道两边都是一个一个的小店,古香古色,有卖鲜花饼的,有卖服饰的,还有卖手工艺品的。我们一行人走进了一家饰品店,这里摆放着一大堆菩提果,我和哥哥一人挑了一个,师傅拿到机器前把它切开,里面是一个小一些的核,把核的外皮磨掉就露出了里面白的或淡粉色的内芯,最后用砂纸把它打磨光滑就可以了,师傅说经常放在手里把玩会变成黄色或粉红色的哦。
第三天,我们去了玉龙雪山,虽然现在是冬天,但是我觉得景色也十分迷人,远处的山顶上白白的是雪和冰川,衬着蓝蓝的天让人心旷神怡。我们直接坐缆车上到了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这里有大片的草原,围栏里有好多牛在吃草。因为怕有高原反应,我们还特意买了两罐氧气,但是大家都没有感觉,最后下山的时候我和哥哥嘻嘻哈哈的把氧气吸着玩了,咦,什么味都没有。我们一路坐电瓶车往山下走,远远的看见一片蓝色的湖水,导游说,这是蓝月谷,由于水中有硫酸铜,所以颜色是蓝的,远看就像月亮镶嵌在玉龙雪山脚下。我用手摸了摸,好凉啊,妈妈说蓝月谷的水是雪山冰川的万古冰雪消融之后流下来的,当然很凉了。
之后的几天,我们又去了虎跳峡、洱海、大理古城、涑河古镇,五天很快就过去了,我们依依不舍的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再见了,云南!
【篇二:云南石林】
云南石林,这个名字我已经耳熟能详,我听说那里的石头栩栩如生,似乎每一块都有自己的生命。但是耳闻不如一见,今天,我终于亲眼目睹它的风采了。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真让人眼花缭乱。瞧!这块石头像只老鹰,它伸开翅膀,好像随时准备飞向远方,真是“雄鹰展翅”呀!看!那块石头像大象,它鼻子翘了起来,似乎在说:我力气大,会扛木头。哇!这里的两块石头像一只猫在追老鼠,老鼠“落荒而逃”,猫却“紧追不舍”,有趣极了。我抬头往上看,咦!那个东西是什么?哦,原来那是‘万年灵芝’,长在悬崖峭壁上。
登上那个石林最高处的观景台,从这里看石林再好不过了,每一块石头秀丽的身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整片石林尽收眼底。
下了观景台,石林最有特色的“阿诗玛”头像出现在面前。她头上带着头饰,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背着小背篓,唱着动人的山歌,仰望着那湛蓝深远的天空,真像一位亭亭玉立的白族姑娘。哇!太逼真啦!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居然能造出这么惟妙惟肖的景色,太神奇啦!
石林风景区还有像心脏一样的心脏石,有“吉祥三宝”石,有“武松打虎”石,还有“帆船”石……真是让人大饱眼福!这些石头千奇百怪,活灵活现。
云南石林真是名不虚传,让人流连忘返!
【篇三:云南香格里拉虎跳峡之旅】
前几天国庆节,我去云南香格里拉虎跳峡游玩,使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10月5日这天导游说要带我们去虎跳峡游玩,我早听说虎跳峡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位于玉龙雪山和哈巴山之间,以奇险雄壮而著称于世。据说是一只母老虎从玉龙雪山一跳跳到了哈巴山,所以中间的峡谷就叫虎跳峡。江心右一个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巨石犹如孤峰突起,屹然独尊,江流与巨石相互搏击,山轰谷鸣,气势非凡!
终于到虎跳峡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下大巴,来到入口处。我拉着妈妈挤过密集的人群,来到观赏处,霎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滚滚江河滔滔不绝地流入长江,那磅礴的气势,夺得人们的连连赞赏。再看对面的玉龙雪山,高至云层,让人望而生畏!
突然一件事物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一支昂着头的老虎站在山的一侧,那不就是传说中的母老虎吗?她那眼神好像在夸耀自己,又好像在告诉人们没有什么是努力做不成的。想到这儿,我觉定以后一定要努力学习,像她一样更上一层楼!
不好导游的电话响了,我一看时间超过了,大喊不妙。再次拉过妈妈挤过人群。
【篇四:点赞家乡,风起云南】
九夏芙蓉,稻香四野;春风窈窕,齐奔小康。
我,为云南家乡点赞!
点赞·滇池志愿一颗红心
如果说黄河、长江是祖国大地生生不息的血脉,那滇池就是云南最美丽的明珠,是大自然给予"云岭人"最美的风景。
说到滇池,那就一定会想起我们的"好朋友"——红嘴鸥,每年一入冬,滇池就会渐渐热闹起来,红嘴鸥们一群一群地来到这里。每当这时,我们便会拿起面包、干粮,到滇池边给红嘴鸥当食物。而近几年,随着祖国的飞速发展,民族团结,还涌现出了许多"志愿者",他们每天都自愿来到这里,把大包大包的鸥粮送给红嘴鸥们,还划着小船在池中,将里面的树叶、垃圾清理一新。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你们是生态建设的排头兵,我为你们点赞!
点赞·新农村建设一同致富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翻座山。
我来到云南楚雄紫溪山上的一个古色古香的农家乐。要想吃到农家“土味"就必须“入深山",走到几十公里外的山上去。“白云生处有人家”,到这儿来可真不容易。这里可以体验到正宗的土味,“莫笑农家白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腊肉是道招牌菜,不淡不咸。土鸡的味道也是纯正,鲜嫩。以前,想要吃到这美味得走上一天。现在,扶贫攻坚政策把道路打通了,乡村与城市路通了,农民兄弟的土特产运到了城里,也进城开起了店,还盖起了新房。想到“土味"只用“上街“便行了。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你们是建设家乡的“变迁人”,我为你们点赞。
点赞·十万大山渐通衢
在云南境内有这么一条江,一年四季是蓝色,碧浪清波,流向远方。江边有一群人,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如果不走进去,或许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片仙境。但其实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独龙村。
这或许是云南最后通公路的地方,景色宜人,但人民并不这么觉得。因为多年的封闭让他们贫穷落后,甚至还在用木头建房子,过群居生活。修路工人们一点一点在山上打通公路,至到1999年9月1日,公路修通,车开了进来,很多居民竟说这是他们见过的第一辆车。到2017年底,独龙村已经修通了柏油路。而且在政府的对点扶贫下,很多居民家盖起了砖房,买了汽车,可以到城里买东西、上学、务工。
独龙族人口不断增加,贡独公路的修通让独龙村看到了全新的未来。最美公路人,我为你们点赞!
九夏芙蓉,稻香四野;春风窈窕,齐奔小康。
扶贫干部、守护人民安全的警察、与死神抢人的医生、呵护学生成长的老师、蛟龙下潜的科技团队……我为所有为家乡发展、祖国富强默默贡献的奋斗者点赞。
奋进云南,我为你点赞!
【篇五:我来到了云南】
爸爸带我到云南来玩了,我真高兴,这里可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我们是在7月15中午坐飞机从石家庄出发的,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虽然没有坐上靠窗的座位,但我也能看见窗外的景色。地面上的人和车早已经消失不见了,我能看见的只有地平面的高低走势,象是一幅地势图。我一点也不觉得速度快,实际上我们的时速已经达到了每小时800多公里。
我们来到了玉龙雪山脚下,导游说平时是看不见雪山顶的,可是今天我们非常幸运,看到了玉龙雪山的山顶。蓝蓝的天空下,雪山披着薄薄的白雪外衣,安静地站立在那里,而它的周围就是绿油油的农田,这真是一幅奇妙的景色。
我们还来到了少数民族居住地,这里有彝族和白族。彝族的服装现在是和我们一样的,我学会了一些当地的语言:“你好”是“阿内内拉”,“再见”是“泪多多”,还有大家都知道的“阿诗玛”是“姑娘”的意思。白族的帽子是圆柱形的,上面还有象猫耳朵一样的三角的东西,服装也是五花八门的。我在这里吃到了“过桥米线”,喝了“普洱茶”。普洱茶喝过一会儿后,嘴里会有流口水的感觉,爸爸说那叫“生津”,是对茶的回味。
我们还在这里游泳、泡温泉。我还交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瑞瑞。在云南的一路上,都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我们在云南玩得真开心!我爱旅游!
【篇六:云南游记】
云南是一颗“美丽的明珠”,也是个美食之都。因为这个原因,我梦想着去云南这个地方瞧一瞧,长长见识。终于,在今年的暑假,老爸带我去了一趟云南。
舌尖上的云南
我们去了昆明“实力心诚”小区中的“吃鱼乐餐厅”吃午饭。我发现这家餐厅非常有特点,我们点了一条三斤多的鲈鱼,拿来煮火锅吃,等伙计切完肉端过来时,我发现这里的切法和放法都很有特色,只见伙计端了二十盘左右上来,每一盘里都是薄薄的鱼肉片,鱼肉片每片大小近似长方形,长宽差不多,刀法真精湛!这样的切法虽麻烦,但煮起来的鱼肉十分柔嫩,再沾上店家自己搭配的酱料后,就更是美味十足了,香汁嫩肉,好吃极了。
晚上,我们去了大理古城的烧烤街吃烧烤,我们在街上发觉,这条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烧烤店,都是一些铁板烧店铺。最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间小吃店,里面估计有一百多平方米,挺大的。这家店左边是卖水果汁的,水果汁店里正在卖烤榴莲、水果煮糯米和榴莲饼之类,右边是东西不一样的另一家小吃店,小吃店里就有当地的苍螺煎中药、烤虫子和鸡翅包饭。我喜欢吃烧烤,所以我们选了这家,名字忘了,不过烤得很好吃,我们吃得也很尽兴,味道真不错。
风景这边独好
吃完美食,接着当然是玩啦。我们去了大理举世闻名的洱海,洱海其实不是海,而是一条河,它的面积很大,绕“海”一圈足足有一百二十多公里。我们到达洱海时,只见海面辽阔,上面有数只海鸥在自由地飞翔,因季节的变化海鸥大都飞走了,只有一些失群的留在洱海。
洱海的形状呈一个椭圆形,它的美在于环境美和波浪涌上的美。不过洱海的沙滩是不能去的,就连靠海五十米以内的房屋都要拆迁,我想可能是要保护什么吧?
后来,我们还去了丽江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有几公里长,古道上有许多马粪,当地人会拾马粪去给农作物做肥料,所以茶马古道一路走下去,会看到一些植物旁都有一摊摊马尿或马粪,山上还有一个给马专属的休息场,那儿有卖玉米粒给累的马儿吃的,你去到那里,经营的老板就会端来装有玉米粒的铁碗,让你去喂,等喂完了之后,你会发现,你被骗了,原来一碗二十元,要自己买单的。
虽如此,我还是很喜欢美丽的云南,当我踏上这片土地,在这里住了几宿,云南的美还是永久地印在了我脑海中,下次,我必定再回来。